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仙子 渌水亭秋夜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
。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风月落城乌起。

赏析
渌水亭,那是你的家。家中的秋夜,你可是独眠一舟,静听秋雨,陪寂寞看浪花?
此刻,所有的欢乐都消失了,只剩下这些月色,绿波,天风吹来。此刻,你围着它们,像围着与她西窗剪烛的日子。你挥挥手,连月亮都退到云层里失眠。可你哭不出来。你只是忧伤而沉默的多情书生,捻着一根将断的线。而夜的乌鸦,又飞走了。
点评
此篇纤侬而不繁腻,王静安言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可见容若内心感受之敏锐。
词人置身家居环境之中,但见月色映水,荡起金波,天风吹我。“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一句,
极生动地写出了由于见到水波中被风吹碎的月影,词人所引发出的一份敏锐纤细的感受。此时此刻,面对如此良辰美景,词人手中杯盏自是满斟,但是酒未入唇,人心已醉,忧愁袭上心头。大概在容若看来,如此天赐美景只醉旁人,与自己倒是无甚关系,正所谓“绿酒朱唇空过眼”。所以即使面临如此景色,可词人仍不能释怀。

词写至此,词人对渌水亭秋夜之景已描摹如画,而面对如此好天良夜,却又“心自醉,愁难睡”,直至通宵不眠。
那么,词人究竟为何愁萦身心、无计可消除呢?或许他是想到了亡妻,酒盈樽,却愁煞人。此时的酒想必是越喝越苦涩、越喝越愁,譬如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或许他忧的是壮志难酬。词人在作此词前不久,曾接受康熙皇帝诏令,奉使出塞。奉使出塞固然实现了他“慷慨欲请缨”的志向,但此行是否能改变他作侍卫的处境,尚有疑问。
而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他的忧虑果然不是多余的。虽然他万里西行,凯旋而归,即使是“功高高过贰师”,却“归来仍在属车边”。直到去世,仍任侍卫之职。“奉使”不过昙花一现而已。所以他的愁也就如“冰合大河流”一样,茫茫无尽期了。
然而不管是何种愁绪,词人终究无能为力。于是“西风月落城乌起”,秋风终起,斜月西沉,词人的希望也像城楼上的乌鸦一样,消逝于无边的黑暗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