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古埃及文明密码的破译者
尼罗河谷中的遗迹因为对埃及文字的破译而获得了新生,它向世界揭示出了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项被遗漏的成就,人类文明历程中的那段美妙故事就是因为对它的破译而变得更加生动。
古埃及人的生活在我们通过尼罗河上的航程中对那些被探索的遗址遗迹中得到了了解。我们已注意到,要想对远古历史有一个完整看法,只有在了解了这些最早的文字资料时才会实现。假如这些埃及文字记录的是在我们100年前泛舟尼罗河的时候发现的,它对我们就毫无意义。因为早在一千多年前最后一个能读懂埃及象形文字的人就已死去了。从此之后,尼罗河畔遗物上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就再也没有人能明白了。
许多学者很长时间以来都被尼罗河的奇怪文字所困扰,对这些文字的解读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最终却是没有丝毫的进展。一位叫商博良的法国人后来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图80),他经过多年令人沮丧的失败之后终于取得了进展,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头绪。首先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博士发现了托勒密和克娄巴特拉这两个用象形文字写成的名字。12个象形符号的发音——后来证实这些符号属于一个字母表,就是商博良通过这两个人名确定的。商博良随后还发现,另外几位贵族的名字也被他解读出来了。他在1822年给法国科学院写了那封著名的信,信中他介绍了他取得的成就,并报告了他的发现。
图80 商博良破译埃及象形文字的第一步的图解


一个基座上刻有希腊铭文的方尖碑被商博良发现了。铭文显示,托勒密国王及皇后克娄巴特拉是方尖碑的主人。象形文字的碑文刻在碑柱上。商博良猜想,托勒密和克娄巴特拉的名字肯定在这些象形文字中 。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学者也发现,埃及纪念碑上椭圆图也很常见。他们由此推断那肯定也是贵族的名字。经过仔细观察,在这块方尖碑石柱上,商博良发现了两个椭圆图,他由此推断,这两个椭圆中的象形文字所指代的就是托勒密和克娄巴特拉,之后,他将这两个人名的希腊文与其进行比较(其中,托勒密在希腊文中是Ptolemaios)。从图中可以看到,象形文字的拼法与希腊拼法正好相对应。罗马数字标示左边的配对符号,阿拉伯数字标示右边的配对符号。一个长方形是A中的第一个符号(I)。如果它是托勒密名字的第一个字母,那么与它对应的一定是字母P。而克娄巴特拉的第五个字母也是P,那么,椭圆B中的第五个符号也应该是长方形。令商博良极为兴奋的是,椭圆B中的第五个符号确实是一个长方形。他起初被下一对比较困扰了一段时间。在两个椭圆中,n和7并不能证明是字母T。不过,他断定7是T的另一种形式。他的推测是对的。在椭圆A中,接下来的两个符号(DI、IV)与椭圆B中的4和2一样。这就说明他的思路是对的。尽管元音字母给他造成了一些麻烦(如VI和3),但他很快就看出,埃及人对元音字母很不重视,书写时并不准确,有时甚至会忽略。通过对比这两个人名,他推断埃及人有一个字母表,而不只有整体符号或整体单词。他还摸索出了其中12个字母的发音(见名字下的符号表),这为在罗塞塔石头的帮助下完全破译埃及文奠定了基础。他终于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罗塞塔石头。其他学者此前在那上面耗费了极大的精力,但却一无所获。1822年他最终完成了这项发现,之后,他在巴黎法国科学院公布了这项发现。
那块著名的罗塞塔石头,商博良直到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利用。这就是说,释读古埃及文字的关键虽然是罗塞塔石头,但是解读古埃及文字的第一把钥匙在商博良而不是它。他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增加象形文字的符号数量是因为罗塞塔石头,罗塞塔石头对于他了解词意、弄清句子结构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商博良于1832年逝世的时候就已总结出了一些语法规则,他还准备编写一本小型的象形文字词典。虽然时至今日有关埃及文字和语言的问题还有许多尚待研究,但商博良所取得的令人惊讶的贡献无疑为埃及文字学奠定了基础。尼罗河谷中的遗迹因为对埃及文字的破译而获得了新生,它向世界揭示出了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项被遗漏的成就,人类文明历程中的那段美妙故事就是因为对它的破译而变得更加生动。
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沿岸发现的历史遗迹也是人们以同样的方式破译的,发生在那里的古老故事也从此被世人所了解。西亚各民族继埃及人之后也都走出了蒙昧时代,他们开始发展工业生产,学会了金属的使用方法,他们还创造出了文字系统,最终在古代世界取得了领导地位。我们在下一章中将讲述那些发生在亚洲的古老东方故事。
(1) 古埃及经历了三个时代:(1)约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是金字塔时代;(2)兴盛于约公元前2000年的是封建时代;(3)约公元前1580年到公元前1150年属于帝国时代。
(2) 卡纳克神庙后面(东面)是这一景点的所在地。我们会看到与神庙隔尼罗河相对的西部悬崖。从神庙右下角的后门出发经过约1/4英里就能到达离河最近的高大前墙的前面。神庙历时两千多年建成。封建时代的国王们建造了神庙中最古老的部分。希腊国王(托勒密)建造了前墙——这是最晚建成的部分。矗立在神庙中央的是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建造的方尖碑。巨大的圆形廊柱建筑卡纳克大厅(图66)建造在方尖碑的另一边。一幅巨大的战争浮雕(图62)在大厅的外墙上。高大的前墙左侧是一个池塘,前墙外面是斯芬克斯大道。圣湖的余水就储藏在池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