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贬谪文化与贬谪诗路: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
尚永亮更新时间:2023-08-30 15:24:02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贬谪与贬谪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尚永亮教授所著《贬谪文化与贬谪诗路——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以中唐元和时期柳宗元、刘禹锡、韩愈、元稹、白居易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系统论述了中国历史中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特质,深入探讨了被贬士人在贬谪之路和贬所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及其在困境中或执着或超越的意识倾向以及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诗路的关系、诗路书写及其特点,建构了以唐代贬谪文学为中心的贬谪文化统系和框架,开拓了唐诗之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上架时间:2023-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贬谪文化与贬谪诗路: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引用书目
- 附录 元和五大诗人贬迁系年
- 第四节 行健不息的生命意志和劲健雄风
- 第三节 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偏执风格
- 第二节 基于强烈孤愤的激越悲壮
- 第一节 血泪汇聚的悲伤大潮
- 第六章 元和贬谪文学的悲剧精神和艺术特征
- 第四节 元和诗人对屈原模式的继承和突破
- 第三节 贾谊之贬与感怀不遇
尚永亮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文化精神(彩图新校本)
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特质、体系、核心、发展、得失、论争等进行了最通俗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文化24.7万字 - 会员
文化传统与家国情怀的审视:以陈忠实及其《白鹿原》为例
陈忠实是当代中国文学大家,《白鹿原》是我国当代长篇小说的一座高峰。在对白鹿原上的两个家族百年变迁史的描述过程中,陈忠实以小说的形式从文化传统和家国情怀的视角饱含深情地剖析了民族秘史。本书从历史地理、社会思潮、经济社会背景、关学支撑、文学传统等角度介人,重点分析了典型人物及其经典化历程,尽可能地再现了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化传统和家国、家闶情怀。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方法为主线,以关学文化传统为副线,文化34.5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论衡(2019年第2期/总第8期)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文化22.9万字 - 会员
中国女性文化(2020年第1辑/总第22辑)
本书是第22辑,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的诸多性别理论译介者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就“语境”问题展开的思考及实践;考察了弗洛伊德和朱迪斯·巴特勒的相关理论,揭示两位西方理论家的学说与女性主义话语发生的耦合;探讨“自由”与“平等”在整个现代中国思想史和现代历史实践中对女性问题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西方女权主义在中国存在的“适用性”与“对接”问题;对女性形象、流行文化等议文化21.9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
网络文化是文化的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其主体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独特优势迅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因此网络的文化交往应得到大力关注和研究,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本书结合学科特点从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视野出发,厘清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类型与功能、基本原则与价值等问题,考察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和困境,并找出困境产生的原因,探究实现文化23.3万字 - 会员
个体生命视角下的莫言小说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莫言小说创作的整体把握,从形态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莫言小说中“动物性”的呈现姿态、理性思考、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在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及西方现代性文学的比较中阐释莫言小说的世界性意义。文化21.1万字 - 会员
浙南村落叙事传统中的共同体观念
村落研究是民间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传统中国村落的地缘共同体问题对于民间文化研究领域而言既是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之一。民间叙事是民间文化主体的观念意识、日常生活方式、语言艺术传统与历史传承共同形成的文化综合体。本书以大量浙南地区的村落民间叙事材料为研究对象,围绕村落民间叙事传统,解析其所反映的村落“本地”观念。通过对村落民间传说中存在着普遍性的“权利图式”,形成一系列自我界定、自我文化14.9万字 - 会员
《意义的逻辑》与卡罗尔的胡话文学
本书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卡罗尔的胡话文学与德勒兹《意义的逻辑》”研究成果之一,它试图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德勒兹的哲学著作《意义的逻辑》与儿童文学作家卡罗尔的“胡话”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前者独到的理论视角和后者作品中深刻的哲学内涵。本书阐释了德勒兹如何以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和概念为理论基础,借用卡罗尔的诸多悖论和“无意义”来建构他的意义理论,也探索了德勒兹如何运用后来被他摒弃和批判的精神分析文化20.6万字 - 会员
初学集
本书是作者从教四十年来所撰写的科研论文的自选集。作者以传统文献作为基础史料,选择一些具体学术问题,从现代学术的角度予以论说,严谨为学,不发空论,力求对相关学术研究有所裨益。按文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关于近代汉语及语言学的研究。二是关于宋辽金时代的文化研究。三是关于巴蜀文化学术的研究。文化2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