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企业战略目标
一、战略目标的内涵及特征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
战略目标与企业其他目标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宏观性。战略目标是一种宏观目标。它是对企业全局的一种总体设想,它的着眼点是整体和局部。它是从宏观角度对企业的未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设定。它所提出的,是企业整体发展的总任务和总要求。它所规定的,是整体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人们所提出的企业战略目标总是高度概括的。
(2) 长期性。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目标。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和长远。战略目标是关于未来的设想,它所设定的,是企业职工通过自己的长期努力奋斗而达到的对现实的一种根本性的改造。战略目标所规定的,是一种长期的发展方向,它所提出的,是一种长期的任务,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企业职工相当长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3) 相对稳定性。战略目标既然是一种长期目标,那么它在其所规定的时间内就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战略目标既然是总方向、总任务,那么它就应该是相对不变的。这样,企业职工的行动才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大家对目标的实现才会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当然,强调战略目标的稳定性并不排斥根据客观需要和情况的发展而对战略目标做必要的修正。
(4) 全面性。战略目标是一种整体性要求。它虽着眼于未来,但却没有抛弃现在;它虽着眼于全局,但又不排斥局部。科学的战略目标,总是对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综合反映。科学的战略目标虽然总是概括的,但它对人们行动的要求,却又总是全面的,甚至是相当具体的。
(5) 可分性。战略目标具有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本身就说明它是不可分的。战略目标作为一种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总是可以分解成某些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具体要求的。这种分解既可以在空间上把总目标分解成一个方面又一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又可以在时间上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人们只有把战略目标分解,才能使其成为可操作的东西。可以这样说,因为战略目标是可分的,因此才是可实现的。
(6) 可接受性。企业战略的实施和评价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公众来实现的,因此,战略目标必须被他们理解并符合他们的利益。但是,不同的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目标,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一定要注意协调。一般地,能反映企业使命和功能的战略易于为企业成员所接受。另外,企业的战略表述必须明确,有实际的含义,不至于产生误解,易于被企业成员理解的目标也易于被接受。
(7) 可检验性。为了对企业管理的活动进行准确的衡量,战略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和可以检验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地说明将在何时达到何种结果。目标的定量化是使目标具有可检验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有许多目标难以数量化,时间跨度越长、战略层次越高的目标越具有模糊性。此时,应当用定性化的术语来表达其达到的程度,要求一方面明确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另一方面需详细说明工作的特点。
(8) 可挑战性。目标本身是一种激励力量,特别是当企业目标充分地体现了企业成员的共同利益,使战略大目标和个人小目标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极大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
战略目标的制定必须基于一定的原则:关键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定量化原则、一致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和稳定性原则。
二、战略目标体系
(一) 战略目标内容
由于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功能的具体化,一方面有关企业生存的各个部门都需要有目标;另一方面,目标还取决于个别企业的不同战略。因此,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经济目标,又包括非经济目标;既包括定性目标,又包括定量目标。尽管如此,各个企业需要制定目标的领域却是相同的,所有企业的生存都取决于同样的一些因素。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八个关键领域的目标:
● 市场方面的目标。应表明本公司希望达到的市场占有率或在竞争中达到的地位。
● 技术改进和发展方面的目标。对改进和发展新产品,提供新型服务内容的认知及措施。
● 提高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有效地衡量原材料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 物资和金融资源方面的目标。获得物质和金融资源的渠道及其有效的利用。
● 利润方面的目标。用一个或几个经济目标表明希望达到的利润率。
● 人力资源方面的目标。人力资源的获得、培训和发展,管理人员的培养及其个人才能的发挥。
● 职工积极性发挥方面的目标。对职工激励,报酬等措施。
● 社会责任方面的目标。注意公司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盈利能力。用利润、投资收益率、每股平均受益、销售利润等来表示。
● 市场。用市场占有率、销售额或销售量来表示;生产率,用投入产出比率或单位产品成本来表示。
● 产品。用产品线或产品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开发新产品的完成期来表示。
● 资金。用资本构成、新增普通股、现金流量、流动资本、回收期来表示。
● 生产。用工作面积、固定费用或生产量来表示。
● 研究与开发。用花费的货币量或完成的项目来表示。
● 组织。用将实行变革获奖承担的项目来表示。
● 人力资源。用缺勤率、迟到率、人员流动率、培训人数或将实施的培训计划数来表示。
● 社会责任。用活动的类型、服务天数或财政资助来表示。
一个企业并不一定在以上所有领域都规定目标,并且战略目标也并不局限于以上十个方面。
在企业使命和企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企业战略目标可以按四大内容展开:市场目标、创新目标、盈利目标和社会目标。
(1) 市场目标。一个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最重要的决策是企业在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它常常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企业所预期达到的市场地位应该是最优的市场份额,这就要求对顾客、对目标市场、对产品或服务、对销售渠道等做仔细的分析。
● 产品目标。包括产品组合、产品线、产品销量和销售额等。
● 渠道目标。包括纵向渠道目标,即渠道的层次,以及横向渠道目标,即同一渠道成员的数量和质量目标。
● 沟通目标。包括广告、营业推广等活动的预算和预算效果。
(2) 创新目标。在环境变化加剧、市场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创新概念受到重视是必然的。创新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是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在每一个企业中,基本上存在着三种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树立创新目标,战略制定者一方面必须预计达到市场目标所需的各项创新,另一方面必须对技术进步在企业的各个领域中引起的发展做出评价。
● 制度创新目标。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引起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制度创新目标即对企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与创新,从而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
● 技术创新目标。这一目标将导致新的生产方式的引入,即包括原材料、能源、设备、产品等有形的创新目标,也包括工艺程序的设计、操作方法的改进等无形目标。制定技术创新目标将推动企业乃至整个经济广泛和深刻的发展。
● 管理创新目标。管理创新涉及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和手段、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是试图设计一套规则和程序以降低交易费用,这一目标的建立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3) 盈利目标。这是企业的一个基本目标,企业必须获得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限制因素的利润,既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检验,又是企业的风险报酬,也是整个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资金来源。盈利目标的达成取决于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及利用效率,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本资源的投入—产出目标。
● 生产资源目标。在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改进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就可以获利。一方面,提高每个投入单位的产量;另一方面,在单位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成本的降低同时也意味着利润将增加。
● 人力资源目标。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能使企业的生产率得以提高,同时还能减少由于人员流动造成的成本开支。因此,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应包括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目标。
● 资本资源目标。达成企业盈利目标同样还需要在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方面制定各种目标,一方面,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尽量减少资本成本;另一方面,则通过资金、资产的运作来获得利润。
(4) 社会目标。当代企业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自己对用户及社会的责任,一方面,企业必须对本组织造成的社会影响负责;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部分责任。企业日益关心并注意良好的社会形象,既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争得信誉,又促进组织本身获得认同。企业的社会目标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如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参与社会活动、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和地区建设活动等。
● 公共关系目标。这一目标的着眼点在于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建设,通常以公众满意度和社会知名度为保证、支持性的目标。
● 社会责任目标。常常是指企业在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应该或可能做什么,如在对待环境保护、社区问题、公益事业时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
● 政府关系目标。企业作为纳税人支持着政府机构的运作;同时,政府对企业的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目标的达成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无形的竞争优势。
(二) 战略目标体系的构成
在实际中,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战略目标体系中的重点目标也大相径庭。战略目标也不止一个,而是由若干目标项目组成的一个战略目标体系,如表2-1所示。
表2-1 企业战略目标体系
从纵向上看,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可以分解成一个树形图。在企业使命和企业宗旨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总战略,为了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其层层分解,规定保证性职能战略目标。也就是说,总战略目标是企业主体目标,职能性战略目标是保证性的目标。
从横向上来说,企业的战略目标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用来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目标项目,这些目标项目又可以分解成业绩目标和能力目标两类。业绩目标主要包括收益性、成长性和安全性指标等三类定量指标。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企业综合能力、研究开发能力指标、生产制造能力指标、市场营销能力指标、人事组织能力指标和财务管理能力指标等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第二类是用来满足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各个社会群体所要求的目标。与企业利益关系的社会群体主要有顾客、企业职工、股东、所在社区及其他社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