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64.1 概念题
新闻跳笔
答:新闻跳笔是指一种在文体结构上采用多段体,在行文叙述上采用跳跃式的新闻写作笔法。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起承转合等笔法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
64.2 简答题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答:新闻跳笔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在新闻写作中,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掌握,并进而实际应用“跳笔”这种新闻写作方法。
(1)短段落,多分段。段落是区分内容和层次的手段。跳笔在提行分段上的一个特点,即核心是多分自然段,并且每段都不长,用短段落来划分内容与层次。
(2)断裂行文。新闻跳笔所要求的“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不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必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着力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它们之间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段落之间可以彼此没有联系,无需过分地注意文字的连贯性和上下文的过渡与衔接。
(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的一种技巧,是新闻跳笔在通讯写作中的特殊运用。即把通讯中的某些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然后在这样的段落之间,运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按照类似电影镜头推拉摇移,把它们连接起来。
(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在通讯的写作中,跳笔使用得更加灵活。在行文中,可以是事实主体之间、描述与议论之间、现场与背景之间的变化与跨越;可是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时间与空间跨越;也可是概述到细节的粗与细、简与繁的跨越;还有各种笔法,例如倒叙、插叙、比喻、排比等等之间的跨越。
64.3 论述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文的写作技巧。
(材料略)
答:写作特点分析:
(1)总体风格
通读下来,印象最深的是贯穿全文的写实笔调。在这里,语言的准确、简洁和事实的完备凌驾于一切之上。文章非常注意随时标准准确时间,不断出现“接近晚12点”、“医院接收的时间是18日晚11点30分”。同时大量使用直接引语,尤其是在出现“护理记录”、“登记信息”、“警方的话”时几乎全部使用引号。这不仅是客观性原则本身的操作手法,也是记者的职业敏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2)具体分析
①报道开篇,在小标题之前有一段两三百字的导言,分段频繁——先标出清楚的时间,一句一段地概括事件经过。之后是同样简短的人物身份介绍。这段导言既是综述也形成冲突、对比,非常简洁有力。
②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分成四个小标题——“孙志刚死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孙志刚该被收容吗?”“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具体展开。用小标题将事件层层剥落,叙事的脉络清楚不少。
a.小标题一“孙志刚死了”是对事件全过程的具体讲述。在这里,叙事角度很巧妙——大量借用成先生之口。“成先生很纳闷,于是打电话给广州本地的朋友,他的朋友告诉他,之所以警方不愿保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孙志刚‘犯了事’,二是‘顶了嘴’。”“成先生亲眼看到许多人被陆续保了出来,但他先后找了两名警察希望保人,但那两名警察在看到正在被讯问的孙志刚后,都说‘这个人不行’,但并没解释原因。”从这个角度再现收容所场景,既不失客观态度、现场感,又能够借机道出事件玄机、指出疑点让读者意会,隐隐听见弦外之音。
b.第二个小标题“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剥洋葱从这里开始。有两处写法值得欣赏:其一,是文章对“新闻立体”和“新闻跳笔”的完美应用,叙事起于院方记录,从单一视角延伸开来,耐心地穿插“验尸结果”、“护理记录”、“院方说法”、“体检病例”,读时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节奏——有条不紊、沉着自然。很快,狭长舒缓的江流湍急开阔起来——亲人、值班医生、专家、法医从不同的立场依次开口,其中既有重合、印证之处,又有明显的分歧,开阔中带着对立、冲突,仿佛背后波涛暗涌。另一个优点在于,作者在引用比较专业证据之后,常常能够自然带出简短的解释,例如:“法医发现,孙志刚的皮下组织出现了厚达3.5厘米的出血,其范围更是大到60×50厘米。”之后,记者补充道“孙志刚生前是一个身高一米七四、肩宽背阔的小伙子,这么大的出血范围,意味着他整个背部差不多全都是出血区了。”给读者一个比较明晰的观感。
c.按作者的思路继续向下,第三个小标题“孙志刚该被收容吗?”很自然地采访相关部门、引用对应法规,各种“无法接受采访”的表示,也很能说明问题。
d.最后一个小标题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于是,按照询问笔录上的情况,孙志刚变成了‘三无’人员,派出所负责人签名‘同意收容遣送’,市(区)公安机关也同意收容审查,于是,孙志刚被收容了,最后,他死了。”证据和事实组合所产生的诡异逻辑,有种超现实的意味,而其中刻意使用两个通常被我们视为废话的副词“于是”更突出了反差的效果,“于是,孙志刚被收容了,最后,他死了”,更发人深省。
③文章细节中留有余味,用对话或者场景结尾,几乎要成为近几年新闻写作的模式之一。尽管如此,从结尾处“‘他是我们家乡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不过,现在孙的家人有点后悔供孙志刚读大学了,‘如果没有读过书,不认死理,也许他也就不会死……’”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一个父亲用藏着泥的半长指甲抠着儿子获奖证书时说话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