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南朝梁/周兴嗣/中国最早的蒙学读物
作者简介
自南朝流传至今的《千字文》为南朝梁周兴嗣所编写。周兴嗣《梁书》49卷有传。他仕梁,颇得梁武帝萧衍的赏识和称誉,多以文笔之事见用。他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在《隋书》、《旧唐书》的《经籍志》,以及《新唐书》、《宋史》的《艺文志》等史志目录中都有著录,在敦煌文献中也有周本《千字文》。关于他何以要编写《千字文》,我们可以从唐李绰《尚书故实》和韦绚《刘宾客嘉话录》等书中寻得解答。原来是当年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1000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
背景介绍
在《千字文》初行的时代,作为家庭教育的启蒙课本,同时还有其他几种,如《字训》、《幼训》、《字统》等。《字训》等湮没无闻,独《千字文》得以流传。
名著概要
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常识教学内容,不能不提到《千字文》,它在常识教学的发展方面,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千字文》汲取了前人编写识字教材的经验,有所发展提高。这部识字兼常识课本编成于梁武帝大同(535~546年)年间,是周兴嗣执行梁武帝的命令编选而成的。
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
宋徽宗疏于国事却擅长书法绘画,是历史上有名的文人皇帝。他的草书千字文在历代名人所书千字文中也堪称精品。
《千字文》全书只有1000字(仅个别字重复),组成连贯通顺的四字句,押韵,便于儿童朗读背诵。内容从天象、地理、历史典章、为人处世等,到务农、读书、饮食、居处、园林、祭祀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劝诫之言和具体的景物描写。所采多为古籍常用字,用典也不深,故流传甚久。
《千字文》虽然只用了有限的字,却并不是1000个单字的堆砌,而是组织成通俗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若干句子,这些句子的安排又大致前后连贯,相当有条理。开头一部分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起,接着就分别说“天”的一些现象。如:“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再说“地”的一些现象。如:“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海河咸淡,鳞潜羽翔。”这样就介绍了一些有关自然界的名物,然后叙述上古之世,介绍一些有关历史的知识,如:“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以下说到君子修身之道,并推类而及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也不无可取的劝诫。还有一些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渠河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只用了1000个字而能写出这么丰富的内容,并且大多数的句子通畅可读,没有多少牵强硬凑的痕迹,这确是很不容易的。《千字文》编成后,很快就成了流行各地的通俗的识字、常识课本。《唐摭言》记载:“顾蒙,宛陵人,博览经史,慕燕许刀尺,亦一时之杰……甲辰淮浙荒乱,避地至广州,人不能知,困于旅食,以至书《千字文》授于聋俗,以换斗筲之资。”《千字文》的语句当时在社会上也广泛流行。《太平广记》引《启颜录》(唐人侯白作)的记载,有人用《千字文》里的话戏作乞社:“若不云腾致雨,何以税熟贡新。”甚至某些商人账册的编号,考场试卷的编号,以至大部头书的卷册编号,常用《千字文》里的字序作线索,编成“天字某号”、“地字某号”。
后世仿效《千字文》的层见迭出,如《续千文》、《重续千字文》、《叙古千文》、《稽古千文》、《广易千文》、《正字千文》、《增寿千字文》、《训蒙千字文》、《梵语千字文》、《千字文释义》、《百体千字文》等。《千字文》的种种续编、改编本中均包括自然、社会及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内容。如《续千文》开头的几句是:“混沌初开,乾坤刚柔,震兑巽坎,角亢奎娄。”宋胡寅编的《续古千文》第七节讲西汉的几句:“炎汉开创,规模广延。勃诛禄产,光拥昭宣。董相仲舒,儒术穷研。请罢辟邪,乃绩巍焉。”清李崇忠重编的《千字文》开头几句是:“天地定位,造化生成。曦晖月朗,闰积阶平。俯察川岳,仰眺星辰。藏图出洛,翔鸟跃鳞。”唐代三藏法师义净撰的《梵语千字文》开头几句是:“天地日月,阴阳圆矩,昼夜明暗,雷电风雨。”这些续编本和改编本,曾在一时一地流行过,然而都不久远。其重要原因在于内容艰深,不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不符合初步识字及学习常识的需要。
阅读指导
作为一本古代的启蒙教育的教材,首要的任务就是识字,即使受过多年教育的人,这1000个字未必都能认识,其次,主要作为常识性教材,从《千字文》中了解关于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当然如果当作启蒙教育课本,也可作为开发记忆力的极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