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神歌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鄂温克族民歌除了以上内容,还有不少以萨满信仰为核心的神歌。鄂温克族民歌从方方面面展示出他们早期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他们的民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源自鄂温克族精神文化世界,服务他们精神文化世界的产物。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地承认,所有这些民歌都是他们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以及生产生活实践中,用共同的智慧和与情感创作的精品,进而给予他们其他精神产品无法替代、无法给予的享受和快乐。
这里所说的神歌,就是与鄂温克族信仰相关的民歌。也可以说,神歌内容主要涉及万物有灵论的信仰,是鄂温克族信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信仰世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鄂温克族神歌主要分为萨满神歌、信仰仪式神歌、信仰集会神歌三大类型。
1.萨满神歌
鄂温克族神歌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的崇拜和信仰,对真善美的赞美,以及对假恶丑的仇视与批判。同时,也包含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当然,所有这些都跟鄂温克族万物有灵论的信仰世界有关。在他们看来,萨满作为沟通人与神交流的媒介,在他们的传统神歌中占有特殊地位,有其特殊影响力。在鄂温克族的意识中,世间的万物都有灵魂,而他们的灵魂都有各自的神在支配和管理,所以他们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和谐共处,这样才能够延续人自身的生命,过上期望中的美好生活。他们认为不论是谁,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或困难的时候,就必须根据不同的需求同精神世界的神灵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及生命本身应该得到的快乐与幸福。这些都体现在鄂温克族的神歌之中。
在以鄂温克族萨满信仰为主题的神歌中。这些神歌表达了他们对有灵性万物的崇拜和与此相关的祭祀活动及仪式等。另外,鄂温克族萨满神歌也包括萨满为消灾祈福、婚丧、驱魔治病等进行的活动或举行的各种信仰仪式时唱涌的各种祷词、祭词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萨满神歌是鄂温克族早期从事狩猎生产活动时孕育的精神产物,并以口耳传承的形式保存至今。
鄂温克族萨满神歌同信仰仪式紧密结合。据了解,萨满神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有新萨满仪式神歌、老萨满神歌、萨满传灵神歌等。比如说,在新萨满仪式神歌中就唱道:
祷告祖先神灵
追述上辈萨满
我们已经打开
通向天神的路
在神门入口处
已献三岁黑牛
还有三十男童
跳起祖先舞蹈
在神门出口处
献上四岁黑牛
还有四十女童
跳起萨满神舞
胸背相对狂舞
血液沸腾燃烧
祈求新的萨满
带来更多幸福
就像上面的萨满神歌里所唱,新萨满举行首次祭典仪式时,对于地点、祭品、环境、参加者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祭祀地点常常选择游牧包的正前方,祭品用的是3岁和4岁的黑牛,整个活动气氛神圣而庄重。而且,在游牧包正中央和正前方各立一棵白桦树与柳树。另外,还有30名男童、40名女童陪伴跳神舞。在新萨满接受天神的意志,成为萨满的活动和仪式中,能够参加的人一般都是没有犯过任何错误,一生没有任何犯罪记录,身上几乎没有任何污点的品行正派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鄂温克族的萨满神歌往往具有古朴而神秘的色彩。
2.信仰仪式神歌
鄂温克族在他们的信仰世界里坚定地认为,他们的萨满都能够跟不同神灵进行没有任何障碍的直接沟通。萨满往往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需求、不同愿望,与不同的神灵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的交流。鄂温克族萨满在举行信仰仪式时,将针对不同神灵的不同需求用不同曲调的神歌,用不同内容的歌词唱出来,并虔诚地祈求神灵把那些正在受苦、受难、受灾、受折磨的人们拯救出来,赐予他们快乐、安康、幸福的生活。比如说,在鄂温克族一首描述信仰仪式的神歌里,萨满就如此唱道:
敲起单面神鼓
唱起虔诚祷词
在我女儿家里
祭祀我的神灵
香柱已经点燃
神灯早已照明
祭祀用的羊肉
摆满银盘敬神
智慧万能的神
圣洁高尚的灵
请降临到祭坛
享用我的祭品
很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绝大多数请神仪式是在夜间举行,同一姓氏的人基本上都来参加。鄂温克族的信仰仪式内容比较丰富,请神仪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环节。信仰仪式的内容不同,所唱的曲调也不同,其歌词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根据信仰仪式内容的不同,祭品也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在请神的信仰仪式中,主要是用脖子上带黄毛的羊肉作为祭品。在信仰仪式的神歌中,一般都要给神灵唱出祭品的名称及请神的理由。据说,不把这些说清楚,神灵就不会下到人间帮助人们解脱痛苦。
3.信仰集会神歌
信仰集会神歌是指在与鄂温克族信仰活动相关的集会中,萨满唱的神歌。事实上,鄂温克族萨满信仰的集会活动确实有不少,而且每次萨满信仰的集会活动中都要唱神歌。其中,最为突出或者说最为盛大的萨满信仰集会,应该是每三年一次的阴历四月十五日。届时,本姓氏家族的成员及萨满,及其相邻家族的萨满和亲朋好友都来参加。所有参加信仰集会的人,都要携带牛羊肉、糖果、烟酒等祭祀用品。而且,每次信仰集会活动持续5天左右。这是一个既有浓重信仰色彩,又具有娱乐性质的集会。其间,最为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就是由该姓氏家族的老萨满领唱神灵颂歌。萨满唱的神歌内容十分丰富,曲调也很美,很有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例如,其中就唱道:
在圣洁的祭典上
聚集起你的族人
从四面八方涌来
您虔诚的信仰者
他们牵来了牛羊
卷来蓝色的绸缎
他们点燃了篝火
一起跳起了神舞
他们竖起了神树
挂起了多彩绸缎
在盛大信仰集会
召唤诸神的降临
他们虔诚地感恩
神灵恩赐的恩典
他们将带着信仰
去创造幸福生活
每当举行如此大型的信仰集会和祭祀仪式时,他们会在已选好的游牧包正前方立一棵桦树,同时在游牧包的正中央立一棵白杨树,然后在两棵树之间拉一条皮绳,树枝上挂满五彩缤纷的绸缎或布条。接着,整个姓氏家族的人们在两棵树中间聚拢到一起,并用狼皮制成的皮绳把他们围起来,以此表达像狼一样团结一心,在天神和诸多神灵的保护和帮助下,勇敢地面对和战胜一切困难和死亡的威胁,去创造他们共同的美好生活与未来。总之,鄂温克族信仰集会及其活动绝不能缺少神歌,神歌作为重大信仰集会和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这些活动的始终。从某种角度讲,没有神歌也就没有这些活动,进而神歌已成为他们信仰集会及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在这里还有必要提到的是,鄂温克族神歌除了极其丰富的音乐曲调和歌词之外,还有伴随神歌翩翩起舞的优美舞蹈,以及伴随神歌曲调高声诵读的诗歌。也就是说,从鄂温克族信仰神歌的整体结构来看,萨满参加各种信仰活动时,不仅仅是伴随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神鼓音乐唱诵他要向神灵表白或祈求的心愿,同时还要伴随神鼓音乐和唱诵内容跳起神舞。他们诵读的诗歌,语言精练、韵律对称,多为五至九言一行的诗句。特别是萨满及随从伴随神鼓和唱诵曲调而来的神舞,动作铿锵有力、超脱豪放、和谐自然。我们掌握的资料充分表明,在萨满的这一盛大信仰活动和信仰仪式中,萨满及其信仰者共同创造的神乐、神歌、神诗、神舞,充分体现出人类早期的音乐、舞蹈、诗歌三种艺术内涵。换句话说,在萨满神歌及其音乐、舞蹈、诗歌、艺术中,完美地融合又充分展现了人类古老文明及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萨满唱神歌的歌曲音乐很有特色,其节奏起伏多变,但留给人的总体感觉很有震撼力和震慑力。从音乐情节来看,分为开场、祈祷、请神三个阶段。开场时音乐比较舒缓、轻松、自然、安逸;祈祷阶段的音乐要进入强烈、高昂、铿锵、粗放;请神阶段似乎又逐渐回归平和、安享、舒心、梦幻的音乐节奏。那么,所有这些都是在神鼓伴奏下完成。神鼓是萨满唯一,也是十分重要的乐器,萨满是伴随神鼓发出的音乐而唱,同样是伴随神鼓音乐诵读和起舞。可以说,倘若没有萨满神鼓及其神鼓的伴奏和音乐,萨满或许很难进入角色,并按部就班地完成唱诵与跳神舞的所有动作。再说,鄂温克族萨满神歌歌词自然流畅、不拘一格,有的是五言体,有的是七言体,也有的是九言体,还有近似散文的自由体。另外,句与句之间讲究押韵、对称。在前文,我们列举过从六言体到九言体,乃至自由体结构类型的唱诵诗句,下面我们再举一首五言体神歌歌词:
先贤已逝去
掩埋于尘埃
入土即为安
享乐在九泉
转眼二十春
一晃三十秋
一别四十载
转瞬五十年
可以看得出来,这首五言体萨满神歌,表达的是后人对于已故去几十年的老萨满的深切怀念与追思。其实,鄂温克族信仰神歌或诵读的诗句里,用五言体结构构成的诗句相对较少,多数是七言体、九言体的结构类型,或者是用自由体结构形式构成。特别是到后来,属于自由体结构类型的歌词或诗句出现得较多。对此问题,我们在下面的章节还要进行专题分析和讨论,在此就不多讨论了。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鄂温克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特别是对一个没有文字,只有本民族语言的人口较少民族来说,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那么在口耳相传中民歌就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民歌里,保存和包含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鄂温克族民歌一直伴随他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无论他们遇到何等的艰难险阻与苦难,遇到何等的美好、快乐、幸福与梦想,他们的民歌始终没有离开过身边。民歌不仅见证他们的历史,同时用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和歌声记录下他们的历史。也就是说,民歌中有他们走过的历史,还有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同样有他们的忧伤、痛苦、失望,也有他们的喜悦、期盼与希望。
鄂温克族是一个敢于面对一切挑战,勇于不断探索真理,乐于无私奉献的民族。他们的民歌长期以来,受到鄂温克族赖以生存的美丽自然环境、四季分明的季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而优厚的生活条件,以及悠久而传统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影响,自然而然地孕育出独到的民歌味道、风格与特征。然而,由于鄂温克族各部族生存地域、环境、条件的不同,他们的民歌所反映出的曲调及其歌词内容等也有所不同。比如说,牧区民歌曲调悠扬而缓慢,反映的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鄂温克族牧民的生产生活,由此表现出浓郁的牧人、牧场、牧业生活的气息及风格。生活在兴安岭广袤林区的鄂温克族唱的民歌,一般都反映出居住于茂密森林,从事林间牧羊驯鹿生产活动或经营猎业生产的生活内涵与特征。他们民歌的曲调上下起伏比较突出,甚至会给人一种突然间拔高到山顶,又突然间滑落于林间小溪的艺术感受,不过更多的时候给人留下欢快又浪漫的享受;生活在农区的鄂温克族民歌,更多地与他们经营的温寒带、寒温带地区农业生产活动有关,当然也和他们的农民、农村、农耕文化有关,其曲调中更多地表现出无拘无束、豪放不羁、慷慨外露、果敢大气、自然奔放的本民族农耕文化的性格与特点。在林区、牧区、山林与草原结合区、农区、农牧区生活的鄂温克族民歌均有鲜明的特点,有十分丰富而独到的内涵。就如前文所述,他们的民歌涉及自然与环境、动物与牲畜、过去与历史、劳动与生产、思想与情感、爱情与婚姻、家庭与生活、思念与梦想、信仰与信念等诸多内容。在这里,只是分析和讨论了其中一部分,这一领域要继续探讨的话题还有很多,以后还要开展相关研究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