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史论
杨方圆更新时间:2025-04-29 19:48:34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史进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价值、指标体系,考察了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侧重从历史逻辑、道路转型、制度完善、文化重塑、权力结构调整五个维度突破困境,从而推进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史论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途径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途径
- 第三节 法治文化的缺失与法治政府建设
- 第二节 政府推进型道路与法治政府建设
- 第一节 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与法治政府建设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困境的归因分析
杨方圆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异军与正道: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考察
本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讨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路径、动员机制、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等,展示了巾帼群英的丰功伟绩,对后续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政治26.3万字 - 会员
国家治理视域下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诉诸“民族区域治理理论”“民族—国家建构理论”“政治体系理论”“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工具,探讨了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课题。一是从总体宏观的格局来思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何以必要、何以紧迫、何以可能、何以可行;二是从中观、微观的视域探寻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历史演进、现状剖析、成效经验、问题不足、路径优化。本书政治15.9万字 - 会员
明代监察御史巡按职责研究
明代监察御史巡按制度在明代监察体系中具有突出意义,巡按御史在维系中央和地方关系,加强上下沟通及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方面均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曾严重地影响、干扰了地方的政治生态。本书力求通过对明代巡按御史所承担的言事、纠劾、考察、监察及司法等基本职责及其履职的细部考察,重新认识明代御史巡按制度和巡按御史,为深化明代监察制度研究增砖添瓦。政治22.5万字 - 会员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道路
全书包括上篇“批判与借鉴: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研究”和下篇“道路与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两个部分。上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当代西方学者的研究,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从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的一些思潮。下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特点;另一方面探讨了国外对中国政治13.8万字 - 会员
新时期小说的农民意识现代转型
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化尤其是其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占据着决定性地位。新时期,伴随着包产的推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从各个方面体现出现代化的转型,也成为小说叙事的一个主要内容。目前,关于新时期小说中农民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很少,对农民意识现代转型的系统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力图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线索,从土地意识、身份定位、伦理困惑、科学意识、消费观念等五个方面梳理农民意识的现代转型,并由此探究农民政治19.4万字 - 会员
国民政府粮食问题研究(1937—1945)
本书对1937-1945年国民政府粮食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与梳理,主要从粮食与粮食问题、战时国民政府粮食政策措施与管理成效、战时各地解决粮食问题实践与成效、战时粮政管理人物与粮政机构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不同问题、不同地区、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相关粮政人物与粮管机构的研究,来进一步深化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粮食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看法,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政治17.8万字 - 会员
民国时期天津慈善社团研究
本书围绕民国时期天津慈善社团救济活动这一主线,运用历史学、统计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民国时期天津慈善社团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考察慈善社团在战争、自然灾害中的各种救助活动,探讨慈善社团与政府的关系、慈善社团的运行机制等。该书有助于深化认识天津慈善社团历史变迁,同时为当下慈善社团的管理与运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政治24万字 - 会员
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
作为唐代建国过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太原功臣这一群体在唐初的政治际遇,反映了武德时期的政治模式与权力关系。本书以这一群体为切入点,对晋阳起兵至李渊称帝这一过程中体现的政治关系与唐初政治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并对陈寅恪提出的“关陇集团”“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等中古史研究中的理论命题有所回应。此外,有关太原功臣的历史叙事,是唐初修正建国模式、重新塑造开国史的重要文本,本书以此为个案,对唐初政治实践对历政治18.7万字 - 会员
地方治理的迷思:国家构建与参与式预算改革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内容包括:参与式预算的缘起;国家的集中化:可支配财力与参与式预算改革;国家的理性化:理念网络与参与式预算改革;随机选出代表:浙江省泽国镇的参与式预算;激活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的参与式预算;邀请区域代表:北京市麦子店的参与式预算;内部力量的参与:对江苏省张浦镇的考察等。政治10.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之治: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本书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在不同道路、不同理论、不同制度竞争的关键时期,反思西方推广传统认知中暗藏的政治玄机,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制度及实际运行机理做出了深刻梳理和提炼,提出要构建中国标准的政治评估体系,改变话语范式、转变政治叙事。中国政治18.9万字 - 会员
全球治理观的“中国道路”:概念重构与实践创新
本书探讨了“中国之治”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通过多领域、多维度的综合视角,本书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在众多治理领域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与挑战,并探讨了中国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创造性回应。在研究过程中,本书结合了政治研究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部分依托田野调查实践,深入挖掘中国治理的主体性经验,并通过对气候治理、规范性治理、非遗治理、基层治理、城市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水安全与国际舆情等领域的全景性和多尺度中国政治21.6万字 - 会员
清代盛京五部研究
清初,清廷为“隆重陪都”仿效京师六部在盛京设立户、礼、兵、刑、工五个部,统称为“盛京五部”。本书以“盛京五部”为研究对象,对五部的沿革、机构、人员、职能,以及五部与清帝、其他衙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清代盛京的行政设置、土地、户籍、词讼、礼制、军务及旗民关系等,是学界首部对盛京五部进行全面、整体研究的学术著作。中国政治21.5万字 - 会员
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2022)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长期关注政务公开的制度设计、实践运行与实效发挥。2022年,围绕民主科学决策、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政府管理、加强民生保障、平台机制建设等方面,对48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120家县(市、区)政府开展第三方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22年各级政府政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开工作进步明显。各级政府继续推进民主科中国政治4.3万字 - 会员
纶扉宦梦:黄景昉与晚明政局
黄景昉是“崇祯五十相”之一,其仕宦经历自编修以至宰辅,与晚明政局的演进近乎相始终,是天启、崇祯朝诸多重要政治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本书在充分利用黄景昉存世著作的基础上,考证还原了他的人生经历,并从黄景昉个人的视角呈现晚明纷繁丛脞的时局及其为挽救王朝危局所作的努力。同时,由于黄景昉长期任职于明廷中枢,并深受晚明经世史学、实证史学思潮的影响,其存世著作的记载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清之际的政治史、制度史、中国政治35.6万字 - 会员
清代民国四川分驻佐杂及其辖区地理研究
本书研究清代民国时期四川境内的分驻佐杂的分布,及其辖区与正式政区的转换问题。以分驻佐杂辖区为中心,系统梳理清代民国四川分驻佐杂制度的演变和佐杂分驻地、分辖区等要素的变化,考察国家权力在地方治理中的设计与调整,分析佐杂分驻分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驻佐杂是对清代地方府、州、厅、县各级政区下与正印官不同城的佐贰官、杂职官、首领官三种僚属官以及民国县级政区下分知事、县佐的统称。随着佐杂分驻分辖的普遍化,分中国政治2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