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临床名著评注系列:傅青主女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黄带下 三

【原文】
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 [1]是也。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任脉本不能容水,湿气安得而入而化为黄带乎?不知带脉横生,通于任脉,任脉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使任脉无热气之绕,则口中之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矣。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湿也。夫湿者,土之气,实水之侵;热者,火之气,实木之生。水色本黑,火色本红,今湿与热合,欲化红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因变为黄色矣。此乃不从水火之化,而从湿化也。所以世之人有以黄带为脾之湿热,单去治脾而不得痊者,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绕于任脉、胞胎之间,而化此黅色也,单治脾何能痊乎!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方用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 芡实一两,炒 黄柏二钱,盐水炒 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水煎。连服四剂,无不全愈。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于用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凡带症多系脾湿。初病无热但补脾土兼理冲任之气其病自愈,若湿久生热必得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方用黄柏,车前子妙!山药,芡实尤能清热生津。
【注解】
[1]黄带:指妇女带下量多,呈黄色,质稠,气味腥臭。
【评议】
1.黄带的病因病机 五行之中脾属土,土色黄,故脾色主黄。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湿浊不化,湿蕴化热,湿热下注,任脉失约,带脉不固,遂成黄带。
2.治法 健脾化湿,清热止带。
3.方药 易黄汤。方中山药、芡实、车前子健脾化湿;白果固涩止带;黄柏清热燥湿,热去湿化,则带自止。
4.临床上所见病症如同青带,且青带、黄带常相兼出现,治疗时加减逍遥散与易黄汤临证可合并加减应用。
【医案选录】
顾某,女,26岁。
初诊:1982年10月7日。自去年5月份人流后,带下量增多,色黄白相兼。质稠有气味,甚至每天都要换内裤,每于月经前后更多,无阴痒。查白带常规:未见滴虫、真菌。纳差乏力,腰部有下坠感,月经对期,量中等,每经前乳微胀痛,腹隐痛。末次月经9月13日。素口干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尚可。妇检:宫颈中度糜烂。舌红,苔薄,脉细。党参12g,白术10g,山药15g,芡实15g,甘草6g,黄柏12g,炒荆芥4.5g,车前子9g,白芍15g。
二诊:1982年10月25日。服药后白带量明显减少,色白,质稀,近几天如蛋清样,无气味,舌质正常,脉细。继服上药。
3个月以后复诊,带下自服中药后一直正常,饮食亦增加,精神较前明显好转,妇检:宫颈,轻糜。
【按语】
此患者既有脾虚带脉失约,又有任脉之湿热。故治以完带汤合易黄汤二方加减,方中白术、山药二味之甘一湿一平协同以健脾土而扶其冲和之气;助以党参补中,甘草和中,如此则湿邪有制。用荆芥炭疏肝达郁,白芍养肝血,加黄柏泻肾火,治其带下臭秽。又以车前子分消水气。(梅乾茵.黄绳武妇科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注】
本案缘于人流术后罹病,且带下异常,黄白相兼,质稠、气臭,中医诊为带下病。辨证为脾虚湿郁化热,湿热伤及任带所致。故采用青主 “完带汤”合 “易黄汤”健脾利湿、清热止带而奏效。妇科检查为宫颈中度糜烂,考虑应合并有盆腔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