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衰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金字塔的主人

当我们去仰望斯芬克斯背后的巨大金字塔的时候,我们会由衷地惊叹。同那些在沙漠边缘挖成的小坑中以石刀殉葬的先辈相比,此时的埃及人已经在文明之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埃及文明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金属用具的发明和使用。

埃及人在这里已经向前走出了一大步——相比于用石刀陪葬,埋葬在沙漠边缘的坑中。而金属的发明使用正是这种进步出现的原因。驾车从开罗去吉萨的历程恐怕是每一位旅行者都难以忘记的经历。在西部沙漠上矗立的石砌的巍峨而巨大的建筑物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当旅者们的面前呈现出这样的景象时,心中难免会有成百上千个问题想要提出。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是,这些巨大的锥形建筑物是古埃及过往的坟墓,古埃及的历代国王都会被葬在这些锥形建筑物中。“金字塔”是这些建筑物的称谓。这些金字塔能够将许多建造者的故事向我们诉说。通过这些坟墓的形式,第一点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埃及人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那是人死后生活的世界。要想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就要保证尸体不被破坏。为了能够让死后的人继续舒适地生活,他们就建造了这种特别的坟墓。木乃伊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木乃伊正是通过这一方式在坟墓中保存的。在这些巨石砌成的金字塔下面有一些小屋,这些小屋正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还有一些围绕在金字塔周围的砖石砌成的墓穴,其穴位都比较小,这些墓穴是国王亲戚以及宫廷中辅佐国王管理国家的要臣安葬的地方。

图34 太阳神的象征——带翅膀的太阳盘

翱翔于天空的猎鹰是埃及人描绘太阳神所经常采用的图形。在亚洲东方的许多民族中也时常能够发现这种符号。

虽然埃及人是多神信仰,但是他们最为崇敬的神有两个:一个是散发着万丈光芒的太阳神,它每天都用他的光芒为人类带来光明,可以说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它是最伟大的神。也正因如此,太阳神成为埃及那些金碧辉煌的庙宇的主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太阳神崇拜最为明显的象征就是金字塔(1)。Re(读作 ray)是埃及人称呼太阳神的方式。尼罗河的河神是他们极为崇拜的另外一个神,在他们看来,尼罗河的土壤之所以如此肥沃正是因为尼罗河河神,他们能够过上绿色的生活也是因为尼罗河的河神。他们将这一切加以联系,创造出了另外一个神明——俄赛里斯——地狱的判官,是地球上不朽的生命的象征,枯荣在季节的不停变换中不断地发生着(图35)。埃及人的这个想法在我们看来是极为奇妙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在这个世界他们既然被赋予了生命和食物,那么同样的待遇他们在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中也会受到。而要想在另外一个世界中享受这一切,就需要在我们现在正向它走去的远处的大型吉萨坟墓之中保存好他们的尸体。

图35 不朽的俄赛里斯

谷物从俄赛里斯神的身体上长出——这是神永恒生命的象征。

图36 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石头建筑物(公元前3000年后不久)

这是国王左赛尔(公元前31世纪早期)的坟墓,这个通常被称作阶梯金字塔,金字塔呈现梯形。金字塔的高度约有200英尺,是由图44那样的建筑物层叠起来组成的——一个建在另一个的上面,最后形成了一个高大建筑物,呈尖塔状。金字塔群是在大约公元前30世纪左右以它为中心形成的。

图37A 哈夫拉国王的雕像——吉萨金字塔的第二个建造者

哈夫拉国王的庙宇在低谷之中,是这尊雕像存放的地方。坚硬的闪长岩是雕刻这尊雕像的材料。伟大的阿瑞斯神的象征——展开护翼的猎鹰(公元前29世纪)。

图37B 青铜头像(金字塔时代)

青铜像——国王佩皮一世(大约公元前2600年)。制作这尊雕像首要先用木头制成模子,之后再将青铜溶液注入后而铸成。雕像的金属身体上已经出现了锈迹,然而那双用水晶做成的眼睛让他充满了生机。

图38 吉萨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和哈夫拉金字塔

哈夫拉国王的头像和一个狮身像共同组合而成了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像一个士兵一样在哈夫拉国王的金字塔前矗立着,它在守护着这座巨大的吉萨金字塔。

然而,古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并不是吉萨墓向我们诉说的唯一事情。我们会由衷地惊叹,当我们去仰看斯芬克斯背后的巨大金字塔的时候,埃及人在这里已经向前走出了一大步——相比于他们先辈用石刀陪葬埋葬在沙漠边缘的坑中。而金属的发明使用正是这种进步出现的原因。西奈埃及人最初发现这些金属粒的时间是在这些金字塔出现的一千多年之前。他们埋葬的方式与同一时期的农民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建成大型石头建筑需要使用金属制作的工具才可以,而金属的发现为金属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提供了契机。当然,人类在金属被发现之前就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要说人间的奇迹,吉萨大金字塔就是其中之一。在最开始,大约是在金字塔建成之前约150年,埃及人为他们的国王建造墓穴的时候使用的是晒制的土坯,而这种土坯制作的皇家墓穴看起来就像是在地面上搭建的房屋一样,墓顶是用木头搭建而成的,搭建好墓顶之后再将砂土砾石堆积在上面(图40-2)。

虽然这是一些极为简陋的墓穴,但是那些头脑灵活手脚灵巧的工匠就隐藏在其中。他们发现,石灰石可以用铜质工具切割成方块。相比于那些松软的土坯,用这种石块垒筑的墓墙要更加坚固。以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来看,这些石头建筑是最早的(图40-3)。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能将它们归为建筑物,原因就在于虽然这种砖石砌的建筑主体的地下部分像地辔墙一样,但我们所见到的建筑物的地上部分仍然由土坯建成(图 40-4)。

图39 智者埃姆豪特(约公元前3000年前后)——最早的石质建筑物建筑师

埃姆豪特是左赛尔国王最重要的大臣,也是现在我们所知晓的最早的石头建筑物(图36)建筑师。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和思想家,后来人们甚至将他尊奉为神。到了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他被尊为药神阿斯克勒庇俄斯。这尊较小的塑像现存于柏林博物馆,是用青铜铸成的。图中,他正聚精会神地读一本纸草书。

之后没过多长时间,现今保存时间最久的石砌阶梯形结构的国王墓穴出现了。这种阶梯形墓穴的建造者是一个叫作埃姆豪特的人(图39),他是那个时代的一位皇家建筑师。他建筑创作的鼎盛时期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而他也享受到了远超于早期的皇帝或征服者所享有的盛誉和尊重。

这种由埃姆豪特所建造的阶梯式建筑与金字塔的构造已非常接近了。没过多久,建筑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个时代就出现了吉萨的大金字塔(公元前2900年)。人们只用了不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就从最早的石块垒筑的墓穴(图40-3)时代发展到了大金字塔(图40-8)时代。公元前30世纪前后是这些成就大量涌现的时期。这就表明,建造这些建筑物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900年间(图40)。我们借此也能够知道,在那个时期,在机械力控制力方面人类也达到了令人赞叹的地步。而人类技术大发展是直到公元19世纪才出现的。

图40 由最早的石头建筑到大金字塔

在图25中,墓坑的底部是埃及农夫尸体存放的地方,之后会在上面堆起沙堆,有时也会用石块在沙堆周围围上一圈,这是为了保护堆砌的沙土。在图中1就是这种坟墓。从这种坟墓的纵切面,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坟墓内部结构状况。2、3和4是之后出现的坟墓。我们也将它们做一个纵切面,来清晰地了解坟墓内部结构状况。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石墙是由最初拦沙的圈石逐步演变发展而成的。土坯墙最先出现(2),之后石头墙出现了(3)。石墙的作用是用来保护墓堆上的沙子不被风吹跑。 5这样的阶梯式坟墓的建成是在4基础之上的,是4堆叠而成的结果。之后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 6这种形式,可以说这就是金字塔最初的样式。由这种沙堆和围着沙堆的石头演变为规模巨大的金字塔经过了约15到20个世纪。建筑艺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这种晚石器时期的沙堆开始经过了一千年的发展(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让我们由荒蛮走向了文明之途。然而,文明的全部特征并不能仅仅依靠建筑艺术的进步而得以体现。通过这些图片,我们能够了解到那些在文明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譬如文字和金属的发现,以及之后所出现的多人口管理、早期船舶业和工业的发展进步,以及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那些成就,这些成就也是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的重要条件。那些坟墓——金字塔及其之前人们所建造的,就像一个个路标,象征着人们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路标。我们在此已经了解到了许多有形的事物——那些构成我们文明基石的事物,而人们在其他许多的无形事物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要过一种公正的生活,仁爱也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人们也相信来世幸福的根源就是今生能够好好地生活。这些都是人类所取得的精神文明成就。

图41 大金字塔和在埃及吉萨的其他陵墓遗迹俯视图

右边是国王胡夫的大金字塔,在左边出现的规模和它差不多的那个金字塔属于国王哈夫拉。这些金字塔出现的时代是金字塔时代(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早期(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750年)埃及的第四代王朝。庙宇建在了每个金字塔东侧(前方),这些庙宇的作用是为死去的国王供奉食物、饮料和衣服。干燥的高地上是这些庙宇所选择的区域——就像那些金字塔一样,在低谷里建造的是皇城。为了方便将皇城和庙宇连接起来,人们铺设了一条由石头铺成的走廊。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巨型的外形呈长方形的石头建筑,那就是哈夫拉国王的庙宇,从庙宇向下到终点有条直线,狮身人面像就在它的旁边。这座庙宇是一座由花岗岩建成的金碧辉煌的建筑,同时这也是一个入口,可以从皇城走进大走廊,国王的皇后和一些身份显赫的大臣的坟墓围绕在金字塔周围。有一座未完成的金字塔出现在图中的左边,在斜坡上还留有一些痕迹,就是那些巨大石块被拖拽的痕迹。铺设这种斜坡的砖是晒制的土砖,这些坡道在金字塔修好之后就会被拆除。

我们可以把金字塔称为一个巨大的石堆,它占地约有13英亩,是由石灰石块堆叠而成的,建造它需要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灰石块,建造这些金字塔的巨石平均起来每块约有两吨半重,就如同一大矿车煤的重量。金字塔塔基周长相当于一又四分之三个街区的长度(按 12个城市街区为1英里长计),约有755英尺,高度约有500英尺。我们可以从一个古老的故事中知道建造这种恢宏建筑是多么不易,它是希罗多德传下来的:要建造这一座皇家墓穴需要一万名劳动者用20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当我们亲眼见到如此巨大的工程时,我们对此没有一丝的怀疑。借助埃及人这一伟大的创造,我们也能更为深刻地了解到在那个时代他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借此我们能够了解到,英明的领导人以及一支庞大的管理队伍是建造这样宏伟工程所必需的,这是因为,像这样巨大的工程要是没有良好的管理就会陷入混乱之中,要维持上万名劳工的日常生活就需要有良好的后勤保障系统。与之前的那些部落首领相比,埃及的统治者已经是一个统一的王国的首领,所以才有能力建造这样巨大的工程。当时的埃及已经是一个拥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巨大的统一王国。同时,在那个时期的人民是极其崇敬国王的,他们在称呼国王的时候不会直接叫国王的名字,而是代之以国王所居住的宫殿,埃及语中“法老”就有“大宫”的意思。具体负责埃及赋税征收和法律事务的是国王手下的地方官员们。那个时期的埃及已经有成文的法典了,当时的法官人手一份,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法典秉公处理。然而这部古埃及法典最终没有留下来,这多少会令人感到遗憾。

图42 财政官员收税的情况(埃及金字塔时期)

右边盘腿坐着的两排人是职员和书吏,在桌子上书写的有两人,其他人都是用右膝撑着写字板写字。他们右手持笔左手拿纸。图中腋下夹了板子的是代理宣判的人(左边),纳税人是犯了法的乡村官员,在板子上写的是“依乡村之法结账”。职员们会记下纳税者需要缴纳的债务数目以及纳税人的名字,他们会给纳完税的人开具纳完税后的收据,这类似于一种契约行为。这种契约行为在欧洲直到罗马时代才真正出现。

宫廷职员们办公的地方是一个低矮的土坯建筑群,这是国王的中央办公厅,十分巨大。国王的口谕以及账目来往就是在这里用芦秆笔在莎草纸上写就的(图42)。那个时代缴纳赋税是用实物的,这是由于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成形的货币。缴纳赋税的物品包括谷物、家畜、葡萄酒、蜂蜜、亚麻等等。农产品中除了牲畜之外,其他的都需保存在谷仓之中。国王通过赋税的征缴,积累了大量的财产。

帮助国王处理日常事务的官员也会为自身积累不少财物。在皇城的一些重要地方,这些官员们会为自己建造花园和别墅居住。国王在皇城之中占据了多于四分之一的土地。这些地方被国王用来建造皇宫以及一些漂亮的公园和花园。也由于这个原因,行政人员居住的别墅以及办公地就与皇宫以及那些漂亮的花园和公园接连在一起了,它们一同组成了埃及首都的建筑群。皇城从金字塔脚下延伸开去,一直延伸到低处的平原。假如想浏览皇城的景观,只需要登上金字塔即可。但令人遗憾的是,皇城的土木工程由于时间的洗礼已全部消失了。后人将由皇城向吉萨南伸展的地区称之为孟斐斯。

“死者之城”是金字塔及周围环绕的贵族墓群的统称。建造死者之城的材料是石块,石料能够耐住风雨的侵蚀,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之后为我们保留下这座石城。也由于这个缘故,如今的我们才得以看到地平线上那条略显散漫但却依旧宏伟庄严的金字塔带,这是一条60多英里长的金字塔带。这些金字塔都是皇家的陵寝,而这些金字塔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陵寝主人的一生,这块大陆为一个国王统一后所出现的第一个文明时代的象征物正是那些金字塔中最为古老的金字塔。也正是这个原因,那个时代被我们称之为金字塔时代,金字塔时代历时500年,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

埃及在进入金字塔时代之后就处于一个非常强大的时代了,那些法老王们因为贪婪,开始将自己的手伸向其他国家,他们越过埃及边界去抢夺邻邦的财富。我们在一些一直保存到现在的浮雕上能够了解到,法老王早在公元前28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进行横跨地中海的商贸活动了,他们派遣船只经由尼罗河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了腓尼基海滨。我们在图43的浮雕中能够看得出来当时的航船是什么样子的。

图43 最早的海船(公元前28世纪)

这个雕刻是在一座庙宇的墙壁上发现的。图中的国王(图形已缺失)是站在岸上(左边),而图中船上的人们正在一齐向国王鞠躬。而雕刻上的象形文字则是人们的祝福之语,这些祝福之语的意思就是:高大而完美的沙胡国王,愿您能像神一样长寿!这艘船和另外七艘船带来的是腓尼基囚犯——图中那些留胡子的人。这支由八艘船组成的船队已经顺利地从地中海返回了埃及,三只船桨组成了一个支撑架,船的两个巨大的桅杆已经被拆卸下,靠在了由船桨组成的支撑架上。之后,许多这种早期的航船模型及装饰物在印度以及意大利的水域之中也被发现过。

与此同时,埃及国王还派自己的商队从尼罗河出发,顺流而上到达苏丹地区,与那里的南方黑人进行商贸活动,在那个时代埃及国王在西奈就已经拥有毛驴商队和铜矿了。商队从南方的黑人那里换回了不少物品,包括乌檀、象牙、鸵鸟毛和优质橡胶。斯坦利人和利文斯通人是这些早期商队的管理官员,他们同时也是非洲内陆上最早的探险者。一些南部野蛮部落中的有趣记录在这些探险者的坟墓之中被发现了。毋庸置疑,一定会有人在这些探险活动中丧生。一个在红海南端的叫作蓬特的地方也引起了法老的注意,他派遣船队到那里去探险,因而许多土特产也被探险者们装船带回到了埃及法老的面前。

图44 王公贵族陵墓群原型(金字塔时代)

金字塔的周围是这些王公贵族的坟墓所在地。这些坟墓顶部有方形开口,坟墓体积极其巨大,通过开口可进入下面的尸体埋葬处。建造这些建筑物的材料是石头,外面堆着沙子,里面则填着碎石。东边是祭祀室,入口可以在每个坟墓前面看见。

当我们漫步在以吉萨金字塔为中心的墓群之间的时候,就如同在古埃及那些热闹的社区中徜徉。尼罗河河谷(2)在金字塔时代人口就已经非常密集了,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能够从一个侧面来展示这种繁荣的就是那繁多的坟墓。每座金字塔的大门都打开着,人们能够很方便地去参观这些巨型坟墓(图44)。人们在穿过墓门厅后就可以看到一所用石头砌成的长方形屋子,这些长方形的房子可以说是墓室中的小教堂。在埃及人看来,这间屋子是供死人活动的地方,死去的人会在这里享用亲人们供奉给他们的贡品。许多美丽的彩画就刻画在这间屋子的墙壁上。彩画的内容就是当时大庄园中人们的日常和劳作的情景。而如今,这里变得荒芜而寂静。或许偶尔会有儿童们的谈话声传入你的耳中,但这些人所讲的话已经不是古埃及语了,而是阿拉伯语,那些古埃及语已经随着建造坟墓的人一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除了墙上那些美丽的壁画还在向我们诉说着那将近5000年前的埃及人的生活图景外,其他的一切都变作了历史的尘埃。

图45 贵族坟墓祭祀室墙壁的浮雕

在右边站着的是一个高个子贵族,他正在做的事情是检查他自家的三排牛和一排家禽。走在中间两排前面的书吏在莎草纸上写字,每人的耳朵上别着两支笔。画制这种浮雕的是一些颜色明亮的色彩材料。

我们再去仔细观赏那些壁画就能看到,壁画中的显要位置被一个大个子贵族占据着(图45),很明显他是这个庄园的主人。他直挺挺地站在那儿,在查看他远处的农田以及农夫的劳作情景。图46为我们展现出的是我们已知的最古老的农业生产景象。在图45、图47中我们还能看到那时的牧群以及草地上吃草的健壮的畜牧群,还有被牵着拴在桩上挤奶的母牛,当然还有正在拉犁耕地的公牛。这些家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驮运物品。我们没有在金字塔时代的墓穴中发现马的图像,原因就是处在金字塔时代的埃及人还没有驯养过马。能够时常见到的主要是毛驴,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如果那个时代没有驯养驴的话,人们在收获庄稼的时候就会感到困难重重。

图46 农民挤奶图(金字塔时代)

图中一个农民用牛绳拴住牛的后腿是为了不让牛往后退,一个人抓住牛犊防止它去吃母牛的奶。

图47 耕种图(金字塔时代的埃及人)

在图中耕地是由两个人完成的,一个人负责赶牛,另外一个人则负责扶犁。当时的木犁是从木锄演变过来的。所以我们会发现使用木犁的人就像反着拿有柄的锄头,为了方便将轭和牛相连接,他们增长了木柄。犁的横梁类似于锄头原来的柄。为了方便人扶犁,当时的人在犁上连上了两个短柄。埃及人发明的这种样式的犁就是现在我们仍在使用的犁的原型。人们用锄将犁起来的土块敲碎,一个人在播撒种子,种子就放在他身上那个奇怪的口袋之中。一个书吏在左边。象形文字是对图中的景象做出的解释。

我们前面见到的那位身材魁伟的贵族在转过一堵墙后,又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他所做的事情是视察庄园工匠们的作坊和院落。在画面的远处有一个人在制作各种各样的铜质工具,他是一位锻造工。他已学会了极为高明的锻造技术了,他能够用五六英尺长的宽铜板锻造出极为好用的粗齿锯。也许他已经不会知晓,他之所以能够拥有现在的技术,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就是由于他在一千多年前的祖先,在火堆之中捡起的那颗铜珠。那切割建造金字塔石块的锯子也是在那个时期被工匠们锻造出来的,根据需求的不同,他们还能量身定造出尺寸较大的器具。就以现在人们所发现的来看,金字塔庙上所配的长约1300英尺的铜质排水管(约1/4英里)也是当时的工匠们制作出来的。无疑,这些铜质排水管道是我们现今发现的最为古老的管道系统。

图48 驮着一捆谷物的毛驴(金字塔时代)

图49 一个花瓶——埃及金字塔时代

这些花瓶是金质的,呈现黄色,瓶子上镶嵌着青金石,呈现出蓝色,这些都是由埃及金匠制造出来的。

图50 金字塔时代埃及人加工珠宝的过程

金字塔时代埃及人加工珠宝的过程在图50中能够看到。在图中的上排左边的是金匠首领,他正在称量金属材料,在旁边作记录的是一位书吏;图的中间六个人在用吹火管朝着一个小泥熔炉中吹风;在这些人的右边,一个人正在将熔化的金属或其他混合液倒出来;图的右边四个人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制作金箔。图的中排是一些已做好的珠宝首饰和首饰盒。图下排的工匠正坐在矮凳上雕刻珠宝,这里面不少人是画匠。

我们继续在这面墙上探索,就会发现一些光彩夺目的岩石碗,这些岩石碗是宝石工匠献给贵族的。在那个时代,宝石工匠可以把像铜一样坚硬的岩石打磨得极薄,在日光下能够照透这些深灰色岩石碗的碗壁。我们还能够找到一些工匠在制作蓝松石的景象,他们通过切割磨制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宝石。这些磨制的蓝松石片是为了装在刚刚制好的金瓶表面的凹陷处的,这需要极为精确的技术。许多工匠和学徒在金匠铺中劳作(图50)。他们通过敲打的方式,把那些制作完成的钻石镶嵌在一起。那个时代的钻石质作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制作出来的钻石可以达到极为精美的程度,与那个时代的工匠们相比,即便是现在最好的金匠和钻石匠也很难超越他们。

图51 转盘及熔炉是制作陶器用的

一个水平转盘前面坐着一个制陶工,转盘类似一个扁圆的盘子。必须经过转盘加工后这些陶罐才能成型。制陶工用一只手旋转转盘,另一只手使旋转中的软泥变成罐。现在的车床的原型就是这种转盘。图的右边有两个人将碗和罐子装进炉中,我们能够感觉到图左边的那个窑炉已经很热了,这是因为图中在拨火的人正用他的手护着他的面部。

这面墙上还描绘了制陶工匠劳动的景象。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与石器时代相比,此时的陶工已经拥有了极为成熟的技艺。石器时代的制陶工匠在制作罐子和碗的时候只是用手指,而画中的工匠则是在自己面前放着一个小轮子,陶泥就放在小轮子上。他们可以通过轮子的旋转极为方便地设计制作出陶坯的形状。当完成那些松软的陶坯之后,与之前石器时代居住在瑞士湖上的居民在没有遮蔽的火堆上烧制陶器不同,当时的陶工们已经开始使用陶炉来烧制陶器,那些陶炉有一人高,一排排地建造出来。由于当时的陶炉已经是封闭的,所以炉火不会再受到风吹的干扰(图51),也由于这个原因,被烧制的陶器表面由于受火均匀而变得平整。在这些墓穴的壁画中,我们还能找到埃及人制作玻璃制品的景象,当时的埃及手艺人已掌握制造玻璃的方法了。这项技艺埃及人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他们用以装饰房屋和宫墙,他们将这些色彩华丽的釉料涂在瓦片上,同时他们也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和花瓶,并将这种花瓶销往全世界。

远处我们看的情景是纺织女工正从纺织机上抽出一丝纤细的亚麻纤维。仅仅凭借这个情景,我们对当时纺织品的精细程度无法做出判断。但值得庆幸的是,几块残存的亚麻布在当时一座陵墓中的木乃伊上被人们发现了。我们不禁惊讶这些皇家亚麻布的精细程度,这些亚麻布精细到要用放大镜才能将它们与丝绸区分开。我们现在用机动纺织机纺制的最好的布匹,与这些古埃及人用手工纺车纺出的织品相比,也显得极为粗糙。纺织工们正在一架织机上编织一条精美的挂毯。这些挂毯的主要作用是装饰法老的宫殿墙壁或者是用于贵族别墅屋顶花园遮阴。就是这些纺织者用他们的双手编织出上面提到的精细的纺织品。大量莎草苇在墙的另一处被我们发现了。尼罗河边的沼泽地是这些草苇的产地。造纸的原料就是这些草苇,以它们为原料制成的纸形状长而窄,且呈淡黄色。这种尼罗河纸草会被打成捆,通过我们在地中海上所见的船队,远销欧洲国家。

继续朝着墙壁再往前移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造船工和家具木工的劳作场面,我们仿佛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生动的画面,听到工匠们拉锯推板锤起锤落的声响。一大排弯曲的船壳出现在了画中,在这些船壳的旁边聚集了大量的船工,他们正在组装这些最早的海上运输船。继续往下看,我们会看到木工正在繁忙地制作舒适的家具,这是为贵族的别墅准备的。镀上金银,镶上乌檀象牙,装上柔软的皮垫是制作这些国王或富人用的座椅和睡椅必不可少的程序,这是极其舒适的家具。

墓中祭祀室的彩色壁画很值得我们回顾一下。许多有关早期埃及人学习制作生活和生产用品的生动故事就显现在这些吉萨的墓穴绘画之中。这些壁画告诉我们,相比于石器时代的人类,尼罗河人会制作的物品要更多。欧洲城邦或湖村居民在这些墓中教堂兴建的时候,还在经历着石器时代的生活。

我们可以从墓穴壁画中得知,在那个时代,船只往来穿梭于尼罗河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一片十分繁忙的景象。手工制品载满了这些船只,装载在这些船上的手工制品是用来向法老进贡赋税,或是运到城中在集市上进行交易的。我们可以在壁画中找到正在贸易市场上交换的场景:一个鞋匠正在用一双便鞋换取面包师的一块糕点,一位木匠的妻子正用一只木箱向渔夫换一条鱼;制陶匠的妻子则是用两只刚出炉的碗和药剂师交换一罐药品。那时市场交易都是以物易物,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出现货币。这就是当时商业活动进行的情形。但是,宫廷里的情况则与这些有着区别。特制的金环是宫廷里用作交易物的东西。这种金环很像环状硬币,很重。除此之外,用作交易媒介的还有一种铜圈。硬币的雏形也许就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