更新时间:2023-04-21 18:40:13
封面
版权信息
第一讲 导论:思想史意义上的“近世中国”
一 唐宋变革与近世中国的思想走向
二 “刺激-回应”模式的问题省思
三 儒释道三教的交错与儒学复兴
四 研究史的回顾与问题的展望
第二讲 广义理学视域中的朱子学和阳明学
一 作为思想运动的宋明理学思潮
二 关于宇宙的认知图式:理与气
三 关于人生的实践进路:德与知
四 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称谓来由
第三讲 宋代新儒学与经典理学化
一 汉唐经学思潮的形成及其嬗变
二 新经典的形成:四书系统的建构
三 经典诠释的重建与理学化思潮
四 礼与理:礼教思想的社会化
第四讲 朱子学与阳明学的思想时代
一 朱子的学思历程及其思想时代
二 阳明的学思历程及其思想时代
三 作为理学传统的朱子学
四 作为心学传统的阳明学
第五讲 理学与心学的哲学基础
一 性即理与天理观的重建
二 心即理与心性论的重建
三 理一分殊与多元一体
四 良知自知与当下呈现
第六讲 宇宙论、本体论以及气学问题
一 从气化宇宙论到本体宇宙论
二 实理、实体、实有的观念论
三 朱子学的理气宇宙观
四 阳明心学与气学的思想异动
第七讲 儒家仁学的本体与价值的重建
一 二程仁学的本体论建构
二 万物一体与以公言仁
三 朱子仁学四句的全面重建
四 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意义
第八讲 工夫论重建:格物与诚意
一 居敬穷理的工夫论重建
二 《大学》工夫是一套系统
三 物为意之所在的意知物
四 以良知重建儒家工夫论
第九讲 儒家心性论的义理开拓
一 心体与性体的疏通
二 理欲与性情的分合
三 无善无恶与心性本体
四 现成良知与晚明心学
第十讲 结语:宋明新儒学的衰落与重振
一 后阳明学与明清学术之嬗变
二 从明清思想转型看戴震哲学
三 传统与现实:儒学的时代性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