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农业节水的技术采纳与政策选择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赵姜等更新时间:2024-06-28 17:52:07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京津冀地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本书从系统分析农户农业用水和节水技术推广现状,探索影响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定量评价农户在不同政策情景下减少农业用水的意愿,量化节水政策组合中各项政策措施的优先序,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合理的政策机制,探讨适宜于农业实际生产、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灵活多变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引导农户使用高效节水技术。这对政府制定有效合理的农业节水政策,缓解水资源紧缺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农业节水的技术采纳与政策选择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赵姜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的研究成果。基于过往十多年灾荒史研究工作,分别从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以及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灾荒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故命名为《中国灾荒史四论》。在每一个方面,都由数篇学术论文组成,这些文章都发表于专门学术期刊,且在灾荒史研究领域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工业28.9万字 - 会员
无废生活从我做起
本书结合生活普及无废城市与无废生活相关知识,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涉及无废城市的相关概念、目标、案例,无废城市与无废生活等;下篇结合衣、食、住、行等为广大读者的无废生活行动提供具体指导。本书可作为大众读者了解无废生活和无废城市的知识读本,也可作为普及无废城市和无废生活知识的教材。工业13.2万字 - 会员
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基于动机视角
农业环境治理的根本逻辑是如何转变农户不合理的生产行为,以生态补偿为手段的传统激励方式考虑了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动机,忽视了内部动机。本书以此为基点,构建了包含内、外部动机的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探讨农业环境治理的新方案。工业15.1万字 - 会员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和国别环境保护研究(2015)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选取上合组织区域重点环保国际合作机制,分别从组织机构、合作领域、在环保合作领域的进展及已签署的合作协议等方面进行整体梳理。下篇是对上合组织两个启动加入成员国程序的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三个观察员国(阿富汗、白俄罗斯、伊朗)和两个对话伙伴国(土耳其、斯里兰卡)分别从国家概况、国家环境状况、环境管理及环保国际合作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工业24.6万字 - 会员
上海合作组织环保合作构想与展望
本书分为总体合作形势和生态环保合作两部分,对上合组织总体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对上合组织在安全、经济、科技和人文领域的合作及未来发展进行了介绍与展望;聚焦上合组织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系统阐述了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双边环保合作进展,深入研究了上合组织国家的环保政策,重点分析了生态环保合作中的焦点问题,为下一步推动上合组织环保合作提供了政策建议和参考。工业19.7万字 - 会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研究
在明清时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帝制国家将保漕济运作为确保大运河畅通的首要政治任务。保漕至上的国策成为影响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的一个关键因素。本书研究明清时期(1411—1901)山东运河的开挖、维持以及大运河与区域社会互动博弈关系,具体讨论大运河贯通引发的自然环境的连锁反应,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以及内生性社会力量的演变形态等问题。本书全面考量大运河在山东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引证史工业25.5万字 - 会员
远去的森林:一个西南县域生态变迁的社会学阐释
生态危机是人类当下面临的最严重的困境。本书以一个中国西南县域60余年的生态变迁为案例,通过对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为生态危机的治理建言献策。农村生态问题的产生及加剧与现代性因素密切相关,国家权力、现代科技和市场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的非预期后果。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对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同时积极吸收民间传统的生态智慧。工业17.3万字 - 会员
美国环境政策研究(3)
本书紧紧围绕时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焦点问题,对美国相应的综合性环境政策、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水污染治理政策、土壤污染治理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参考和借鉴。工业15.7万字 - 会员
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治理与结构调整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实现“山青水绿”,适宜的生态环境规制手段和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围绕这一话题,本书从生态治理与结构调整这两个切入点来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机制和制约因素,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提供理论框架,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工业1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