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范例
为了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研究设计,提高课题的研究质量,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设立“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与质量控制研究”的课题,主要对课题的研究设计进行优化并对质量控制进行管理,探索可行的中医临床方案优化方法是其主要任务之一。
一、研究题目
基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表的优化方法的示范研究—“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干预的临床研究”方案优化的关键问题研究。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干预的临床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的优化,是通过专家咨询结合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进行的,经多次方案优化后,已被“支撑计划中医药专家咨询委员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议”通过。在其方案优化过程中,优化专家依据其研究的实施方案,参照中医治疗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与建议;依据中医临床研究方案指标体系,对其进行了整理。同时,为了估计该课题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初步预测该研究能否达到预期结果,依据中医临床研究方案指标体系,对修改后的实施方案进行初步评价。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干预的临床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的优化,探讨中医临床研究方案指标体系的作用及应用方法,以及验证基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表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
通过对“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干预的临床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对其优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整理,总结中医临床研究方案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探讨中医临床研究方案指标体系的作用,并验证基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表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四、研究方法
选择基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表的优化方法。课题组内部研究者首先填写自评价表,根据自评价表对中医临床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改进;进而,请中医临床专家、统计学专家、中西医结合专家等填写专家评价表,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该研究的实施方案。
五、技术路线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干预临床研究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一方面应用自评价表对研究方案进行评价并进行改进;另一方面,由第三方方案优化课题组召开多学科专家会议,请多学科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见图4-1。

图4-1 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示范研究技术路线图
六、结果及结论
(一)在优化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研究设计方面的主要问题有:研究目的过广泛,重点不突出;纳入标准偏宽泛;以及样本量估算依据不足;结局评价方面的主要问题有:随访期6个月过短,评价方法欠妥。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有:防止入组偏倚的措施等没有说明;规范和统一研究人员的培训未说明,以及未提供详细的培训计划;研究者手册的内容也欠详细以及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不够完善等。在伦理管理办法方面未作风险及益处的评估。
(二)专家建议
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纳入标准要考虑以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加以限定(如年龄、并发症、血运重建情况及疾病的不同阶段)。病例选择要缩小入选范围,排除过于严重或过轻的病例。重新计算样本量。对于结局的评价,建议延长用药时间及随访时间至9-12个月,并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医证候评分的评价方法。质量控制方面应注意防止入组偏倚;说明如何规范和统一研究人员的培训,要有详细的培训计划;研究者手册应根据专家意见再修订;制订提高依从性的措施。在伦理方面,请提供对风险及益处的评估报告。
(三)方案优化后的改进结果与评价
课题组根据多学科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对方案进行了改进,第三方方案优化课题组对改进部分进行了评价,改进部分结果及评价见表4-1。
表4-1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干预的临床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优化后的改进与评价表

续表

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专家评价表与自评价表作为载体,通过课题组内部评价和专家评价后,对研究方案进行改进,实现研究方案的优化,通过对“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干预的临床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该课题顺利地完成了研究任务。事实证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指标体系对中医临床方案优化具有指导作用,并验证了基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表的优化方法可行。
七、讨论
(一)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干预的临床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的优化过程中,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专家评价表与自评价表作为载体,通过课题组内部自评价和专家评价后的改进研究方案实现的优化。自评价表主要提供给课题组研究人员自行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表主要提供给方案优化专家协助课题组进行方案优化,两者主要项目相同,但专家评价表中要求专家提供个人信息。在评价表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如能综合采用以下方法,效果会更好。
1.基本要素是否缺如
主要参照评价表中条目进行,对研究方案基本构成要素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有基本构成要素的缺如,若有缺如,应给予补充。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多为临床医生,对研究设计的要求掌握不熟练,因此,在以往研究的方案中,“统计设计”、“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知情同意书”等项目经常缺如,甚至还有的研究方案中缺少研究目的。
2.重点要素是否符合要求
每一条目都有简单的“评价说明”,参考每一条目的“评价说明”对研究方案的每一项进行逐项核查,若有不妥之处,及时修正。例如,“研究目的应包涵研究人群、干预措施、对照、结局四个要素,评价其主要研究目的和次要研究目的是否明确;目标人群选择标准应是本领域专家共识的现行标准,标准来源应有文献证据”。
3.考察分析各项之间的关系是否适当
考察分析各项之间的关系是否适当,并围绕研究目的,对各项进行调整。例如,“治疗方案中主要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构成及配伍是否符合中医理论,是否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疗程是否符合医理,本治疗方案是否与所提供的中医病名、中医证候类型、西医病名、分期及分度相适合,评价其禁忌证是否明确。”
4.明确书写顺序,提高条理性
主要参考评价表中各条目的排列顺序,明确研究方案基本的书写顺序及条理性,以提高研究方案的书写质量。
(二)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1.对基本要素的作用
参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人员会受专业、经历的限制,例如,不一定每一位中医临床专家都对研究设计与统计学知识精通,在方案优化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忽略自己不熟悉的方面。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个指标都是研究方案的基本要素,在方案优化过程中,可促使优化人员在方案中其不熟悉的方面需要考虑。
2.对重点要素及相互关系的作用
对一些年轻的研究者来说,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研究方案中对重点要素及关系的理解可能不足。在优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中对重点要素有评价说明,其“评价说明”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如:“研究目的应包涵研究人群、干预措施、对照、结局四个要素,评价其主要研究目的和次要研究目的是否明确;目标人群选择标准应是本领域专家共识的现行标准,标准来源应有文献证据”,这些基本要求可以协助年轻的研究者,在短时间内进一步理解重点要素及相互关系。
3.对研究方案书写顺序的参考作用
对一些年轻或研究工作经验不足的研究者来说,大多很少撰写研究方案,可能出现研究方案中各项内容的书写顺序颠倒和层次不清的情况。如:有的年轻人会把研究的目标放在研究方案的后半部分,让人感觉主次不明。
在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表中,其结构与研究方案的基本构成相符;排列顺序大致思路是:提出研究的主要目标——确定研究的方法——如何保证研究顺利实施以达到研究的目的。参考本指标体系进行方案优化,可使方案更有条理性,从而提高研究方案的书写质量。
(三)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医特色
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医特色体现在治疗方案的组成方面。治疗方案的组成若要体现中医特色,必须符合中医的基本理论。治疗方案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在辨病和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治则与治法,以法统方,制订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的治疗方案。
(四)中医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
优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自动评价与优化,需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参与,且受参与人员研究水平及主观因素的影响。
指标体系是应中医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研究方案优化工作的需要而建立,适用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尤其是适用于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的研究方案,对于有关病因研究和诊断研究的方案不适合。
附件:专家优化评价表
第一部分:立项背景与工作基础
评价说明:本部分主要从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证据方面进行评价,即能证明本研究所采用研究方案有效的证据,包括文献证据、研究成果等,其中文献证据包括:现代文献和古代文献;自己发表的文章和他人发表文章;研究成果包括已获奖的研究成果和已验收研究课题。
您对第一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
评价说明:研究设计主要涉及研究目的、目标人群选择、设计方案、相关表格设计、影响因素、统计计划等内容。其中,研究目的应包涵研究人群、干预措施、对照、结局四个要素,评价其主要研究目的和次要研究目的是否明确;目标人群选择标准应是本领域专家共识的现行标准,标准来源应有文献证据;病例来源应说明是社区医院病例或医院门诊病例还是住院病例;设计方案主要评价采用此设计类型能否很好地达到研究目的,具体采用随机方法是否正确,随机方案是否隐藏,选用对照的方法是否为专家共识的、现行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盲法要有具体实施方法;样本量估算参数要有依据,所用公式要正确。
您对第二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续表

第三部分:治疗方案
评价说明:治疗方案中主要是干预方案组成、适应证与禁忌证等有关内容。主要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构成及配伍是否符合中医理论,是否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疗程是否符合医理,本治疗方案是否与所提供的中医病名、中医证候类型、西医病名、分期及分度相适合,评价其禁忌证是否明确。
您对第三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第四部分:结果评价
评价说明:结果主要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评价。其疗效评价标准应是专家共识的标准,且应有文献证据,选择的评价指标应分结局指标和替代指标,能说明研究的目的;选择的评价时点(包括随访时点)应与评价指标相对应,是评价指标变化的时点;随访是否有方案,是否有明确的随访时点和随访的指标等;所选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指标及方法应能反映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您对第四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第五部分:质量控制
评价说明:质量控制主要从研究人员的质量控制(简称:人员质控)、研究过程质量控制(简称:过程质控)、数据的质量控制(简称:数据质控)和影响因素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其是否有监查小组或质控员,经过培训的质控员对研究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查;课题组是否有研究人员职责分工,以保证研究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若有其分工是否合理;是否有对研究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对象及内容);是否制订了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SOP执行可行性如何;是否按照要求制定了监查报告制度;原始数据的可溯源性,即找到原始病例的方法;数据的管理计划指数据的采集,保存,预处理等计划;影响因素的分析是指研究中可能产生的偏倚、混杂和依从性的分析,要有避免的措施。
您对第五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第六部分:伦理审查办法
评价说明:本部分主要从对风险及益处的评估、知情同意书撰写和伦理专家委员会审查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参加该研究的受试对象是否进行了风险及益处的评估,知情同意书撰写是否规范,该研究方案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或有计划申请伦理委员会审查。
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通过后,还要继续进行跟踪审查,直至试验结束。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的跟踪审查应根据初始审查的风险程度,决定年度/定期审查的频率,至少每年一次。跟踪审查要求研究者按时向伦理委员会提交报告,内容包括:①试验的进展:包括研究是否启动、暂停或在研,如果暂停是什么原因,受试者招募速度,速度过快或过慢的原因。②受试者纳入例数,完成例数,退出例数等,脱落/剔除受试者数及原因。③确认严重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妥善处理④有无出现可能影响研究风险受益的任何事件或新信息。伦理委员会在跟踪审查研究进展情况后,再次评估试验的风险与受益。
您对第六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第七部分:人员与经费的合理性
评价说明:人员结构的合理性体现在是否有学科交叉,既有该领域专业人员,也要有统计学专业人员、量表学专家、临床流行病学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参加;年龄层次上是否是老、中、青结合,学历和职称结构是否应有一定的博士和高级职称研究人员的比例,其任务分配是否适合;经费预算合理性主要指经费分配及总预算是否合理,是否有合作单位协议书。
您对第七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第八部分:相关表格
评价说明:本部分主要从各表格设计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进行评价。
您对第八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第九部分:预期成果
评价说明:本部分主要从成果实现的形式和成果推广计划方面进行评价,预期成果实现的形式可以是论文、著作、专利、奖励及其他形式的成果,是否有成果推广计划(包括成果预计推广的时间、范围、方法等)。
您对第九部分内容的熟悉程度为:
很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熟悉□ 不太熟悉□ 很不熟悉□
如果您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程度为“一般熟悉”及以上即可填写下面评价(在相应的空格内打分)

第十部分:综合评价

评价人签名: 评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