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意成功的“学”字经——向华人首富李嘉诚学习的16条生意经验(2)
说起来也许很容易,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主要是与一些人自我欣赏的情结有关。在取得了某一项业务上的成功之后,很多人往往将其作为自己以后发展的基础,将其作为自己向别人炫耀的一块招牌,无论如何,这块招牌是不能倒的。招牌虽然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岂不知如果总是沉醉于过去的辉煌往往会成为进一步前进的绊脚石。
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或许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真正到了要放下的时候,大部分人或许都不舍得了。没有永远的业务,只有赢利的业务,在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放弃,利用进行前一个业务所积蓄的力量,可以很轻松地展开下一个业务,业务不断转移,但赢利的中心却不能改变。
李嘉诚的这句话或许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要被一项业务所套牢。不管这个业务的前景多么诱人,也不要把自己的全部赌注都押在同一个业务上。分散业务类型,同时从事多个不同类型的业务,当其中的某一个业务不行了的时候,还有别的业务可以支撑,从而制造得以喘息的机会。
商人的角色定位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
——李嘉诚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许,最关键的成功方法就是寻找到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飘流不定,有正确的坐标,我们做什么角色都可以保持真我,挥洒自如,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活得更快乐更精彩。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士农工商”社会等级的概念深深扎根在中国人传统思想内。几千年来,从政治家到学者,在评价“商”的同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带着贬意。他们负面看待商人的经济推动力,在制度上,各种有欠公允的法令,历代层出不穷,把司马迁《货殖列传》所形容的商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资源互通有无、理性客观的风险意识、资本运作技巧、生生不息的创意贡献等正面的评价,曲解为唯利是图的表征,贬为“无商不奸”,或是“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的唯利主义者。
当然,在商人的行列里,也有满脑袋只知道赚钱,不惜在道德上有所亏欠,干出恶劣行为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业的形象。也有一些企业钻营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尺度中的灰色地带。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李嘉诚在公开场合常常对记者说:
“多谢大家常称赞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对于这些支持、鼓励,我内心是感激的。很多时候传媒访问我,都会问及如何可以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
神奇智囊团
跟我合作过、打过交道的人,都是智囊,数都数不清。
——李嘉诚
“合作”是经商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合作之难又是显而易见的。真正的合作建立于诚信的基础之上,为双方的共同利益而谋划。李嘉诚的合作之道令人赞赏。
李业广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之一。李业广持有英联邦的会计师执照,是个“两栖”专业人士,在业界声雀甚隆。人们称李业广是李嘉诚的“御用律师”。李嘉诚说:“不好这么讲,李业广先生可是行内的顶尖人物,我可没这个本事独包下他。”
李嘉诚说的是实话,李业广身兼香港20多间上市公司董事,这些公司市值总和相当全港上市公司总额的1/4强;另外,李业广还是许多富豪的不支干薪的高参。李业广不是那种见钱眼开、有酬金必应之士,一般的大亨还请他不到。长江上市,李业广便是首届董事会董事;长江扩张之后,李业广是长江全系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就此一点,足见两李的关系非同寻常。
李嘉诚是个彻底的务实派,他绝不会拿大旗做虎皮,虚张声势。李嘉诚在商界的名气较李业广大。在香港商界,拉名人任董事是人们常用之术,李嘉诚并非这样,他敬重的是李业广的博识韬略。长实不少扩张计划,是两李“合谋”的杰作。
李业广甘处幕后,保持低调。1991年,李业广一飞冲天——出任香港证券联合交易所董事局主席。在他之前,任联所主席的有:金银会创始人胡汉辉,股坛教父李福兆,恒生银行卸任主席利国伟等,个个都是香港商界风云人物。
香港报章在介绍联交所新任主席李业广资格履历时,称他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长实集团多间上市公司董事……长江在李业广及公众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杜辉廉,英国人,出身伦敦证券经济行,是一位证券专家。70年代,惟高达证券公司来港发展,杜辉廉任驻港代表,与李嘉诚结下不解之缘。1994年,万国宝通银行收购惟高达,杜辉廉便参与万国宝通国际的证券业务。
杜辉廉被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济”,他是长江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经理长实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
杜辉廉多次谢绝李嘉诚邀其任董事的好意,是众“客卿”中惟一不支干薪者。但他绝不因为未支干薪,而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令重情的李嘉诚总觉得欠他一份厚情。
1988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创百富勤融资公司。杜梁二人占35%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
有18路商界巨头为后盾,百富勤发展神速,先后收购了广生行与泰盛,百富勤也分拆出另一间公司百富勤证券。杜辉廉任其中两间公司主席。到1992年,该集团年盈利已达668亿元。
在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主动摊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好让杜梁两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安全”线。李嘉诚对百富勤的投资,完全出于非盈利,以抱杜辉廉效力之恩。不过,李嘉诚持有的51%百富勤股份,仍为他带来大笔红利,百富勤发展迅速,是市场倍受宠爱的热门股。
90年代,李嘉诚与中资公司的多次合作(借壳上市、售股集资),多是由百富勤作为财务顾问。身兼两间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辉廉,仍忠诚地充当李嘉诚的智囊。
《明报》记者在采访中问李嘉诚:“您的智囊人物有多少?”
李嘉诚说:“有好多吧!跟我合作过、打过交道的人,都是智囊,数都数不清。比如,你们集团的广告公司就是。”
没有永远的生意
只有盈利的生意,没有永远的生意。
——李嘉诚
“只有盈利的生意,没有永远的生意。”
这句话揭示了投资者的本质特征:买是为了卖,不卖就不会买。李嘉诚一生都在买和卖。他在商场上扮演的就是买卖家的角色。
一个纯粹的投资家和买卖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过分地执着某一项业务。
李嘉诚在生意场中,有时坚持不懈,穷追不舍,甚至不惜“十年磨一剑”,有时却一见不利,及时撤退。无论他继续进取还是退避三舍,都是从该项业务是否有前途考虑的,有利则进,无利则退。
对于一个真正的商人来说,在他的眼中,应该是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的永远的业务。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李嘉诚一个个大进大出,都是以“腌股”为后盾的,一待良机出现,便急速抛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87年,李嘉诚在半小时内就下定决心投资372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份。这是一只值得长期保留的明星股。3年后,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股价涨高,李嘉诚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将股票抛出兑现,净赚近1亿美元(合近7亿港元)。
李嘉诚凡事都会深思熟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之后才去做。
众所周知,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人只能享受比定期存款较高的利息,而不能参与分享公司红利。
李嘉诚所购买的债券,大部分都是可转换债券。这种债券有1~3年的期限,若持有人认定该公司业务能稳定增长,可以用债券换成该公司股票,从而获取更大收益。即使不成,也可将债券保留至期满,最终收回本金及利息,所以这种债券既和普通债券一样,具有风险小的优势,又比较灵活,能转换为股票。可以说是将债券和股票的优势合二为一,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
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和债券。另又购买了爱美高、熊谷组、加怡等13家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共计25亿港元。
在此后的发展中,胡应湘的合和表现最为出色,先后拿下广东虎门沙角电厂、广深珠高速公路、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及泰国架空铁路等大型工程兴建合同,一时名声大噪,众豪争扯他的衫尾。
见此情势,李嘉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这样一来,当初价值5亿的股票,到3年后升值为近9亿,账面溢利达3亿多港元。同样,李嘉诚购入的其它可转换债券,也大都有不俗的表现。
李嘉诚说:“不要被一项业务套牢,不管这个业务前景多么诱人。”
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准备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等待和创造每一个生意机会。
——李嘉诚
“准备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等待和创造每一个生意机会。”
这正是李嘉诚生意成功的重要法宝。
在李嘉诚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屋村黄埔花园屋村的项目上,李嘉诚就是运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以其惊人的耐力获得成功的。
1981年,李嘉诚就准备推出这一宏伟计划。当时,黄埔花园所用地盘是黄埔船坞旧址,按港府条例,工业用地改为住宅的商业办公楼用地,应当补交地皮的差价。而当时正好是地产狂热的阶段,按协议的价格,和黄需补地价28亿港元,由于代价太大,李嘉诚不得不对此计划暂缓实施。
1983年,香港地产业出现低潮,李嘉诚立即抓住大好时机,与港府进行谈判。结果他仅用39亿港元就获得了商业住宅的开发权。这样,李嘉诚大大降低了发展成本,屋村的每平方英尺成本不及百元。屋村计划尚未实施,李嘉诚就取得一笔可观的价值。就此一点,可见他经商术的高明。
1984年9月2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订。香港前景骤然明朗,恒生指数回升,房地产界又大显神威。因此,1984年年底,李嘉诚领导的和黄共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黄埔花园屋村。
这样宏伟的屋村工程在香港地产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在世界范围,它也足可称雄。据行家估计,整个项目完成以后,李嘉诚及和黄集团能获利60亿港元。如此高的回报,实属罕见。地产低潮补地价,地产转旺大兴土木,地产高潮出租楼宇(整个计划分12期,首期1985年推出,1990年全部完成),这就是李嘉诚在香港地产界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之所在。
不为暴利心动
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李嘉诚
李嘉诚是个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的新型企业家,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西方经济学家探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奥秘,惊奇地发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神奇作用。我们不得不折服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心动,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
而不少房地产商,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将物业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垒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
炒风愈刮愈炽热,各业纷纷介入股市,趁热上市,借风炒股。连众多的升斗小民,也不惜变卖首饰、出卖祖业,携资入市炒股。职业炒手更是兴风作浪,哄抬股价,造市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