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与心理建设](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87/22469187/b_22469187.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陈白沙与湛甘泉的“坐法”与“观法”比较![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15ZDB005)。](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B00B7/1106490610444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1.png?sign=1738864406-hUGVyp5UmgLA558EzzXi4oPJnNVlwXan-0-76c7feeb64d2f2a7df678524659e2fc1)
——一种基于技术角度的分析
静坐是宋明儒者常用的一种工夫手段,明儒陈白沙(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学者称为白沙先生)视之为根本的为学方法与教法。他对静坐的特别推崇与实践,开启了后世以静坐为求道必备之方、值得专注为之的传统。人们注意到,白沙传人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初名露,字民泽,避祖讳改名为雨,后又改今名,广东增城人,学者称为甘泉先生)却仅将静坐视为一种权法,更有甚者,他在《答余督学》中曾不点名地批评师门静坐,这一批评非常触目,屈大均据此倾向认为甘泉背离了师门静坐之教
,李锦全先生则认为,甘泉的批评与修正并非背叛师门
。甘泉与白沙在静坐工夫问题上的关系到底如何?这既需要考察甘泉本人的静坐观及其演变,也需要从技术操作的角度对二人的静坐实践加以对照,前一方面的问题笔者将另文处理,本文将着重从技术操作的角度切入上述问题。作为一种身心修炼的技术,静坐有坐法与观法两个技术向度,前者关乎身体工具的使用,后者涉及意识操控,下面本文将从此二向度来开展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