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我向来认为:把人力资源做得最像人力资源,是最不懂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做到最专业的程度就是看不出你运用了人力资源的哪些知识和方法,做得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但分析一下,每一个制度、流程、方案、工具,尽含其中,而且包括各种专业知识点。无招胜有招,无招,不是乱舞,而是避免死气,幻化动作为曼妙。

我真的很想用3本书来彻底改变从业者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彻底改变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价值,彻底改变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存在意义。通过第1本书,我想让从业者找到感觉,那种能够迅速“上道儿”的感觉,认清本质、找到方法;通过第2本书,我想让从业者在企业中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用人力资源去做企业管理,让对的人做对的事;通过第3本书,我想让从业者转换角色,自己做教练和设计师,教非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学会做人力资源。

感谢广大读者,给我莫大的鼓励,容忍我这些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支持着我推动这个计划:让所有人知道,人力资源不是一个部门和几个岗位,不是几个模块和一堆工作,而是所有管理者每分每秒都要用的工具。

感谢读者莫大的支持让第1本书《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在两年之内10次印刷,销量超过了很多名人大家的书,在人力资源类和管理类书籍中名列前茅。也正是这样,才使我有了完成这一系列书的勇气;也正因为这样,才促使我更加勤奋、强忍疾病完成了第2本书,我决心给支持我的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答卷,也是答案。

如果说第1本书的目的是让大家“上道儿”,更多地在讲一些“术”,讲一个不一样的理念,那么这第2本书的目的是让大家“像回事儿”,更多地在讲一些“道”,讲重新诠释的实战。这一点,在我原有的计划中,也在读者给我的意见中。对人力资源有了正确的更好的感觉,才能结合理论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体系和自己的工作风格,也才能开创公司内的自我时代。

如果您经过努力,已经感悟出做人力资源的处事技巧和生存法则,感悟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与理论差距,那么您已经适合做这项工作了,而且已经为以后艰难的工作打好了基础,已经从专员晋升为主管。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的是晋升为合格的HR经理。

对于第1本书,我还想再多说一点:如果您感觉它仅仅讲了一点技术上的东西,如果您认为讲的内容太浅显,如果您感觉内容散乱不成系统,那么恭喜您,这本书我也这样评价,的确如此。第1本书只是写给刚入行或入行后已经“疲”了的同仁,以及一直努力但因无人指点总是摸不到门道的同仁。现在,我们要一起踏上新的征程。

当然,对于同样一本书,因为接受能力、生活环境、思维习惯、工作经历等的不同,导致看到的、悟到的、联想到的、实际用到的都不一样。

本书仍然不会重复教科书的内容,因为那样太枯燥,因为哪里都有同样的理论知识;本书也不想写办公室政治,因为我们的专业还是人力资源管理。本书主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做好六大模块工作,如何做好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书内容的话,就是教大家学会做经理,学会如何管控人力资源的各个模块:规划、招聘、培训、薪酬、人事、绩效。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分析及采取应对措施。如果再形象一点的话,就是学会如何管控整个模块,而不是具体做某件事情。这并不矛盾,前者是战略战术,后者是短兵格斗。

人和故事如第1本书一样,都是身边的人和亲历的事,不同的是我把理论知识揉进了这些案例,因为我的专业性比不了教科书,但我相信我的阐释和发挥是独一无二的,至少对得起读者,如果有与传统知识相悖之处,请大家各自斟酌,做出取舍。

我对书中涉及的很多工作并没有给出专业的分析教读者如何去做,很多重点都一带而过,因为我考虑到一个问题:一些事情,往往大家都关注的反而不能决定一切,不关注的倒是赢得胜利的法宝。比如选美比赛,重要的是三围、轮廓、比例、相貌、皮肤、气质、举止等。对于这些分析得再透彻,也是无用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都关注这些,但冠军通常都赢在应对、为人等相关“选美”貌似“不重要”的地方。本书的讲授也是如此。

本书按照传统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介绍作为人力资源经理,如何通过管理来做人力资源,如何用制度和体系来保证整个机器运转,如何做招聘管理而不是面试,如何建立培训体系而不是当培训师讲课,如何做薪酬管理而不是编工资表,如何做绩效管理而不是考核,如何做人员晋升和发展而不是人事升迁。在培训和绩效方面,很多内容是我的独创,通过我自己的发展和创新,挖掘更深层次的意义,分享给读者。其实这两个管理手段能在企业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我在第1本书里说:“更多的人,盼望有一本书,像工具书一样,在不会的时候,或者没事儿的时候,翻一翻,就找到了灵感,或者直接找到答案。这才是真正有用的书。”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

本书中的人、故事、案例甚至文档都是真实的,如果涉及相关人、相关公司,不便之处给读者造成影响,我在这里表示真诚的道歉,因为不涉及机密、侵权、人身攻击,为了展示给读者,还是写了出来,再次向涉及的人和公司表示歉意。

通过第1本书找到感觉成为主管甚至经理的同仁们,现在就让我带着你领略不一样的人力资源,探讨不一样的管理技巧,收获不一样的“功名利禄”吧。

潘新民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