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六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由EB病毒引起。6岁以下患儿常表现为轻症,甚至隐性感染。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则表现为IM。IM 的临床三联症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大,实验室检查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增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为EB病毒感染,经密切接触患者口腔唾液而感染,输血及粪便亦为传染源之一。病毒进入口腔后,在咽部淋巴组织内繁殖,继而进入血流产生病毒血症,主要累及全身淋巴组织及具有淋巴细胞的组织与内脏。
【临床表现】
1.症状
(1)潜伏期:小儿潜伏期较短,4~15天,大多为10天,青年期潜伏期可达30天。
(2)发病:或急或缓,半数有前驱期,继之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恶心、疲乏、出汗、呼吸急促、头痛、颈淋巴结肿大等。绝大多数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定,一般波动在39℃左右,但幼儿多不发热或仅为低热。淋巴结急性肿大为本病的特征之一,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
(3)部分患儿亦可有皮疹,疹型多样无特异。
2.体征
(1)淋巴结肿大:
肿大部位主要在双侧前后颈部,两侧可不对称,柔韧,无压痛,互不粘连。肿大淋巴结亦可出现在腋窝,肱骨上髁及鼠蹊部。
(2)咽峡炎:
扁桃体充血、肿大,扁桃体陷窝可见白色渗出物,偶可形成假膜。
(3)肝脾肿大:
约有20%的病例可有肝肿大、肝区压痛,偶有黄疸。部分患者脾肿大。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淋巴细胞总数增高,高于5.0×10 9/L,其中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多达10× 10 9/L以上,白细胞总数只中度增加,多见于病程第二周。
(2)血清嗜异性凝集反应:
一般认为1∶40以上即为阳性反应,1∶80以上更有意义。此项检查于起病5天后即可呈阳性反应,一般在疾病的第2~3周达高峰,可持续2~5个月。
(3)EB病毒特异性抗体
1)抗衣壳抗原抗体:
分IgM和IgG两型,分别出现在本病的急性期及恢复期,IgM可维持4~8周,IgG可终身存在。
2)抗早期抗原抗体:
分弥漫性D和限制性R两种,D多见于青少年,阳性率70%,维持约3~6个月,R多见于小年龄儿,在病后2周以上出现高峰,一般维持2个月~3年。
3)抗核心抗原抗体:
出现于发病后4~6周,阳性的效价亦较低,但可持续终身。如发现该抗体,则提示感染实际早已存在。
4)EB病毒培养:
临床上极少应用。
5)EB病毒DNA的检测:
血清EB病毒DNA含量高,提示存在病毒血症。
4.鉴别诊断
(1)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如临床表现典型而血清嗜异性凝集反应为阴性,特别是EB病毒特异性抗体也呈阴性,应与巨细胞病毒、鼠弓形体及肝炎病毒等所致的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
(2)化脓性扁桃体炎:
如患儿存在咽峡炎,出现扁桃体肿大,且有分泌物时,需与化脓性扁桃体炎相鉴别。本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分类以淋巴为主,存在异形淋巴细胞,与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不同,不难区分。
(3)病毒性肝炎:
如有黄疸、肝大、转氨酶升高时,应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4)淋巴结炎:
如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需与不同病原引起的感染性淋巴结炎相鉴别。
(5)非感染性疾病:
如川崎病、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亦可出现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需注意与之鉴别。
(6)恶性疾病:
有淋巴结、肝脾增大时应与白血病、结核病、霍奇金病鉴别。
【预后】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如无并发症大多预后良好,病程1~2周。但亦可反复,少数患者恢复缓慢,如低热、淋巴结肿、乏力等,可达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脾脏显著增大时尤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破裂。抗生素对本病无效,只用于伴发细菌感染时。因可导致药物超敏反应,禁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慎用头孢类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或更昔洛韦每次5mg/kg,每天2次静脉滴注,5~7天,最长不超过2周。
3.对症治疗 对症止痛、镇静、止咳、保肝等措施,用药过程中每周监测肝功能、血相等
4.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建议免疫调节治疗并动态观察血象变化。
表2-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续表
(郭欣 刘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