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课后习题详解
1简要说明语言工具论和语言本体论的内涵。
答:(1)语言工具论
工具论,即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形式”、“工具”、“媒介”、“载体”,它的功能在于表达生活和情感的内容,内容具有“优先权”,而包括语言在内的形式则处于被内容决定的位置。
(2)语言本体论
①语言本体论是在意识到语言工具论的缺陷出现的。索绪尔对“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区分后,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②结构主义人为,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
③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言的高度重视和强调,语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殊荣,语言也因此上升到“本体”的地位。
2请以具体的诗歌作品和散文作品为例,说明诗歌语言是一种奇特化程度高的语言。
答:(1)“奇特化”的概念
“奇特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语言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奇特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感奋起来。
(2)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因而,诗歌对于语言的运用十分关注,“奇特化”在诗歌语言中普遍存在。
(3)范例
奇特化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诗歌语言不规则的排列组合是其一种。在实际的诗歌写作中,作家会通过多种奇特化手法达到目的。
爱伦·坡在其诗歌作品《乌鸦》中,在表达对亡妻的思念的过程中,抛弃了以往常用的意象,而是借用“乌鸦”作为死神的使者,与妻子展开交流。给人带来“奇特化”的效果。同时,诗歌中大量采用带有消极意味的修饰词语,与当时广泛流行的昂扬积极的浪漫主义潮流相悖,给人带来“奇特化”的印象。
3西方作家与中国古人都提出过超越语言的具体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切实可行,为什么?
答:(1)自动写作
“自动写作”是超现实主义文学家提出的一种超越语言的方案。布列东是其突出代表:
①运作方式
思想集中,尽量使心情处于被动、接纳的状态,不要去想自己的天资和才华,也不要去想别人的天资和才华。事先不去选择任何主题,直接提笔疾书,速度之快应使自己无暇细想也无暇重看写下来的文字。
②评价
布列东制定的“自动写作法”显然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所发明的“自由联想”的基础之上的,他所要做的,是希望用文学创作中的“言语流”来导引出文学家心中的“意识流”,让作家的言语活动随着作家心理一道运行。
a.积极性
布列东认为,这样写出来的语言,是一种没有任何模式,没有任何界限,没有任何成见,具有无限可能性和自由性的语言。这种语言超越了日常的现实,而与人的心理生活中更深层的现实联系在一起,因而是一种最纯正、最生动的表现形式。
b.片面性
“自动写作法”与我们前面谈到的作家选择“内部言语”进行创作有某种相似之处,但是却走到了一个极端。这种文字也许可以成为“尽意”之“言”,但由于它完全是无意识和非理性的,很可能又会使这种“尽意”之“言”变得莫名其妙,最终让读者无从理解。
(2)意生言外
寄意于言外,是中国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刘勰开创了“意生言外”的思想。
a.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提出“文外之重旨”和“意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主张。所谓“文外之重旨”、“意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
b.他认识到“言征实难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话语文字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话语文字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困难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
c.刘勰解决“言不尽意”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办法是在语言文字之外建构一个艺术空间,使意义深藏于这一空间,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正是因为刘勰的这种理论开创,后来的文论家才把意生言外作为超越语言的基本思路。
②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言外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言外之意”说,实际上就是将言语与感觉、想象同一化。
a.语言本来是一般的、概念化的、抽象的,照理说,它无法表达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东西,对于那些幽深微妙之意义,更缺少把握的能力。
b.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
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指称功能相对弱化,而表现功能则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历历如绘地、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就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和意,起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3)观点
由此可以发现,自动写作本身存在着片面性,且这一方法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面临诸多阻碍,并不符合中国大多数读者的鉴赏期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来说,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生言外”思想更加符合中国的文化语境。借助“意生言外”,将语言感觉化,突破表达的缺陷,实现“言”与“意”之间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