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设限的人生
访启德教育集团杭州分公司总经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5届校友叶笑凡
叶笑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5届校友。在校期间曾任声屏剧社第一任副社长、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副秘书长、学院辩论队总教练、广播台新闻主播等职。毕业后曾在杭州电视台担任少儿节目记者,后赴香港浸会大学学习,担任浸会大学辩论总教练,带领浸会大学参加多项国际类大赛并斩获优异成绩。2013年成为世界大学生辩论赛的受邀评委。同年回到内地成为启德教育集团留学顾问,现为启德教育集团杭州分公司总经理、首席留学申请顾问、职业规划导师。
见到叶笑凡那天是周六,他刚刚结束了与总公司的视频会议。身着职业的白衬衫和黑色西装裤的他,管理着上百人的公司团队,一周七天鲜有放松时候。年纪轻轻就担任启德教育集团杭州分公司总经理的他,凭借的从来不是幸运,为梦想跳动的热忱、发源心底的理想主义情怀和挑战人生无限可能性的勇气都在他身上熠熠生辉。
辩论,是人生的热爱
说不清道不明,至今叶笑凡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对辩论有着如此不可言说的炽爱,连他的妻子也曾赞叹于他对辩论的热忱。
大二那年,传媒分院辩论队面临着军心涣散、即将解体的危机。叶笑凡找到分院团委主动请缨当主教练,由自己全权接管与辩论有关的一切事务,并立下军令状“一定给传媒捧座冠军奖杯回来”。连续两年的第三名让他痛心不已,然而在大四那年,他不辱使命,传媒夺冠的心愿在他担任主教练的最后一年实现了。如今他依然可以清晰地回忆起那刻紧张的场景,“听到比分的时候,我连比较分数大小的能力都丧失了,脑子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赢没赢”。直到周围人起身雀跃,他才猛然意识到:我赢了!我做到了!他一边哭一边向场外走,一路接受别人的拥抱和祝贺。
在浸会读研究生的日子,他再续和辩论的不解之缘,编织了一段他一生中最快乐、最美好的光景。到达浸会的第三天,他已按捺不住心中的迫切,主动找到学校的辩论队,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当你们的教练”,不容小觑的实力让他很快被接纳了。在叶笑凡的带领下,香港浸会大学辩论队港台赛六进决赛获四个亚军、勇夺2010年香港九角杯冠军,从籍籍无名到力压港大。
2013年3月,叶笑凡受邀担任世界大学生辩论赛初赛评委。这是华语辩论最高赛事之一,32支队伍的火拼,亦是叶笑凡的谢幕之战。
初赛分为八个小组,每四个辩论队一组,叶笑凡心里拿捏着,按浸会的实力,小组出线是绝对没问题的。添加点好运,毫无疑问是角逐冠军的种子队伍之一。然而天不遂人愿,正如他们所在的小组序号的寓意一样,D——Death,死亡之组,整个赛场最强的四支队伍被放在了同一组。抽签宣布的那一刻,他懵了。尽管他们的表现很漂亮、很卖力,整个会场的人都站起来为他们鼓掌,但仍然无缘八强。
在最后的晚宴中,所有人都涌过来敬酒,悲伤的情绪像汹涌的大浪疯狂地拍打沙滩一样席卷每个人,他们开始哭。叶笑凡喝得酩酊大醉,被扛回了房间。“我妻子对辩论一直是一种埋怨、吃醋的状态,她从不来看我打比赛,但这一次,我坚决要求她来看,我告诉她你必须陪我一次,你必须知道我在做什么。她被那晚的气氛感染了。第二天她告诉我,现在才知道,她让我舍弃掉的东西,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大男孩再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声音哽咽着,眼睛红红的。
2013年,他创立了启德杯辩论赛,广邀国内外大学辩论队参与。模仿《中国好声音》的赛制,他请到了华语辩论中最厉害的四个人来当导师,为选中的队伍指导并进行对决。从参赛者到教练再到组织者,每一个环节,每一种角色,他都做过。对辩论,他爱得深沉。
倔强,是人生的惯性
叶笑凡说他算不上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他真的很倔。对于所有认定的事,他一定要做到,重复做,反复做,直到做到了为止。倔强已然成了他生命的一种惯性,一旦上手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只有猛冲的劲儿。
大四的时候,离他许诺为传媒分院拿辩论赛冠军的时间过去了两年,“即将下架的”老学长没有忘记许过的承诺,当所有同学都为前程而奔走的时候,当“四级不过没有学位证书”的警钟反复敲响时,他义无反顾:我可以没有学位证书,但我一定会为传媒拿到冠军!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他坚守阵营,一边实习一边坚持在辩论队的训练,直到达到自己心愿的那天。命运在最后关头终于嘉奖了这个倔强的男孩——传媒的第一个辩论赛冠军被他摘到了。
叶笑凡在杭州电视台5套实习了一年,毕业后通过了考核如愿成为一名记者。三年里,他拼命工作,一路升职。而当所有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辞职考研。此时的他毕业三年,已经很少接触英语,何况他原本的英语底子并不太好,可想而知要达到浸会大学的雅思分数难度有多大。从第一次雅思3.5分到最终成功拿到浸会大学的心仪offer期间,他考了七次雅思,经历了整整七次的磨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就是倔,我就是要做到。做不到我就像机械一样重复做。”
同当时倔强地要为传媒摘夺辩论赛桂冠一样,他在浸会大学许诺,他一定要让浸会大学辩论队拿下世界大学生辩论赛的冠军。在香港前后五年,他把自己全部奉献给了这个承诺。为了让浸会大学拿到冠军,他用每年一半的淘汰率保证队伍的精干,甚至还亲手将那些曾经接纳他的“不合格”的老队员踢出了辩论队,骂声排山倒海而来,他不在意:“作为一个辩手,你想参加世界大学生辩论赛吗?前提是你必须是香港前两名。你想打亚太赛吗?你想打精英杯吗?你想参加国际类大赛吗?每一个辩手都想。我要让这支队伍强大地活下去,让大家站在世界舞台上的梦想都能实现。他们希望我带他们拿冠军,而我要帮助浸会大学拿冠军,他们太弱了。”到最终,为了回家结婚,他没有实现这个承诺,可一旦说起这段往事,他的眼睛里仍然放着光。
有趣,是生活的极致
有人十年铸就一剑,有人十年尝尽百味,叶笑凡属于后者。他说回过头去看过去十年做过的事,自己尝试了各种不同的生活和身份,好像活了好几辈子。他从不为自己的人生设定限制,从过去到未来。
大学时他是声屏剧社第一任副社长,那一年他们排演了《雷雨》;他创立了eyes杂志,是如今传媒分院团刊的前身;他是学院广播台的新闻主播;他办过大学生全省巡回报展,把全省大学生的校刊正儿八经地裱起来,请来了浙江日报的总编来剪彩;他参加了学院大大小小的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称得上风生水起。
从香港回到杭州,海投简历后冥冥中与启德结缘,工作上对自己很拼的叶笑凡,创下3个月签下14份杭城留学的记录和8个月即升为启德教育集团杭州分公司总经理的不凡成绩。与之相匹配的另一个数字是,连续19个礼拜没有一天休假。现在的工作比之前更忙也更具挑战,每天的工作不一样,召集会议、员工培训、与合作方谈判、协调各部门工作……曾经做记者的日子似乎过去了很久,而职业经理人的生涯才刚刚开始。这一次身份的转换和对新工作的诠释让他对未来有了新的期待。生活于他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有不同的状态。
叶笑凡说等到他财务自由后想体验的职业还有足球教练、作家,还想当编剧,把自己的辩论生涯拍成一部能上映的电影,年纪再大一点和妻子去穷乡僻壤支教。“我的人生不想成功,我的人生只怕无聊。”叶笑凡一本正经地说,而他,也努力活出自己想活的任何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