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文版序

你够全新思维吗

我很荣幸本书能够在中国出版。自2005年本书在美国上市至今已有8年时间,因此,人们常常问我:“书中的内容和现在还有联系吗?”我的回答是:“是的,或许联系更大了。”现在,来听听我自己的故事吧。

大约50年前,我出生在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时,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规模制造,对从事重复性工作的劳动力需求激增,这就拓宽了跻身中产阶级的道路。很多美国的男孩子在中学毕业后,就可以在工厂找到一份工作,过上稳定、安逸的生活。

但是,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一些常规的体力工作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亚洲国家,还有一些工作也由机器取代了人力。试想一下两个人搬运一堆箱子和用叉车运输同样数量的箱子之间的差别!这种转变,也影响了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学毕业后就在工厂找一份稳定工作的人生之路再也行不通了,一条新的道路正在慢慢形成。

这条新兴之路大致是这样的: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再找一份适应新兴经济格局的好工作,成为一名会计师、律师或工程师,做一份需要常规认知技能而非常规体力劳动的工作。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就是自小父母就给我的教诲,而且我也照做了:在学校努力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但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看到规则又发生了改变,就像在我童年时发生的那样。今天,成为一个工程师、会计师或律师,已不再是过上稳定生活的不二之选。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是,世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尤其是亚洲,已经增幅超越北美、日本和西欧。现在,左脑擅长的常规计算型工作在印度、菲律宾、中国等亚洲国家也有人做,而且成本更低。

同时,白领工作也面临同样的压力,就像上一代蓝领工作一样。20世纪,机器取代了人力;21世纪,软件则取代了我们的大脑。但是到目前为止,软件能取代的大脑工作还仅限于常规的计算型工作,比如会计和律师的很多职能。

第二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各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经济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国,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胜,不得不寄希望于物品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例如,在电视已相当普遍的今天,仅提供屏幕稍大的电视已不再是持久的营销策略。企业需要做的已不再是附加某些改进、仅在现有基础上加以提升,而是要创造新的商品和服务——看看iPad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四年前,它还根本不存在;如今,很多人已无法想象没有它的日子。

总之,如今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去做那些很难外包给低成本供应商的工作、很难转变为软件里几行代码的工作,以及为客户提供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然错过的东西。传统的左脑技能依然重要,但现在需要的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更重要的能力——右脑技能,即艺术感、共情感、创意及全局思维能力。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当前的世界经济困境深化了右脑思维趋势,加快了它的步伐。在困难时期,公司往往为了节俭资金,会将大量工作外包,使更多常规工作自动化,这就更加凸显了非常规能力的价值。同样,当消费者的现金和信贷短缺时,他们不太可能为了只有些许改进的产品、服务及体验而掏腰包。他们想要的是更为大胆的东西,是真正的创新,得以让他们发现以前尚未意识到的需要。

这一切听起来让人望而却步。事实上,很多读者,我见过的或有邮件来往的,都担心为了培养和磨炼这些新的关键能力要付出大量努力。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担心。很多人感叹说,大多数国家的教育体制令人失望,无法帮助年轻人做好迎接新世纪的准备。对此,我也赞同。

然而,过去的8年,我有幸游历了世界各地,整体的情况还相对乐观。让我惊讶的是,每一个国家的读者(这本书已被翻译成24种语言)都说他们在书里看到了自己,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这个新的时代崭露头角。这或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书中提及的能力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也是电脑所不能替代的。设计感、故事感、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意义感,之前并未得到重视,只有那些善于运用这些能力的人,才能从平常中看出新意。日本人、土耳其人和巴西人都告诉我,他们的国家在这些新兴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中国也同样如此。中国已经与当时的美国一样,来到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它已开始超越常规的、批量的大规模生产,转而需要更强的判断力和创造力以及应对复杂工作的能力。这本书会帮助你们在新能力的探索之路上走得更快。至少,我希望本书所提供的全新思维工具箱,可以更好地为你的事业和生活保驾护航。

著名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再次感谢能有机会让更多的中国读者看到这本书,希望它能够对你有所助益。

丹尼尔·平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