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註解】
“美”、“善”,同義,謂名也。“已”,義同“矣”。
【文義】
謂人君為美善之名以治天下,揚顯其名之美善,使天下皆知其君之美善,此乃惡與不善,以其不合於無為之道也。言人君當以“無為”為治,而非為名而治,方為眞美眞善也。
【論述】
河上公氏以“自揚己美,使彰顯也”“有危亡也”“有功名者也”“人所爭也”為解;義為自行揚顯其美名,使人皆知之,有危亡之虞。以功名為務,則人皆爭趨於功名矣;以其皆不合於“無為”之道也。陸農師以“美至於無美,天下之眞美也;善至於無善,天下之眞善也。”為解。所謂“無美”、“無善”,言不自以其美為美,不自以其善為善,而使人不知其為美、為善也。其義均是。
范應元氏以“倘矜之以為美,伐之以為善,使天下皆知者,則必有惡與不善繼之也”為解。所謂“矜之以為美”,矜誇其美也。所謂“伐之以為善”,自居其善也。此務於美、善者,必有惡與不善繼之,卽繼之以為惡為不善也。其義亦是。吳澄氏以“聖人不以事而事,故其事無所為;以不教而教,故其教無所言。無為、不言,則雖有美、有善,而人不知,是以其美其善,獨尊獨貴,而無可與對。若有為之事,有言之教,則人皆知其為美、為善,而美與惡對,善與不善對,非獨尊獨貴,不可名之美善矣”為解。以“事無所為”,“教無所言”,為美為善;以“有為之事”,“有言之教”不可名之為美善,卽名之為“惡”為“不善”也。
故有無相生,
【註解】
“有無”,謂道也。
【文義】
道攝有無,無形而有物,生生不息,以有為利,以無為用,其用無窮;言治國當以“無為”為用。“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論述】
河上公氏以“見有而為無也”為解;其義是也。呂吉甫氏以“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是之謂有無之相生”為解。所謂“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言道中有物,道體無形,有在無中,有無為一體,物以之生;故所謂“有無”者,謂道也。宋常星以為“相生二字,卽是生生不已,變化不窮之義。”所謂“生生不已”,言道之衍生萬物,其用無窮也。
難易相成,
【文義】
事有難易,難易在人。“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易而不為,“多易必多難”。言治國當能先機,“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圖難於其易”,則無難矣。
【論述】
河上公氏以“見難而為易也”為解。呂吉甫氏以“難事作於易,而易亦由難之,故無難”為解。言能先為之於易,則難無由而生矣,是無難也。其義皆是。
長短相形,
【註解】
“形”,較也,計較之義。“長短”,喻善惡也。
【文義】
謂人有善惡,“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不可計較也。言治國當“常善救人,常善救物。”則人無棄人,物無棄物,人盡其材,物盡其用,民安其生矣。
【論述】
“形”字,王弼本作“較”。劉師培氏以為“《文子》云:‘長短不相形’。《淮南子·齊俗訓》:‘短脩相形’。疑《老子》本文亦作‘形’,與‘生’‘成’‘傾’協韻。‘較’為後人旁註之字,以‘較’釋‘形’,校者遂以‘較’易‘形’矣。”畢沅氏以為“古無‘較’字。本文以‘形’‘傾’為韻,不應作較。”蔣錫昌、高亨、嚴靈峯諸氏,皆以“形”為是,因據改。河上公氏以“見短而為長也”為解;以“長”為善,以“短”為不善也。宋常星氏以“天下之事,有長必有短,有短必有長。修道之人,果能明長短之理,不起是非人我之情,不生太過不及之念,何有長短之分,長短之事”為解;言不計較事之長短,則事無長短矣。例之於人,亦猶是也。
高下相傾,
【註解】
“高下”,謂位之尊卑也。
【文義】
位有高下,人有尊卑。“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言治國者當以謙卑自處也,則“天下樂推而不厭”矣。
【論述】
河上公氏以“見高而為下也。”其義是也。
宋常星氏以“高者不可為下,下者不可為高,各安其本分,循其自然,安有相傾之理。惟高者自恃其高,而有凌物傲世之氣;是高者傾於下,下者不自安其下,而有欺上滅長之心,是下者傾於高”為解。是高者宜為下也。呂吉甫氏以“以高為是,而百谷為川凟之源,則高有以傾乎下;以下為是,而川凟為百谷之歸,則下有以傾乎高”為解。所謂“川凟為百谷之所歸”,卽“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之義;則高者宜為下也。音聲相和,
【註解】
“聲”,回應也。
【文義】
音發有應,上行下效。“以智治國”,民應之以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言治國者當以無為、虛靜而身為導也。“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矣。
【論述】
河上公氏以“上唱下必和也”為解,所謂“和”卽應之也。上唱下必應之,卽上行下效之義也。
先後相隨。
【註解】
序有先後,人之情,爭先而恐後;聖人不爭先而居後。“後其身而身先”,“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言治國當以不爭為務也。“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矣。
【論述】
蘇轍氏以“方且自以為前,而有前於我者先之;斯則後矣”為解。呂吉甫氏以“自秋冬而望春夏,則春夏前而秋冬後;自春夏而望秋冬,則秋冬前而春夏後;是之謂前後相隨”為解。皆言先後無定,先非必終為先,後非必終為後,先可以為後,後可以為先,此聖人居後不居先,而可以為先之道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註解】
“無為”,無私也。“言”,謂法令也。“教”,誡也。繩約之義。
【文義】
謂持道以行之人君,以無私而治,不專恃法令以教誡繩約其民也。
【論述】
河上公氏以“以道治也。”“以身師導之也。”所謂“以道治也”,以道之無為無私而治也。所謂“以身師導之也”,以無為無私而化其民,卽不以教令而繩約其民也。蔣錫昌氏以“聖人治國,無形無名,無事無政,此聖人處無為之事也。”以無形、無事而解“無為”也。惟聖人治國之措施,似不能無形、無事也。
張默生氏以“是以聖人作事,崇尚無為,教人不必多言。”為解;以言為言說也。聖人教人不必多言,此與無為之道,似無關也。
萬物作焉而不辭,
【註解】
“作”,始也。“辭”,言說也。
【文義】
謂道為萬物之始,萬物皆由道而生也。道始萬物而不言說,為而不言也。道為自然而非有意志之物,不能言說也。言聖人治國,當以為法也。
【論述】
嚴靈峯氏以“此謂大道化育萬物而不言說也。”其義是也。宋常星氏以“言地生成萬物,千變萬化,自然而然,當作而作,未嘗辭而不作也。可比聖人教化萬民,亦千變萬化,自然而然,當然而然,亦未嘗而不行也”為解。以“辭”為辭謝之義也。
生而不有,
【註解】
“有”,謂自有之也;表事與物之所屬也。
【文義】
謂道為萬物之始,生育萬物,而不以萬物為己之所私有也。言聖人治國,當以之為法也。
【論述】
高亨氏以“不以萬物為己之私物也”為解。張默生氏以“造作生長萬物,並不據為己有”為解。嚴靈峯氏以“此言道生萬物,不據為己有也”為解。其義皆是。宋常星氏以“此言天地以無心為心,生育萬物,皆自然而然,未嘗容於有心也。聖人亦是以無心為心,教化萬民,亦皆自然而然,未嘗容於有心也”為解。所謂“未嘗容於有心”,言無自有之意而為之也。
蔣錫昌氏以“此謂任民自生,而聖人不私有其民,而為庇護保養也”為解。所謂“不私有其民”,固是也。若謂不為“庇護保養”,則失聖人所以治國養民之道矣。
為而不恃,
【註解】
“為”,施也。“恃”,依仗也。
【文義】
謂道施澤萬物,而不以之為依仗,以待萬物之報也。言聖人治國,當以之為法也。
【論述】
河上公氏以“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為解。高亨氏以“河上公註是也。為,施也。恃,德也,心以為恩之義也。‘為而不恃’者,猶云施而不德,謂施澤萬物而不以為恩也”為解。所謂“不以為恩”,卽不待萬物之報之義也。其義是也。
張默生氏以“有所作為,而不自恃其能”為解。嚴靈峯氏以“此言道畜養萬物,不恃其能;施而不待報也”為解。所謂“不恃其能”,與前解以“恃”為“德”雖有不同,而其義亦是。
蔣錫昌氏以“此謂任民自為,而聖人不賴己力而為輔助也”為解。聖人治國,不以其力輔助人民,失治國之義矣。“任民自為”,則為無政府主義,社會將大亂不已矣。聖人無為者,無私而不妄為也,為合於道者則為之,非不為之義也。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註解】
“居”,謂自居其功也。“不去”,常存之義。
【文義】
謂“道”成萬物,其功至大,而道不自居其功;以道之無為無私也。前文所云“作焉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皆是也。以其不自居其功,其功常存不去。聖人治國之道,亦猶是也。
【論述】
成玄英氏以“覆載萬物,功格天地,照燭蒼生,光逾日月,而將功於物,不處其德也。”“言獨夫能造化天地,亭毒含靈,有大至功而推功於物者,豈唯聖人乎!只為能忘其功,而至功彌遠,聖德斯在,是以不去”為解。言聖人之法道以為治也。嚴靈峯氏以“萬物皆由道生,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此卽功成不居也。不居其功,然其功終不可沒。故曰:不去。不去,則常存也”為解。其義是也。蔣錫昌氏以“‘功成而不居’,謂人民功成而聖人不居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謂夫唯聖人不居人民之功,故其功永留世間而不去也”為解;所謂“功成”“不去”,皆指“道”而言。經文之義,謂聖人治國,當法道之“功成而弗居”,能不自居功,其功常存;非謂“人民功成而聖人不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