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爱情与世俗:让·弗朗索瓦·拉吉奥的情感理想国
在民族学中,民族学家在解读人类生物性时更常谈及的是婚姻而不是爱情,但无论是因为近现代更看重精神契合的想法逐渐蔓延,还是社会发展使得婚姻变得更加形式化,爱情都跳出婚姻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结合优先考虑的问题。在动画艺术中谈及民族学的爱情观时,则是试图从导演背景、画面表达、音乐特色、剧作结构等方面了解不同民族的爱情观念和表现形式,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人类民族的多样性。爱情与民族学的其他内容一样,不同国家民族的爱情和婚姻观念也同样具有不同的民族特征、表现形式和思想观念。例如中国人的爱情曾是《诗经》中的纯真烂漫、坚贞不渝,也是后来的门当户对、相敬如宾和举案齐眉,近现代的中国式爱情,与其说更注重感性的情感体验,不如说是更注重理性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是否能保持婚姻双方的长远关系与保证后代的延续;而美国人则大多在情感上追逐自由,自由便是爱情的灵魂,当爱情来临时不顾一切在一起,当爱情消逝时也就任由过往随风而去;法国人在爱情自由的基础上更添加了一种浪漫的基因,他们更注重精神的享受,对浪漫爱情追求的并非传统的婚姻缔结和血缘延续,与柏拉图主张的追求精神爱情、心灵交流、排斥肉欲的观念相契合。这种主张将情感从自古而来的社会风尚中解放出来,并将心灵的评判视作新的道德法典。让·弗朗索瓦·拉吉奥来自浪漫之都法国,他喜欢在自己的动画作品中描绘不同的爱情故事,《姑娘与大提琴演奏手》中大提琴手与姑娘一见钟情,历经艰难携手走到了一起;《恋上人鱼的男子》则描绘了包容差异的爱情,爱虽隔着种族,差异的鸿沟无法填补,但爱却不会因此而停止。两部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狂热追求,对自由爱情的执着渴望。
一、“沉溺”海底的爱情故事:《姑娘与大提琴演奏手》
1965年制作完成的《姑娘与大提琴演奏手》是拉吉奥的第一部动画作品,同曾给予他指导和帮助的另一位动画大师保罗·古里莫严肃、悲伤的动画风格不同,拉吉奥的作品充满着诡诞而浪漫的幻想。诚如开篇所讲,法国人以浪漫、热情而闻名,在他们看来爱情高于一切甚至于生命。《姑娘与大提琴演奏手》同样也表达出了这样的爱情观,来到海边演奏的大提琴手与海中捕捞的美丽姑娘一见钟情,但危险毫无征兆、突如其来,大提琴手为了救出被卷入狂暴大海中的姑娘而义无反顾纵身跳入海中,此刻生命对他来说并不如爱情和他所爱的姑娘的生命更重要。在双双被卷入海底后,两人一同邂逅了美丽的海洋世界。相遇、历经劫难、见证奇迹,法国人就是如此浪漫与不顾一切,对两性之间的情感充满了美好幻想。
(一)追寻动画海洋中的民族造型语言
1.具有民族特征的造型特征:简洁而圆润的人物和场景
艺术与地域环境的密切关系使得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这种依赖是超越时间的。民族艺术审美的地域性特质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直呈现“变化、发展、进步”的趋势,但又始终有着不变的根基和灵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特色,独有的地域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独存的传统文化、独具的民族性格,能够使每个民族都有资本创造出自己民族的艺术。
该部影片简洁而圆润的造型特点来源于该民族深厚的艺术沉淀和地域文化,尤其是印象派的影子在片中随处可见。印象派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将光与色的概念引入了绘画中。出生于1939年的拉吉奥成长于印象派诞生的百年之后,深受印象派的熏陶,以至于在他的创作中都透出浓厚的印象派风格。《姑娘与大提琴演奏手》这部动画从人物造型和配色都能看出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卢梭的韵味,场景构成又有着保罗·高更的意境。最后男女主角上岸,岸上静止的众人让人不由想起了新印象主义创始人乔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深厚的艺术修养让拉吉奥的动画作品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2.具有民族特征的美术表现风格:剪纸海洋
让·弗朗索瓦·拉吉奥的作品有着明显的个人特色,每一层贴图之间有着明朗的线条,画面清晰,色彩浓郁,与后文提到的洛特·雷妮格《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米歇尔·欧斯洛《三个发明家》追求的极致美感不同,拉吉奥在自己的作品中更注重意境的表达和象征意义的转换。《姑娘与大提琴演奏手》呈现了绘画感较强又层次丰富的剪纸美术风格。片中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海边,姑娘在与大提琴手邂逅之后被卷入了大海的惊涛骇浪之中,这里的大海在多层次贴图的描绘方式下充分表现出了狂暴的海浪所带来的不稳定感与危机感,看似简单的贴图层叠交错,组成了大海的狂怒错落,也在不稳定中保留了一丝规律性,使得复杂的海水并没有扰乱画面,以至喧宾夺主抢去人物本身的风头。该片可谓把贴图艺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天空中飘浮的云彩,海洋中畅游的鱼群,以及天马行空的海洋场景,移动的道具在丰富画面的同时为每一个场景赋予了生命力。影片在构图方面也是颇为用心,为了表现海洋的唯美场景,远景的镜头在该片中大量出现,虽然景别的变化减少了,但构图的变化所带来的视觉上的节奏感却使得内容并不单调乏味,在丰富多变的构图的辅助下,影片得以用最清楚直白的方式讲述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同时更加完美地结合民族风格色彩与美丽海洋场景。
(二)民族背景下的爱情符号
1.情节与信物:大提琴
以爱情作为主题的影片中常常会出现具有代表性的信物,在这部动画中也不例外,片中贯穿始终的大提琴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信物。姑娘与大提琴手因大提琴的优美乐曲而邂逅,随后风浪忽起,将姑娘连同捕鱼网一起卷入了海底,大提琴手带着大提琴也随之落入海底。同时大提琴和捕鱼网也是两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初到海底的两人还未曾抛下各自的身份,因而经过短暂的平静浪漫之后冲突又起。在鱼与螃蟹的斗争中,男子的大提琴被损坏,捕鱼网也不知所踪,暗示着两人历尽千难万阻,终于决定抛下各自的身份一起生活。结尾,沙滩上定格的众人给观者提示了一些线索,世俗仍然无法认同两人的感情,因此他们再次沉入海底从无人的礁石上岸离去。两人浪漫而又曲折的爱情故事为大提琴的演奏所推动,影片与其说是一部有着大提琴元素的爱情故事,倒不如说是一首与优美画面交相呼应的优美乐曲。
如果说大提琴是主人公爱情故事的“种子”的话,那么海洋无疑就是让这段爱情故事茁壮成长、最终开花结果的“温室”了。大提琴指引主人公相遇、相爱,而海洋为他们的爱情带来历练、升华,使其相守。海洋,很多唯美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这浪漫而又神秘的地方,生命万物始于海洋,终于海洋,完美的爱情故事亦少不了海洋的映衬。片中的海洋,不仅展示着富有创造力的一面,更在曝光拍摄的效果下表现了气势磅礴的一面,汹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簇拥着冲过来,声似雷霆万钧,势如万马奔腾。岸上千斤重的巨石,只要被潮水轻轻一拂,就仿佛一下子沉到海底去。一排排浪撞在岸上,溅起一片片浪花,这茫茫的海水引起多少诗人无限的遐想。镜头下一张张动画构成的这壮观的海潮,不禁让人感叹在浩瀚无边的大海里,蕴藏着多少力量,而人的创造力又是多么的伟大。
2.现实的升华:爱情的“色调”
而本片在对比度较低的同时选择了比较鲜艳的色调,在整体的动画风格上显得沉稳而又饱满,既表现出大海的厚重与神秘,又表现出了海洋世界的丰富多彩。前半部分男子在岸上弹奏大提琴,姑娘在海中打鱼,大海和天空是深沉的蓝色,海岸是与之相应的深绿色,唯一的反差色是男子的大提琴。大面积的冷色铺垫出了主角互生情愫却因世俗的地位差距无法厮守的悲凉。姑娘被风浪卷入海底之后,红色成为了主色调,与海面和陆上的场景形成了强烈对比。海底红色的植物、沙丘,颜色鲜艳的小鱼,男主继续弹奏着大提琴,姑娘惬意地躺靠在“小山丘”上,捕鱼网掉在一旁,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浪漫。突然姑娘身下的“小山丘”(螃蟹)动了起来,悄悄地从男子身边带走了她,危险相继出现,画面又从暖色变为冷色,气氛渐渐紧张起来。随着螃蟹和剑鱼的打斗逐渐趋于平静,海面从深蓝色变成了平静的浅蓝色。纵观全片,导演实际上只用了蓝色、红色、蓝红交叉三种色调来表现故事的起承转合,却将主角的各种情感演绎得鲜活生动,扣人心弦。
二、差异契合的爱情:《热恋人鱼的男子》
《热恋人鱼的男子》是拉吉奥的另一部剪纸动画作品,于1974年完成。1971年拉吉奥离开巴黎,和同伴卡利·卡利尼来到蒙彼利埃,在那里他们一起拍摄了《热恋人鱼的男子》。作品讲述了一个孤独已久的渔夫爱上人鱼姑娘的故事,两人之间有着无法忽视的差异。渔夫是人,虽然具有高超的潜水技能,但不能长时间待在水里;而人鱼是半人半鱼,只能生活在海里,但不能留在陆地。他们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异便是物种的不同,为了和对方在一起,两人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努力和牺牲,最后却造化弄人,阴差阳错地回到了原点,人变成鱼,鱼变成了人,仍然是隔海相望,无法厮守。好在两人的真挚情感最终感动了海神,海神实现了他们在一起的愿望,自此遁世,再无人见到他俩。
(一)不同物种相恋:造物者的玩笑
1.生物属性:镜头的舞蹈
可以说《热恋人鱼的男子》这部作品是优雅的,镜头推拉切换缓慢柔和,没有过于突兀的大特写,没有不合时宜忽然出现的远景或者全景画面。因为拉吉奥十分擅长运用镜头的调度营造让观者感同身受的气氛,从而让观者入戏。影片镜头画面大多是远景,空旷的山巅,寂寥的破船小屋,以及渺小却又孤独的渔夫男子,直到人鱼的歌声吸引了男子。但两人即使在同一场景下演出,也很少共同出现在同一个镜头画面中。有的只是从人鱼角度仰拍的高大威猛的男子,以及从男子角度看到的无助却又有着清澈眼神的人鱼。这些镜头调度虽然平铺直叙,却可以简单明了地推动故事的发展,为后来爱情的萌生奠定了原本应该荒诞却让人觉得合乎情理的基础。
男子在帮助人鱼姑娘挣脱渔网后,步伐略带紧张地回到了屋内,这时的镜头是脚印的特写,将观者带入到渔夫的情绪中。明明已经习惯孤独的他,此时却紧张得不敢回头,不敢抬头,只是盯着他脚下一连串的脚印。然后坐在自己的破船小屋门口,身体背对着来时的路,但是眼睛却时刻关注着那串脚印的来处,他渴望着人鱼姑娘从远处的粉色天地交界线中出现。作者在这里使用了极具纵深感与空间感的全景构图,表现了渔夫虽然明了和人鱼姑娘两心相悦的可能性寥寥无几,但却十分期待人鱼姑娘的爱。那广阔的空间感,正是渔夫担忧而又悸动的心情的体现。
导演喜欢用空旷和凸显渺小的画面来抒发情感、表达忧伤,在渔夫还没跳入水中追随人鱼姑娘的时候,此时两颗年轻的心还未曾亲密,他们在画面的中心和右边远远相望。画面大部分被黑色水面所占据,象征着未知和恐惧,代表着难以跨越的物种距离。而在两位主角相恋之后,导演便在大多数时候都将主角放在画面中心,并用极少的景物来衬托主角,比如姑娘牵着渔夫的手在水中一起漫游时,背景是柔和的绿色,两人处于画面的中央,而周围空旷又静谧。正如德国作家埃尔克·海登莱希曾写道:“恋人的幸福总是背对世界的。”沉溺于爱情的渔夫和人鱼也是如此,即便还处于相同的世界中,但是周围的一切已经不再重要,除了爱人以外空无一物即是最美好的状态。
2.真实场景与心理暗示:光影构造与颜色
整部作品的光感并不强烈,大多通过不同颜色和高对比度来构造画面的光影和意境。作者是诗意而又耐心的,大多数时候作为画面前景的岩石是较为统一的深色,但每一种情境下水的颜色却有所不同,例如风平浪静时的蓝色、渔夫初次下水时的黑色、一起在水中漫游时的恬静绿色,还有热恋中渔夫抱着人鱼时的紫色……它没有遵循人们日常所看到的事物颜色,没有遵守物体受光不受光、亮面暗面的刻板原则,依然通过作者自己的艺术提炼将空间和光影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画面篇幅有限,观者也可以懂得画面中的空间有多么广阔,即使没有光,观者也懂它表现的究竟是白天还是黑夜或者傍晚。
整部片子中有一处光影表现得尤其生动而奇妙。人鱼上了岸,在男子的家里休息,男子从背后侧卧,看着面前心爱的人鱼姑娘。屋子里没有灯,可是导演却将整个画面最亮的部分安排成男子的左胸膛,是他看向人鱼的必经之处,是人鱼可以依偎的地方,暗示着爱情的萌生,也暗示着人鱼在此刻已经成为了男子心中不可失去的一部分。未遵循常理的光影和颜色,只要利用合理,便能让影片具有从写实升华到意境的力量,而这些动画语言如同文字一般能够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二)物种与真实社会的异同:构建真诚的爱情和婚姻
1.物种差异的瓦解:真挚情感是爱情的母体
《热恋人鱼的男子》中的故事情节与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麦琪的礼物》中男女主角家庭贫困,女主角最珍惜的是一头美丽的秀发,男主角最宝贵的是家传的金表。当节日来临,为了给深爱的对方送出最完美的礼物,他们将自己最珍贵的头发和金表作为交换买来了给对方的礼物,购买礼物的原本目的是为了能够与对方的珍宝作为搭配,这奇怪的默契却不小心导致了一个让人心生暖意的岔子。《热恋人鱼的男子》中也是如此,但阴差阳错的结局比《麦琪的礼物》更胜一筹。渔夫与人鱼相恋,为了和深爱的人鱼长久生活在一起,他跋山涉水找到了一位可以给他换来鱼尾的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变成了人鱼。当他兴高采烈地游回到沙滩边呼唤自己深爱的人鱼时,却发现人鱼拥有了双腿,正用十分生疏的姿势向他走来。人变成人鱼,人鱼却变成了人,一不小心又错过了对方。这个小小的错误并没有让他们对爱情失去信心,因为男女主角爱着对方而无私付出的精神,终于感动了海神,最后海神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让他俩从海滩上消失,永远在一起了。这个故事是对男女主角纯真坚定的爱情的强烈肯定与赞美,他们物种不同,存在着巨大的生理差异,但爱情让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并感动海神获得了美好结局。
2.社会差异的真实:爱情是婚姻家庭的入口
爱情本质上具有生物性和文化性,人类需要爱情,需要通过爱情走进婚姻,继而通过婚姻延续血缘。爱情是婚姻的入口,也是人类继续繁衍的前提。但人类的男性女性之间相爱却存在差异的例子也同样真实存在,虽不会像故事中的渔夫和人鱼一样连物种都不同,却有着种族、宗教、信仰、文化的不同。因此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爱人决定要在一起也同样需要克服很大的障碍。在一些民族文化中,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禁止通婚,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印度不同种姓之间婚恋的屏障,年轻一代人坠入爱河往往并不在意对方的种姓,但双方的家庭却会百般阻拦,甚至于进行荣誉谋杀,也因此出现了一批帮助年轻爱侣远离家族暴力幸福生活的志愿者。
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比之传统一代更加重视精神自由、恋爱自由以及生育自由,而不是简单地将动物性的繁衍后代作为自身职责,在今后的人类发展中也定将不断突破民族界限,消除偏见,构建更加幸福的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