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文学与文化

4.1 复习笔记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政治、经济、道德、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均可纳入文化的视野加以考察。另一方面,文学既是文化的一个分支,又是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文学在与文化结构中的种种要素进行交往时又生成了许多不同的文学观念。

一、《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

(一)作者简介

1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

2作品

(1)1905~1907年,曾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2)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3)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4)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5)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6)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3文化成就

(1)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

(2)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

(3)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

(4)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

(5)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二)背景知识

1时代背景

(1)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后,在全国战场取得了一连串的重大胜利,全国的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也有了巨大发展,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2)他的政治态度站在了革命的一边。在这样一种革命的氛围中,鲁迅辞去厦门大学的教职,于1927年1月16日前往广州,来到了革命的策源地。但不久就对广州的革命现状十分失望。

(3)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5日,李济深在广州也开始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山大学有40多个学生在这天被逮捕。

(4)“四一五”政变后,广州的政治形势马上起了很大变化,鲁迅在这里已很不安全。八个多月的时间,鲁迅目击了中国现代政治史上的巨大事变,终于“被血吓得口呆目瞪”,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前往上海。

2论争

可把鲁迅的这篇演讲看作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一个前导。

(1)论争背景

由于国民党的清党,中国开始进入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共产党人和左翼文化人,开始重新寻找精神上的支点。

一些早期浪漫主义的文化团体如创造社,在阶级斗争的血雨腥风中,也开始由浪漫主义转向革命。

当时创造社的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等人,还带着青年人特有的冲动和轻率的个性。受苏联革命理论的影响,觉得有必要对中国旧的作家队伍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算。

(2)论争过程

创造社、太阳社的才子们发起了一场声讨鲁迅的文化围剿。

在这次围剿中,鲁迅被描述为“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他常追怀过去的昔日,追悼没落的封建情绪,结局他反映的只是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的悲哀,无聊赖地跟他弟弟说几句人道主义的美丽的说话,隐遁主义!”(冯乃超)后来又被定性为“二重反革命”。

当时化名杜荃的郭沫若发表《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文中说: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反革命的人物。……他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i(法西斯蒂)。”

鲁迅被迫应战,在《“醉眼”中的朦胧》、《文艺与革命》等文章中,鲁迅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他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的论述。

(三)文本解读

鲁迅以文艺与政治的冲突为逻辑起点,论及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文艺与社会;其二是文艺与政治。

1文艺与社会

在文艺与社会的问题上,鲁迅并不认同那些离开现实人生营造出来的风花雪月的作品,而是肯定了文学与现实人生的联系。

(1)含义

人生的经验、生命的体验是文学写作的重要来源。一个作家如果对当下的现实人生没有体验,他就无法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来,而只能是无病呻吟。

并不反对间接经验的重要性,但是间接的东西有一个前提,即他必须长期浸泡于某种社会人生之中,以至于所见所闻仿佛成了自己经历的一样,然后方可入文。而面对新的社会格局,新的人物和环境,作家则必须感同身受,如此写出来的东西才不至于离谱。

(2)强调“感同身受”

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鲁迅所欣赏的一条创作原则,但在其背后却隐含着鲁迅的文艺观——“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这种恶性循环,已经使中国的文艺病人膏肓。

鲁迅明确地赞同“为人生的文学”,而所谓“为人生的文学”其实就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的文学”,是关注底层民众疾苦的文学。

2文艺与政治

(1)文艺与政治的冲突

鲁迅认为文艺与政治不可能相安无事,冲突很可能是二者关系的常态。

鲁迅对政治和革命做出了细微的区分。社会革命虽然最终会与政治联系到一起,但革命的目标无异是求新求变;而当文学发展到某一阶段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时,革命也常常成为它必须采用的手段。

不安于现状的文学与革命并不相互排斥,两者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诉求。

当革命成功或失败,一个政府或政党开始它的统治的时候,为了维护政府或政党的利益,政治往往希望社会求稳定求平安,于是,维持现状就成了政治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

文艺不安于现状,政治却要维持现状,这样,两者的冲突就无法避免了。

(2)文学家与政治家的冲突

鲁迅所说的文艺与政治的冲突其实又是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冲突。

文学家感觉灵敏,许多观念,文学家早感到了,社会还没有感到。而一旦他感觉到什么,就会通过种种方式说出来。

政治家认定文学家是社会扰乱的煽动者,为了社会平安就想杀掉他,殊不知杀了文学家,社会还是要革命。

文学家死后才为社会所认识,引起社会议论。政治家因此更厌恶文学家,以为文学家早就种下大祸根。

(3)文学与革命

关系

a.鲁迅认为在革命中,“革命文艺家”没有闲暇,“革命文学”无从谈起;

b.革命成功后,文学家有了闲工夫,这时候,他们“恭维革命,颂扬革命”,但已经不是革命的文学。

c.当革命成功之后,“革命”便淡出了,取而代之的是“政治”。一旦文艺成为政治的附庸,文艺家成为政治的吹鼓手,即意味着革命不再是革命,文艺也不再是文艺。

启示

a.革命是永无止境的:“所谓‘革命成功’,是指暂时的事而言;

b.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的文学家,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永远的革命者”,而不是把革命挂在嘴上;

c.不能把文学当成颂扬革命(政治)的工具。如果文学家不去善待文学,政治家就更有了利用和作践它的借口和理由。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毛泽东)

(一)作者简介

1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2著作

(1)抗日战争开始后,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著作。

(2)三年内战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之后发动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主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等。

(二)背景知识

若要理解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首先需要理解延安整风运动。

1延安整风运动

从1942年春天开始,毛泽东在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在全党范围内发动了一场长达三年的整风运动。

(1)整风运动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中共在其成立以来的20多年历史中,出现过“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错误,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错误。

遵义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分别纠正了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左”倾错误和抗日战争初期的右倾错误,但由于没有来得及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特别是没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党内历次错误的根源进行深刻的总结,所以,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存在一些分歧。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具体情况办事,还是主观主义地凭“想当然”或照着某些“本本”办事的分歧。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谈不上党内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

(2)整风运动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整风学习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从此,开始了对全党高级干部的整风教育。

成立“调查研究局”、“高级学习组”,改组中央党校等一系列铺垫,毛泽东于1942年2月1日出席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并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8日在中央宣传部干部会议上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整风运动进入全党普遍整风阶段。

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全面论述了整风的任务、内容、办法和意义。他明确地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3)文艺界的问题

在整风过程中,延安文艺界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普遍整风的初期,毛泽东特别重视解决文艺界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决定召开一次文艺座谈会来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

周扬在1941年7月发表了《文学与生活漫谈》一文,他主张延安应当有“创作自由”,应该欢迎作家的批评,阐发了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强调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了延安的具体情况,在延安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后,丁玲、王实味、罗烽、艾青等人也相继提出类似观点,主张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强调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

文艺界人士大多是在抗战爆发后从上海等大城市来到延安的,他们满怀救国热情,但对同工农兵结合的思想准备却很不充分。

在文艺界内部,相互之间也存在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争论、分歧、对立和不团结的现象,包括还存在宗派主义的问题。

2《讲话》的评价

(1)《讲话》不同于纯粹的文艺论著,因为毛泽东是以党的领导者身份来谈文艺问题的,所以它的政治策略性很强。

(2)《讲话》是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党领导文艺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它无疑具有正确性和权威性,但把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结论任意引申推广,就难免会产生某些偏颇。

(三)文本解读

毛泽东在《讲话》中论及的问题很多,这里节选的部分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其二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1文艺与生活

(1)文学艺术的源泉

含义

a.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b.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

c.生活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哲学依据

a.毛泽东强调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实际上是把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石上。

b.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文学艺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是社会存在于文学艺术家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归根到底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

辩证理解

a.文艺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对文艺起决定作用;

b.文学艺术家对生活的反映总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艺术反映是经过作家的头脑加工和改造过的。社会生活,是被反映的客体;人的头脑,是反映的主体。

c.文艺作品既然是作家头脑对社会生活反映的产物,就意味着作家在反映生活时会对生活进行分析、选择、加工、改造。只要作家这样做了,其作品也就渗透了作家的主观意识和主体意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毛泽东才指出:作家艺术家必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d.“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其实就是作家对生活的审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性分析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作家既有强烈的情感活动的参与,又包含着深刻的理性认识活动。可以说,作家的能动作用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2)文艺的必要性

含义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哲学依据

毛泽东其实是提出了一个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命题。他的思考也与西方现实主义文论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的“典型化理论”接通了。

2普及与提高

普及与提高的问题,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

(1)在十月革命时期,列宁认为工人与农民有权利享受真正的、伟大的艺术,但工人与农民需要一个从普及到提高的过程。列宁在这里只是提出了问题,却没有展开充分论述。

(2)毛泽东的普及与提高的思想,虽然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维度上找到源头,但更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得出的结论。

(3)面对粗通文墨的读者大众,文学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必须得考虑到他们的接受水平,这样普及就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战争年代文艺所需要发挥的“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功能就无从谈起。

(5)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普及与提高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6)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来重新思考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应该说是一种新颖的思路,显然,这种思路有助于释放隐含在《讲话》中那些深层的东西,也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语境进一步激活《讲话》的精神,让它与时俱进,来回应当下文学艺术中所遭遇的种种问题。

三、相关问题概说

(一)文学与社会生活

如何理解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文学写作的成败,甚至关系到文学发展的命运。

1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实际上是心与物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物感说

“物感说”也称“感物说”、“心物感应说”。“物感说”是中国文论史上解释心、物之间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学说,并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起源

起初,“物感说”的“物”主要指的是自然现象,“物感”则是因自然现象而引发的主体的感受。但在古代文论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中,逐渐为“物”注入了更多的内容,从而使它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联系。

钟嵘

钟嵘在解释“物感说”时,“物”除了自然界的景物外,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生境况与社会矛盾。

刘勰

刘勰则在“物感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意识到了“心”与“物”的辩证关系,作家一旦进入创作过程,在摹写并表现自然的气象和形貌时,就以外境为材料,形成一种心物之间融会交流的现象,一方面心既随物以宛转,另一方面物亦与心而徘徊。刘勰强调两个“深入”。“随物以宛转”就是要求作家尊重生活,服从生活,归顺生活,深人生活的底蕴,摸准生活的脉搏,这是第一个“深入”;“与心而徘徊”,就是要求生活服从心灵,归顺心灵,皈依心灵,从而深入心灵的堂奥,让生活随心灵而运转,这是第二个“深入”。

(2)摹仿说

在西方,最早对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做出解说的是“摹仿说”。摹仿最初指的是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

赫拉克利特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艺术的特点在于和谐,而和谐“显然是由于摹仿自然”。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与戏剧摹仿的对象是人,是人的“行动和生活”。与前人偏重于摹仿自然的观点相比,更关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歌德

歌德对文学与社会关系论述的最为辩证,他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是自然的奴隶,因为艺术家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艺术家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其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

(3)反映论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和反映。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论断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基石。

列宁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用于文学活动中,并首先提出文学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列宁强调文艺反映生活,同时肯定文艺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

毛泽东

毛泽东对文学反映论的观点做出了更直接、更鲜明的表述。在《讲话》中,毛泽东除了强调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外,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并对“源”和“流”的问题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毛泽东在这一立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观点。

(4)结论

以上的三种学说虽使用的概念不同,但最终的结论大同小异。“感物说”讲究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摹仿说”认为艺术家是自然的主宰也是自然的奴隶;而反映论则指出,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作家需要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

对于作家深入生活的观点需要辩证理解。

(1)对于作家来说,深入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但深入生活应成为作家主体的一种需要,而不是成为一种行政命令驱使作家走进生活。

(2)后者很可能会激起作家的逆反心理,达不到深入生活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讲话》诞生于特殊的战争年代,所以当毛泽东号召作家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时是为了解决当时创作的实际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工农兵那里有生活,深入生活就是深入到工农兵那里。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讲话》的理解非常机械,于是虽然取得了许多创作成就,但作家创作的路子越走越窄,最终让作家无所适从。

(3)路遥肯定了生活对于作家的重要性,但又认为作家占有生活、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的方式又各有不同。

(二)文学与政治

文学与政治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这一关系。

1政治影响文学

在整个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政治都居于主导地位。政治影响文学顺理成章。具体体现在:

(1)政党对文学的影响

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为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产生了自觉代表和维护一定阶级利益的政党。政党代表本阶级的利益,在组织和发展本阶级的事业时,会努力发展本阶级的文学,为本阶级总的事业服务,并对敌对阶级的文学采取反对态度。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往往会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

(2)政策对文学的影响

一定时期的文艺方针政策是政治对文学的具体要求,而由于政治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文艺政策常常带有强制性。

(3)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

意识形态有许多种,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交往中,往往会受到后者的影响。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它是以人们接受某种政治思想,认同某种意识形态的方式作用于文学活动的。因此,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就更为内在和隐蔽。它既可以表现为旗帜鲜明的政治观点,又可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文学活动和作家、作品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上。

2文学介入政治

(1)阶级社会里,作家都是一定阶级的一员,总要站在一定阶级的立场上,在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观察了解社会生活。因此,阶级社会里的文学必然会有一定的阶级性,大师的文学作品或明或暗地会显示出一定阶级的政治倾向性。这种政治倾向性可以看作文学在客观层面上对政治的介入。

(2)特殊的历史语境里,作家、理论家会把文学当成一个特殊的介入政治的工具,往往会强化或强调文学艺术的“介入”功能,这可看作在主观层面文学对政治的介入。

3文学远离政治

文学远离政治的问题可归结为“文学自律”问题。一些作家和理论家意识到,无论是文学主动介入政治还是被动依附政治,都是处在他律的状态中,从而失去了文学的自主性。

(1)代表人物

沈从文

沈从文认为,如果文学与政治关系太密切,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作家的市侩工具化与官僚同流化现象。

阿多诺

阿多诺认为,艺术必须既消除自身的异化因素,同时积蓄起批判社会的力量,艺术只有具备抵抗社会的力量时才能存活下去。艺术作品之所以缺乏社会影响,其中一个决定性原因在于它们不得不放弃使用那些迎合大多数公众的传播手段。

(2)辩证理解

倡导文学自律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然而一旦进入实际的操作层面,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所谓远离政治或许只是一种姿态,而实际上,这种姿态本身也包含着一种政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