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历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早在先秦时代,今天的神木、府谷、佳县等地为翟族活动地区。战国时,这里归秦国上郡管辖,直到秦汉统一王朝,都属上郡,是防御匈奴势力的边防要地。据《水经注》记载,西汉在今靖边县境内筑有要塞——奢延城。

西晋末年,北方大量游牧民族武装势力南下,灭亡西晋后,纷纷建立政权,从而进入十六国时期。据《魏书》《晋书》等记载,公元407年,匈奴族与鲜卑族融合的铁弗部的领袖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中心建立大夏国。413年,赫连勃勃调发十万人历时六年在西汉奢延城故地,即今靖边县境内白城子修筑都城,取名“统万城”,成为一时的政治中心,促进了西北的民族融合。如采纳汉族习惯取名大夏国号,追封列祖列宗庙号,设置官僚体制等。1992年,统万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以后改设夏州。

隋朝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为朔方郡治所。大业十三年(617)朔方郡将梁师都反叛,据统万城称帝,国号梁。贞观二年(628),唐朝平定梁师都,以其地复为夏州。以后,先后再设置银、绥、麟(治所今神木杨家城)等州,属关内道管辖。元和十五年(820)宥州治所由内蒙古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这一阶段,夏州等地不仅是隋唐军事重镇,并设有牧马监,还是中亚粟特人的定居点,在东西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五代时期,在这里设有夏州(今靖边境内)、银州(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等。其中党项族李氏以夏州为中心割据,麟州、府州则成为捍卫中原政权的西北重镇。麟州是名将杨业的故乡,但有关记载却有限。府州的折氏则世袭当地。折氏“世为云中(今山西大同一带)大族”,原系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自唐末已产生了代表人物折宗本。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一之一,中华书局,1957年,第7761页。从后晋开始,折从阮便成为节度使,称雄于府州地区。后周时,折从阮迁静难军节度使,周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以其子折德扆为节度使。“时从阮镇邠宁,父子俱领节镇,时人荣之。”脱脱等:《宋史》卷253《折德扆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8861页。父子俱为边关大将,为中原政权镇守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