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唾液腺肿瘤
第一节 唾液腺胚胎学、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
一、唾液腺胚胎学
唾液腺(salivary glands)是指人类口腔内能够分泌唾液的腺体,属于外分泌腺。包括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两类,大唾液腺有三对(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小唾液腺则有很多,散在于各部口腔黏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本书所述唾液腺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大唾液腺,仅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唾液腺的发育主要是胚胎期间上皮和间充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各个腺体形成的时间和部位不尽相同,但胚胎发育过程基本相似。最初是在深部间充质的诱导下,将要发生唾液腺始基处的原始口腔上皮基底细胞向间充质增生,形成一个芽状上皮团。上皮团不断向间充质增生、延伸并形成较长的上皮条索。此后上皮条索迅速增生并通过反复上皮分叉的形式形成许多末端膨大的分支。分支周围的间充质不断增生,最后形成许多小叶状结构及未来腺体的被膜,实性的上皮条索中央变空,形成导管系统,末端膨大的部分将形成腺泡。
腮腺发育最早,于胚胎第6周开始,与上颌突和下颌突分叉处外胚层上皮形成上皮牙并开始生长。上皮芽最初形成的部位为腮腺导管的开口,此开口最初在上颌第一乳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处,在3~4岁时位于上颌第二乳磨牙相对的颊黏膜,12岁时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处,成人时在上颌第二恒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处。
下颌下腺在胚胎第6周末开始发育,起始于颌舌沟的颌下肉阜,上皮牙于外胚层形成并沿口底生长,自下颌角内侧、下颌舌骨肌的后缘转向腹侧,形成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肉阜。
舌下腺在第7~8周开始发育,起始于颌舌沟近外侧的内胚层上皮,由10~20个分开的上皮芽发育而成。这些上皮芽向舌下区各自生长,形成多个小腺体,每个腺体都保留各自的导管,开口于下颌下腺导管开口的外侧,有时也与下颌下腺主导管汇合在舌下肉阜形成共同开口[1]。
二、唾液腺解剖学
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各有一对,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器官,其导管均开口于口腔黏膜(图 2-1)。
腮腺(parotid gland)体积最大,重约15~30g,为纯浆液腺。质软,色黄,位于颜面两侧皮下,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腮腺外形不规则,大致呈楔形,底呈三角形向外,尖向前内,分为浅、深两叶。浅叶较大,位于咬肌后部的表面,深叶位于下颌支后内侧,突入下颌后窝内。腮腺导管从腮腺浅叶前缘发出,在颧弓下约1.5cm处穿出腮腺鞘膜经同侧咬肌表面前行。管长约5~7cm,管壁较厚,管径约2~3mm,导管横过咬肌外侧面后,在咬肌前缘呈直角急转向内,最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开口处形成一个黏膜乳头[2]。
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也称颌下腺,是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重约10~15g,呈扁椭圆形。位于两侧颌下三角内,在下颌骨体的内面与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之间。颌下腺外部由颈深筋膜浅层形成的鞘包裹。颌下腺导管长而弯曲,约5cm左右,从腺体深部发出,自后下斜向前上行走,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肉阜处。导管开口较大,易受损伤。
舌下腺(sublingualgland)体积最小,属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重约3~4g,位于口底舌下皱襞的深面,细长而略扁。有大小两种腺管,小管约有5~20条,直接开口于口底舌下皱襞黏膜,大管另一端常与颌下腺管汇合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
三、唾液腺组织学
唾液腺为复管泡状腺,被膜较薄,腺实质分为许多小叶,由腺泡和导管组成,间充质为结缔组织,形成小叶间隔和腺体的被膜,结缔组织内富含神经和血管(图2-2)。
腺泡(alveoli)为腺体的分泌部,分浆液性、黏液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腺泡呈泡状或管泡状,由单层立方或锥形腺细胞组成。腺泡与基膜之间以及部分导管上皮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细胞扁平,有突起,胞质内含有肌动蛋白微丝,肌上皮细胞的收缩有助于腺泡分泌物排出。
由浆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染色较深。基部胞质嗜碱性较强,电镜下腺细胞的细胞核在分泌早期主要是常染色质,分泌晚期主要是异染色质。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富含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及核糖体。顶部胞质内有较多嗜伊红的分泌颗粒,分泌物较稀薄,含唾液淀粉酶。
由黏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较浅,分泌颗粒不能显示。细胞核扁圆形,居细胞底部。电镜下则可见顶部胞质内有粗大的分泌颗粒(黏原颗粒,mucinogengranule)。黏液性腺泡的分泌物较黏稠,主要为黏液(糖蛋白)。
由浆液性腺细胞和黏液性腺细胞共同组成。常见的形式是:腺泡主要由黏液性腺细胞组成,几个浆液性腺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或附于腺泡的末端,在切片中呈半月形排列,故称半月(demilune)。半月的分泌物可经黏液性细胞间的小管释入腺泡腔内。
位于基底膜内侧、腺泡和闰管周围。肌上皮细胞形成许多树枝状突起并彼此连接呈网状,似篮网,故又称作“篮细胞”(basketcell)。细胞核大,呈扁圆形,但细胞体积较小,光镜下不易分辨。电镜下肌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可见散在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位于核周,肌微丝呈纵行排列,直径约为6~10nm,肌微丝间可见致密小体。肌上皮细胞与腺细胞之间有桥粒相连,与基膜之间则有少量半桥粒连接。
导管是反复分支的上皮性管道,是腺的排泄部,末端与腺泡相连。唾液腺导管可分为以下几段。
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或称分泌管(secretory duct),与闰管相连接,管径粗,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核位居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此种结构使细胞基部表面积增大,便于细胞与组织液间进行水和电解质的转运。纹状管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分泌物中的Na+,将K+排入管腔,并可重吸收或排出水,故可调节唾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和唾液量。
纹状管汇合形成小叶间导管,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小叶间导管较粗,管壁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小叶间导管逐级汇合并增粗,最后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管开口于口腔,导管近口腔开口处渐变为复层扁平上皮,与口腔上皮相连续。
四、唾液腺生理学
唾液腺是一组重要的腺体,是维持进食、语言、消化等口腔和消化道功能的重要器官,它既有外分泌功能又有内分泌功能。其外分泌功能是分泌唾液,唾液的70%由下颌下腺分泌,25%由腮腺分泌,5%由舌下腺分泌。唾液中的水和黏液起润滑口腔作用,唾液淀粉酶可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唾液腺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IgA与腺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性IgA,随唾液排入口腔,具有免疫作用。
对唾液腺内分泌功能的认识起步较晚,近20年来,近30种生物活性多肽陆续从鼠等动物及人的下颌下腺发现或分离出,有的已被提纯,其分子结构也已清楚[2]。这些多肽物质或直接分泌入血,或随唾液进入消化道再由胃肠吸收入血,对多种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根据多肽的不同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可将它们分为四大类:①促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生长刺激因子(EGSF)、红细胞生成素(EPO)、骨髓克隆刺激因子(CSF)等。②内环境稳定因子,如肾素、激肽释放酶、生长抑素、胰岛素和高血糖素样物质等。③消化酶,如淀粉酶、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等。④细胞内调节因子,如酯肽酶等。有的多肽物质已制成商品试剂,如从小鼠下颌下腺提纯的EGF和NGF已广泛用于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俞光岩,马大权.唾液腺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马绪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