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2 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释义、科学依据以及在训练中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答:(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释义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可使训练更好地结合专项的特点和专项竞技比赛的需要,提高运动训练的专项针对性、实战性和实效性,争取获得满意的竞技比赛成绩。

(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科学依据

训练目标的导向性与训练内容的趋向性

a.运动训练的目标

目标是人们行为的终点,对于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实现,训练活动也是一样。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地参加比赛,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因此,一切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训练负荷与节奏的安排都应该围绕着成功比赛的需要而组织实施。

b.运动训练的内容

人们根据所设定的运动训练目标去选择运动训练的内容,训练的内容都是服务于特定的任务和目标的。选择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就会发展不同的运动能力,只有按照专项竞技的需要去选择训练的内容,才有可能使得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练行为的专项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结构。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在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又都是不同的,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才能做到准确地选择与专项竞技需要相符合的训练内容、手段及制定相对应的运动负荷方案,从而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

竞技能力的层次性与训练手段的选择性

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中,竞技能力各要素问的关系是分层次的。核心的竞技能力则由项目的特征决定。只有抓住密切适应项目特征需要的训练内容进行重点训练,才能使个体竞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更加符合比赛的需要。因此,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必须要以核心竞技能力的发展为优先,合理有效地选择提高这些能力的训练手段。

(3)贯彻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

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是组织好训练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应首先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做出科学的诊断,对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做出全面的分析,对运动员的发育潜力和训练潜力做出客观的评价,进而确定经过艰苦的努力有较大的概率可予实现的训练目标。然后据此全面安排好该训练过程的训练和比赛工作。

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确定训练的内容

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分析,是选择适宜训练内容和手段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对不同专项竞技特点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的分析,是人们确定不同项目训练负荷内容的重要基础。

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训练方法和手段必须根据所选定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的要求予以选择和应用,才能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根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训练负荷的数量和强度的安排都要考虑到专项比赛的特点和需要。

2.试述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释义、科学依据以及在训练中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答:(1)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释义

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这一原则主要强调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竞技状态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从竞技能力的提高和巩固,以及重大赛事的安排上,都要求根据训练结构中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体运动能力发展规律,有序且持续地进行训练,周期性地安排训练。

(2)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科学依据

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从人体生物适应的角度来看,运动员应持续地承受负荷,进行系统的训练。

竞技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运动员在负荷作用下所提高的竞技能力,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心理能力的变化,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顿的时候,已获得的训练效应也会消退以至完全丧失。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训练效应,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及心理能力,就必须注意保持训练过程的连续性,系统地、不间断地参加训练。

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

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有阶段的。竞技状态有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叫做竞技状态。运动员是不可能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的。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着明显的时限性。在机体高度的紧张动员之后,必然要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以便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恢复,然后重新动员起来进入新的训练阶段。不同时段的训练安排,通常都表现着周期性的特征。

(3)贯彻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运动员系统的多年训练活动,必须以健全的多年训练体制作为保证。我国目前现行的是三级训练体制,包括中、小学课外训练,业余体校和竞技运动学校的训练以及优秀运动队的训练这样三个层次,各自担负着多年训练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为了保证不同层次的训练组织完成各自的任务,使运动员得以保持多年训练的系统性,在最佳竞技年龄区间表现出最高的竞技水平,各层次必须紧密衔接,防止各级训练各行其是。相应的对策是:

a.制定各项目运动员在不同年龄阶段系列的训练大纲;

b.建立与多年训练各阶段基本任务相适应的竞赛制度;

c.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中小学、业余体校及运动学校的教练员认真完成基础训练和初级专项训练的任务。

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

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必须遵循其阶段性的特点,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而这一步骤则是按固有的程序排列的。

a.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表现在训练的各个方面。练习内容的程序性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不可逆的。必须按照固有的程序进行,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忽视训练活动的程序性,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b.要注意周期的衔接工作,协调好各个周期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而前者则为可变异的因素。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由人来控制的,教练员应努力做到有把握地调节变异因素,使之与特定的比赛日程安排相吻合。

3.试述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的释义、科学依据以及在训练中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答:(1)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的释义

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是指,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

集群组训是对运动员社会集群性的认同,区别对待则是对运动员个体特异性的尊重,认真地处理好运动训练过程组织的集群性与个体性之问的关系,会有助于我们的训练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2)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依据

人类社会生活的集群性需求

竞技体育是集群性的社会活动,运动竞赛只有与对手在一起竞技才有意义,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每个运动员通过与同伴的交流,通过相互的合作与协助,会明显地提高训练的积极性与训练的效果。因此,要认真地组织好运动员的集群训练。

运动训练实践的多样性与多变性

运动训练实践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同一名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在不同阶段、不同时刻的表现,不同训练环境和训练条件,也都对训练的内容和组织实施提出明显不同的要求。这些因素的不断运动及变化,都要求教练员及时根据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训练。

运动员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不同运动专项都有自己的决定因素及其不同的发展规律,但又要通过各个专项的特点反映出所有运动项目共同的规律。一个运动队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所有的队员都有一些共同点,但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应该强调,在集体项目中,个人训练作为集体训练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个人项目的训练时,又必须注意处理好与集体训练的关系。

(3)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a.要注重共同提高

一支运动队的众多成员在集体训练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会得到共同的提高;一起训练的队友也是事业发展中的竞争对手,更会有力地促进运动员产生强烈的争先欲望,从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加自觉地投入训练。

b.要注意发展个性

与此同时,要注意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项发现天才、张扬个性、打造极品的事业;优秀的竞技选手大都具备超凡的先天条件,只有充分地发扬其个性特征,才有可能培养出国际级的顶尖高手,因此必须推动运动员个性的发展。

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相结合

训练内容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竞技特征、根据提高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水平的需要而选择和安排的,同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大都安排相似的训练内容。但是,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不同,各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各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训练任务,因此,每个运动员的训练中也必然会有不同的内容。这就要求在训练中,特别注意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的结合。

4.试述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释义、科学依据以及在训练中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答:(1)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释义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2)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依据

人体机能能力的适应性机制

在负荷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都会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

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

运动员肌体承受训练负荷时,会产生应激性的反应。当负荷过大,超过运动员机体所能承受的阈值时,运动员机体则会出现劣变反应。

训练调整时机与恢复时限要求

训练中掌握好关键性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准确地予以把握,才能保证训练的成功。训练疲劳对机体的刺激若达不到必要的深度,没练多少就要调整、恢复,就不会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但如果该调不调,负荷过度,则会引起机能劣变,在心理、生理上受到严重损伤。

(3)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正确理解运动负荷的属性

训练负荷存在着结构属性、机能属性和个体属性。

a.训练负荷的结构属性

训练负荷的结构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各阶段承受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组合关系,不同强度与量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训练效果,只有最佳的负荷结构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区分动作协调性的复杂程度是训练负荷定性的一个方面。技术动作复杂程度对负荷的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

b.训练负荷的机能属性

训练负荷的机能属性是指运动负荷对供能系统作用的方向性。确定练习时肌肉工作是何种供能系统产生的作用,是对运动负荷属性的揭示。不同运动形式的能量供应途径存在着“特异性”。因此,对供能系统作用的方向进行“专项”的定性,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c.训练负荷的个体属性

训练负荷的个体属性是指运动员之间在承受等量的负荷时,其对机能和训练效果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这一差异与运动员的先天性遗传特征、后天训练年限、机能特点等因素有关。

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

a.概述

负荷的定量必须建立在确定负荷性质的基础上。在负荷的度量中,究竟多少才算“大”,是使教练员产生困惑并难以解答的问题。对此应该认识到:训练负荷的大、小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必须明确安排训练负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面临的训练任务。因此,在考虑负荷的大小时应根据训练负荷的属性,定出适宜的训练标准。

b.训练负荷的标准

适宜训练负荷的标准可考虑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达到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成绩,能够完成预定的训练任务,运动员有机体能够承受(即可接受性);

第二,能够促使运动员各种能力产生定向变化;

第三,训练负荷量与强度构成适宜的组合;

第四,负荷安排的节奏要保证课与课之间的衔接,能产生良性的后续效应,即要保证运动员有机体的生物学改造能够顺利进行。

c.度量值指标

运动负荷的度量就是要对负荷计量,要对负荷做出具体的数量评定。度量值指标分为数量与强度两个方面。从计量的角度看,负荷量可用持续的时间、一次练习或若干练习所完成的工作量等指标予以表述。评价负荷强度时,则常常使用速度、远度、高度、练习的负重量、练习的难度等指标。量与强度只能针对具体项目以及单个练习或者成组的练习等进行评定,这样才能得到确切的计量。

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运动员负荷量度临界值的大小既随其发育程度、竞技水平等较为稳定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又受着运动员健康状况、日常休息、心理状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它的测定和评价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用科学的诊断方法力求准确地掌握负荷量度的临界值。在当前,对负荷极限的认识还不具备完全把握的时候,通常应注意留有余地,以避免过度训练的出现。

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a.训练学恢复手段

训练学恢复手段主要包括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交替安排负荷,调整训练间歇的时间与方式,在训练课中穿插和采用一些轻松愉快、富于节奏性的练习等训练手段,也包括在恢复过程中以轻微的肌肉活动,帮助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更快消除,还可以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安排好每天的训练时间,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定型,节省神经能量,也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b.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

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主要包括理疗恢复手段,其他手段还有按摩、电兴奋、电睡眠、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等。

c.营养学恢复手段

由于运动时运动员的能量消耗大,运动后的能量补充除了考虑补充物的数量,还应注意各种营养素的适宜搭配。

d.心理学恢复手段

心理学恢复手段主要是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等手段促进恢复。

5.试述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的释义、科学依据以及在训练中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答:(1)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的释义

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训练中应积极主动地准确把握和控制运动训练活动的各个环节或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训练的内容、量度及实施,并对它们进行及时的和必要的调节,以使得运动训练活动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运行,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2)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依据

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现代高水平竞技训练要求它的参加者多年坚持系统的刻苦训练,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而且,在多年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还会不断地受到内外环境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就需要从运动员自身和外部不断地激励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动机,始终对训练的前景充满信心,不断地感受到阶段性成就的喜悦,并继续树立新的训练目标。

训练过程的多变性和动态性要求准确地实施有效控制

运动训练这一社会化的活动,由多种因素所构成,受着多方面的影响,而来自各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又都是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只有对不断变化的训练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使实现预定的训练目标成为可能。

(3)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加强训练的目的性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注意通过各种教育学及心理学的手段,进行训练的目的性教育,逐步树立起自觉训练的态度和动机。要使运动员认识到获得优秀运动成绩对国家、民族、家庭及个人的重要性及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从而获得鼓舞和激励。

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

应使运动员了解训练的目的、任务、要求与安排,并使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训练计划的制订和运动训练的组织。同时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运动员在各种复杂的环境及社会条件下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动作技术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重视运动员主观反应、实际表现和训练信息的收集和运用

为了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实施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就应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收集和运用。通过多种多样的诊断方式,收集大量训练信息,从中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效应及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变化,从而及时做出决策,对训练过程的不同环节发出修正指令,使运动训练过程与运动员的现实状态相适应,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训练计划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大量运动训练实践都表明,尽管是制定了非常详尽、非常严密的训练计划,也难免在具体实施中发生一些局部的甚至带有全局性的变更。认识这种变更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学会在训练中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主动地对运动训练过程的进行和规划做出必要的、适宜的变更,以保证运动员顺利地实现状态的转移,完成预定的指标,正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最佳控制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