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手握主动权,积极进攻(1)
反客为主,失礼而不失“理”
《三国演义》中讲到,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败退,无力反击,大有坐以待毙之势。以刘备单独的力量,绝对无法与曹操的势力相抗衡,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与江东的孙权联手。此时,诸葛亮自愿出使到江东做说客。他并不是像一般人那样低声下气地求孙权,却采用“反客为主”的方法,表现出一种强硬的态度,硬是激发了孙权的自尊心。
当时,东吴孙权自恃拥有江东大片土地和十万精兵,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大有坐观江北各路诸侯恶斗的态势。他断定诸葛亮此来是做说客,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等待着诸葛亮的哀求。
不想诸葛亮见到孙权,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正值天下大乱之际,将军你举兵江东,我主刘备募兵汉南,同时和曹操争夺天下。但是,曹操几乎将天下完全平定了,现在正进军荆州。曹操名震天下,各路英雄尽被其所网罗,因而造成我主刘备今日之败退,将军你是否也要权衡自己的力量,以处置目前的情势?如果贵国的军势足以与曹军相抗衡,则应尽快与曹军断交才好。”
诸葛亮只字不提联吴抗曹的请求,他知道孙权绝不会轻易投降,屈居曹操之下。孙权听完诸葛亮一席话,虽然不高兴,但不露声色,反问道:“照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
诸葛亮针对孙权的质问,答道:“你知道齐王田横的故事吗?他忠义可嘉,为了不事二主,在汉高祖招降时不愿称臣而自我了断,更何况我主刘皇叔乃堂堂汉室之后。钦慕刘皇叔之英迈资质,而投到他旗下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不论事成或不成,都只能说是天意,怎可向曹贼投降?”
虽然孙权决定和刘备联手,但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势力,心里还是存在不少疑惑。诸葛亮看出这一点,进一步采用分析事实的方法说服孙权。
“曹操大军长途远征,这是兵家大忌。他为追赶我军,轻骑兵一整夜急行三百余里,已是‘强弩之末’。且曹军多系北方人,不习水性,不惯水战。再则荆州新失,城中百姓为曹操所胁迫,绝不会心悦诚服。现在假如将军的精兵能和我们并肩作战,定能打败曹军。曹军北退,自然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是难得的机会。”
孙权遂同意诸葛亮提出的孙刘联手抗曹的主张,这才有后来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
诸葛亮真不愧为求人高手。
人总是欺软怕硬的,遇到弱小的一方总是喜欢以强欺弱,非得把对方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这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如果你居于弱势地位,当对方不肯轻易顺从你的意见,甚至显示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时,可以开始一上来就以“恐吓”压制住对方,你从而让对方屈从和改变主意,而你则反客为主,占据主动地位。
历史经验
竞争,像一场没有硝烟的征战,谁能将主动权控制在手中,谁就能赢得制胜的先机,掌控自己的命运。人生就是一种战争,如果你不想被对方压倒,那你就得先声夺人,反客为主,时刻占据上风才能赢。
收放自如,把对手控制在你的手中
刘秀当上东汉开国皇帝(史称汉光武帝)后,有一段时间很是忧郁。群臣见皇帝不开心,一时议论纷纷,不明所以。
一日,刘秀的宠妃见他有忧,进言说:“陛下愁眉不展,妾深为焦虑,妾能为陛下分忧吗?”
刘秀苦笑一声,怅怅道:“朕忧心国事,你何能分忧?俗话说,治天下当用治天下匠,朕是忧心朝中功臣武将虽多,但能治天下的文士太少了,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行呢?”
宠妃于是建议说:“天下不乏文人大儒,陛下只要下诏查问、寻访。终有所获的。”
刘秀深以为然,于是派人多方访求,重礼征聘。不久,卓茂、伏湛等名儒就相继入朝,刘秀这才高兴起来。
刘秀任命卓茂做太傅,封他为褒德侯,食二千户的租税,并赏赐他几杖车马、一套衣服、丝绵五百斤。后来,又让卓茂的长子卓戎做了太中大夫,次子卓崇做了中郎,给事黄门。
伏湛是著名的儒生和西汉的旧臣,刘秀任命他为尚书,让他掌管制定朝廷的制度。
卓茂和伏湛深感刘秀的大恩,他们曾对刘秀推辞说:“我们不过是一介书生,为汉室的建立未立寸功,陛下这般重用我们,只怕功臣勋将不服,于陛下不利。为了朝廷的大计,陛下还是降低我们的官位为好,我们无论身任何职,都会为陛下誓死效命的。”
刘秀让他们放心任事,心里却也思虑如何说服功臣朝臣。他决心既定,便有意对朝中的功臣们说:“你们为国家的建立立下大功,朕无论何时都会记挂在心。不过,治理国家和打天下不同了,朕任用一些儒士参与治国,这也是形势使然啊,望你们不要误会。”
尽管如此,一些功臣还是对刘秀任用儒士不满,他们有的上书给刘秀,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之意,奏章中说:“臣等舍生忘死追随陛下征战,虽不为求名求利,却也不忍见陛下被腐儒愚弄。儒士贪生怕死,只会动唇舌,陛下若是听信了他们的花言巧语,又有何助呢?儒士向来缺少忠心,万一他们弄权生事,就是大患。臣等一片忠心,虽读书不多,但忠心可靠,陛下不可轻易放弃啊。”
刘秀见功臣言辞激烈,于是更加重视起来,他把功臣召集到一处,耐心对他们说:“事关国家大事,朕自有明断,非他人可以改变。在此,朕是不会人言亦言的。你们劳苦功高,但也要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如一味地恃功自傲,不知满足,不仅于国不利,对你们也全无好处。何况人生在世,若能富贵无忧,当是大乐了,为什么总要贪恋权势呢?望你们三思。”
刘秀当皇帝的第二年,就开始逐渐对功臣封侯。封侯地位尊崇,但刘秀很少授予他们实权。有实权的,刘秀也渐渐压制他们的权力,进而夺去他们的权力。大将军邓禹被封为梁侯,又担任了掌握朝政的大司徒一职。刘秀有一次对邓禹说:“自古功臣多无善终的,朕不想这样。你智勇双全,当最知朕的苦心啊。”邓禹深受触动,却一时未作任何表示。他私下对家人说:“皇上对功臣是不放心啊,难得皇上能敞开心扉,皇上还是真心爱护我们的。”
邓禹的家人让邓禹交出权力,邓禹却摇头说:“皇上对我直言,当还有深意,皇上或是让我说服别人,免得让皇上为难。”
邓禹于是对不满的功臣一一劝解,让他们理解刘秀的苦衷。当功臣们情绪平复下来之后,邓禹再次觐见刘秀说:“臣为众将之首,官位最显,臣自请陛下免去臣的大司徒之职,这样,他人就不会坐等观望了。”
刘秀嘉免了邓禹,立刻让伏湛代替邓禹做了大司徒。其他功臣于是再无怨言,纷纷辞去官位。他们告退后,刘秀让他们养尊处优,极尽优待,避免了功臣干预朝政的事发生。功臣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可功臣若走向反面,他们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也是惊人的。对待他们,不降低他们的社会地位,以示恩宠,但不给实权,就可防患于未然了。
放纵是有条件的,在某些方面,该放的就要放;而在另一方面,该收的也一定要收。在要害处只收不放,这是放纵的首要前提。收放结合,才能把人牢牢控制住。如果只收不放,那容易束缚住别人的手脚,让人发挥不出才华;而如果只放不收,则容易让别人放纵恣肆,无法无天,不受控制。
历史经验
在《三国演义》里,吕布曾经埋怨曹操给他的封赏太小,曹操回答说:你就像一只鹰,只有在饿的时候才能为人所用,如果饱了,就会飞走了。
所以说,对待部下,需要收放有度,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其价值。
瞒天过海,造就不透风的墙
单纯的保密,不如让对手替自己保密。想办法让对手不再对己方的某些信息敏感,那么,只要在对手不敏感的地方做好伪装工作,就可以瞒天过海,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三十六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说的就是让对方对己方的行为不敏感,然后把其他信息伪装成此类信息迷惑敌军,造成单方面了解全部信息而对手毫不知情的效果。
战国时期孙膑就曾成功地使用过“添兵减灶”的谋略来迷惑对手。
有一次,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军撤离韩国回魏国,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当时齐国的军师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做胆小鬼。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应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
庞涓行军三日,看到齐国军队中的灶越来越少,就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他放弃了步兵,亲自率领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然后又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
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孙膑就是利用魏国人中“齐国军队胆小怯懦”的常识做文章,一边减少军营中的灶,一边增加军队数量,让己方的军事实力超过对方,然后进行伏击。
而魏国的将军庞涓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过于相信自己所知道的常识,最终的结果也正是孙膑技高一筹,把魏国军队杀得片甲不留。
这种蒙蔽对手的做法,也可以用于防守和撤退。在《三国演义》中,就有一个诸葛亮减兵添灶的故事。
当时,诸葛亮得胜收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苟安好酒,路上延误了时间,超过限期十日。诸葛亮按照军法,对他杖责八十。苟安受刑之后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径奔魏寨投降。司马懿吩咐他回成都布散流言,说诸葛亮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帝,好让后主刘禅召回诸葛亮。苟安按照司马懿的计策,回成都见了宦官,布散流言,说诸葛亮师回朝。使者星夜召诸葛亮回师,诸葛亮当时知道这是敌军所用的离间计策,仰天长叹:“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于是只能安排撤军事宜。
《三国演义》里面对诸葛亮安排撤军的计策进行了详细记述:
姜维问日:“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日:“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日:“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日:“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
司马懿只待蜀兵退时,一齐掩杀。正踌躇间,忽报蜀寨空虚,人马皆去。懿因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察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日:“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次后,川口的土著居民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日:“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遂引大军还洛阳。
在这里,诸葛亮使用相反的方式,用减兵添灶之法,骗过司马懿,得以全军退回到汉中,使“蜀兵不曾折了一人”。他知道司马懿平生十分多疑,故布疑阵,让司马懿畏首畏尾,错失了战机,而他却能从容地调动军队顺利撤回。
历史经验
《围炉夜话》中指出:“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精通谋略的人,总是能够积极动脑,瞒天过海,善用“欺骗”之举,无往而不利。
我的命运我做主
隋朝的暴政导致天下民变四起,刚形成的统一局面再次被群雄割据所打破。
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拥兵自立。
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李渊到太原去当留守,镇压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他的几个儿子中最有才能、最有胆识的一个。
李世民平时慷慨好客,喜欢结交天下豪杰。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便立志帮助父亲夺取天下。这时候有人在李渊管辖的地方起兵造反,李渊派兵镇压,结果接连打了几个败仗。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劝李渊起兵反隋。李渊一听吓得要命,怎么也不肯同意。
李世民说:“父亲受皇上的委派,到这里讨伐反叛的人,可是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怎么镇压得住?再说隋炀帝猜忌心很重,如果您立了功,处境只会更加危险。只有起兵造反才是唯一的出路。”李渊觉得有道理,终于决定起兵。
当时,马邑郡(今山西朔县)人刘武周发动叛乱,李渊就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开始招兵买马。这遭到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猜疑,他们都是隋炀帝杨广的亲信,对李渊颇有戒心。李渊则拉拢、利用他们身边的人,掌握其动向,伺机除掉两人。
一天早晨,李渊正在和王威、高君雅等议事,有人说有密状给李渊。李渊便让他交上来,但来人却不交,说要告的是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只有李渊才能看。
李渊假装吃惊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他将密状接过来看后便对大家说:“王威、高君雅要勾结突厥入侵。”于是命人逮捕了他们两人。
第二天,恰好有几万突厥兵围攻太原,这更使人相信王、高两人勾结突厥确有其事。李渊趁机将两人杀掉了。杀掉王威和高君雅之后,李渊便和将士紧密防守,对付突厥。他用计解了太原之围,又写信与突厥和好,消除了北方的威胁。公元617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反隋。他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李渊还声称要废掉昏君隋炀帝,然后拥立代王杨侑为帝。
历史上不乏英雄人物,有的人抓住机会成就一代伟业,而有的人却沦为阶下囚,被历史的滚滚潮流所淘汰。
历史经验
在历史的潮流中,无论何等的英雄人物都不可能逆历史潮流而行,对抗历史。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但是,这不代表着人不能改变历史,只要把握自己的命运,抓住那一闪而逝的瞬间,同样可以成为英雄人物,书写历史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