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科技娃父母的一封信
《洋爸学堂》教孩子们实际运用编程的力量
洋爸和大学的老同学聚会,这些同学都在IT公司担任着重要的职位,众人回忆起以前上学的经历不亦乐乎。
大家问洋爸:“你在做什么呢?”
“教孩子们玩编程。”
“几岁的孩子?”
“主要是小学和初中的孩子。”
……
大家都觉得小孩子学编程不错,但问题是他们能做什么呢?
有人说:少儿编程课也许只适合那些天才少年,比如比尔·盖茨十几岁就可以靠编程去赚钱。当一项技能能体现出真正的实用性,并产生实际的功效,一种强烈的学习热情才会被激发出来。
另外几个人也一致认为:如果编程只是做一些加减运算之类的,那么很快孩子们就会丧失兴趣。
洋爸表示同意:“这就是我们做少儿创意编程教育的原因啊!以前的计算机编程课,课程设计者立意狭隘,所有的学习仿佛就是为了参加比赛似的。我是做爸爸的,总觉得那些课程脱离教育的本质了,课外兴趣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对世界发生兴趣,认识一些工具的价值,比如数学、程序。”
大家笑了:“说得那么玄,你倒说说看,有什么实际的案例呢?”
洋爸说:“好吧!那我下面就讲一个案例。”
前些日子,我们的教室租约到期,要换个新地方。我就把孩子们都召集起来讨论这个事情,请大家讲讲新教室搬到哪里比较好。
一开始,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乱说一气,有的说:“搬到我家去!”
有的说:“搬到城中心去!”
我找来一张地图,把每一个孩子的家庭住址都标记在上面。然后再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这一回他们都认真地在图上比划来比划去,说应该搬到这里、那里。
我就让他们自由争论。
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谁也不能说服谁的时候,我说:“你们这么吵来吵去,我到底听谁的啊?”

“听我的。”
“不,听我的!”
……
“为什么听你的,你选的地方为什么好呢?好与坏有什么标准吗?”
“老师,你看!这一片地方的同学比较多,所以我感觉应该选择这一片。”
“你们学过数学吗?”
“学过!”
“学过数学的话,就要把这些事情说得精确。打比方说,两个牧民各有一群绵羊,他们争论谁家的绵羊更多些。如果你是裁判,你能说我感觉他的比较多吗?另外一个人能服气吗?”
所有的同学来上课,都是爸爸妈妈开车送来的。每辆汽车都要烧汽油。
我们选教室的标准是:“所有同学来上课,每家消耗汽油加起来,得到的总量越少越好。因为北京的雾霾太严重了,环境保护很重要!”
“同意吗?”
“同意!”
“假设学校的地址在五角星的地方,那么所有的同学家到学校的距离都加起来,这个距离总和应该是越小越好,对吗?”
“对啊,这样消耗的汽油最少!”
“我们把五角星放在地图上的任何一个位置是不是都可以算出一个总距离啊?”
“是的。”

搞懂计算方法以后,孩子立刻开始动手编写程序,他们很聪明,居然按照总距离值在地图上涂色,最后提交给洋爸一张很有用的饼状示意图。其中,黄色区域是总距离最小的区域(小于100千米),其次是绿色区域、蓝色区域……

洋爸的老同学们抚掌称赞,都认为这个案例不错,从实际问题到数学建模,再到程序设计,的确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的力量。
作者注:
洋爸编程课堂的其他案例可以在知乎、新浪博客阅读:
1. 洋爸教人文 - 伦理学的启蒙教育
2. 洋爸教生态 - 建立草原生态系统
3. 洋爸教数学 - 发现圆周率的惊喜
4. 洋爸教物理 - 牛顿的说法很靠谱
孩子们的所有程序都是用本书讲授的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独立完成,学习时间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