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营销:给用户想要的一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的最大需要是什么

人在不同时间段的欲望都不同,需求也就跟随欲望而变化。

古希腊德尔斐遗址的阿波罗神庙门柱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这是先辈哲人给后人留下的一道世界级难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解读。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李尔王在极度愤怒和痛苦之际大声疾呼:“谁能告诉我,我是谁?”李尔王的呼声充分表现出人们对自我认识的困惑和迷茫,以及迫切需要认识自我的焦灼心态。

人们一直都在艰难地认识自己,从内心追问自己,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随着环境的改变、年龄的增长,当人们对于世间问题的答案越来越多,就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类的群居特性与社会化分工,使得我们的人格、信念、价值观在一定的自身条件下与社会相互作用。

每一个人都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而获得有质量的生存,也依靠帮助他人而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被需要,才是人们最大的需要。

眼前人来人往,他们在追寻什么?有多少人活着是为了寻找活着的意义?当这些大而泛的哲学命题萦绕在人们思绪里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迷茫困惑。最现实的活着就是保障生存,适应并融入社会,满足物质与精神追求,享受尊严,实现自我价值。人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围绕更现实的目标不断地寻找答案。

“我存在你深深的脑海里”,在你需要的时候,我才会变得有价值。如果任何人都不需要我,我就将成为这个社会的弃儿。所以,感谢“利用”这个词吧,它绝对是个褒义词,利用本质上就是需要,它让一切值得被利用(被需要)的人、物、事变得有价值,并肯定和利用这份价值。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见图1),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健康等)可以理解为生物本能需求,只要是活着的个体,都会追求这些基本需求的满足。从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开始,人的很大一部分需求就开始变成主观的被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友情、爱情、亲情)和尊重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尊重他人、被尊重、社交)会让你发现一切需求都需要跟其他人打交道才能实现,而这些需求被满足的前提之一就是你的某一方面确实被对方需要。在自我实现需求阶段(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个体要面对的对象将是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所有个人成就都需要他们的通力协助才能完成。

图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

要想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一定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在某方面需要他或者他在某方面需要你。被需要感是压力,会让一个人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被需要感也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人们会为了满足被需要感而更加奋进。

被需要,才能证明你的存在与价值,没有谁可以例外。

社会需要你,你就有做不完的事业;他人需要你,你就有交不完的朋友;亲友需要你,你就有享不尽的欢乐。被需要,拥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一种能力,可以是一种担当,可以是一颗炽热而乐观的心;这种价值,可能可以量化,也可能无法用价格去衡量。心里只有需要的人是自私的人,会越来越不被需要。

被需要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的黏合剂,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

人们生活中的所有答案都来自被需要,所以,关于营销的答案也无处不在。

被需要,究竟被谁需要?

一、被自己需要

日本处在地震带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因此,日本人的防震意识都很强。每个日本家庭都有一个或多个预防地震装备包,包里有水和头巾、保存期限为5年的方便食品(用水泡1小时就是米饭)、手握式发电手电筒、保存期限为3年的菜(用水泡就可以吃)、能点燃100小时的蜡烛、压缩衬衣、哨子(3000赫兹)、炉灶、不用水的洗发水等应急品。

生存是本能,不论何时,我们首先要保障的是基于生存与生理需求的吃穿住行,保障自己不受侵害。这个本能会促使你去寻找食物丰富的场所,远离容易被外界伤害的事物。

我们从婴儿时期开始到成年这一时期的代谢过程非常快,每天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婴儿的啼哭通常是表示饿了、渴了或身体不舒服的信号,在生理需要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时候,婴儿的啼哭就成了最好的信号。

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始自己挑好看的衣服,吃好的食品,这一现象背后,有家庭教育的引导,也有动画片、广告及玩伴的诱导。这个时候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有了社交需求,最突出的表现是“他有,我也要”“他吃好吃的,我也要”“他在玩那个玩具,我也要玩”等。幼儿的社交,一开始都是基于一维的交往策略,即幼儿在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只是从一个维度出发,“我要怎样”或“你应该怎样”等,他们思考的方向是单一的,还不会换位思考;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慢慢学习掌握多维的交往策略,即除了满足一维的思考,还会增加一个或多个维度,学会选择双方都认可的互动方式。他们无数的“我要”,就是最直观的被自己需要。在慢慢长大后,自理、自信、自强、自立、自爱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诉求都迫使我们想尽办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在这一成长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无数的需求,也面对无数可供选择的答案。

公开的资料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数量为全球最多,已经达到2.25亿,这些人的需求按理说,都应该进阶到高级社交及自我实现了,但实际上,他们同样要考虑诸如买房换房、充电进修等提升生存能力的基本需求。这一阶段,他们买房子买的是什么?最初买的可能是便宜,接下来买的是配套,然后买的是社交关系,高素质的居住群体让他们远离危险。这些,都是他们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升级的需要。

人是环境的产物,为了适应更好的环境或改变不利的环境,人们总是在对自己提出要求。

二、被他人需要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感叹做什么事情没有一点价值,或许只是因为所做的事不是他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也不是满足别人需要的结果。

人类社会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这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一个不被需要的人只能独自生活,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这种人的基因很难被流传下来,现在人类的基因里面几乎没有离群索居的祖先基因。所以,人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从被别人需要开始:被需要,才会有你的出生;被需要,你才能找到有商品性质的生存方式。

被需要,意味着自我被外部肯定,拥有安全感。爱,就是一种典型的被需要,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人都有感性的一面,爱的需要常常会轻松击败犹豫不决。大量的产品都在以爱的名义、以被需要的名义被人宣传,并帮助我们进行选择。

被需要,能迅速生发出群体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感觉到自己不被“需要”了,都会陷入空虚和落寞,与社群产生脱节甚至敌对。被需要能帮助人们在社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激励人们为之努力。

一位影视明星在一个采访中坦言自己很在乎“被需要”的感觉:“我很了解自己,我是一个很需要‘被需要’的人,就是你期待我有表现,我才会给你表现,如果你不期待的话,我其实很难给自己一个动机或者一份动力去做这件事情。你告诉我的话,我会更了解你要的是什么,比如说要以哪种方式进入某个角色的状态。”

现代人最大的苦恼来自自己需求无休止的膨胀,明明物质生活、娱乐方式丰富,却总处在不满足的状态等待“升级”。我们最大、最平实的快乐是在帮助了别人后,被别人认同、信赖甚至依赖(被需要),为了维持这种被需要的快乐,获得更多的被需要,我们的行为决策会变得更为理性。

我们的大脑中有专门负责表达语言、识别面部表情、读懂别人肢体动作的区域,其中建立了一个巨大的交互数据库,里面记录了我们为别人做的事情和别人给予我们的帮助,并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大脑进化得这么复杂,就是为了使人能够融入群体之中,被别人需要。

女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她们需要不断地获得各种快乐,例如购物,经常买一些可有可无的物品,挑选到被大家赞赏的商品时的快感就像“触电”一般。她们吃奇怪的零食,涂艳丽的指甲油,和闺密们讨论各种糗事……这些快乐来自他人的“需要”或者自身的“伪需要”,也可以看作是群体中的个体,为了证明自身的独特性与价值、渴求被关注被需要的表现形式。

三、被环境需要

个体与群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范畴。个体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社会地位、能力、作用上有区别的有生命的个人。群体是指一定数量的个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群体由个体组成,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它受到群体的制约。个体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之中,个体之间以各种社会关系为纽带组成各种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间段具备不同的群体属性:一个人在公司,与同事构成公司的组织群体;回到家中,与家人构成家庭群体;参加聚会活动,又与朋友构成临时的活动群体。

我们的世界由男人和女人组成,对于年轻单身男性而言,住所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如果那里还有个美女,那住所就变成了他的天堂。一旦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每个人都会积极为新环境买单。大量的营销创意与广告宣传都在帮助产品寻找跟用户发生关系的新场景(环境),以此来引导或改变用户的消费决策。

认清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唤醒人们相互之间的被需要,可以成为开展营销的新起点。例如,卖给老年人的保健品,商家可以转向瞄准青年男女,将产品包装为年轻人在节假日回家时孝敬老人的刚需(被节日环境需要);卖给女生的卫生棉,商家可以选择从男生下手,将产品包装为他们关心女生的暖心之选(被男女关爱环境需要)。

《王者荣耀》本身是一款免费游戏,它是如何实现年度收入超300亿元,成为助力腾讯登顶港股第一宝座的巨大财源的呢?其中的秘密就是游戏皮肤,仅仅靠卖游戏中的角色道具,这款游戏就能每天收入1.5亿元。这款游戏收入出现下滑的两三个月,腾讯市值也随之下滑超过20%。

买皮肤道具,是为了好看,增强游戏体验,同样一个角色,穿上买来的服装道具就更炫酷。更重要的是,当好友都没有皮肤,就你有的时候,你会非常有优越感。同样的英雄,对战的双方一边全都有皮肤,另一边没有,他们的心里阴影面积有多大?反过来说,对面的英雄都有皮肤,但是你没有,多半会被对方用语音和文字嘲讽。大量玩家通过比拼皮肤质量获得的满足感,超过了在游戏中对战胜利的快感。

在游戏互动中,很多人不断地被组队的战友提醒要给角色更好看的皮肤,在他们眼里,一个皮肤决定了你对这个英雄的喜爱程度,如果游戏中的李白、韩信没有皮肤,基本上就会被人断定是个坑。据统计,有皮肤的玩家会比没有皮肤的玩家玩得更好,而且皮肤越稀有技术越高。为什么?因为掏的钱越多,玩家对角色就越珍惜、重视,越要提升技术,才感觉自己对得起这款皮肤。游戏开发者在设计游戏时完美地抓住了这一心理,鼓励玩家买皮肤的意图传递也非常到位。

人类是群居动物,在生活中总会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活中的各种处世观跟游戏世界观没有本质的差别,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会吃亏。每个人都不想被时代淘汰、被环境抛弃,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愿意为更好的生活环境买单。

从游戏心理的精准抓取来说,游戏设计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让目标用户们娱乐化、游戏化地参与产品或服务的营销环节,我们的营销之路也会更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