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学集刊(第8辑)
景海峰主编更新时间:2024-03-14 14:32:44
最新章节:现代新儒家哲学的“生生之仁”之仁学本体论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国学集刊(第8辑)》约20万字,由三个板块14篇文章构成。第一个板块是综合板块,包括6篇文章,主题涉及不同文明对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分期、儒家孝道及韩国阳明学大师郑齐斗(霞谷)思想研究。《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是杜维明先生对“文明对话”这一世界性的重要理念从酝酿到提出过程的记录,以及作者自己亲历不同文明交流沟通的心路历程。虽不是典型的学术文章,却对读者在治学和思想交流学术交流上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后5位作者均在学界有较大影响,文章学术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第二个板块为“汤一介学术研究”专题,集合了郭齐勇《汤一介先生的学术贡献》、黄敏浩《汤一介〈郭象与向秀〉读后》、高瑞泉《新轴心时代的展望》、杨浩《汤一介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等4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对汤一介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做了专题研究。第三个板块为“现代新儒学研究”,包括李晨阳《比较的时代》、郑宗义《本体论与知识论》、干春松《从“儒学第三期发展”看儒学史的叙述与建构》、赖贤宗《现代新儒家哲学的“生生之仁”之仁学本体论》等4篇文章,对大陆、港台、海外新儒家的研究课题、发展现状、主要观点及分歧等做了专业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国学集刊(第8辑)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现代新儒家哲学的“生生之仁”之仁学本体论
- 从“儒学第三期发展”看儒学史的叙述与建构
- 本体论与知识论
- 比较的时代
- ·现代新儒学研究·
- 汤一介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
- 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 汤一介《郭象与向秀》读后
- 汤一介先生的学术贡献
- ·汤一介学术研究·
景海峰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齐物·齐论·齐语言:庄子逍遥游思想三层面研究
《庄子》之“道”,“逍遥游”为“道”之境界,而“齐物论”则是得“道”之津梁。本书尝试从《庄子》文本本身出发,还原庄子时代背景。入乎其内,以“逍遥游”和“齐物论”为视角,发掘庄子思想的深刻性;出乎其外,以天地万物和宇宙人生为准绳,把握庄子思想的系统性。在内外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会通精神分析理论与语言哲学,揭示庄子思想轨物范世的本真意义,深度探讨庄子思想的文化内涵,发掘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哲学21.2万字 - 会员
朱熹张栻往来书信疏证与研究
本书在批判性吸收前人特别是此前中国学者较少留意的朝鲜、日本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朱熹、张栻往来书信做了综合性的疏证与研究。哲学13.4万字 - 会员
庄子浅注(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庄子》以其绮丽诡谲的文辞、夸张怪诞的寓言、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潇洒飘逸的人生态度受到人们的喜爱,百读不厌。本书作者力求用通俗易懂而又不乏文采的文字解读《庄子》,为广大读者呈现一部译注类之佳作。本书注释简明准确,译文通达晓畅,解析深入浅出,将一个个《庄子》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感受《庄子》优美文风的同时,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哲学31.2万字 - 会员
老子百句:中华经典百句(口袋本)
“中华经典百句”和“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当代各领域名家、大家讲读中华经典的“大家小书”。“中华经典百句”,选取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地进行讲解和阐发,导引读者轻松自由地汲取中华经典的文化菁华,建构立身处世的精神世界。老子西出函关,身后留下“五千言”,同时留下了道家和对中华文化两千多年的深刻影响。复旦大学汪涌豪教授从《老子》中甄选精华百句,带领我们探索这位先秦哲人哲学6.8万字 - 会员
钱玄同思想重评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推行新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讨论钱玄同如何利用中国传统学问中的经学、小学资源来建设“五四”思想革命、文学革命、汉字革命,整体性地展示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独立、独特的历史作用,并呈现新文学、新文化变革中的传统内援力量。哲学25.4万字 - 会员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是蒋维乔教授的力作,该书系统梳理了自清初至民国初年近三百年间中国哲学思想的演变历程。蒋维乔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复演古代学术时期和吸收外来思想时期,深入剖析了各学派、各家的学说著述,并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书中不仅展现了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还揭示了社会变迁对哲学思想的影响。该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对于理解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哲学6.3万字 - 会员
汉代洪范五行学:一种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
本书将在辑佚汉代《洪范》五行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汉代《洪范》五行学的发展脉络,探讨汉儒如何通过一系列阐释手段,实现数术这一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哲学29.5万字 - 会员
《淮南子》审美理想与文化建构
本书从汉代的民族文化理想追求这一历史场域中去寻找《淮南子》审美理想的生成意义,进而以《淮南子》审美理想整体设计、审美范畴、大美形态、审美人格、艺术理想为内容体系,选取其中能概括每一命题的核心范畴、话语为纲目,建构起《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的完备形态。哲学28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立足现代政治发展理念,也要发挥古代治理经验与智慧的滋养功能。中国古代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德治主义,优秀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治理的道德层面给予深切关注。现代治理也必须符合道德意义上的正当,检视与反思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可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本书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讨论对象,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梳理古代政治道德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搭建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间的哲学1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