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女人哲学:林徽因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忠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刚柔相济女人香

她来自江南水乡,她生在莲开的六月,她那样温柔娴静、优雅柔媚,她清丽的诗句中也总是有着温婉的气韵。爱她的男人把她捧在手心,柔声地叫她“徽徽”。

她从事科学严谨的建筑,西北的荒野留下过她的足迹和身影,建筑业的后生尊敬地称她作“林徽因先生”。

她闪耀古韵京城,她高谈论阔在自己的客厅。她把刚强和柔和恰到好处地调配,把很多看似对立的特质完美地结合于一处。然后,展现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彩。

莲开馨香的六月

林徽因生在杭州。诗意江南总能让人联想到杏花烟雨、水雾缭绕,就连青石板都应该是湿湿的。好像这里总是那么惬意,夏有十里荷花可看,秋有三秋桂子可赏。生在这诗意的栖居地,怎能不沾染到风花雪月的柔情?更何况她是真正出自书香门第。

林徽因的启蒙老师是她的姑母林泽民。姑母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又通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figure_0075_0010
林徽因有着刚毅的一面,但同时带有很浓的女人味,她把刚强和柔和恰到好处地调配,展现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彩。

年幼的她跟从姑母学习,想必也是耳濡目染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古典雅致的情怀,也因此形成了她性格中淡雅娴淑的一面。在月上柳梢的深深庭院,她安静地阅读那些或瑰丽或清淡的文字,在莲花徐徐舒展绽放的时节,少女情怀如诗般美妙。

林徽因的童年经历,也让她的性格有不止温婉这一面。这得从林徽因的母亲说起。林长民的原配早早病逝,并未生养过儿女。何雪媛是作为续弦嫁入林家的。但何雪媛和林长民的婚姻并不幸福,她大字不识,最多算作小家碧玉,自然和学识深厚的林长民无共同语言,偏偏她的脾气也不大好,又不懂取悦丈夫,最后丈夫又纳妾室,何雪媛算是彻底被打入“冷宫”。

何雪媛对这样的境遇充满怨恨,所以时常对年幼的林徽因发脾气。我们无从知晓当时徽因的感受,但至少,林徽因是不愿做这样的女人。因为她在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中说:“我自己的母亲碰巧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女人,而且她还是天下最没有耐性的人。刚才这又是为了女佣人……我经常和妈妈争吵,但这完全是傻帽和自找苦吃。”她爱妈妈却又无法忍受妈妈的暴躁。她一定曾想过母亲不幸福的根源,她也看到了一个不独立、没学识又不温柔的女人,注定不会幸福。

所以,在自己的人生中,在处理婚姻关系的时候,她不再重蹈母亲的覆辙。她温柔、善解人意,注重内在的修养又懂得独立。

后来,她离开杭州古城,但是江南水乡的灵秀和小巷栀子花清雅的芳香已经深深融入到这个秀美灵慧的女孩身上。

在林徽因12岁时,全家迁往京城,林徽因进入著名的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上学。她江南女子温婉柔媚的气质让诸多校友迷醉。

儿子梁从诫在《回忆我的父亲》中这样描述父亲梁思成第一次见到母亲的情景:

在父亲大约十七岁时,有一天,祖父要父亲到他的老朋友林长民家里去见见他的女儿林徽因(当时名林徽音)。父亲明白祖父的用意,虽然他还很年轻,并不急于谈恋爱,但他仍从南长街的梁家来到景山附近的林家。在“林叔”的书房里,父亲暗自猜想,按照当时的时尚,这位林小姐的打扮大概是:绸缎衫裤,梳一条油光光的大辫子。不知怎的,他感到有些不自在。

门开了,年仅十四岁的林徽因走进房来。父亲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却仍带稚气的小姑娘,梳两条小辫,双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颊有笑靥;浅色半袖短衫罩在长仅及膝下的黑色绸裙上;她翩然转身告辞时,飘逸如一个小仙子,给父亲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当然,被吸引的人不止梁思成一个人。林徽因随同父亲林长民在英国游学期间,遇到了诗人徐志摩。徐志摩同样被她聪颖的才气和清雅柔媚的气质所吸引,在几次的交谈和会面之后,林徽因内在的精神气质更让徐志摩下定决心,进行热烈的追求。

女人的温柔永远是击败男人的最有力武器。男人很容易被女人的美貌吸引,可当男人真正读懂女人这本书的时候,他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其实温柔才是女人的经典之处。男人外表虽然坚强,但他们的内心却往往是很脆弱的。他们需要用女人的温柔去装点他们内心对家庭和爱情的渴望,他们的自尊有时候要靠女人的温顺来做标榜。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男人这样说:“在外面你一定要给我面子,要事事顺从、温柔贤惠。回到家里我可以什么都听你的。”这就是男人的面子问题,也说明了女人懂得温柔的重要。所以,女人的柔情似水、柔声细语、温雅如莲绝对是男人致命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