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次区域层面的互联互通规划
1. GMS合作下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从一开始,交通上的连接就被视作GMS合作的重要内容。在1992年的第一届GMS合作部长级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以交通为主的“一条铁路,两条公路,一个机场”,即1—2—1的合作建议,该建议被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纲要》附件。199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把发展交通运输业确定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项目。1994年的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正式确定交通等6个领域的合作框架,并通过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倡议走向实施》的会议文件。有47个合作项目被列入这项文件,其中包括8个公路项目、8个铁路项目、8个水路和港口项目、6个机场项目。因此,可以说中国与东盟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从GMS合作开始的。随着GMS合作的深入推进,次区域的交通互联互通规划也不断调整、完善。
1998年第八次GMS部长会议首次提出了“经济走廊”概念。GMS经济走廊以次区域“三纵两横”交通通道建设为基础,建设成产业、贸易和基础设施为一体的、经济较快发展的“三纵两横”经济带。按照交通运输网络的总体布局,GMS经济走廊分为南北经济走廊、东西经济走廊和南部经济走廊。南北经济走廊分为东、中、西三线,东线走向为南宁—越南河内;中线走向为昆明—红河—越南河内—海防;西线走向为昆明—西双版纳—老挝—泰国曼谷。东西经济走廊覆盖缅甸毛淡棉至泰国中部、越南中部地区。南部经济走廊走向为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越南胡志明市。
2008年6月,GMS 6个成员国和亚洲开发银行的高级官员达成《昆明共识》,提出加强东西、南北及南部经济走廊合作,突出将交通走廊转型为经济走廊。2011年底通过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十年(2012-2022)战略框架》提出了八大优先合作领域。其中就包括继续加强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推动GMS经济走廊的发展。未来,交通互联互通仍将是GMS合作的重点。
2.两廊一圈
2004年5月,越南时任总理潘凯文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中越共建“两廊一圈”。10月,中越两国就该倡议达成一致。“两廊一圈”的地理范围涵盖了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沿海十省市。其中“两廊”指的是“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和“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两条经济走廊,“一圈”指环北部湾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中越两国“两廊一圈”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两廊一圈”蓝图,昆明、老才、河内和海防的铁路和公路将会得到改善,还计划建设一条连接昆明、老山、河内、海防和况尼的新高速公路,随后是泛亚铁路的建设;同时,连接老山和南宁的友谊高速公路也将得到改建。
3.泛亚公路和泛亚铁路
(1)亚洲高速公路网
为促进亚洲内部及亚洲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国际公路运输的规划、发展和改进,2005年7月,亚太经社会成员国签署了《亚洲高速公路政府间协定》,对发展亚洲公路网进行了规划。
连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主要有亚洲1号公路、3号公路和14号公路。其中,亚洲1号公路从中国东北南下,经广西友谊关出境到越南,再依次经过柬埔寨、泰国和缅甸;亚洲3号公路从云南磨憨出境到老挝波乔,之后进入泰国;亚洲14号公路从越南海防出发,经老街入境云南河口,北上至昆明后又南下从瑞丽出境到缅甸。亚洲公路网将中国与中南半岛的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和柬埔寨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这些国家的公路网延伸至南亚国家和东南亚海岛国家。
(2)泛亚铁路
泛亚铁路是一个统一的、贯通欧亚大陆的货运铁路网络,1960年由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理事会(1974年更名为亚太经社理事会)首次提出。2006年11月,18个亚洲国家在釜山正式签署《亚洲铁路网政府间协定》,筹划了近50年的泛亚铁路网计划开始逐步走向落实。按照该协定的规划,由北部通道、南部通道、北南通道和东盟通道组成的铁路网将把欧亚两大洲连为一体(详见表2-1)。
表2-1 泛亚铁路规划主要路线
资料来源:Intergovernmental Agreement on the Trans-Asia Railway Network, http://www.unescap.org/ttdw/index.asp?MenuName=TheTrans-AsianRailway.
泛亚铁路规划中南部通道和东盟通道将中国和东盟国家联系在一起。东线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到达昆明及广西南宁;中线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万象、尚勇、祥云(玉溪)到昆明;西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到昆明。
4.东盟互联互通规划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把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昆明—新加坡铁路和东盟公路网建设列为重点和优先项目。
昆明—新加坡铁路包括东线(昆明—越南河内—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另有连接老挝和越南的支线)和西线(昆明—缅甸腊戍—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东盟更倾向于先建成东线,以便昆明—新加坡铁路尽早投入使用。目前,昆明—新加坡铁路还有一些缺失段,集中在老挝、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境内。《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要求2013年要制定好昆明—新加坡铁路无缝运作的战略,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经济资源,争取外部技术援助,在2020年完成所有缺失段的建设。同时,东盟还将研究昆明—新加坡铁路延伸到印度尼西亚泗水的可能性。但昆明—新加坡铁路在东盟境内的缺失段并无明显改善。
东盟公路网是对亚洲公路网在东盟境内的延伸和细化。虽然在《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没有明确东盟公路网与中国公路网的对接,但从规划图中可以看到,有相关线路延伸至与我国交界的边境城市。同时,《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提出,到2015年,完成东盟公路网延伸至中国和印度路段的升级。但该目标并未按期完成,老挝、缅甸相关路段依然是低等级公路。
5.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交通规划
早在20世纪90年代,孟中印缅四国学者就在亚洲次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意识到四国依托地缘相邻的条件开展合作的重要性。1999年孟中印缅四国学者在昆明举行的第一届“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通过了《昆明宣言》,启动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进程。此后,“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从一个“二轨”对话机制向“1.5轨”和“一轨”对话机制转变,越来越多的四国官方人员参与“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作为跨越国家边界次区域合作机制,孟中印缅合作机制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参与国中央政府的共识才能够被成功推进。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时,中印两国共同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决定在协商的基础上成立联合工作组,研究加强次区域内的互联互通,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印对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倡议得到了孟加拉国和缅甸的认可与积极回应。四国成立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就有关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商榷,已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商贸流通、人文交流方面形成了多方面的共识。交通互联互通作为孟中印缅四国经济合作和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走廊建设成为四国共识的基础上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昆明、曼德勒、达卡、加尔各答4个经济城市为主要节点,以实现四国间人员、交通、物流、经贸、投资、信息等互联互通为目标,连接覆盖中国云南及西南地区、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及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以促进沿线及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国际区域经济带。核心区包括中国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缅甸全境,孟加拉国全境,以及印度西孟加拉邦和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目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走向有北线走廊、中线走廊和南线走廊3种规划,起点均为昆明,终点为印度加尔各答。
北线全长2490公里,经过二战时期的史威迪公路,从昆明出发,经楚雄、大理、保山、腾冲过猴桥后进入缅甸。在缅甸境内经密支那至印度雷多,之后路线向西经过焦尔哈德、瑙贡、迪斯布尔南面,路线转向南经过西隆,到达莫地阿普尔,而后路线进入孟加拉国境内,路线转向西南经锡尔赫特到达孟加拉国首府达卡,经杰索尔过班那浦后再次进入印度,经哈布拉到达加尔各答。
中线全长2550公里,起于昆明,经楚雄、大理、保山、德宏过瑞丽后进入缅甸。在缅甸境内经腊戍至曼德勒,此后路线西向延伸,过实皆、蒙育瓦至甘高,再折向北,经吉灵庙至达木。过达木后路线进入印度境内,西向延伸经因帕尔至锡尔杰尔。继续西行进入孟加拉国境内,过锡尔赫特后折向西南延伸到达卡,经杰索尔过班那浦后再次进入印度,经哈布拉到达加尔各答。中线走廊是孟中印缅汽车赛所采用的路线,也是目前最容易连通的。
图2-1 孟中印缅公路通道
资料来源: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缅甸密支那—班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本)》,2013年12月。
南线在云南境内又有两条不同路线,分为方案1和方案2。南线方案1全长2475公里,从昆明出发,经楚雄、大理、保山、德宏过瑞丽后进入缅甸,在缅甸境内经腊戍、曼德勒、马圭、安、实兑至孟都,在科克斯巴扎尔进入孟加拉国境内,过吉大港到达卡,经杰索尔过班那浦后进入印度,经哈布拉到达加尔各答。南线方案2全长2315公里,起于中国昆明,经楚雄、祥云、临沧至清水河进入缅甸,在缅甸境内过滚弄,经登尼至腊戍,此后路线同南线走廊方案1。南线在中国境外经过的主要经济点相对较发达,腊戍、曼德勒、马圭、实兑都是缅甸的省会城市,吉大港是孟加拉国仅次于首都达卡的第二大城市,作为孟中印缅经济通道南线方案的经济联动优势较为明显,是四国连接深水港最便捷的通道,从长远来说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
6.“一带一路”规划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与沿线各国打造利益共同体。2015年3月,中国正式发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和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等方面对“一带一路”规划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从涉及区域上看,“一带一路”覆盖了国内沿边、内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盟、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众多国家。从目标和途径上看,“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一带一路”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包括次区域合作的大湄公河合作,还有经济走廊、经济开发区、互联互通、人文交流、跨国运输线、金融合作等,将是中国外交、经济发展转型的中长期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为中国和东盟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双边的互联互通描绘了崭新的蓝图。
图2-2 “一带一路”线路图
资料来源:《一带一路战略交通为基础:沿线国家渴望互联互通》,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708/c1004-25250293.html。
2014年11月,中国举办了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既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向外界传达了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强烈意愿。为解决互联互通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中国相继提倡或主导设立了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一带一路”一经提出,众多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亚投行也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的57个创始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