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修身养性促健康 (2)
肝硬化:肝硬化属于中医学中所说的“积聚”、“臌胀”病的范畴。大多因为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淤,痰浊蕴结腹内所致。
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则属于中医学中“胁痛”、“膨胀”、“黄疸”等病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外感湿热、疫毒或饮酒过度酿生湿热,再加上情志不遂等因素,逐渐使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以至气滞血淤,津液涩滞,肝络淤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肝淤热互结是肝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
脑梗塞:在中医学中,此病被称为“中风”、“卒中”。多属中经络症。发病机理系属气虚血淤或痰湿阻滞,内风妄动,脉络痹阻。
关节炎:皆因湿邪借风邪的疏泻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风寒又借湿邪黏着、胶固之性,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则血淤,不通则痛,血淤又引起气滞,病在关节,血淤在关节出现肿胀、疼痛、乃至变形。
肾炎、肾纤维化:慢性肾炎属于中医学中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病机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标实以湿、热、淤为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肾炎以气虚血淤占多数,因气虚而发病,血淤而病情加重或迁延难愈。
老年人即使没有慢性疾病,由于血管硬化,血流缓慢,以及衰老的变化,也会有全身性的气血运行滞缓或有淤阻的情况,只不过每个人每种疾病的淤滞程度不同而已。
◎不敢长寿就是不敢生活
我常常接触一些老年病人,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个共性:忧虑自己为日不多,长吁短叹,甚至无病呻吟、等待时日,因此不敢妄想成为什么“百岁寿星”。其实这种思想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有违养生之道。
对待这种以“倒计时”的方式生活的老人,我常给他们列举一些数据,告诉他们追根溯源,中国可是长寿人群的“高产国”。古人大都善于保健摄生,如唐代孙思邈百岁时还能著书立说,写下不朽的医典《千金冀方》。宋朝成都名医谭仁显“年高而精神愈壮”108岁才逝;明代温病学家吴有性(又可)也年至百岁。据有关统计,从秦汉到近代的414位名中医的平均年龄为77.5岁。现代在世的老中医还能行医诊病的有广西邓洪英105岁;北京的书法家孙墨佛106岁;考古学家、教育家、太极拳家吴图南102岁,他的夫人画家刘桂贞也已92岁。仅就从湖北省1982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中,发现年满100周岁的老人88名,最大者123岁,平均年龄是102.8岁。
事实上,自古以来,无论是民间“长命百岁”的期盼,还是宫廷中响亮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都表明人们有着活到百岁,乃至更加长寿的心愿。而以上略举的这些长寿老人,他们之所以能够长寿,是因为他们心灵深处树立了“敢于活到100岁”的坚定信念。当然,一些有利因素是不排除的,如社会因素,生活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早在春秋时的孔子,就很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他的“养生之道”除了喜乐不喜忧“不怨天,不尤人”的达观态度重视性情的陶冶,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他认为饮食粗细,只要可口就是美食,于身体大有好处。孔子还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等,都是保健养生的很好方法。
现代的研究调查结果告诉我们,人可活到150岁左右。中医经典著作《内经》早就指出“气血正平,长有天命”。人们只要维持气血平衡就可达到百岁以上的寿命。正确认识健康与长寿的道理,不仅是养生的基本要素,也是疾病转归的关键之一。“乐观者长寿”。有人做过这样试验,一个人在情绪好的时候来测试他的生化功能和其情绪悲观时相比较,结果就大不一样,心理障碍可导致抗病能力衰退,已病的则加剧了“正”与“邪”的对峙状态。古语说得好,“哀莫大于心死。”当医生的都知道,如果没有病人的心理配合,势必影响疾病预后。对每个人来说,不敢长寿哪还谈得上养生两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敢长寿与不敢生活是同义词,一个人如果意志衰退,不再想有所作为,实为健康之大忌。长寿之道。所以我认为:第一,我从不知老之已至,“宁负自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第二,正确认识保健之道,以“气血正平,长有天命”为纲,衣、食、住、行都服从气血通畅乃生命之本的要求,不生气,不吃药或很少吃药。眼下进补成风,吃补已成公害,事实上补药用了几千年,也没有吃出一位寿星。清代皇帝后妃,请中医没有人参不服其药,结果不是早衰就是早亡。
我常对一些老年人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两个‘长寿穴’:一个叫‘涌泉穴’,一个叫‘足三里穴’。”我告诉他们,如果能够长期坚持按摩这两个穴位,便可以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我国中医认为: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具体方法是这样: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力量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宜,每次50至100下。若能长年坚持,自然会增强肾脏功能。
足三里穴位
自古民间就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我们知道,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穴则能担此重任。
如果经常用艾灸足三里穴,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如果能每月用艾灸此穴10次,每天1次,每次20分钟,您便可以长寿。若家中无艾,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穴,亦可达到同等效果。
所以说,世界上的事,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兵法云:“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那些连上寿(百岁)都不敢想的老人,又何谈活到中寿(80岁)呢?
◎养生贵在静心
养生首先要养心。养心贵在静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
我有一个很有趣的患者,近日刚过完66大寿。按理说,他现在正处于颐养天年的好时候,衣食无忧、儿孙满堂,但他总紧缩眉头,什么都看不惯,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是气得不得了。事实上,他的身体还算健康,到我这来,我也就是给他开一些安神补气、调解精气的补药吃吃。有一天,我看到他边捶脑袋,边推我的门。一进门就烦躁地说:“大夫,快给我量量血压,我晕得不得了……”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周末,儿子带我到一个度假区虚假,那里空气很好,风景也美。我玩了一天,本想睡个好觉,但没想到那个宾馆里都是蚊子,嗡嗡地在我耳边叫个不停,我很生气。心想:这五星级宾馆怎么还有这么多蚊子呢。我睡也睡不着,一气之下,起来打蚊子。我下定决心,不把蚊子全部消灭掉,我就不睡觉,结果折腾到凌晨3点。我也没打着几个蚊子。到了5点,天都快亮了,我才结束战斗。睡了一会儿。但感觉没过多久,耳边又有蚊子在叫,我就又起来打蚊子。这次我更生气了,下地时头一沉,栽了个大跟头。”
他气愤地讲完这段经历时,我也已经给他测完了血压。的确,经过一夜的折腾,原本122的血压,现在升到198了。
其实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我所说的养心,自然不是指保护好心脏,而是指调控好你的心态,包括思想、感情、情绪、意念,等等。人的心态需要保持平和,犹如人的体温必须保持正常一样。
仔细观察生活会发现,心理失控对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
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郁症。
还有的人由于严重消极,老感到自己被社会闲置,被人们漠视,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
更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的结局。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
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说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一点也不会过分。要消除不良情绪,重要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静心。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身。静心的最佳途径是炼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如果你的心里每天都是快乐的,那就说明你在养心方面确实是个高手。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生命文学作者纪一与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针对长寿这一话题进行的对话。其中作者纪一说道:“我研究过您,您的长寿得益于您特别健康的人格、文学修养和豁达、幽默。”冰心笑答:“我确实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也不搞什么养生,就是心里豁达一点,从不跟人计较,也不跟自己过不去。”纪一说:“您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善待自己,您的幽默是您胸怀坦荡的标志,坦坦荡荡的胸怀和良好的情绪,是一门超级养生。”冰心点点头说:“一个人最怕心病!”
从冰心的养生术不难看出,长期保持坦荡乐观的精神状态是何等重要。良好的心态,又离不开豁达、幽默这两种重要因素。没有良好的心态,健康长寿则是难以实现的幻想。豁达,不仅仅是指性格开朗和气量大,豁达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君子风度,是一种严于律已,是一种宽让待人。幽默,其含义自然包括有趣、诙谐和意味深长,更为重要的在于幽默是学识渊博的象征,是超凡人格的标志,是排忧解愁的良言,是健康心态的休现。假若一个人成天郁郁寡欢、愁肠百结,是有弊无利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忧愁和烦恼能使人的心境灰暗,久而久之必然破坏人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人患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胃溃疡、偏头痛等疾病,阻碍人长寿。
养生保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善于对待忧愁和烦恼,长期保持乐观的心态。现在的患病者已进入了年青化时代,有很多青壮年朋友很早就被疾病夺去健康或生命,他们的心脏功能都还很好,但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得病无法医治呢?因为他们心理压力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无法健康有效的管理人体各支神经,造成某局部器官神经失衡所致。所以说谁做到了化忧为乐,谁就很可能寿比南山。
养心虽然没有灵丹妙药可用,但还是有人提出了种种建议。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曾提出10条要诀:
1.对自己不苛求;2.对亲人的期望不要过高;3.不要处处和人争斗;4.暂离困境;5.适当让步;6.对他人表示善意;7.找人倾诉烦恼;8.帮助别人做事;9.积极娱乐;10.知足常乐。
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所以,我建议老年人养生,首先应当养心。
◎生气——人类发病的第一原因
生气,是人类发病的第一原因,也是许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人一旦知道自己得了病,就会终日惶恐不安、擦眼抹泪、乱发脾气,而且脾气变得十分暴躁,埋怨亲人、怨恨老天不公平,好像世界末日真的到来了。许多人会认为这是因为病人怕死,其实不然,这只是病人自身的生气着急。所以我们应当避免这种现象,尽力帮病人控制他们的情绪。
曾经有一个患者,每次到我们诊室来,总要夸奖坐在我对面桌的刘大夫。“刘大夫,你真是神医啊!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知道我得病的原因。你真是活菩萨、活神仙!”听她如此夸奖刘大夫,我很好奇。于是私下里问了个究竟。原来,这个病人第一次来时,刘大夫在给她把完脉后,就对她说:“你的病是气出来的哦!”听到这话,病人马上就说:“哎呀,大夫,你真是高明啊!我的病还真就是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