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财务思维:人人都成财务高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人为什么会吃饱

吃饱饭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讲已经不是问题,但是,人为什么会吃饱呢?恐怕这个问题少有人思考了。百度汉语对“吃饱”的解释是这样的:吃足,无饥饿感,跟“饿”相反。《说文》解释为“饱,厌也”,《广雅》解释为“饱,满也”。这些解释的大概意思都是说“不饿了,吃不下了”,只是说明了饱的状态,但没有说“为什么”这个问题。

吃饭是要花钱的,会形成一笔支出,产生一项费用。如果是企业负责员工餐,这笔吃饭的费用将记入职工福利费,如果是自己买单,吃饭的花费则形成生活费用。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常常是与收入相匹配的,吃饭的钱花了,产生了什么收入呢?吃饭产生的直接“收入”是我们生理上的满足感,是一种更广义的“收入”。开始进食时,生理满足感最大,随着食物不断进入肠胃,生理满足感这种“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食物摄入则会让肠胃感到不适,出现一项新的“肠胃不适费用”,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会结束用餐。而有些吃货则会为了满足味蕾而继续摄入食物,直到肠胃发出强烈抗议方肯罢休。

我们讨论“为什么会吃饱”,前提是人们有条件吃饱,不存在吃不起饭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吃饭的“费用”主要是肠胃过饱后的不适,而“收入”则包括味蕾和身体的满足感。当我们吃进某一口饭菜时,通过味蕾获取了“收入”,如果肠胃不适这笔“费用”增加的数量与“收入”相当,我们就会停止饮食,此时就会“吃饱”。也即,“吃饭费用”发生后,不能带来比之更多“吃饭收入”时,人们就吃饱了。

在考虑更多的条件时,仍然能够得到类似结论。比如,我们可以在“吃饭费用”中加上金钱花费,在“吃饭收入”中加上营养摄取,当然也可以考虑进其他因素,但不论如何,人们吃饱的那一刹那,都是最后一口饭带来的收入与费用相当。

用财务术语来讲,当吃饭的单位边际贡献等于零的时候人们就吃饱了。在吃饭的场景下,单位收入是每吃一口饭带来的满足感,单位变动成本是每吃一口饭增加的费用。单位边际贡献强调关注新增一个业务量(行为、决策)所带来的收入和费用,当新增一单位业务量带来的收入与费用持平时,人们就不会有动力采取进一步行动。边际贡献思维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人们爬山到一定高度就不爬了,身高长到一定高度就不长了,外出游玩的人过一段时间就会想着回家,连续看几个小时电视就不想再看了,一个工作做久了萌生离职想法......这些都是边际贡献思维在起作用。

人们每天的生活都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行为所组成,而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其实都是在受边际贡献思维支配。当边际贡献大于零的时候,人们就会做这个行为,反之则不做。同时出现几个边际贡献大于零的事情,人们则选择最大的来做。无论是日常生活琐碎,还是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人们都是在使用边际贡献思维进行决策,只是日用而不知。可以说,边际贡献思维是驱动人类行为的基本思维模型之一。

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其他动物。我们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一只猫吃饱喝足之后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你把一块猫粮丢过去,它连闻都懒得闻一下,因为吃猫粮的边际贡献已经不再大于零了。东非动物大迁徙的时候,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跋涉3000多公里,途中要穿越狮子、豹埋伏的草原,提防随时有可能出没的豺狗以及在河畔聚集的鳄鱼。这些动物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壮举,是因为在它们眼中这件事边际贡献很大。

边际贡献大于零还是小于零对一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个人或某类资产来讲,其产生价值也是从边际贡献大于零开始的。一个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如果工资收入能够覆盖日常开支,那么这个年轻人对家庭的边际贡献就大于零了,普通工薪家庭的父母会因此有一种释负的感觉。相反,如果这个年轻人入不敷出,经常需要父母接济,则说明他的边际贡献还小于零,对家庭在经济上还是一种负担。将投资的一套房产出租出去,如果租金收入大于银行按揭贷款,在资金流上来讲这个房产的边际贡献就是大于零了,它已经能够“养活”自己,投资者不用每月再投入资金,并且还能回收一部分。

很多经济活动的终止往往是从边际贡献小于零开始的。边际贡献小于零,意味着还要为这项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投入,如果没有更多的资源,这项活动将难以为继;边际贡献大于零,则意味着这项经济活动已经能够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不再是经济资源的“漏斗”,即使已经没有了更多资源,这项活动也能够维持下去,并且将来可能迎来转机。

将边际贡献的这一特征推广开来,我们会发现其他领域很多也是如此,比如,一个生命通过生存活动吸收的能量(收入)如果不够维持其日常生存基本消耗(变动成本),这个生命将会走向衰亡,如果其吸收的能量大于其维持生命的基本消耗,则这个生命就具备从事更广泛活动的可能,比如生长、跑、跳、学习技能、开枝散叶、繁育后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