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独立自主——成就女孩非凡气质
我自信,我快乐
今天放学回到家,海子看到妈妈正在和她的老同学王阿姨在门口聊天,海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王阿姨了,赶快跑过去与阿姨打招呼。
“王阿姨好。”海子快步走上前。
“海子,你好。很长时间不见面,听妈妈说你最近的进步不小啊。”阿姨看到海子也很高兴。
“谢谢阿姨夸奖。”海子为了不打扰阿姨和妈妈说话,直接回到屋里去写作业。
王阿姨走了之后,海子就跑了出去找妈妈:“妈妈,王阿姨有很长时间不来我们家了,她还好吗?”
妈妈看看海子,说道:“王阿姨和我是从小最要好的朋友了,不过我现在看到她有点伤心难过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听妈妈这样一讲,海子便很好奇地想知道个究竟。
“王阿姨因为工作上的原因,陷入了困境之中。你也知道王阿姨是做翻译工作的,她做得尽管很出色,但是这却不是她自己最想做的工作,她喜欢做的是报社记者。”妈妈向海子娓娓道来。
“不喜欢就可以换个工作啊。为什么在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一直待着呢?”海子不等妈妈讲完,发表起自己的意见。
“其实刚开始我也是这样和王阿姨讲的,可是她对于自己在报社是否能有出色的表现比较不自信。你想,她做了5年的翻译,已经多少有了资历。如果换了工作,她很担心自己会适应不了,会做不好。而且目前的工作环境她也比较熟悉,如果再进入一个新环境的话,她也担心自己会接受不了。因为她对于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哦!是这样啊。看来王阿姨也挺不容易的。”
妈妈继续说:“其实,在两年前她本来有机会去做报社记者,就是由于她的胆怯和自卑,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使得自己与喜欢的工作失之交臂,也不能让自己的专长得到发挥。这种失落和挫败感让她十分难过。海子,王阿姨这样的心情你能理解吗?”
“嗯,如果王阿姨当时对自己更自信一些就好了。”海子小声地说道。
“是啊。”妈妈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不要因为出身和境遇感到自卑,只要我们能战胜内心的胆怯,勇敢地去做自己喜欢做、想做的事情,就能获得成功。当我们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时,幸福就悄悄降临了!”
“嗯,”海子点点头,“相信王阿姨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内心的胆怯,积极去争取,一定能得到属于她自己的幸福的。”
拿破仑曾经说过:“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坚信自己会成功,你就能成功。”
哈佛大学哲学系的一名教授一次上课时为大家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名著名学者的助手,故事是这样的:
风烛残年之际,一个学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这位助手很认真、很坚定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寻找,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于是,这位忠诚的助手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的老师寻找继承人。
然而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学者婉言谢绝了。有一次,病入膏肓的学者硬撑着坐起来,拍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半年之后,学者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学者说到这里,很失望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又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学者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整个后半生都在自责。
在一个人的心态与性格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何看待自我。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很难谈到客观地对待外部世界。自信是在客观地认清自己的现状之后仍保持的一种昂扬斗志。自信就是成功者必须依赖的精神潜能。
在当代许多世界名人中,有些人是相当自信的,有时甚至给人一种说大话、吹牛皮的感觉,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或者仍在努力做。无论如何,自信都给他们一种前进的动力,使他们敢于去攀登人迹罕至的事业高峰,创出一番骄人的业绩。
有人说过:“人生最大的损失,除丧失人格之外,就要算失掉自信心了。”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没有美貌,没有汽车洋房,但是,只要你拥有自信,那么,成功就不会将你拒之门外。何必一直羡慕别人、模仿别人呢,每个人走向成功的路都是不一样,但是那些成功的人一定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其实,成功就是自信地走属于你自己的路。
女孩,你要记住,自信的人最美丽,也最容易得到成功老人的青睐。好好握紧自信,不要将它轻易丢掉,因为那是属于灵魂的青春!
我是独一无二的
爬山之美,美在不走寻常路。
每次当蕾蕾和爸爸妈妈一起爬山的时候,大家早已都习惯于走铺好的石阶板路,从来没有想到过爬山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不过,这一思维惯性到了蕾蕾的好朋友佳佳那里得到了彻底的颠覆:爬山,佳佳从来不走石阶板路,只走土路。佳佳的老家有很多山,她从小就是爬山长大的,所以对于爬山的熟悉如同走平地。
这一天,蕾蕾和佳佳相约去爬山,佳佳跟蕾蕾说:“蕾蕾,今天咱俩爬坡,怎么样?”
啊!蕾蕾可不敢,如果摔下来怎么办?还是走台阶比较稳当。
蕾蕾不答应,连连摇头。
“不用害怕,我在你后面,保证你不会出事的。你爬一次就知道了,走台阶其实很累的。”佳佳一个劲地鼓动蕾蕾。
既然如此,蕾蕾只好尝试一下,反正有佳佳帮她,也不用太害怕,只要紧紧跟着她就好。
就这样,两个人上路了。佳佳带着蕾蕾走到别人都不会去的地方,看了很多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蕾蕾感到很兴奋。
“蕾蕾,你看,那边有个人背着一个袋子,估计是在摘果子吃啦。”佳佳根据经验判断,“我看看去,如果是的话我摘过来几个你也尝尝。”说完就一溜烟地跑下去了。
蕾蕾一个人站在那里等她,看到周围的树木和远处道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觉得走一条别人都不曾走过的小路感觉居然这么好。不一会佳佳上来了,原来那个人在摘花种子,她正好顺了一些,也好拿回去种。
这一天蕾蕾玩得很开心,因为她找到了一个和以往不一样的玩法,真的是别有滋味。
不走寻常路,多一些独辟蹊径的勇敢和智慧,你会做得更好,离成功更近。
人们惯于模仿,既出于一种惰性,更出于对先贤圣哲的追捧。但是对好的东西的模仿很容易堕落成一种媚俗,失去自我,而且在先贤们和周围人的压力下,大概没有人敢喊出自己的声音。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只懂得模仿他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失去个性。而个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因素,没有个性便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深邃的思想,更没有创造力。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儿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要不了多久,我还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
创新作为一种最灵动的精神活动,最忌讳的就是呆板和教条,任何形式的清规戒律,都会束缚其手脚,使其无法大展所长,只有敢于挑战传统、打破常规之人,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才能敞开胸怀拥抱成功。毫无疑问,你们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是具有保守思想最少的群体,是最勇于开拓进取的群体,是最勇于打破常规的群体,是创新思维最为活跃、精力最充沛、最好动脑筋、创造欲最旺盛的群体。
李大钊曾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青少年,一言以蔽之——敢为天下先!”所以,这是一个属于你们的时代,而要占领这个时代的首要条件,就是张扬自我个性,用“离经叛道”去打破所有过于迷信的经验、传统、权威和规则!
要想成功,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路来,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最后只能落个“跟屁虫”的臭名,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是区别大众的,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去设计成功的路线和方法。
创新之路犹如春草,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产物,会带来阵痛,也会有牺牲。但是,只要我们学会冷静地思考,用“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愤然为之,亦未必难”来启迪自己,用“智者不袭常”来引导自己,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就会是另一番全新景象。当我们面对学习和生活中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时,传统与规则确实能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但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上,传统与规则不但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而且还很容易让我们自设陷阱、自设障碍,从而误入死胡同,迷迷糊糊转不过弯来,以致常常做出一些糊涂事来。
这时候,请把你的个性展现出来吧!
个性是魅力的源泉
这个周末曼曼做了很多事情:很早写完了暑假作业,和小伙伴们发明了橡皮筋的新玩法,还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背起画架子,到小花园写生。
不过,曼曼最喜欢的事情,还是和妈妈说话。妈妈有点爱唠叨,不过这唠叨让曼曼又爱又恨,甚至有的时候觉得妈妈的唠叨还是蛮宝贵的。
曼曼的妈妈特别会讲故事,这是其他同学的妈妈所不及之处。说到这里,曼曼想起来同学朗朗的典故。朗朗小的时候对妈妈说:“我要听故事。”于是她妈妈就很为难:“从前有一只青蛙……”朗朗不耐烦了,怎么又是这一段,于是说:“我要听历史故事。”她的妈妈只得改口讲:“在宋朝的时候,有一只青蛙……”记得那次朗朗说到这里,曼曼在一旁都要笑翻了。
晚上吃过晚饭,曼曼在妈妈身旁不走了,她真的又给曼曼讲了一段故事: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了,誓言不到达圣山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了两个多星期后,遇见了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个教徒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个教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
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了一番后,渐渐两人就不耐烦了,气氛也变了。“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个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两只眼睛都瞎掉了!
听了这个故事,曼曼不禁一声叹息。这两个所谓“虔诚”的教徒,居然在利益的面前失掉了自己修行多年的那份善。他们变得狭隘、自私、贪婪,对彼此充满了厌恶与仇恨。许愿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原本可以拥有双赢,这下变成了“双输”。
“曼曼,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你会高看她一眼吗?”妈妈问她道。
“不会,我会很瞧不起她。”曼曼很坚定地回答。
“为什么呢?”
“因为连一点人格魅力都没有,完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样的人有什么可爱的呢?”曼曼头头是道地帮妈妈分析。
“嗯,曼曼说的对。”妈妈肯定曼曼的回答,“将来你如果走在了人生的路上,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把握自己的人格吗?”
“嗯!”曼曼使劲地点头。
“一个有风骨的人,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备受欢迎的。曼曼,你也一样,只要是对的,应该去做的,就要毫不犹豫。走你自己认为正确的路就好。”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具有较为完美或独特的人格并由此而对他人产生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而人格,则由思想、修养、道德、意志、气质、情感及性格等诸多元素综合而成。在这里向你推荐一个人作为榜样吧,她就是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的个人魅力让世界震撼。很多与她接触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她身上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只要与她接触,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这就是特蕾莎修女的感召力所在。这种感召力并不是因为她所讲述的天堂,而是因为她的简朴、真实、自然,因为她在真诚的微笑之中所流露出的适度的批评,因为她毫不做作、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的人性。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上帝无所不在的慈爱,像瑰丽的玫瑰花瓣一样撒落在她孱弱的身上,并成了一种让人感受得到的光芒。
南斯拉夫发生内战,在战区还有一些妇女、儿童没有逃离出来。特蕾莎修女请求指挥官停火:“你们这些男人要打到什么时候?战区的妇女与小孩逃不出来。”指挥官很无奈地表示:“我想停火,可对方不停呀,我也没有办法!”特蕾莎说:“那只好我走进去了。”当特蕾莎走进战区以后,双方发现伟大的特蕾莎走进战区,立刻停火!当特蕾莎带着妇女与儿童离开战区后,双方又开始激烈交火。这事传到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耳朵里,安南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是我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呀!”联合国调停斡旋了几次都无法让双方停火。而特蕾莎走进战区,双方停止交锋。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特蕾莎修女凭借着自己的个人魅力让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戴安娜王妃去印度访问时约见过特蕾莎修女,回国后她说:“当我与特蕾莎修女握手时,才发现特蕾莎没有穿鞋,而我却穿了一双白色的高跟鞋,真羞愧呀!”
1997年,戴安娜的葬礼正吸引世人目光的时候,特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特蕾莎修女”,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自前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
由此可见,个人魅力是何等重要,一个人如果拥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就算没有官衔,人们仍然会尊敬他、崇拜他。
别人的眼光,与我无关
早上雨爽快要去上学的时候发现书包背带坏掉了,怎么办?总不能抱着书包去上学吧!雨爽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情急之下,妈妈对她说:“雨爽,我们家有一个很老很老的军绿色背包,还是十年前妈妈背的,实在不行你先将就一天,妈妈把你的书包拿去修,好不好?”
雨爽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好依靠妈妈的“救援”了,等妈妈把她的书包拿出来,雨爽一看就傻了:那是什么时代的包啊,妈妈真有趣,居然还把这样土得掉渣的包留下来。
可是如果不背这个书包的话,今天就没有办法去上学了,雨爽想到这里,也只好硬着头皮把它背到学校里来。
到了学校,雨爽看到了同学米米异样的眼光,不由得把头低了下来。
“雨爽,你的新书包是在哪里买的?真够时髦啊。”米米一声惊叹。
什么?不会听错了吧?时髦?雨爽感到不可思议,米米在故意取笑自己吧?
“没有,我的书包坏掉了,这是妈妈的书包,我先用着。”雨爽急忙向米米解释,希望她不要介意。
“哈!那真巧啊。雨爽,你可能还不知道吧,现在市场上有一股复古风,就像你这样的几十年前的老样式又流行回来了。哈哈!原来是你家的古董啊,我以为你赶潮流特意买的呢。”米米边说边笑。
听米米这样一说,雨爽不禁也乐了,再看看这个包包,好像没有那么土了。
晚上回到家,妈妈跟雨爽说:“我帮你把书包修好了,明天你就可以换过来了。”
“不用,妈妈,这个书包我想多背几天呢。”雨爽认真地告诉妈妈。
“为什么?你不是嫌那个式样很老吗?怎么突然又不换了。”妈妈一脸疑惑地问雨爽。
雨爽把白天米米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向妈妈又复述了一遍。
妈妈听了之后也开心地笑了起来:“没想到,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东西现在居然会流行,呵呵。”
是啊!人们的审美眼光啊!究竟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新潮的?什么是过时的?还真不好说呀!
女孩们,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有主心骨的人?你在做事时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决定,还是听从别人的话摇摆不定?你会不会因为有人说你新买的裙子太花哨而闷闷不乐一整天?你会不会因为别人说你不行就不再去努力?很多时候,我们在通向成功的奋斗之路上常常被一些人和事所干扰,最终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找不到回头的路。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语气中免不了有几分得意。
杨岐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白云怔住了,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心里很烦,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怎么也找不出师父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就去问师父为什么笑。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因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陷于别人给我们的评论之中而迷失了真实的自己。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等都可能搅扰我们的心,使我们丧失往前迈进的勇气,甚至让我们成天沉迷在愁烦中不得解脱,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自我。事实上,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情,是别人的生活态度,而你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才是你的生活态度。不要因为身边的一些事和人而受到影响;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本非善意的话而受到伤害;不要因为别人做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否定自己。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做人的原则,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盲从他人,便会丧失主见、失去自我,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能如矮子观戏,人云亦云。
上帝曾把1、2、3、4、5、6、7、8、9、0十个数字摆出来,让面前的十个人去取,说道:“一人只能取一个。”
人们争先恐后地拥上去,把9、8、7、6、5、4、3都抢走了。
取到2和1的人,都说自己运气不好,得到很少很少。
可是,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地取走了0。
有人说他傻:“拿个0有什么用?”
有人笑他痴:“0是什么也没有呀,要它干啥?”
这个人说:“从零开始嘛!”便埋头不言,孜孜不倦地干起来。
他获得1,有0便成为10;他获得5,有0便成了50。
他一心一意地干着,一步一步地向前。
他把0加在他获得的数字后面,便十倍十倍地增加。终于,他成为最成功、最富有的人。
其实,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道彩虹,是一道别人永远无法再次演绎的彩虹。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幸福,何必羡慕别人?放开自己,挣脱别人对我们的束缚,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天空,你才能活得更洒脱,才能在充满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踏实。
我才是自己的中心
期末考试临近了,紧张的学习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方方很不想复习,甚至开始讨厌学习了,并且讨厌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为什么人一定要学习呢?为什么人一定要考试呢?为什么考试就一定要争取高分呢?唉!算了,不去争取了。
这些天,方方处于极度的低潮期,觉得自己快要不能呼吸了。
晚上,方方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老妈,要是再不找人说话,方方觉得自己会疯掉。
妈妈听了方方的一番牢骚之后,很理解地拍拍她的肩膀鼓励道:“放轻松,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如果你现在讨厌学习的话,那就不要勉强自己了。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出去玩好不好?”
“出去玩?”方方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妈妈,还有两周我们就要考试了呢。”
谁知妈妈却回答说:“我知道的啊,但是我觉得你现在的状态不在学习上,不如先出去玩一玩,调整调整,回来之后重振旗鼓。要玩就开开心心地玩,要学就专心致志地学,这样不是很好吗?”
“嗯。”方方很感慨还是老妈了解自己。
“不过,方方你要相信自己,不可以动不动就轻言放弃,这样可是不允许的啊。”
妈妈语重心长地跟方方说,“当你在学习或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应该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自己把握住自己,你说是不是呢?”
“嗯。”方方使劲地点点头,决心要用剩下的时间抓紧复习功课,争取考出好成绩。
方方现在知道了,她不单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因为学习也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带来快乐。
女孩们,相信你们一定听过“自甘堕落”、“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诸如此类的话,这些都是在描述一个人有不好的境遇,然后自我放弃,结果把自己推向失败颓废的人生境地。
仔细想想,每一个人都难免会犯以上的错误,只不过是程度轻重的差别。无怪乎有句话形容“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放弃一些本该坚持的东西。
有一个女孩子穿着干净的鞋子,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走在泥泞的路上,为了保持鞋子干净,她走走停停,特意挑比较高和硬的地面。可是一不小心,她还是踩到了烂泥里,干净的鞋子霎时脏了一大片。她懊恼极了,于是便不管不顾,两只鞋随意踩在泥路上,走得非常快。
这种场景是不是也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既然脏了,那么就让它更脏好了;既然坏了,那么就毁了它……心理学家指出,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多少都隐藏了一些“自毁”的倾向,这种内在情绪的冲动常常会驱使一个人做出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事情。譬如,有人整天絮絮叨叨,看什么事都不顺眼,动不动就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好像所有的人都做了对不起他的事;还有的人,生活漫无目标,整日无所事事,只会嫉妒别人的成就,自怨自艾,认为任何好运气都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此外,还有的人嗜酒如命、好赌成性、饮食不知节制、消费成癖、纵情声色,等等,这些都是自毁行为。
其实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比如经济窘迫、错失爱情、事业不顺等,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往往有两种选择:悲观的人整天长吁短叹,认为自己无可救药,就此颓废不振,结果人生变得更加暗淡和闭塞;乐观的人一笑置之,从头开始,坚持不懈,生活越来越精彩。事实上,人生成败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在地上碾着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还是有人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也就是说,完全属于你的内心所想!你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除了自己,没有人能让你贬值。不要因为自己的普通、贫穷或暂时的失意而自怨自艾,无端地贬低、自毁自己。只要你承认自己、肯定自己,给自己足够的自信和勇气,总能发现自己的价值。事实证明,在贫贱与困境中保持着内心昂扬和人格完整的人,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敬佩。
推销独特的自己
在凌凌的家庭成员中,姐姐是她的“偶像”,因为凌凌的姐姐萌萌不仅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办事能力的班干部。
凌凌经常分析萌萌姐姐如此强势的原因,这也许和她是白羊星座有关的缘故吧。
凌凌还记得当时姐姐还在上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对她说:“你是个女孩,所以请你来当副班长好不好,我们再选一个男同学当正班长。”
没有想到的是,姐姐很果断地对班主任老师说:“如果要我当班长,我一定就当正班长,不要当副的。”
老师看到萌萌的态度如此肯定,那种自信让老师不得不相信萌萌是个有能力的学生,最后还是选择她任班长。而且,萌萌从一进校就当上了班长直到毕业,没有人能够取代她。
凌凌很为自己的姐姐叫好。
如果要问萌萌有什么“成功秘诀”没有,她一定会说:“自己相信自己,让别人相信自己,然后努力去做就行了。”
这就是凌凌的姐姐,凌凌真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她一样如此“强悍”。
其实,不管是参加班干部竞选还是进行社会实践,要想脱颖而出,每个人都必须有自我推销的能力。
也许当女孩们看到“推销”这个词时会觉得诧异,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推销似乎针对的只是商品,而推销只是成人的“活计”,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
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人的能力并不强,可是他却获得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有的人虽然满腹才学,却呆板木讷,碌碌无为,这并不难理解,前者之所以能获得不错的工作,往往是因为他善于推销自己。而如果你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推销又从何谈起呢?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推销自己的过程,这也就要求女孩们必须学会推销,掌握推销技巧。
1960年,美国大选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在两位主要候选人约翰·肯尼迪和查理·尼克松之间展开了一场非常关键而激烈的电视辩论。
辩论前,很多政治分析家都一致认为肯尼迪处于劣势,因为他年纪轻,名气比较小,而且是一位天主教徒,虽然非常富有,但是说话的时候操着浓重的波士顿口音。但是,实际上,美国观众在荧屏上看到的却是一个心平气和、说话很轻松又富有幽默感的肯尼迪先生,面孔十分讨人喜欢。坐在旁边的尼克松却显得饱经风霜,紧张而不自在,据说,就是通过这次电视辩论的对比,肯尼迪因为借机很好地推销了自己,从而赢得了美国大众的喜欢,最终打败了强劲对手尼克松。
如果想了解自己的价值,以至于能够成功地推销自己,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
第一,要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比如通过问自己一些“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我能满足他人什么需要”、“我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等问题来了解自己。
第二,要充满自信心。在推销自己的时候,只有充满自信,才具有感染力,才能让对方相信自己的优秀,让对方明白接受你的推销才是当前他最好的选择。
第三,要有沟通表达能力。出众的口才和沟通能力更容易让别人相信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从而达到你的目的。平常你可以多和他人沟通,并通过辩论来提高自己的口才。
第四,注意外在形象。你不一定要拥有美丽的外表,但是务必要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第五,认识对方。一个人要想成功地推销自己,还要弄清楚对方是谁,判断对方的看法和观点。再根据具体情况见机行事,不能盲目乱来。
此外,还需要掌握推销的要领:
(1)要善于面对面推销自己,并注意遵守下面的规则:依据面谈的对象、内容做好准备工作;语言表达自如,要大胆说话,克服心理障碍;掌握适当的时机,包括摸清情况、观察表情、分析心理、随机应变等。
(2)要有灵活的指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这样。有时你虽然针对对方的需要和感受去推销自己。仍然说服不了对方,没有被对方接受,那么你就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倘若期望值过高,就应适时将期望值降低一点;还可以到与自己专业技术相关或相通的行业去推销自己。美国咨询家奥尼尔这样说:“如果你有修理飞机引擎的技术,你可把它变成修理小汽车或大卡车的技术。”
(3)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4)应以对方为导向。要注重对方的需要和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感受说服对方,并被对方接受。
(5)要注意控制情绪。人的情绪有振奋、平静和低潮等三种表现形式。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自我形象的重要表现方面。情绪无常,很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为了控制自己开始亢奋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尤利斯提出三条忠告:低声、慢语、挺胸。
没有人天生就是自我推销的高手,也许你胆小害羞,也许你不善言谈,而自我推销无疑是对你自己的一个巨大挑战,勇敢地向自己挑战吧!
求人不如求己
芬芬和妈妈很谈得来,在芬芬的眼中,妈妈既是一个好妈妈,又是一个好朋友。
这天,芬芬和妈妈一起聊天,谈起了同学们的一些事情。
“妈妈,其实我的同学们也都私下里谈论着自己的父母。”芬芬对妈妈说。
“是吗?那你们都谈些什么呢?”妈妈好奇地问芬芬。
“其实大家谈的问题都差不多,一般都是谈论谁的父母不发脾气,谁的父母更好看,谁的父母更宠孩子,谁的父母更有钱,谁的父母官职更高等。”
妈妈听了芬芬的话说道:“我挺好奇你们这些孩子的,父母有钱没钱、有权没权对你们来讲有很大关系吗?”
“妈妈,您不懂了吧。父母有钱有权,那我们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路可就好走多了吧。但是我的家境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我既不自卑,也不自傲。”
妈妈听芬芬这样一说,脸上显出了不快的表情:“芬芬,一个人,无论家境如何,到了社会上,都应该靠自己的实力立足,而不是依靠父母。”
“妈妈,我虽然不想事事倚靠你,但是我也想着以后遇到困难了还可以有爸爸妈妈做靠山,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还是希望凡事倚靠自己。”芬芬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跟妈妈说了说。
“好孩子,这样想就对了。”妈妈很高兴,“小的时候,你可以靠着拐杖,学会了走路。但当你稍微长大了之后,比如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摆脱依赖这根拐杖,迈开自己的双腿,学会去开路。没有人可以让你依赖一辈子,包括父母。你每摆脱一份依赖,你就多一份自主,也就会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芬芬决定将来要靠自己,抓住机遇获得好的发展。
女孩们一定要记住,并不是所有的机遇都会主动找到你的头上,机遇有时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有时神秘得像行踪不定的女巫,总不肯轻易露面,但人的生存是主动的,所以,机遇大多是被人创造出来的。许多人不仅善于抓住机遇,更善于创造机遇,他们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奋斗。开始时他们是在追寻机遇,而一旦他们自身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机遇便会自动登门拜访。
而且,随着我们自身才能的不断提高,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也会相应的有质和量的提高。可以说,没有他们这些主观的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良好机遇。从这个角度来说,机遇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创造出来的,是对其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回报。如果女孩们看了林肯的传记,了解了他幼年时代的境遇和他后来的成就,就可能对“没有机会只是弱者的托词”这句话感触更深了。年幼的林肯住在一所极其简陋的茅舍里,既没有窗户,也没有地板;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他仿佛生活在荒郊野外,距离学校非常遥远,既没有报纸、书籍可以阅读,更缺乏生活上的一切必需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天要跑二三十里路,到简陋不堪的学校里去上课;为了自己的进修,要奔跑一二百里路,去借几册书籍,而晚上又靠着燃烧木柴发出的微弱火光阅读。林肯只受过一年的学校教育,但是他竟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一跃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典范人物。
林肯没有坐等机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而是一直在努力地改善自身条件,坚持不懈地学习,尽全力地寻找机遇、发掘机遇。林肯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会没有机遇”。无论你的先天条件处于怎样的弱势,只要我们自己不与弱者为伍,坚持与强者为邻,学习他们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斗志,即使机遇不来找你,你也会找到发展的机遇。
通观世界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凡是在世界上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是那些“没有机会”的苦孩子。
例如,只有划水轮的福尔顿,只有陈旧的药水瓶与锡锅子的法拉第,只有极少工具的华特耐,用缝针机梭发明缝纫机的霍乌,用最简陋的仪器开创实验壮举的贝尔……物质的匮乏使他们看来已经“没有机会”了,可正是他们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没有机会”永远是那些失败者的托词。当我们尝试着步入失败者的群体中对他们加以访问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告诉你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像别人一样的机会,没有人帮助他们,没有人欣赏他们。他们还会对你叹息好的地方已经人满为患,好的机会已被他人挤占。总之,他们是毫无机会了。
制造机遇需要对自己的行动目标心中有数,并做到胸有成竹,而且对于制造机遇的方式技巧也要运用自如。接下来,需要的是一般常人难以匹敌的韧劲,一种不达目的绝不放手的劲头。但这种劲头并不是蛮干,而是向着明确的目标不断学习、不断改善自我。
比尔·盖茨说,等待机遇而至成为一种习惯,这真是一件危险的事。工作的热心与精力,就是在这种等待中被消磨殆尽的。对于那些不肯努力学习、工作而只会胡思乱想的人,机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那些勤奋刻苦的人,不肯轻易放过任何机遇的人,才能看得见机遇。
机遇的降临往往是非常偶然的,机遇就暗藏在你的日常行事之中;不管你从事什么,其中都有机遇。
当一个人计划周详、考虑缜密,在多种有利因素的配合下,时机常常会来到你的身边。一个强者,总能创造出契机,并能借助机遇的双翼,搏击于学业与事业的长空。
女孩们不仅要把握机会,更要创造机会。走向成功的人,绝不是一个逍遥自在、没有任何压力的观光客,而是一个积极投入、“执迷不悟”的参与者。善于制造机遇,并张开双臂迎来机遇的人,最有希望与成功为伍。积极创造机遇,也正是女孩们必须具备的人生态度。
机遇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的到来,条件往往十分苛刻,且相当稀缺难得。要获得它,需要极大的“投入”,才会有“产出”,需要高昂的代价和成本,这就是准备相当充足的实力、雄厚的才能功底。机遇相当重情谊,你对它倾心,它也会对你钟情,给你报答。但机遇绝不轻易光顾你的门庭,不愿意花费“投入”的人,也得不到它的偏爱与回报。
机遇绝非上帝的恩赐,它是创造主体主动争来的,是主动创造出来的。机遇是珍贵而稀缺的,又是极易消逝的。你对它怠慢、冷落、漫不经心,它也不会向你伸出热情的手臂。守株待兔的人,常与机遇无缘,主动出击的人,才易俘获机遇,这是普遍的生存法则。你若比一般人更主动、热情的话,机遇就会向你靠拢。敢于创造机遇,才能把握成功。创造机遇需要一种韧劲、磨劲,需要耐心。当你确定明确的奋斗方向,有坚定的信念,并时时刻刻准备“接纳”机遇时,机遇女神可能真的离你不远了。
但创造机遇只有耐心和韧劲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应该积极主动地出击,展示自己的优点和强项,创造成功的机遇。
机遇最喜欢爱拼善攻、有挑战性格的人。所以,在机遇面前,无疑需要敢于拼搏、锲而不舍的劲头,将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有勇于战胜那些看似难以克服的困难,才会使机遇发挥出极大的效能。有些人为艰难所折服,就会使已到手的机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使自己功亏一篑,也使机遇付诸东流。女孩们正处于人生的花季年华,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但如果要更健康地发展、更快乐地成长,就要勇于创造机遇。请记住,人生路上灿烂的花朵,往往是靠自己争取创造的。
不要犹豫不决,当断不断
几天前,宣萱收到了一个邮寄错误的包裹,上面写着“晨曦收”,但是宣萱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邮递员叔叔告诉她:“没错,你看地址就是这里。”当时含含糊糊的宣萱只好留了下来。
后来妈妈知道了之后开始责备她:“宣萱,这个东西不是寄给我们的,你应该给邮局退回去,这有什么可犹豫呢?”
“嗯,我现在就去打电话。”听了妈妈的训斥,宣萱也觉得是自己错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问她:“宣萱,你打邮寄电话了吗?”
宣萱回答:“打电话了,邮局的人说过两天才来取。还好邮局的人比较负责,要不然的话我就没有办法收场了,那个叫晨曦的人也一定会很生气的。”
“是啊,以后对待这样不明不白的事情一定要谨慎啊。”妈妈再一次嘱咐宣萱道,“宣萱,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接下来,妈妈就讲开了。
哥斯特朗夫小时候住在芝加哥。一天,他在一家杂货店看到一块手表,这块表的价格是一美元。他没有钱,而且也不可能很快筹集到一笔钱,所以问店主能不能先把这块表给他,以后再分期付款。店主同意了。
第二天,哥斯特朗夫偶然对母亲提起了这件事,母亲坚决反对他的这种做法。在她看来,他利用了别人的信任。她把钱付给店主后,回家找到儿子。
“难道你不明白吗?”她说,“你想买一块手表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你完全不明白该怎样挣这笔钱。尽管这里面不存在撒谎和欺骗,可是在这个事情上你显得太轻率了。这是一件不明不白的事。孩子,你应该注意:不明不白地处理事情,结果会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
母亲把手表拿走了,直到哥斯特朗夫挣到这笔钱,才能从她那儿把手表买来。
多年来,哥斯特朗夫一直记着母亲的教诲。作为新闻评论员,他必须始终警惕着不明不白的事情。对半真半假的报道避而远之,对听来很真实却又有声有色的故事置若罔闻。
一些投机商愿意给哥斯特朗夫一大块土地,他们没有建议他在广播中谈论他们的资产,只是让他报道他在他们的地区拥有土地。但是哥斯特朗夫认为这是一件不明不白的事情,所以,拒绝接受他们赠给自己的土地。
听了妈妈的故事之后,宣萱说:“将来我也要向哥斯特朗夫学习,对一些模棱两可的事情要养成慎重处理的习惯。”
“嗯,这就对了,现在的社会很复杂,如果一些事情没有搞清楚就不明不白地处理了,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会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所以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和独立性,要避免模棱两可的事情。”
宣萱听了之后羞愧得没有再说话。
挑战自己,有时意味着要改变,尤其是在不好的习惯上。“你能不能快点作决定啊,老是考虑来考虑去,到底在犹豫什么呢?真急人!”朋友等着你作决定,可是你却迟迟给不了答复,这让他焦躁不安。
“到底选哪个答案呢?”考场上,犹豫间,时间不知不觉地遛走了,等到交卷子的时候,你才惊呼,“我还没做完!”
“这两个都好看,我都喜欢,可是到底哪个更好呢?”仅仅为了两件相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衣服,你就能站着盯上半天,本来计划好的事情也全都泡了汤。
……
生活中,这样的女孩不在少数,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她永远都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用她的话就是,“我还要考虑一下”,她一直都在犹豫。
兵家常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也。”实际上,日常做事也是如此。犹豫不决,当断不断的祸害,不仅仅表现在战场上,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处处展现着。
比如在学习上,你很可能因为犹豫而浪费了时间,最后交上一份不完整的答卷,而与梦寐以求的学校擦肩而过;比如在与人交往时,你与一个好朋友发生了误会,而你一直犹豫着是否要和对方重归于好,你的犹豫最后很可能使你们之间的友谊出现破裂;比如在商场上,你很可能因为犹豫就错过了绝好的机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犹豫不决,当断不断,最后在商场上你将注定只会一败涂地,无立身之处。
因此,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当然,这里的坚决果断并不等同于武断,而是要在认真分析判断、认准形势、深思熟虑下所作出的决定,这也绝不是心血来潮或凭意气用事。
宋人张泳说:“临事三难:能见,为一;见能行,为二;行必果决,为三。”当机立断的另一方面,并非仅仅指进攻和发展。有时,按兵不动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种果敢的行为,该等待观望时就应按兵不动,该撤退时就要撤退,这也是一种当机立断的行为。
女孩们一定知道“夜长梦多”这一俗语吧。它指的是做某些事,如果历时太长,或拖得太久,就容易出问题。“夜长”了,“噩梦”就多,睡觉的人会受到意外的惊吓,反而降低了睡眠的效果。同样的道理,做事犹犹豫豫,久不决断,也会错失良机。
《史记》中有“兵为凶器”的说法。意思是说,不在万不得已时,不得出兵;但是,一旦出兵就得速战速决。“劳师远征”或“长期用兵”,注定结局都会是失败。
拿破仑穷兵黩武,征战欧洲,不可一世,于是后来有了“滑铁卢”之悲剧;希特勒疯狂侵略他国,得到的是国破身亡,主权不保。这都是由于他们没有认清战争的害处,他们不懂得“夜长梦多”的真正外延。
中国人向来讲究从容自若、慢条斯理的做事态度。即便是大难临头,“刀架脖子上”也能泰然处之。能够做到如此者,才算得上气宇大度的君子。但是,这并不是表明中国人做事就喜欢拖拉,或不善于抓住战机。事实上,中国人在追求和谐、宁静、优雅的同时,无时不在潜心于捕捉机遇。
有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也是优哉游哉的处世信条,但就其内涵,远非字面那么浅显。所谓“无为”并不是单纯的“不为”,而是“阴谋诡计”之极为,它无时不在宁静的外表下进行频繁的权谋术数的操作。打个比方,一个车轮,以无限的速度旋转,似乎就看不到它在旋转了,抑或看到的是倒转,“无为”就是这种状态,“无为”才能“无不为”。
因此,做事不能太犹豫不决,而应快速决断;不要再徘徊、踌躇,做事快而敏捷者才能够成就大事业。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小如,这个假期你想怎样安排呢?”妈妈饶有兴致地问小如。
“嗯,我想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小如认真地对妈妈说。
“嗯,你说我听听。”妈妈想让小如说得细致一点。
要知道,班上有很多同学的家长都希望利用这个假期给孩子好好补习功课,甚至有一位家长买来了一摞的习题,让那个同学在一个假期之内全部完成,否则就不可以玩游戏。
也许,妈妈也希望小如能够做上几本习题,巩固一下学习的知识,可是小如实在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听到妈妈问小如有什么计划,小如心里有点发凉,也许妈妈正准备做思想工作,希望她利用假期的时间好好学习呢。
“妈妈,我想和您商量……我不学习了行吗?”小如想还是先下手为强,主动和妈妈商量起来。
“呵呵,当然好啊。只要你把时间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做什么妈妈都会支持的。”妈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小如感觉自己快要幸福死了,眼前的这位母亲,简直就是一位天使。
“嗯,我想利用假期的时间把全套的凡尔纳探险小说读完,还想用假期的时间练习吹长笛和口琴,剩下的时间用来写作业,其实我们的作业很多呢,每天完成一点点,足够我写一个假期的。”小如把自己的构想向妈妈陈述了一番。
“小如,妈妈支持你的想法。”妈妈的话好比是一颗定心丸,总算让小如愉悦起来,她继续说,“你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已经很累了,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地调节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妈妈不强迫你像其他的同学那样在假期补习。不过,开学之后,我们要有一个更好的精神风貌对待学业,争取更上一层楼,好吗?”
“哦!万岁!”小如高兴的神情溢于言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可做,在众多事情当中,女孩们一定要清楚地了解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为了种种原因,他们逼迫着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最后往往后悔莫及。
有一位机械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转行,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他已经学了二十几年的机械,如果突然换一份其他的工作,会感到很不适应,尽管不喜欢,却无法抛开累积二十多年的机械专业知识。他想改变,但又甩不掉过去的包袱,自然无法突破。于是他陷入了痛苦之中,他常常叹息着说:“如果当初我选择喜欢的事情就好了。”
生活中,像这位机械师的人很多,不管是学习或是工作,他们大多都在作着自己讨厌的事情,又不得不逼迫着自己去做好这些事情。不断挣扎中,他们往往失去了动力,当遇到学业或事业的瓶颈时也无法突破。他们也想过要改变,为此还不断地征求别人的意见,可最后还是很少有人试着去改变。
这其实是一个矛盾,既然知道自己再继续做下去也不会有兴趣,就应该果断地作出离开的决定。与其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不如把精力投入在喜欢的领域。也许你担心无法适应或开拓一个新领域,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必定充满了力量,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只要付出努力,相信一定会取得成功。
很多年前,一位名人讲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
所以,尝试着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如果想让自己做事更有成效,女孩们就必须作出更好的决定,采取更好的行动。
罗克的故事对你们或许会有所启发。
罗克一直很喜欢运动和数学,从小到大,他一直是运动健将,不仅担任过体育队长和篮球、乒乓球队长,还是校田径队的杰出运动员,罗克曾经想过要如何把兴趣发展成职业,也曾经梦想成为世界冠军。
但罗克在思考后觉得:“靠体力过生活,并不是我真正喜欢过的生活,虽然我非常喜欢运动。”
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罗克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他也曾经想过,要当一位数学教授。但罗克发现,当一位数学教授,也并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于是他继续寻找另一个可以当成他终生事业的工作。
17岁的时候,罗克接触了汽车销售业,因为他很喜欢车子,他想自己应该可以做得不错;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之后,他发现这个行业有非常大的特色,但是他的个性似乎并不适合,于是,他又转行了。
从16岁到21岁,罗克陆陆续续换了18种不同的工作,每一处,他都想着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不断地思考,最后他终于有了一个伟大的发现,那就是他身上的一个特点:他从小到大一直很热心,很喜欢帮助别人,同学数学不会,他很喜欢教他;别人篮球打得不好,他会自告奋勇过去教他。因为罗克相信,只要自己可以,别人一定也做得到。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罗克参加了一个激发心灵潜力的课程,它给了他非常大的震撼。
罗克发现,自己上了那么多的课程,学习了那么多的资讯,却没有任何一个课程比得上他的老师安东尼·罗宾在短短的8小时当中所分享给他的那么多。
罗克想,假如他以后也能做别人所做的事情,把一些真正对人们有帮助的资讯,不管用何种渠道,书籍、录音带或是录像带,然后分享给想要获得这些资讯的人,那该有多好。投入这项工作之后,罗克终于找到了那个他最喜欢的工作,这就是他毕业所寻找的方向。经过了七八年的坚持,他终于可以在心理学崭露头角,让非常多的人得到非常具体的帮助。
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做喜欢做的事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充满激情,所以,女孩们,突破现在的自己吧,积极行动起来,去做喜欢做的事情!
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这个下午,小欣欣实在是闲得无聊,只好跑过去找妈妈:“妈妈我现在没有事情做,你陪我玩一会儿吧。”
妈妈放下手中的家务,问她说:“欣欣,你有这么多的功课需要复习,屋里有很多买来的课外书没有看,怎么说自己没有事情做呢?”
“一个人觉得无聊啊,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妈妈你陪我说说话,然后我再回屋里看书好不好?”小欣欣和妈妈泡起了蘑菇。
“嗯,那妈妈给你讲个名人故事算了。”妈妈无奈地回答。
文坛的传奇女人张爱玲被喻为寂寞的精灵。
张爱玲诞生时,古老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封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然而封建大家庭的内部依旧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古老的文化与那种安稳、舒缓的传统生活方式还在继续着。张爱玲诞生时,其家境已经没落,但仍维持着大家的风范。
这样的出身,注定张爱玲从小就缺少玩伴。而父爱的缺失使张爱玲更加的孤独,她的父亲其实对自己聪慧的女儿是十分喜爱的,在张爱玲小的时候经常带着她去应酬,有时还和女儿谈谈亲戚间的笑语。然而,她的父亲是典型的封建贵族遗少式人物,他的爱是要根据自己的心情而定的。当时封建家族的没落景象又使得张爱玲的父亲时常心情郁郁而顾不得疼爱她。
在这样的孤独的童年里,张爱玲用自己内心深处的苍凉冷静地观察着旧式生活的腐朽败落,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阴暗、畸形的心理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她日后一系列深刻洞察人情世故和人性冷漠的作品准备了丰厚的素材。
大学期间的张爱玲也显得比同龄人要冷漠和孤独。她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只是埋头于研读西方文化、西方历史和文学,她就是在这时完成了厚积薄发的蛰伏蜕变。
1943年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张爱玲敲开了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周瘦鹃家的大门,她拿了自己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来毛遂自荐。周瘦鹃这位悲情小说作家在张爱玲告辞后,开始在灯下细细阅读。一边读,一边击掌,他为作者遣词造句的老练,洞察人情世故的深刻与冷漠而惊叹不已。于是《沉香屑》很快在周瘦鹃主办的《紫罗兰》上发表。
张爱玲后来的事情为人所共知,至1995年她寂寞地死去,这个孤独的女子造就了文坛上至今为止最华丽的文字,赢得了数以万计近乎喧嚣的惊叹。
听了妈妈的故事,小欣欣这才明白,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妈妈在教育她要忍受一个人时的孤独。妈妈说:“欣欣,你要知道,在人生的长河中,既有欢乐和愉悦,也会有孤独、寂寞和焦虑。只有经过沉默修养和孤独洗礼的人,才能捕捉到人生的真正底蕴。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认识自我。”
“嗯。”小欣欣想起来几天前看到的香港青年女摄影家李乐诗,她自己一个人背着行囊睡袋,独自漫游世界,曾经有一个记者问她:“旅途漫漫,而你却形单影只,就不怕孤独和寂寞吗?”没想到她却回答说:“我孤独,但没有时间寂寞。孤身走路我才能专注,专注才能捕捉摄影契机。”
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也是一种享受吧,可能现在小欣欣还体会不到吧。
“拜拜,妈妈,我回去享受孤独去了。”
其实,女孩子的自立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独立上,更应该体现在精神和情绪的独立上。女孩子常常可以忍受事业的艰辛、生活的起伏,却不能忍受寂寞。其实孤独有它独特的价值,孤独,能造就大师。这是因为,摆脱虚浮、繁杂的困扰后,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就能自由地翱翔。许多学者名流,沉潜书斋,甘于淡泊,耐得住清苦和寂寞。有的超尘脱俗,蜗居书斋,潜心治学,终有所成。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保持一个人的平常之心,方可在变幻多端的社会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着力点,才能一展自己的才华,才能蓄势待发,最终跃出平凡,成就不朽功业。
孤独,并不是凄凉,更不是悲哀。农夫在孤独中耕耘才有好的收成;十年寒窗的儒生,也一定是孤独的。把生命和精力花在哗众取宠的闲聊和茶楼酒馆的应酬上,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有人说,孤独,就是将最后的生命、生命中最后的力量留给自己,留给创造。在孤独中寻求自我的价值,实现自我的价值。
当一个人静静地、不为外界的噪音所侵袭时,世界就会变得洁净。在这种环境下,你可以遐思万千,为构思的文章润色,为创造的大厦添砖……你完全不用为琐事杂务劳神,不用为人间不平而忧心,若能进入这种境界,你就能在充斥着虚无的社会中寻觅到一个真实的自我。
可以说,孤独是自我深思、自我完善的一个良机。因为,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局限,投身于人类科学和文化的创造,就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高尚的、永恒的充实和快乐,就能进入幸福的美好境界。
学会享受孤独,就会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收集新绿。与其让生命在无休止的纷争中窒息,何不置身孤独,漂洗心扉,净化灵魂。如果非要登上绝顶才能见到日出的辉煌,不如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山脚的溪边,看映在水中半残的虹;如果一定要似夜莺的歌唱才能打动别人,不如孤雁一鸣,划破天空的寂静。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适当地享受孤独,太嘈杂的生活会让人疲惫不堪,太烦琐的事情会使人精神恍惚。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于周旋在没完没了的社交之中而没有机会倾听自己,则更加可怜。孤独是一种境界,一种美。
著名女性作家安娜·莫柔·林德伯格在《大海的礼物》中,强调了这一观点。她这样讲道:因为只有空间才会使美丽开花,有了空间才能产生事和物,人们才会变得独特而更有意义,因此也就显得美丽。
老教授的错误
丹妮顺利通过了大学考试,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名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刻苦学习,她的成绩名列前茅。
一次,在一堂实验课上,阿尔法教授安排学生们做实验,他详细讲解了做实验的具体步骤,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丹妮按照阿尔法教授在课堂上讲述的步骤做实验,结果却总是跟教授讲述的理论不符合。
于是,丹妮又重新做了好多次实验,发现理论与实验的结果还是不符合。她开始仔细研读教科书上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实验的部分内容,结果她震惊地发现,阿尔法教授讲述的实验步骤中有一个错误的地方。
随后,丹妮就把自己的发现和看法告诉了阿尔法教授。但教授说:“那一定是你自己弄错了。”
丹妮说:“我完全是按照您讲述的实验步骤来做的,但结果却总是不符合,也许是您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一些问题。”
阿尔法教授于是问:“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其他同学都没发现错误呢?”
丹妮说:“他们或许在按照您讲述的步骤做完实验后,没有仔细去检查实验的结果。”
阿尔法教授开始有些将信将疑了,他说:“难道我设计的实验步骤真的错了吗?让我去仔细看看。”
丹妮于是和阿尔法教授一起来到了实验室,教授开始亲自指导着丹妮做实验,结果,确实是实验步骤有错误。
看到这样的结果,教授对丹妮说:“真没想,到我设计的实验步骤其他同学都做了,却只有你一个人指出它有错误。看来,我得重新设计这个步骤了。”
丹妮马上说:“也不用全部否定啊!其实,只要改进一个地方就可以了。”
接下来,丹妮就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了教授。教授一听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夸起了丹妮:“你喜欢思考,而且敢于质疑,是个好学生,你提出的建议让我的设计方案更加完美了。”
丹妮不好意思地说:“其他同学是太崇敬您了,以至于丝毫都没有怀疑您的设计会有什么错误,其实我也是反复做了多次实验之后才发现问题的。”
阿尔法教授高兴地说:“虽然你用事实证明了我的设计方案有问题,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希望你将来比我更优秀。”
丹妮果然没有辜负阿尔法教授的期望,两年后,她就如愿地被学校录取为研究生。
富兰克林曾经说:“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女孩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一旦发现问题要敢于质疑,千万不要盲目崇拜学术权威和专家的理论。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曾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每一个人都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有自己的独特思维,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身后,在别人的思想里打转。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就是失去自我,成为别人的复制品。
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追随者和模仿者,他们总是喜欢依照他人的足迹行走,沿着他人的思路思考。他们认为,“模仿”可让自己省心省力,是走向成功、创造卓越人生的一条捷径。岂不知,“模仿乃是死,创造才是生”。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是追随时尚者,第三个吃螃蟹的人就是庸才。欧文·柏林与乔治·格希文第一次会面时,已是声誉卓著的作曲家了,而格希文却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以格希文所能赚的三倍薪水请他做音乐秘书,可是柏林也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为欧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只懂得模仿他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失去个性。没有个性便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深邃的思想,更没有创造力。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那些电影导演都坚持要卓别林学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演员,可是卓别林直到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才开始成名;鲍勃·霍伯也有相同的经验,他多年来一直在演歌舞片,结果毫无成绩,一直到他发展出自己的笑话本事之后才成名;威尔·罗吉斯在一个杂耍团里,不说话光表演抛绳技术,持续了好多年,最后他才发现自己在讲幽默笑话上有特殊的天分,他开始在耍绳表演的时候说话,才获得成功。
上天是公平的,它在赋予人们生命的同时,也将不同的天资嵌入到每个人的身体里面。女孩们只需动动脑,努努力,就能把它充分挖掘出来,像所有成功者那样,在创造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每个角色都同样重要
纽约市一家中学为了给贫困学生募捐,决定排演一出名为《圣诞前夜》的话剧。9岁的凯瑟琳很幸运,被老师选中扮演剧中的公主。接连几周,母亲都煞费苦心地跟她一起练习台词。可是,无论她在家里表现得多么自如,一站到舞台上,她头脑里的词句就全都无影无踪了。
最后,老师只好让别人替换了她。老师告诉凯瑟琳,她为这出戏补写了一个道白者的角色,请她调换一下角色。虽然她的话挺亲切婉转,但还是深深地刺痛了凯瑟琳——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角色让给另一个女孩的时候。
那天回家吃午饭时,凯瑟琳没把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然而,细心的母亲却觉察到了她的不安,没有再提议练台词,而是问她是否想到院子里走走。
那是一个明媚的春日,棚架上的蔷薇藤正泛出亮丽的新绿。凯瑟琳无意中瞥见母亲在一棵蒲公英前弯下腰。“我想我得把这些杂草统统拔掉。”她说着,用力将它连根拔起。“从现在起,咱们这庭园里就只有蔷薇了。”
“可我喜欢蒲公英,”凯瑟琳抗议道,“所有的花儿都是美丽的,哪怕是蒲公英!”
母亲微笑着打量她。“对呀,每一朵花儿都以自己的风姿给人愉悦,不是吗?”她若有所思地说。
凯瑟琳点点头,高兴自己战胜了母亲。
“对人来说也是如此。”母亲又补充道,“不可能人人都当公主,但那并不值得羞愧。”凯瑟琳想母亲猜到了自己的痛苦,她一边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事,一边失声哭泣起来。母亲听后释然一笑。
“但是,你将成为一个出色的道白者。”母亲说,并提醒凯瑟琳是如何爱朗读故事给自己听的。“道白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一样重要。”
在最后举行的话剧演出中,凯瑟琳的道白者角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池田大作说:“樱花有樱花的美,梅花有梅花的香,桃花有桃花的色彩,李花有李花的风味。百花争妍,才会有花园的美丽。”和百花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使命、个性和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要开出自己的花朵,亮出自己的个性,这样世界才能和谐美丽。
人们常说:“红花还要绿叶来衬,否则就显示不出红花的鲜艳夺目。”实际上,任何一个花园里都不可能只有红花而没有绿叶和小草,那绝对是违反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相生的规律的。
在美丽的童话里,每一个少女都梦想成为最高贵的公主,高贵典雅;同样的,在绚丽的舞台上,每一个演员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主角,光彩照人。小姑娘凯瑟琳也不例外,在一开始排练剧目的时候她明明是主角,但随后却被换成了配角,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她一开始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她没有办法把自己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但在妈妈的一番苦心开导后她才意识到,其实主角和配角一样重要,主角不可少,配角同样不可少,对一场成功的演出来说,主配角都是一样不可或缺、一样重要的。
当然,我们很清楚,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女孩都可以成为公主。大家都想争第一,都想处处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那是很不实际的。与其如此,还不如摆正自己的心态,努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学会和他人一起来合作和公平竞争,不管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不论哪个角色都努力演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和才智,这样才是最好的表现。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表现,即便你不是主角,也能凭借自己的独特和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尊敬,迎来自己的绚烂。
我可以原谅自己的缺陷
妈妈希望娜娜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所以每当有长辈来到家里,无论娜娜正在房间里做什么,都会放下手中正在进行的事,从里面走出来叫一声“叔叔好”、“阿姨好”。
这个时候,长辈们总会对妈妈说:“你家的孩子真懂事,真乖。”得到了长辈的表扬,娜娜就会很满足,美滋滋地离开。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娜娜也觉得自己的表现没有为妈妈丢脸。
但有的时候,娜娜和妈妈一起出去做客,她表现得并不自然。
如果有人问话,娜娜总是小心翼翼地回答,生怕什么说错了不恰当。回到家,娜娜总会问妈妈,今天自己是否有表现不好的地方?今天是否说了不该说的话?只有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和表扬,娜娜才会放心。
不过这样时间久了之后,娜娜发现自己变得敏感了很多,每做一件事情,说一句话都很担心这样是否合适,是否伤及别人,所以发现自己渐渐地都不敢说话了。
“呀!刚才是不是说错话了,她看来有些不高兴!”刚才和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打招呼,你似乎说错了什么,因为对方的神情明显有些不悦。
“我觉得你应该不会拒绝。”你在猜测别人的想法。
“我知道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你做得棒极了!只有我就像个丑小鸭!”你的奉承因为你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人觉得很不真诚,虽然夸奖了别人,但诋毁自己的做法并不可取。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很多时候,当事情结束了,再回过头想一想,或许女孩们会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懊恼,因为在你看来,那些行为并不完美。
事实上,人的行为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女孩可以通过本身的努力对此加以改善,不妨从现在开始就试着改变它们。
(1)“我从小身体就不好,妈妈说小时候我经常吃药打针,而且妈妈居然帮我准备这双鞋!这双鞋一直很挤脚,跑起来就更疼了!”体育课上,你使尽力气也跑不快,你觉得很难堪,于是你向人这样解释着。
千万不要因为烦恼就责怪任何人或事。实际上,根本不要谈到你的困难,更不要在进入下一个步骤之前提到它们。因为任何寻求怜悯,企图使你自己当时感觉好些的措施,都会确实削弱你个人的力量,如此更会使你自己成为可怜虫或受害者。
(2)“这是表姐向我推荐的学习资料,她说很好的!”
也不要将你的选择归罪他人,不要引据他人的意见。你去哪个补习班或用哪套学习资料,不要说是别人极力推荐的,要为自己的构想负责。引用别人的意见通常不会造成损害,但如果你的自我意识非常薄弱,就会使情况恶化。因此,数周内不要引据他人的意见,然后再看看这种扩大效果的方法是否奏效,你是否觉得好些?或没什么不同?或若有所失?
要记住,一旦做了就不要逃避责任,纵然是采纳别人的意见而大祸临头。
(3)“我们一起去游泳吧!”
还要避免使用“我们”。你拒绝了一项邀请,就说你很累,不管你的同伴是否也有同感,尽量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的说法。
(4)“这首歌我觉得你肯定喜欢!”
还要注意不要告诉别人他们的感觉。“我相信你不会喜欢的。”“我知道某某使你不悦,所以我不邀请他。”别人的想法和你一样经常会改变。你可以问问他自己的感想,但不要越俎代庖,告诉别人,经常企图预测别人想听的话,这正是好好先生典型的翻版。结果会增加了你对平凡的自我和一些被激怒朋友的恐惧感。
(5)“我应该照你说的去做?”
有的人游移不定,这时也要注意:不要让他人左右你的思想。提醒他们“态度宜温和”,你当时的感觉是基于本能而生,无论如何这都是你的权利。永远不要为了维持和平而向他人道歉。
另外,当你向朋友或陌生人谈到自己时,不要只叙述事实。在这几周内,尽量少把事实平铺直叙地说出来,而代之以意见和反应。不要提到有关身份地位的象征,以免使陌生人铭记在心。同时避免机械式的对白,就好像细数你那天从早上六点开始的所作所为一样。如果你已经知道一个故事会按照什么方式讲,就不要把它说出来,因为背诵式的说明将会增加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对于说错话的恐惧感。
如果能够按照以上意见去做,女孩们一定会发现,改变行为原来一点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