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各种化合物的热消除反应
本节主要介绍酯的热消除、季铵碱的热消除、叔胺氧化物的热消除、Mannich碱的热消除、亚砜和砜的热消除、酮-内 盐的热解反应、对甲苯磺酰腙的分解、醚裂解生成烯烃混合物等基本反应。这些反应也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用途。
一、酯的热消除
羧酸酯、磺酸酯、黄原酸酯、氨基甲酸酯以及碳酸酯等,在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可以发生脱酸消除生成烯。
(1)酯的热消除——脱醋酸消除 羧酸的直接热消除生成烯,可以在钯或铑催化剂作用下加热来进行(Joseph A,Miller J,Jeffrey A,Nelson and Michael P Byrne.J Org Chem,1993,58:18-20)。
烷基上具有β-H的羧酸酯加热,可以生成烯烃和相应的羧酸,该反应主要是在气相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不需要溶剂,很少有重排和其他副反应。由于醋酸价格低廉,且乙酸酐、乙酰氯的反应活性高,所以用作热消除反应的羧酸酯大多是醋酸酯(制备容易,价格低)。热消除的温度一般在350~600℃之间。温度的高低与酯基所在位置有关。伯醇的醋酸酯的热消除温度较高,而叔、仲醇醋酸酯的热消除温度较低。温度的选择还应考虑到生成的烯烃的稳定性。若生成的烯烃稳定,可选用较高的反应温度,以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反之,则选用较低的反应温度。例如:
该反应常常是合成较高级烯烃(C10以上)的方法,而且往往使用乙酸酯。
利用羧酸酯的热消除反应合成烯烃,虽然其应用不是很广泛,但却提供了由醇合成烯的另一条路线(醇类化合物脱水可以生成烯,详见本书第三章)。
醋酸酯的热消除系经由环状过渡态进行的,为顺式消除。制备烯烃时产物较纯,一般不发生双键移位和重排反应。例如:
抗抑郁药茚达品(Indalpine)的中间体4-乙烯基-N-乙酰基哌啶的合成。
4-乙烯基-N-乙酰基哌啶(N-Acetyl-4-vinylpiperidine),C9H15NO,153.22。无色液体。
制法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20.
4-(2'-乙酰氧基)乙基-N-乙酰基哌啶(3):于干燥反应瓶中,加入2-(4'-哌啶基)乙醇(2)10 g(77.5 mmol),乙酸酐30 mL和吡啶10 mL,室温搅拌7~8 h。减压蒸馏,收集151~152℃/133.32 Pa馏分,得化合物(3)。
4-乙烯基-N-乙酰基哌啶(1):于安有加热器的精馏柱中,金属浴加热至500℃,将上步反应物(3)滴加至柱内进行热消除(柱内维持450℃),在氮气保护下进行蒸馏,收集馏出液。将暗褐色馏出物溶解于二氯甲烷100 mL中,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水洗涤,分出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回收溶剂后,减压蒸馏,收集125~135℃/16.7 kPa馏分,得(1)5.61 g,收率47%[以2-(哌啶-4'-基)乙醇计]。
有些醋酸酯衍生物因熔点高,或热稳定性较差,不能用热消除法,则可以用少量酸或碱作催化剂,在液相中消除醋酸生成烯烃衍生物。例如化合物(2)在甲醇中用碳酸钾处理生成化合物(3)。
如下对硝基苯甲酸酯的消除成烯也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机理类似于碱催化下卤代烃消除卤化氢的机理。
对于烯丙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在钯或钼混合物存在下一起加热,可以得到二烯类化合物。此时的反应机理不同于酯的热解。例如[Barry M,Trost,Mark Lautens.Tetrahedron Letters,1983,24(42):4525]:
有些内酯也可以发生热消除反应,例如(Rick L,Danheiser,James S,Nowick,Janette H,Lee,Raymond F.Miller and Alexandre H,Huboux.Organic Syntheses,1998,Coll Vol 9:293)。
上述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
除了醋酸酯外,其他酯如硬脂酸酯、芳香酸酯、碳酸酯、氨基甲酸酯等的热消除均有报道。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改变不同的羧酸,产物的比例无明显差别,乙酸酯从价格考虑是比较合适的。
酯的热解可在真空下进行,例如5-甲基-5-乙烯基-4,5-二氢呋喃的合成:
有时磷酸酯也可以发生热消除生成烯,例如10-十九醇磷酸酯,于二甲苯中回流,发生顺式消除生成9-十九烯,收率几乎100%。(Shimagaki M,et al.Tetrahedron Lett,1995,36:719)。
(2)磺酸酯的消除——脱磺酸消除 磺酸酯的消除,最常用的是对甲苯磺酸酯,在甾体和脂环化合物中应用此反应,往往可得到较高收率的烯。例如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中间体(4)的合成:
其实,磺酸酯的消除往往不需要进行真正的热消除。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于适当介质中加热即可发生消除反应。上述反应是在醋酸中以醋酸钠作催化剂进行的消除反应。
对甲苯磺酸酯与其他磺酸酯一样,在溶液中是按照E1或E2机理进行消除反应的。
又如外用甾体抗炎药糠酸莫米松(Mometasone Furoate)中间体的合成。
16α-甲基-17α,21-二羟基孕甾-1,4,9(11)-三烯-3,20-二酮-21-乙酸酯[16α-Methyl-17α,21-dihydroxypregna-1,4,9(11)-triene-3,20-dione-21-acetate],C24H30O5,398.50。mp 208℃。
制法 ①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第一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328.②马如鸿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20:1.
于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2)41.65 g(0.10 mol),吡啶185 ml,搅拌溶解,冷却至0℃,加入对甲苯磺酰氯56 g(0.30 mol),于0~5℃搅拌3 h,室温搅拌16 h。反应毕,将反应液倒入适量冰水中,析出固体,放置2 h。过滤,水洗至pH7,干燥,得化合物(3)(备用)。
在另一反应瓶中,加入冰乙酸340 mL、无水乙酸钠40 g,搅拌加热回流至无水乙酸钠全部溶解后,加入上步所得(3),加热回流0.5 h。反应毕,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倾入适量冰水中,析出固体,放置2 h。过滤,水洗至pH7,干燥,得粗品(1)。用甲醇重结晶,得化合物(1),mp 208℃。
若磺酸酯的β-C上有活性氢,则更容易发生消除反应。
用活性氧化铝作催化剂,脂环族芳磺酸酯可在很温和的条件下脱去对甲苯磺酸生成环烯烃。例如:
很多实验已经证明,双四正丁基铵草酸盐[(Bu4N(COO]是对甲苯磺酸酯发生消除反应的很好的催化剂,可以有效防止取代反应的发生(Corey E J,Terashima S.Tetrahedron Lett,1972:111)。
芳基磺酸酯无需加碱就可以进行裂解反应。2-吡啶磺酸酯和8-喹啉磺酸酯只需简单加热就可以生成烯烃,也不需要溶剂[Corey E J,et al.J Org Chem,1989,54(2):389]。
磷酸酯用Lawesson试剂处理后加热可生成烯烃[Shimagaki M,Fujieda Y,Kimura T,Nakata T.Tetrahedron Lett,1995,36(5):719]。
例如化合物(5)的合成:
苯磺酸酯或对甲苯磺酸酯在DMSO、HMPA等极性非质子溶剂酯加热,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例如(J.Salaün and A.Fadel.Organic Syntheses,1990,Coll Vol 7:117):
甲基磺酰氯在吡啶存在下与醇羟基反应,很容易生成甲基磺酸酯,甲基磺酸酯也可以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例如如下外用甾体抗炎药二醋酸卤泼尼松(Halopredone diacetate)中间体的合成。
2-溴-6β-4-氟-17α,21-二羟基-孕甾-1,4,9-三烯-3,20-二酮-17,21-二乙酸酯(2-Bromo-6β-4-fluoro-17α,21-dihydroxypregna-1,4,9-triene-3,20-dione-17,21-diacetate),C25H28BrFO6,523.40。mp 270~271℃(dec),[α -89°(CHCl3)。
制法 ①曾本秀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4,15:1.②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第一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201.
于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70 mL,碳酸锂14 g(173.2 mmol)和溴化锂7 g(80.6 mmol),搅拌下加入化合物(2)7 g(10 mmol),氮气保护下,于130℃搅拌1.5 h。反应毕,冷却,将反应液倒入适量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水洗,干燥至恒重,得粗品(1)。用丙酮重结晶,得(1)4.8 g,收率91.5%,mp 270~271℃(dec),[α -89°(CHCl3)。
(3)黄原酸酯的热消除 黄原酸酯一般是由醇钠与二硫化碳反应制备的。
黄原酸酯的热消除又叫Chugaev反应(楚加耶夫反应),也是顺式消除,且热解温度较低,可在惰性热载体中进行消除,如联苯-联苯醚热载体等。尤其适用于对酸敏感的烯类化合物的合成,但常含有少量硫化物杂质。
反应后生成烯、COS和硫醇。黄原酸酯的热消除所需是温度低于普通的酯,主要优点是生成的烯的异构化很少。反应机理属于Ei机理。
黄原酸酯的分子中有两个硫原子,在上述反应中究竟是哪一个硫原子成环曾有争议。后来证明(包括34S和13C同位素效应研究),成环的硫原子是C=S双键上的硫。
伯醇的黄原酸酯较稳定,加热时不易分解,因此该方法更适用于仲、叔醇类的脱水制烯。该法不发生重排,克服了醇类直接脱水容易重排的缺点。
例如生产香料、农药、医药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3,3-二甲基-1-丁烯的合成如下。
3,3-二甲基-1-丁烯(3,3-Dimethyl-1-butene),C6H12,84.16。无色液体。bp 41.2, 0.6259, 1.3763。溶于苯、丙酮、氯仿、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制法 Furniss B S,Hannaford A J,Rogers V,et al.Vogel’s Textbook of Practical Chemistry.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Fourth edition,1978:336,588.
O-1,2,2-三甲基丙基-S-甲基黄原酸酯(3):于安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2-甲基丁醇-2 48.5 g(60 mL,0.55 mol),用金属钠干燥过的甲苯750 mL,加热回流,分批加入金属钾21 g(0.55 mol)。待钾全部反应完后,慢慢加入3,3-二甲基丁醇-2(2)51 g(0.5 mol),充分搅拌。冷却,慢慢加入二硫化碳57 g(0.75 mol),反应完后,冷至室温,得到橙色悬浮物。再慢慢加入碘甲烷78 g(0.55 mol),水浴加热回流5 h.。冷却,放置过夜,滤去碘化钾。减压蒸馏,首先蒸出甲苯和醇,再收集85~87℃/800 Pa的馏分,得化合物(3)65 g,收率71%。
3,3-二甲基-1-丁烯(1):于安有蒸馏装置(接收瓶用冰水冷却)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上面的化合物(3),加热至沸,不断有分解产物蒸出。蒸完后,馏出液用冷的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再用冷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馏,收集40~42℃的馏分,得(1)24 g,收率53%。
若直接将黄原酸酯用三丁基锡烷还原,可以得到脱去羟基的产物,这是合成脱氧糖类化合物的方法之一。例如(Iacono S.and James R.Rasmussen1Org Synth,1990,Coll Vol 7:139)。
黄原酸酯的热解合成烯类化合物,有比较明显的不足:黄原酸酯需要多步合成;热解时掺杂含硫杂质,造成分离困难。
利用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氯与伯醇或仲醇钠反应,生成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于180~200℃加热热解,可以生成烯。该方法操作简便,收率较高(黄宪等.新编有机合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0)。
二、季铵碱的热消除
含有β-H的季铵碱热消除生成烯烃衍生物的反应,叫作Hofmann降解反应。季铵碱通常是由胺类的彻底甲基化生成季铵盐,后者再与碱反应来制备的。例如:
对于这类消除反应,一般认为应遵守Hofmann规则,即倾向于生成取代烷基最少的烯烃。这一点与卤代烷的消除反应有很大不同。对Hofmann规则的解释为,由于铵离子上的N+电荷的诱导,使得与之结合的烷基的β-氢表现有一定的酸性,β-氢酸性强的烷基容易发生消除。由于烷基的给电子诱导效应,侧链越少,该碳原子的β-氢酸性越强。另外烯烃的稳定性反映在过渡态的位能上,烯烃的安定性大,过渡态的位能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小,反应速率快,加之烷基少的碳原子上位阻小,导致该效应的结果就是趋向于形成最少烷基取代的烯烃。
按照上述分析,烷基反应性大小顺序如下(Hofmann规则序列):
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异丁基
Hofmann降解反应在胺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中经常用到。在消除反应机理研究中也经常遇到,也用于有机合成,合成Hofmann烯烃。
又如:
反应机理通常是E2。对于无环体系而言,可能是季铵碱中的HO-,在加热过程中进攻酸性相对较强的β-H而生成双键上取代基最少的烯烃(Hofmann烯烃)。对于环己基体系,则遵从Sayzev规则。
霍夫曼规则适用于双分子消除反应(见双分子反应)。由于双分子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是反式消除,体积大的离去基团(三级胺基)与β-H正处于相反方向。霍夫曼消除方向取决于最稳定的构象异构体,例如2-戊基三甲基铵盐消除,得到98%的1-戊烯,只有2%的2-戊烯。原因就是构象 [1] 中邻交叉位只是H原子,立体效应小些;而构象[2]中邻交叉位的CH3CH2基离N(CH3)3近,立体效应大些,显然 [1] 比 [2] 稳定。[1] 消除生成1-戊烯,[2] 生成2-戊烯。构象 [3] 中三个大基团的位阻最大,稳定性最差,尽管可能生成2-戊烯,但所占比例应当很少。
对于位阻比较大的季铵碱,反应机理可能是类似于五元环的Ei机理,此时氢氧根负离子不是进攻β-H,而是夺取甲基上的一个氢,最后生成烯。
所用的季铵碱最好是三甲铵基,否则产物将会复杂化。例如有机合成中间体1-庚烯的合成。
1-庚烯(Hept-1-ene),C7H14,98.19。无色透明液体。mp-119℃,bp 93~94℃。0.696, 1.400。与乙醇、乙醚、丙酮、石油醚混溶,不溶于水。
制法 Furniss B S,Hannaford A J,Rogers V,et al.Vogel’s Textbook of Practical Chemistry.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Fourth edition,1978:333.
正庚基三甲基碘化铵(3):于安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22.8 g(0.2 mol)新蒸馏的正庚基胺(2),74 g(0.4 mol)新蒸馏过的三丁胺和60 mL干燥的DMF,冰水冷却下滴加碘甲烷80 g(0.56 mol)。加完后于室温放置过夜。加入200 mL干燥的乙醚,充分搅拌后冰水浴中静置。过滤析出的固体,乙醚洗涤,无水乙醇中重结晶,得正庚基三甲基碘化铵(3)37 g,mp 145~146℃,收率84%。
正庚基三甲基氢氧化铵(4):将34 g(0.2 mol)硝酸银溶于340 mL蒸馏水中,加热至85℃。另将8 g(0.2 mol)氢氧化钠溶于340 mL蒸馏水中,加热至85℃,剧烈搅拌下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硝酸银溶液中,静置,使氧化银沉于底部,以倾洗法用蒸馏水洗涤5次。将28 g(0.1 mol)正庚基三甲基碘化铵溶于160 mL蒸馏水,再加入20 mL乙醇。剧烈搅拌下加入氧化银,同时通入氮气搅拌反应2 h。滤去银盐,用少量水洗涤。滤液于旋转蒸发器中减压浓缩(浴温40℃),得到无色黏稠的液体(4)。
1-庚烯(1):于安有搅拌器、温度计、通气导管和蒸馏装置的反应瓶中(接受瓶用冰水浴冷却),加入上面得到的化合物(4),再加入少量的水。油浴加热至160℃,蒸出水。升温至约190℃使(4)不断分解,蒸出生成的产物,直至反应瓶中基本上无反应物为止。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二次。合并乙醚提取液先用稀盐酸洗涤(洗去三甲胺),再用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出乙醚,而后进行分馏,收集93~94℃的馏分,得1-庚烯(1)约6 g,收率60%。
上述反应中使用了氧化银试剂,价格较高。但优点是生成的碘化银沉淀很容易除去。一般而言,季铵碱不容易得到纯品。
季铵碱的热消除反应,存在着消除和取代的竞争,反应中往往有取代产物。例如:
实际上,季铵碱完全没有取代而只发生消除的反应很少,大多数反应是热消除为主的反应。如下反应则几乎都是取代反应(Brasen W R and Hauser C R.Organic Syntheses,1963,Coll Vol 4:582)。
其实,季铵盐中的胺基很容易被其他基团取代,例如心脏病治疗药左西孟坦中间体3-(4'-乙酰氨基苯甲酰基)丁腈(6)的合成。
季铵碱热消除的其他例子如下:
季铵盐及其碱的热消除具有反式消除的特征。反应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将胺转变为季铵碱,而后再进行热消除。当然,三甲基季铵碱是首要选择,因为此时热分解产物比较简单。
抗疟药奎宁中间体N-脲基高部奎宁可用季铵碱的热消除反应来制备。
N-脲基高部奎宁(N-Uramidohomomeroquinene),C11H18N2O3,226.28。棱状结晶。mp 163~164℃(分解)。
制法 Cope A C,Trumbell E R.Org Reactons,1960,11:317.
于一只铂或镍制坩埚中,加入化合物(2)1.45 g,再加入等量的水,搅拌加热,加入由5 g氢氧化钠溶于4 mL水的溶液2.5 mL,于140℃左右剧烈放出三甲基胺。慢慢将温度升至165~180℃,不时补加水以补充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水,同时不断搅拌。当三乙胺不再放出时(约0.5~1 h),冷却,用移液管除去过量的碱液,得到浅棕色固体或半固体物。加入3 mL水,用浓盐酸中和至对石磊呈中性,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中加入由氰化钾0.35 g溶于少量水的溶液,蒸气浴加热30 min。用盐酸调至刚过红变色。冷却,析出棱状结晶(1)0.3 g,收率38%,mp 163~164℃(分解)。
反应中常用的碱性试剂有氧化银、氢氧化钠、氢氧化铊、乙醇钠、叔丁醇钾等。也可以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二苯甲基乙烯基醚可以用如下方法来合成。
二苯甲基乙烯基醚(Diphenylmethyl vinyl ether),C15H14O,210.27。无色液体。bp 120℃/2.0 kPa。1.5716。
制法 Carl Kalser and Joseph Weinstock.Org Synth,1988,Coll Vol 6:552.
N-2-(二苯甲氧基乙基)-三甲基碘化铵(3):于安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2-(二苯甲氧基)-乙胺(2)13.3 g(0.052 mol),丙酮50 mL,搅拌下滴加碘甲烷8.1 g(0.057 mol)与15 mL丙酮的混合液,约5 min加完,继续搅拌反应30 min。冷至0℃,抽滤,固体物依次用丙酮、乙醚洗涤,得无色结晶季铵盐(3)20~20.2 g,mp 194~196℃,收率97%~98%。
二苯甲基乙烯基醚(1):于500 mL锥形瓶中加入阴离子交换树脂(OH-型)60 g,100 mL甲醇,搅拌5 min。将此树脂装入25×6.5 cm的色谱分离柱中,用750 mL甲醇洗柱,并维持液面高于树脂1~2 cm。洗毕,将约2/3的树脂倒入上述季铵盐(3)19.9 g(0.05 mol)与50 mL甲醇的悬浮液中,搅拌加热使季铵盐溶解。而后将其再倒入盛有1/3树脂的色谱分离柱中,用甲醇洗涤反应容器。而后用甲醇洗脱,直至洗出液不再呈碱性。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后,于100℃减压(水泵)分解,直至无气体放出,约需5~10 min。冷却,加入乙醚250 mL,依次用稀硫酸(0.2 mol/L)、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回收乙醚后减压蒸馏,收集163~167℃/2.4 kPa的馏分,得二苯甲基乙烯基醚(1)8.5~9 g,收率81%~86%。
对于含有更活泼的β-H的季铵盐,可以使用更弱的碱。例如α-亚甲基-γ-丁内酯的合成。该化合物本身具有抗真菌、抗癌等作用,医药、有机合成中间体,多用于新药开发。
α-亚甲基-γ-丁内酯(α-Methylene-γ-butyrolactone,Tulipalin A),C5H6O2,98.10。无色油状液体。
制法 Roberts T L,Borromeo F S,Poulter C D.Tetrahedron Lett,1977,19:1621.
于安有搅拌器、低温温度计的反应瓶中,加入二异丙基胺2.02 g(20 mmol),20 mL无水THF,冷至4℃,加入2.35 mol/L的丁基锂-己烷溶液8.34 mL(20 mmol),搅拌15 min后,冷至-78℃,加入γ-丁内酯(2)1.60 g(19 mmol),加完后继续于-78℃搅拌反应45 min。加入二甲基亚甲基碘化铵7.4 g(40 mmol),于-78℃搅拌30 min后升至室温。减压蒸出溶剂,剩余物溶于20 mL甲醇中,加入碘甲烷15 mL,室温搅拌24 h。减压蒸出溶剂,得白色固体。加入70 mL 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和50 mL二氯甲烷,使固体热解。分出有机层,水层用二氯甲烷提取5次。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出溶剂,得浅黄色油状液体(1)2.4 g。过硅胶柱纯化,用二氯甲烷-丙酮洗脱,得化合物(1)1.21 g,收率67%。
对于环己烷衍生物而言,其季铵碱的热消除,主要以E2机理为主,进行反式消除。例如薄荷基和新薄荷基三甲基铵氢氧化物的热消除,此时不一定遵守Hofmann规则。
又如异薄荷基和新异薄荷基三甲基铵氢氧化物的热消除反应:
将薄荷烷相应的季铵碱的消除与以上的卤代烷、磺酸酯(将季铵基换成卤素原子、磺酸酯基)的消除反应比较,可以看出反应的方向和产物的构型都很一致。
绝大多数Hofmann消除的E2机理都是按照共平面的反式消除,这是因为位阻以及构象转化的能量都对反式消除有利。但是在某些结构条件下,共平面顺式消除也是可以发生的,多数情况下作为副反应以较低的产率及速率进行,但在有些反应中顺式消除会处在有利地位甚至反应只按顺式进行。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异构的低冰片烷衍生物,
季铵碱的热消除对于脂肪族、脂环族、杂环族胺均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对于脂环族胺来说,小于六元环者仅得到顺式烯烃,而七元环以上者则可以得到顺式和反式的混合物,其中往往以反式为主。
也可以不用将季铵盐转化为季铵碱,而是用季铵盐直接与强碱如苯基锂、液氨-氨基钠(钾)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
用溴化季铵盐代替季铵碱的消除反应如下:
此时的反应机理已不同,属于Ei机理。
如下反应则是消除产物发生了异构化,生成更稳定的烯类化合物(Arava V R,Malreddy S,Thummala S R.Synth Commun,2012,42:3545)。
不含β-H的季铵碱加热分解,生成取代产物醇。
三、叔胺氧化物的热消除
叔胺用过氧化氢氧化生成叔胺氧化物,后者在缓和的条件下经热消除生成烯烃和N,N-二取代羟胺,此反应称为Cope消除反应。
在实际反应中,是将叔胺与氧化剂的混合物进行反应,不必将氧化胺分离出来。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并且烯烃一般也不会重排,因而适用于多种烯的合成。如得到的烯烃有Z、E异构时,一般以E-型为主.
Cope消除也是顺式消除,几乎所有的证据都证明是经由五元环状过渡态而进行的。该反应具有不发生重排的特点,是制备烯烃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很显然,该反应属于五元环Ei机理。该反应具有明显的溶剂效应,非质子极性溶剂可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过程中形成一个平面的五元环过渡态,叔胺氧化物的氧作为进攻的碱。
要产生这样的环状结构,氨基和β-氢原子必须处于同一侧,并且在形成五元环过渡态时,α,β-碳原子上的原子基团呈重叠型,这样的过渡态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形成后也很不稳定,易于进行消除反应。
精细化学品、医药中间体、材料中间体亚甲基环己烷的合成如下。
亚甲基环己烷(Methylenecyclohexane),C7H12,96.17。无色透明液体。bp 99~100℃。溶于乙醇、乙醚、苯、石油醚,不溶于水。
制法 Arthur C,Cope and Engelbert Ciganek.Organic Syntheses,1963,Coll Vol 4:612.
于500 mL反应瓶中加入N,N-二甲基环己甲胺(2)49.4 g(0.35 mol),30%的过氧化氢39.5 g(0.35 mol),45 mL甲醇。混合均匀后室温放置36 h。在放置2 h和5 h时分别加入30%的过氧化氢39.5 g(0.35 mol)。36 h后加入少量的钯黑破坏过氧化氢,搅拌至不再有氧气放出。过滤,减压浓缩至干。安上搅拌器和冷却效果良好的回流冷凝器,先用油浴加热至90~100℃,而后减压于1.33 kPa压力下将油浴温度升高至160℃,反应2 h,使氨氧化物分解完全。于蒸出液中加入100 mL水,分出有机层,依次用冷水5 mL×2、冰冷的盐酸5 mL×2、5%的碳酸氢钠5 mL洗涤,用干冰-丙酮冷却后过滤。最后分馏,收集101~102℃的馏分,得亚甲基环己烷(1)26.6~29.6 g,收率79%~88%。由水层中可回收N,N-二甲基羟胺,回收率90%以上。
该类反应若在无水DMSO与THF的混合液中进行,可在室温或略高于室温的情况下进行热消除。
对于五元环、六元环和七元环的如下反应,得到的消除产物的比例明显不同[Cope A C; Trumbull E R.Org React.1960,11,317(Review)]。
Cope消除反应在应用范围上没有季铵碱法普遍,但其具有操作简单、没有异构化的特点。
环己烷衍生物的叔胺氧化物,消除时为顺式消除。在如下薄荷基二甲基胺氧化物的热消除反应中,有两种β-H与氧化物处于顺式,故生成两种产物,以Hofmann烯烃为主。而在新薄荷基二甲基胺氧化物分子中,与胺氧化物处于顺式的只有一种β-H,故只生成一种唯一产物。
如下苯基环己基胺氧化物的热消除也是如此。
Cope反应并不能使含有氮原子的六元环开环,但可以使五、七至十元环开环(Cope A,Lebel N.J Am Chem Soc,1960,82:4656)。
采用该反应可以合成张力很大的化合物三环癸三烯(Triquinacene)。
固相法Cope消除已有报道(Sammelson R E; Kurth M J.Tetrahedron Lett,2001,42:3419),该方法在构建化合物库用于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方面有重要意义。
不饱和羟胺加热时可以发生协同反应生成环状含氮氧化物,后者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羟胺(House H O,Manning D T,Melillo D G,et al.J Org Chem,1976,41:855,8630)。这种反应称为反Cope消除反应。例如[Engelbert Ciganek and John M Read Jr.J Org Chem,1995,60(18):5795]:
又如[Nicholas J,Cooper and David W,Knight.Tetrahedron,2004,60(2):243]:
反Cope消除已成为合成环状含氮氧化物的重要方法,在天然产物合成中有重要应用。
四、Mannich碱的热消除
含活泼氢的羰基化合物,与甲醛(或其他醛)以及氨或胺(伯、仲胺)脱水缩合,活泼氢原子被氨甲基或取代氨甲基所取代,生成含β-氨基(或取代氨基)的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为Mannich反应,又称为氨甲基化反应。其反应产物叫做Mannich碱或盐。以丙酮的反应为例表示如下:
动力学研究证明,Mannich反应为三级反应,酸和碱都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
酸催化机理为:
首先是胺与甲醛反应生成N-羟甲基胺 [1],[1] 接受质子后失去水生成亚胺盐 [2],[2] 含活泼氢化合物的烯醇式与[2]进行Michael加成,失去质子后生成Mannich碱。
若用碱催化,则是碱与活泼氢化合物作用生成碳负离子,后者再和醛与胺(氨)反应生成的加成产物作用。
最后一步反应相当于SN2反应。
含活性氢化合物除了醛、酮之外,还有羧酸、酯、腈、硝基烷烃以及邻、对位未被取代的酚类等,甚至一些杂环化合物如吲哚、α-甲基吡啶等。
胺可以是伯胺、仲胺或氨,芳香胺有时也可以发生反应。
反应常在醇、醋酸、硝基苯等溶剂中进行。
Mannich反应中以酮的反应最重要。但具有α-H的醛也可以用于该反应。
值得指出的是,在Mannich反应中,当使用氮原子上含有多个氢的氨或伯胺时,若活泼氢化合物和甲醛过量,则氮上的氢均可参加缩合反应,生成多取代的Mannich碱。
当活泼氢化合物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泼氢时,在甲醛和胺过量的情况下可以生成多氨甲基化产物。
有时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合成环状化合物,例如:
Mannich碱通常是不太稳定的化合物,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利用这些反应可以制备各种不同的新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用途。Mannich碱的主要反应类型如下:脱氨甲基反应(R-CH2键的断裂),脱胺反应(CH2-N键的断裂),取代反应(氨基被取代、NH中的氢被硝基、亚硝基、乙酰基等取代),还原反应,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成环反应等。
若Mannich碱中,胺基β位上有氢原子,加热时可脱去胺基生成烯,特点是在原来含有活性氢化合物的碳原子上增加一个次甲基双键。例如:
松树叶蜂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关键中间体2-亚甲基辛醛的合成如下。
2-亚甲基辛醛(2-Methyleneoctanal),C9H16O,140.23。油状液体。
制法 徐艳杰,孟祎,张方丽,陈力功.应用化学,2003,7:696.
方法1
于安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二甲胺水溶液7.70 g(56.37 mmol),6.0 mol/L的盐酸10.0 mL,搅拌下加入38%的甲醛6.8 mL(93.96 mmol),20 mL水。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至pH7,而后加入正辛醛(2)5.95 g(46.48 mmol),加热至90℃搅拌反应4 h。冷至室温,乙醚提取3次。合并乙醚溶液,依次用氢氧化钠溶液、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过硅胶柱纯化,石油醚-乙醚(100∶1)洗脱,得无色液体(1)4.10 g,收率63.2%。
方法2
于安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二甲胺水溶液7.18 g(52.62 mmol),醋酸3.0 mL,搅拌下加入38%的甲醛6.3 mL(87.70 mmol),而后加入正辛醛(2)4.49 g(38.08 mmol)和20 mL醋酸。加热至90℃搅拌反应4 h。冷至室温,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乙醚提取3次。合并乙醚溶液,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过硅胶柱纯化,石油醚-乙醚(100∶1)洗脱,得无色液体(1)3.44 g,收率70.1%。
Mannich碱的热消除,可被酸或碱所催化,也可直接在惰性溶剂中加热分解。常用的碱有氢氧化钾、二甲苯胺等。若把Mannich碱变成季铵盐,则消除更容易进行。
对于不同结构的Mannich碱,分解条件也不相同。有些需要在减压蒸馏或水蒸气蒸馏条件下进行,有些需要在溶剂中加热进行,而有些则会自动分解。
其他一些β-(N,N-二甲基)氨基酮类化合物也非常不稳定,在乙酸钠或其他弱碱溶液中即可分解,放出二甲胺生成相应的α,β-不饱和酮类混合物。
利尿药依他尼酸(又名利尿酸)(Ethacrynic acid)(7)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有时若Mannich碱的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羧基时,分解过程中可以同时失去一个羧基,最终产物中只保留一个羧基。例如:
五、亚砜和砜的热消除
亚砜热消除时,发生顺式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显然,反应也是经历了五元环过渡态进行的,因而为顺式消除。
由于亚砜可由二甲亚砜的烃基化反应得到,其热消除是由烃化试剂合成增加一个碳原子的末端烯烃的方法之一。
硫醚的氧化可以生成亚砜。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在有机分子的特定位置引入烃硫基,生成硫醚,再将其氧化为亚砜,进而热解,则在此处生成碳碳双键。例如抗癌药康普瑞汀D-2的合成。
康普瑞汀D-2(Combretastatin D-2),C18H16O4,296.32。白色结晶。mp 154.5~155℃。
制法 Scott D,Rychnovsky J and Kooksang Hwang.J Org Chem,1994,59(18):5414.
于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2)52 mg(0.127 mmol),甲醇50 mL,慢慢加入0.25 mol/L的Oxone(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水溶液0.26 mL(0.065 mmol),室温搅拌反应15 min后,再加入上述溶液0.16 mL(0.04 mmol),用TLC跟踪反应。加入乙醚和饱和盐水,分出有机层,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得砜类化合物(3)。将其溶于15 mL甲苯中,回流反应过夜。冷却,过硅胶柱纯化,以10%~20%的乙酸乙酯-己烷洗脱,得白色结晶(1)36.8 mg,收率98%,mp 154.5~155℃。(mp 152~154.5 ℃);Rf=0.28(20% 乙酸乙酯-己烷)。
砜加热也可以生成烯烃,常用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砜的β-位有卤素原子、羟基、酯基、三甲基硅基等基团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顺利地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例如:
α-卤代砜在碱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挤出反应生成烯,该反应称为Ramberg-B-äcklund反应。关于该反应的内容详见本书第十一章。
例如如下反应[K C Nicolaou,G Zuccarello,Riemer C,Estevez V A,Dai W M.J Am Chem Soc,1992,114(19):7360]。
上述反应可能的过程如下:
抗艾滋病毒药物卡波维(Carbovir)的反式异构体(8)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Arne Gcumann,Hugh Marley,Richard J K T.Tetrahedron Lett,1995,36:7767)。
六、酮-内盐的热解反应
在内盐中,磷的内盐很常见。例如:
上述内盐与醛、酮反应可以生成烯烃,是合成含烯键化合物的一种方便方法,而且双键的位置就在原来醛、酮羰基的位置。上述反应称为Wittig反应,在药物、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
上述反应中的含卤素化合物若为α-卤代酮,则与PPh3反应后,生成酮-磷内盐。将酮-磷内盐加热(快速真空热解,FVP)至500℃以上,则生成炔烃。
这些炔烃,可以是简单的炔烃,也可以是酮炔或烯炔。
上述酮-内盐也可以叫酰基叶立德。除了上述合成方法外,还可以由叶立德与酰氯、酸酐反应来制备,因此,该方法是由酰氯或酸酐合成增加一个以上碳原子炔烃的方法。例如由丁酰氯合成2-己炔酸乙酯。
又如三氟丁炔-2-酸乙酯的合成(Hamper B C.Org Synth,1992,70:246):
采用该方法可以合成乙炔二酮类化合物[R Alan Aitken,Hugues Herion,Amaya Janusi et al.Tetrahedron Lett,1993,34(35):5621]。
若上式中R1、R2分别为EtO-,则生成丁炔二酸二乙酯,其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特别是在Diels-Alder反应中作为亲双烯体使用,用于合成环状化合物。
丁炔二酸二乙酯(Diethyl butynedioate,Diethyl acetylenedicarboxylate),C8H10O4,170.17。无色液体。
制法 R Alan Aitken,Hugues Hérion,Amaya Janosi,et al.J Chem Soc,Perkin Tran 1,1994:2467.
2-氧代-3-三苯基膦叉丁二酸二乙酯(3):于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2)10 mmol,三乙胺1.01 g(10 mmol),干燥的甲苯50 mL,室温搅拌下滴加由草酸单乙酯酰氯10 mmol溶于10 mL甲苯的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3 h,而后倒入100 mL水中。分出有机层,水层用二氯甲烷提取2次。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剩余物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无色结晶(3),收率91%,mp 136-138℃。
丁炔二酸二乙酯(1):将化合物(3)0.5 g于500℃、0.133~13.3 Pa的真空条件下反应1 h,经处理后得到化合物(1),收率63%。
七、对甲苯磺酰腙的分解合成烯类化合物
醛、酮与对甲苯磺酰肼反应,生成醛、酮的对甲苯磺酰腙,后者在强碱(例如甲基锂)存在下可以生成烯类化合物。该反应称为Shapiro反应。该反应是由Shapiro R H等于1967年发现的。
酮与对甲苯磺酰肼反应生成相的腙,若用硼氢化钠还原则生成烷烃。
Shapiro反应最常见的方法是在乙醚、己烷或四亚甲基二胺中,使用至少两倍量的烷基锂与底物反应。该方法的特点是烯烃的收率高、反应具有选择性,生成双键上取代基较少的烯烃,而且几乎没有副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如下:
在两分子强碱作用下,腙氮原子上和α-碳上的氢相继被碱夺取,生成双负离子中间体,该中间体然后放出氮气,生成烯基锂。烯基锂中间产物可以被亲电试剂(R'-X)捕获,生成取代烯烃,也可以与水作用,水解生成烯烃,与D2O作用生成氘代烯,与二氧化碳作用生成α,β-不饱和酸,与DMF作用生成α,β-不饱和醛等。也可以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1,2-加成或Machael加成反应。例如烯基锂与如下各种试剂的反应:
该机理的主要证据如下:反应中需要2倍量的烷基锂试剂;用同位素氘进行标记试验证明,产物中的氢来自于水,不是来自于邻近的碳;有些反应中的中间体已经检测到。
具体例子如下:
熊去氧胆酸是临床上治疗各种胆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的药物,在急性和慢性肝疾病的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其中间体(9)的一条合成路线就是利用了该反应。
又如医药、有机合成中间体莰烯-2的合成。
2-莰烯(2-Bornene,Bornylene,1,7,7-Trimethylbicyclo[2.2.1]hept-2-ene),C10H16,136.24。无色结晶。mp 110~111℃。
制法 ①韩广甸,范如霖,李述文.有机制备化学手册:下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8:75.②Shapiro R H and Duncan J H.Org Synth,1971,51:66.
2-莰酮对甲苯磺酰腙(3):于安有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对甲苯磺酰肼44 g(0.24 mol),樟脑(2)31.6 g(0.2 mol)和300 mL 95%的乙醇,1 mL浓盐酸,加热回流反应2 h。冰浴冷却,抽滤析出的结晶,空气中干燥。用乙醇重结晶,得无色针状结晶(3)50 g,mp 163~164℃,收率73%。
2-莰烯(1):于安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回流冷凝器(安氯化钙干燥管)的反应瓶中,加入上述化合物(3)32 g(0.1 mol),干燥的乙醚450 mL,水浴冷却,搅拌下慢慢滴加150 mL 1.6 mol/L的甲基锂的乙醚溶液(0.24 mol),约1 h加完。反应中沉淀出对甲苯亚磺酸锂,同时反应液变为深橙红色。小心地加入少量的水以使甲基锂分解,而后加水200 mL。分出有机层,水洗四次。水层合并后用乙醚提取两次。合并乙醚层,无水硫酸钠干燥。分馏蒸出乙醚至剩余50~60 mL,加入100 mL新蒸馏的戊烷,蒸馏至30~50 mL,再加入戊烷,蒸馏至30~40 mL。过中性氧化铝色谱分离柱,用戊烷洗脱。分馏浓缩蒸出溶剂戊烷,将剩余物转入50 mL烧瓶中,借助于油浴和红外灯通过U形管进行蒸馏。分出前馏分(戊烷和2-莰烯)后,在冷却的接受瓶中得到无色结晶2-莰烯(1)8.5~8.8 g,mp 110~111℃,收率63%~65%。
若使用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采用该反应可以生成共轭二烯。例如维生素D3中间体7-去氢胆固醇(10)的合成如下:
反应中的碱除了甲基锂、丁基锂之外,还可以使用LiH、NaH、Na-乙二醇、氨基钠等。但使用这些催化剂时,常发生一些副反应,而且容易生成烯烃双键上取代基较多的烯烃。
对甲苯磺酰腙在乙二醇中用金属钠进行的消除反应称为Bamford-Stevens反应。Bamford-Stevens反应与Shapiro反应具有相似的反应机理,前者使用的碱主要是钠、甲醇钠、氢化钠、氢化钾、氨基钠等,而后者常常使用烃基锂或Grignard试剂。最终的反应结果,Bamford-Stevens反应主要生成取代基多的烯烃,属于热力学控制的产物,而Shapiro反应则是生成取代基少的烯烃,属于动力学控制的产物。
Bamford-Stevens反应机理如下。
质子溶剂(S-H)中
非质子溶剂中
上述两种不同的反应生成的中间体碳正离子或卡宾,除了发生消除反应外,也可以发生其他反应。例如(Chandrasekhar S,Rajaiah G,Chandraiah L,Swamy D N.Synlet t 2001:1779):
又如如下反应(Aggarwal V K,Alonso E,Hynd G,Lydon K M,Palmer M J,Porcelloni M,Studley J R.Angew Chem Int Ed.2001,40:1430):
该反应的进一步发展是在铑催化剂存在下,Eschenmoser腙发生串联Bamford-Stevens反应-脂肪Claisen热重排,其反应中间体仍是重氮化合物及1,2-氢迁移产物烯基醚。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甲苯磺酰肼反应生成的腙用邻苯二酚硼烷还原,则生成双键移位的烯。
医药、有机合成中间体5β-胆甾-3-烯的合成如下。
5β-胆甾-3-烯(5β-Cholest-3-ene),C27H46,370.65。无色结晶。mp 48~50℃。
制法 George W K,Robert H,et al.Org Synth,1988,Coll Vol 6:293.
胆甾-4-烯-3-酮对甲苯磺酰腙(3):于安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加入胆甾-4-烯-3-酮(2)10.19 g(26.5 mmol),对甲苯磺酰肼5.53 g(29.7 mmol),95%的乙醇17 mL,搅拌下加热回流10 min。冷至室温,过滤,滤饼用95%的乙醇重结晶,得化合物(3)13.1 g~13.3 g,mp 139~141℃,收率89%~94%。
5β-胆甾-3-烯(1):于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3)4.98 g(9 mmol),氯仿20 mL,水泵减压,用氮气冲洗3次。冷至0℃,用注射器加入邻苯二酚硼烷1.29 g(1.21 mL,10.8 mmol),于0℃搅拌反应2 h。加入三水合醋酸钠2.5 g(18 mmol)和20 mL氯仿,除去冷浴,室温反应30 min后加热回流1 h。冷至室温,过滤,氯仿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旋转浓缩,剩余物过氧化铝色谱分离柱纯化,己烷洗脱,浓缩,得无色液体化合物(1),冷后固化,收率83%~88%。
八、醚裂解生成烯烃类化合物
醚与强碱如烷基钠、烷基锂、氨基钠等作用,可以生成烯。当底物的β-位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反应容易进行。
如下化合物无需加碱而直接加热,即可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类化合物。
叔丁基醚更容易发生消除反应。
关于醚类化合物发生消除反应的机理,有几种解释。在强碱性条件下可能是E1cb机理或者更接近于E1cb机理(DePuy C H,Bierbaum V M,J Am Chem Soc,1981,103:5034)。
苄基乙基醚的消除是以五元环Ei机理进行的。该反应已经用PhCD2OCH2CH3同位素标记法证实。
如下芳基β-卤代乙基醚与三苯基膦反应,生成盐,后者在乙酸乙酯中加热,可以生成乙烯基三苯基盐(Edward E,Schweizer and Robert D.Bach Organic Syntheses,1973,Coll Vol 5:1145)。
β-卤代醚衍生物与锌粉一起回流,可同时除去卤原子和醚基而生成烯烃。例如:
但该反应中的卤原子仅限于溴和碘,β-氯代醚中的氯原子活性较差,β-氯代醚的制备也较困难。
由β-卤代醚分子中消去烃氧基和卤素原子的反应称为Boord烯合成反应。
反应中生成的相应的有机金属试剂是反应中的中间体。烷氧负离子不是很好的离去基.因此一般认为这个反应为E1cb机理。
Boord反应可以使用锌、镁、钠、氨基钠或其他试剂来实现,烯烃的收率较高,使用范围也较广。当使用β-卤代缩醛(酮)时,可以生成乙烯基醚。有时也可以用于合成乙炔基醚。
使用金属钠时如下氯代环醚可以发生开环反应,生成不饱和醇。
例如食用香料(E)-4-己烯-1-醇的合成。
(E)-4-己烯-1-醇[(E)-4-Hexen-1-ol],C6H12O,100.16。无色液体。bp 70~74℃/1.53 kPa。
制法 Raymond Paul,Olivier Riobé and Michel Maumy.Org Synth,1988,Coll Vol 6:675.
2,3-二氯四氢吡喃(3):于安有搅拌器、温度计、通气导管的反应瓶中,加入无水乙醚400 mL,二氢吡喃(2)118 g(1.40 mol),丙酮-干冰浴冷至-30℃。通入干燥的氯气,控制反应液温度不得高于-10℃。约1 h通完,此时反应液变为黄色,并反应温度迅速降低。加入几滴二氢吡喃使黄色消失。将得到的化合物(3)的无色溶液于-30℃保存备用。
3-氯-2-甲基四氢吡喃(4):于安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安氯化钙干燥管)、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镁屑51 g(2.11 mol),无水乙醚1.2 L,搅拌下慢慢滴加溴甲烷200 g(2.15 mol),控制滴加速度,保持反应液缓慢回流。约2 h后生成甲基溴化镁试剂。冰盐浴冷却,用滴液漏斗滴加上述化合物(3)的溶液,控制加入速度,使反应液不要回流太剧烈。加完后,将生成的浆状物回流3 h。冰浴冷却,慢慢加入冷的15%的盐酸900 mL。分出有机层,水层用乙醚提取2次。合并有机层,无水碳酸钾干燥。过滤,浓缩。剩余物减压分馏(12 cm韦氏分馏柱),收集48~95℃/1.26~1.40 kPa的馏分,得无色液体(4)122~136 g,收率65%~72%。(4)为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E)-4-己烯-1-醇(1):于安有搅拌器、滴液漏斗、回流冷凝器的干燥反应瓶中,加入新鲜切割的金属钠53 g(2.3 mol),无水乙醚1.2 L。搅拌下滴加化合物(4)136 g(1.10 mol),反应开始时反应液变蓝。控制滴加速度,保持反应液回流,约90 min加完。加完后继续回流反应1 h。冰盐浴冷却,小心滴加30 mL无水乙醇,而后滴加700 mL水。分出有机层,水层用乙醚提取2次。合并有机层,无水碳酸钾干燥。过滤,浓缩。剩余物用12 cm韦氏分馏柱减压分馏,收集70~74℃/1.53 kPa的馏分,得无色液体(1)89~94 g,收率88%~93%。 1.4389。
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乙基乙炔基醚,在有机合成中可在底物分子中引入炔键,也是喹诺酮类药物关键中间体3-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中间体[曾志玲.广东化工,2012,39(15):32]。其合成方法如下。
乙基乙炔基醚(Ethyl ethynyl ether,Ethoxyethyne),C4H6O,70.09。无色液体。
制法 Jones E R H,Geoffrey Eglinton,Whiting M C and Shaw B L.Organic Syntheses,Coll Vol 4:404.
于反应瓶中通入干燥的液氨500 mL,加入0.5 g水合硝酸铁,而后分批加入清洁、新切割的金属钠38 g(1.65 mol),直至钠反应完成氨基钠。于15~20 min内滴加氯代乙缩醛(2)76.5 g(0.502 mol),摇动15 min,慢慢通入氮气使氨挥发。用干冰-三氯乙烷溶液浴冷至-70℃,立即加入预先冷至-2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325 mL,尽可能地摇动。安上分馏头,接受瓶用干冰-三氯乙烯冷至-70℃,将反应瓶慢慢加热至100℃。反应完后,将接受物慢慢升至0℃,而后再冷至-70℃。逐滴加入饱和磷酸二氢钠溶液进行中和。用干冰冷却使水层冻结。倾出上层液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分馏,收集49~50℃/99.62 kPa的馏分,得乙氧基乙炔(1)20~21 g,收率58%~61%。
除了β-卤代醚外,其他一些β-卤代物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例如:
上式中X为溴或碘时,Z基团也可以是羟基。
环氧化合物在某些试剂如仲丁基锂、叔丁基二甲基硅碘烷、二异丙基氨基锂-叔丁醇钾等作用下,可以生成烯丙基醇。
例如如下反应[Michael R.Detty.J Org Chem,1980,45(5):924]。
若使用光学活性的试剂,可以由环氧化物制备光学活性的烯丙醇。例如2-环己烯-1-醇(11)为镇痛药二氢可待因(Dihydrocodeine)的中间体[Asami M,Suga T,Honda K,Inoue S.Tetrahedron Lett,1997,38(36):6425]。
医药、材料中间体反松香芹醇的合成如下。
反松香芹醇(trans-Pinocarveol),C10H16O,152.24。无色油状液体。
制法 Crandall J K,Crawley L C.Organic Syntheses,Coll Vol 6:948.
于安有搅拌器、滴液漏斗、回流冷凝器的反应瓶中,通入氮气,加入无水乙醚100 mL,二乙基胺2.40 g(0.0329 mol),冰盐浴冷却。加入1.4 mol/L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25 mL(0.035 mol),搅拌10 min后,撤去冷浴,于10 min滴加由化合物(2)5.00 g(0.0329 mol)溶于20 mL无水乙醚的溶液。加热回流6 h。冰浴冷却,慢慢加入100 mL水。分出有机层,依次用1 mol/L的盐酸100 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得浅黄色油状液体。短程蒸馏,收集92~93℃/1.064 kPa的馏分,得无色油状液体(1)4.5~4.75 g,收率90%~95%, 1.4955。
环醚例如THF与有机锂试剂缓慢反应,醚键断裂得到含有C=C双键的醇类化合物。
显然,上述反应发生E2消除,生成端基含有双键的烯醇。
将缩酮(醚)的蒸气通过热的P2O5或Al2O3,可以生成烯和醇。缩醛用此方法可以得到烯醇醚。
该反应也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反应试剂为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基酯或在六甲基二硅氮烷存在下与三甲基碘硅烷作用来实现[Paul G Gassman,Stephen J Burns.J Org Chem,1988,53(23):5574]。
抗癌药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中间体(12)的合成如下(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第一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31):
烯醇醚热解可以生成烯和醛。
可能的变化过程如下:
对于结构为R—O—CHCH2的烯醇醚,热解反应速率的一般规律是Et<i-Pr<t-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