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埃及帝国的鼎盛时期
人类首次相信统治大地的是一位世界之神,他是世界唯一的主宰。这种一神教思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古代的东方是宗教中的帝国主义的渊源所在。
图66 卡纳克大厅复原图——埃及帝国最大的建筑

埃及帝国的统治者们拥有了建造最大的廊柱式大厅的实力是源于从亚洲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卡纳克神庙唯一一个大厅就是这座大厅。大厅有338英尺宽,170英尺高。厅内地面的面积与巴黎圣母院相当。有16排廊柱立在大厅中,一共是136根柱子。中央正厅(三个中央走廊)高约79英尺,有两排廊柱,共12根。为了在两侧安装高大的天窗,建筑师们使中央正厅高过其他部分。与最早的低矮天窗比较,之后的欧洲长方形教堂的发展来源就是这种天窗。
法老在远征亚洲和努比亚的历程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也宣示了自己的武威。帝国也由此变得更加强大而繁荣。帝国强盛的最好见证就是那些辉煌的大型建筑。古老的埃及艺术与建筑史也由此翻开了崭新一页。人类建筑史上最宏伟的大厅就是我们造访过的卡纳克神庙的廊柱大厅。柱身高达69英尺,立柱立在了中央过道(图66)上。廊柱的柱顶极大,能够容下一百多人。廊柱的侧翼顶窗已不像金字塔时代的窗口那样低矮,而是变得更加高大明亮,由此发展而成的就是后来的长方形教堂建筑。
图67 底比斯的卡纳克神庙和尼罗河谷鸟瞰图

有两条虚线划分开的地区在底比斯的地图上,也就是我们在这幅图中所看到的地方。我们能在这幅图中看到古城的部分地区,其他部分的古城沿河两岸延伸。
类似于底比斯神庙,在穿过一簇簇深绿色棕榈丛后看到的那些林立的方尖碑和法老巨像之间随处可见。金银装饰着这些庙堂,显得光彩熠熠。波光潋滟的湖面上倒映着庙宇的(2)身姿,呈现出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象。远古世界从未出现过这一景象。游客走进庙堂,就置身于宽敞明亮的庭院之中了。庭院显得格外壮观,这是因为环绕着的廊柱十分高大。你只要站在庭院后面的大厅中向林立的廊柱望上一眼,就会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这里很像是一座雄伟的“纪念碑城”,庄严的斯芬克斯大道与各个庙宇相连,庙与庙直接相通,可以说整个城就是一座巨大的纪念馆。
雕刻家和画家们也为埃及宏伟的建筑贡献了一份力。石头花饰雕刻在了神庙的廊柱顶端。廊柱是着色的,廊柱上的那些植物雕刻由于涂上了五颜六色的涂料而显得更加生动。大型的战争场面被雕刻在了庙墙上。墙上的画面也是上过彩的,这些色彩极为艳丽。巨型的法老雕像在庙前矗立着,这些雕像都非常高大,比庙前的高塔还要高。人们在方圆几英里内都能看到这座有八九十英尺高、1000吨重的雕像的雄姿。一列现代火车的载重量也就相当于这座雕像的重量。但是,与作为一个整体的雕像相比,火车所载货物是零散的,所以搬运难度并不大,但作为整体的雕像由于不能进行切割,帝国时代的工程师们是运用运输方尖碑那样的方式来运输这些雕像,长达几百英里的搬运路程其难度是极其巨大的。即便这样,一块由巨石刻成的伟大雕像还是被艺术家们完成了。埃及艺术正是在这些巨型石像的创作过程中取得巨大的进步。
图68 竖在卡纳克的方尖碑——哈特谢普苏特及其父图特摩斯一世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是较远的那个。这是从尼罗河第一大瀑布的采石场运来的两块方尖碑中的一块。另一块方尖碑已成了碎片。碑体底部有8.5英尺厚。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两尊巨像在我们从卡纳克越过尼罗河到达的底比斯西面的平原就能看到,到现在还矗立在这里,埃及皇帝雕像中最豪华和气派的一个就是这座。靠近这两尊雕像,我们能够看到,在他们身后拔地而起的西部绝壁衬托出了雕像的雄伟壮美。帝国显贵是这些崖壁上凿的几百个墓室的主人。随法老征战于亚洲和努比亚疆场的功勋卓著者也葬在这些墓室中,还有那些伟大的天才艺术家和建筑师也埋葬在这里。他们创造了这些辉煌建筑,底比斯成为古代第一座伟大的“纪念城”正是由于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他们的名字在这些墓室中也出现了,他们生活的长篇记述也能够在这里找到。很多感人的故事也被记载在墓穴之中,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头狂怒的大象在一次皇家猎象活动中猛追图特摩斯三世。一位将官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保护了国王,挥剑将象鼻斩为两段。而在另外一座墓穴中,则记载着一个军官的故事。后世流传甚广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原型就是这个故事,这位军官在攻打巴勒斯坦的遮帕城时,把他的战士藏在背篓里,驮在驴背上蒙混进城,然后突然袭击,一举占领了该城。现代人还未将这些废墟覆盖的墓穴完全发掘出来,陈列于巴黎卢浮宫的一只金盘就是在那里被发现的。
图69 卡纳克大厅中央厅的高大廊柱

每个柱顶可容纳100人,它们就在两大方尖碑的左侧。
古埃及家庭生活的缩影就在这些墓穴之中,死者的墓穴中有家人们为他们准备的家具、衣服和食物作为随葬品,希望死者可以在另一世界中享受欢乐和幸福。当时极为罕见的计时器也在这些墓穴中被发现了(图71)。作为法老们当然是更加不甘落后,选择的殉葬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更加精美的,这些随葬品使得这些墓穴更为奢华堂皇,彰显出王者风范。许多惊人的殉葬物在图坦卡蒙的墓穴中被发现,我将在后面对这位国王进行详细的介绍。当时贵族生活的奢华反映在了这些墓葬之中。这些墓葬物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向我们展示出的是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物质生活方面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向我们展示出了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有许多图画和铭文被刻在了底比斯墓室的墙壁上。我们通过对这些图文的研究发现,同吉萨金字塔时代相比,帝国时期的埃及人在宗教方面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判决是葬于底比斯墓穴的要员们所期望的。那个世界的大判官就是俄赛里斯,拥有绝对的权力。那时真理和正义的象征是羽毛。像俄赛里斯那样,灵魂会在好人死后从尸体中出来。但是,俄赛里斯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检验,他们的灵魂要通过天平来称量。灵魂放在天平的一端,象征真理和正义的羽毛则放在另一端。一卷莎草纸会被死者的亲友放在他的棺材中,祈祷辞和咒语写满了莎草纸,这些咒语将保佑他在另一个世界里享受平安和快乐。还有一幅审判图也被放入棺材中,“死者之书”是我们现在对这种纸卷的称呼。
图70 从卡纳克神庙走向尼罗河的拉美西斯的大道

我们在卡纳克神庙的身后,尼罗河在前面。画面上看不到,这是因为尼罗河地势过低。西部沙漠在远处的高地上,葬在那里的是帝国时代的王公贵族。那些低矮建筑是现代村庄,处在右边的一角。卡纳克神庙与尼罗河之间是这个小村庄坐落的位置。
图71 埃及影子钟——这是最古老的钟

影子钟是阳光普照的埃及一种极为实用的计时器材。当把横板(AA)在早晨的时候立在东边,影子就会落到长臂(BB)上。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影子在第一个钟点的位置上。影子随着太阳的不断升高而逐渐缩短,影子在长臂上移动,长臂上刻着时间标度。标示到了中午的时间为6点。随后,影子钟的横板(AA)被向西转动,影子在下午在长臂(BB)上的长度将逐步增加。下午的时间同样可以按照影子的位移测出来。欧洲白天 12小时的计时方式,就是从埃及流传过来的。图特摩斯三世的名字被刻在了这座影子钟上,这座影子钟已经有3400年的历史了。希腊人大约在1000年之后才采用类似的钟。这座钟现在被收藏于柏林博物馆。波查德修复了横板(AA)。
图72 大型雕像——底比斯阿蒙霍特普三世(公元前1400年)

这些雕像高达70英尺。巨大的底比斯崖墓就在塑像后面的悬崖上。
图73 安葬帝国法老的底比斯谷地

帝国时期(公元前1600年后)的法老们已不再建金字塔了。他们在河谷的崖壁上开凿墓穴。墓穴深入岩壁几百英尺,形成一个长廊。图坦卡蒙的墓穴位于图中央最显眼的墓门(拉美西斯六世)的右下方。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儿子阿蒙霍特普四世在帝国建立200年时取代了他父亲的位置,成为帝国的皇帝。200年来,苏伊士运河两岸的大陆被帝国统治着,埃及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控制的领域远远超出了尼罗河低谷。法老在帝国形成以后,登上了这个比以往更大的舞台。在宗教引导下,埃及的古老神祇在这个舞台上发挥着影响。本国本土的神很早就被埃及人看成是永恒的统治者,这是受到地域限制的原因。埃及的古老神祇在这个大舞台上继续引导着法老前行。法老的军队越来越强大,埃及人在不断的争战中逐步熟悉了这个“世界竞技场”。随着埃及的不断壮大,埃及人开始意识到太阳神的权力已不是仅仅局限于尼罗河的河谷地带,而是在更大的帝国领域中控制着人间诸种事物。太阳神此时变成了国际神。没有人在那久远的年代会去想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世界之神——除了太阳神外。人类进步的过程是在打破了一个又一个局限中得以实现的。要想清楚地了解古埃及人的思想的过程,只需要回顾一下我们对如下事实的认识过程。我们的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越过海洋,到达了另一块大陆作战,借此把自己置于一个国际竞技场之中,国际意识是我们渐渐形成的。而与此相同,埃及人也是公元前1400年的时候渐渐地形成国际观念的。世界观念这一新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统治着大地的是一个世界之神,他主宰着这世界的一切。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思想就是这样出现的。古代的东方是这种宗教中的帝国主义的起源地。
图74 位于埃及努比亚的阿布·西姆布尔屹立着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

四尊75英尺高的人物雕像在神庙前面。神庙和雕像都是依悬崖就地取材而建的。相比于伟大的斯芬克斯和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面部,这些雕像的脸依然保存完好。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人物肖像。拉美西斯二世的脸与其木乃伊的脸非常相似。
一个全新的时代就这样降临了。埃及帝国在许多地方尚未有一神教萌芽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宇宙神教。作为一神教,相比于其他的地方它的出现要早几个世纪。我们能够感受到,宗教转型是一件极为特殊、极为困难的事情。阿蒙霍特普四世年轻气盛,身体强健,有着远大的目光、过人的胆识,相比于他的父亲,他的思想更加激进,公元前1375年左右他还是有些不太明智地将新的国际主义思想强加在他的臣民身上。他宣布太阳神为唯一的信仰,横扫了古埃及诸神,也就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前无古人的崇拜太阳神运动。依照他的旨意,从非洲到亚洲所有的人都只能崇拜太阳神。阿托恩是他对太阳神的称谓。他将除了太阳神庙以外的所有寺庙都关闭了,还驱散了这些寺庙中的所有僧侣,就是为了让人们将之前各自所崇奉的诸神彻底忘掉。诸神的名字被他消除得极为干净,特别是那些刻在庙墙上的诸神的名字。他甚至取消了“神”的普通名词复数形式。阿蒙神是他最为憎恶的,我们曾访问过的卡纳克是阿蒙神庙的所在地,它曾经是帝国伟大的底比斯神。由于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皇族名字有“阿蒙很惬意”之意,名字中含有阿蒙神的字眼,这让他感到很不满意,于是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阿克那顿,名字的意思是“有益于阿托恩(太阳神)”。
我们之后在称呼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时候要称之为阿克那顿。阿克那顿在尼罗河下游很远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型城市,离开了底比斯城。这座城市被他命名为“阿托恩地平线”。阿玛纳是现在这座城的名字。阿克那顿抛弃了包括底比斯城在内的许多神庙。然而,他所兴建的“阿托恩地平线”新城在他死后几年同样遭到了被抛弃的命运。现如今,昔日宫殿屋宇的断壁残垣就埋葬在这座城市的废墟之下。现在人们只能凭借想象去恢复城市原来的美丽风光。一支德国探险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发掘了一位雕刻家的工作室废墟,发现了一组精美的艺术品,那个时代的雕刻艺术也因为这些文物的出土使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追随者的墓穴留在城市背后的悬崖上。这些人被年轻的国王迫使皈依了新教。许多雕刻精美的图画可以在他们墓穴中的墙壁上看到,现已被遗忘的古城风貌通过这些图画表现出来了。
阿克那顿亲手写成的歌颂太阳神的赞美诗在阿玛纳墓内祠堂的墙壁上可以看到。这位年轻国王对唯一的上帝的敬仰之情就在这些赞美诗中被表达出来了,他对上帝的信仰是质朴、纯洁的。他坚信,所有的低级动物包括人类——人和所有外国人都是被这唯一的神创造出来的。国王将他的神视作慈父,维护着动物生存的是神的善心,所有的动物都需要对神心存感激,神的仁慈和善良即便是连沼泽地里的飞禽也能够被深深地理解。鸟儿振翅飞翔,那就是在表达自己对神的赞美。我们在墙壁上的一行赞美诗中读到了这些内容。如此深的圣父观念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还未曾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