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三只眼”——大数据
如今谈起新媒体和互联网,必提大数据,似乎不这样说就是不懂移动互联网,而且人云亦云的居多,不少谈论者甚至还没有搞清楚“大数据”的概念与内涵,更遑论大数据式的泛传播时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身边的一切——技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法律、教育、心理、道德伦理、管理等互相影响,共同创造着人类历史。
一、变化中的“大数据”
就大数据本身而言,它是一种数据集合或信息资产。然而,细究之下会发现使用大数据这一词时所指向的多为大数据技术,或者至少是在技术层面讨论这个概念。当然,不可否认我们有时所用的大数据概念兼有上述两个意义或者意义更为模糊。从特征上看,大数据意味着:数量庞大,以兆字节(terabytes)或者拍字节(petabytes)数据计;快速、实时或者近乎实时的创造;种类多样,本质上可能是有结构或无结构的状态;范围广阔,几乎遍及每一个个体和系统;细微的分辨率,只能通过唯一索引来对其加以识别;数据在本质上有相关性,能够连接不同的数据集合;数据本身具有外延性与可扩展性,易于产生新领域并快速扩展规模。与之相比,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将大数据表述为“大、种类多样、复杂、纵向及(或)分散式的数据集合,由工具、传感器、网络互动、电子邮件、视频、点击数据流以及其他现在乃至将来均可使用的数字来源构成”。大数据可被视为文化、技术和学术性彼此关联的复合现象,它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互影响:技术——最大化计算能力和计算精度以收集、分析、连接以及比较数量庞大的数据集合;分析——描述数量庞大的数据集合来识别模式,以此来形成经济、社会、技术和法律上的立场;深化——数量庞大的数据集合提供某种更高形式的智力形态,并产生见解深刻的知识。这三个方面概括了大数据本身及其应用的形态与过程,尤其是通过数据集的挖掘,最终达至超越数据自身价值的目标。
上述内容中对大数据的分析是基于社会科学的理论视角,而北京大学陆地教授将大数据进行拆分解读,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他指出,“大”指的是大规模、大空间、长时间形成或者得到的数据;“数”指的是数量、数字,也就是相关的可供计量、定量分析的信息或事实;“据”可以说是有价值的信息、事实、内容,也可以说是判断、决策、行动的依据。其中“大”是形容词,“数”是名词,“据”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三者组合在一起可以有很多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说,寻求一致的大数据定义原本没有问题,只是这样的普遍信念,在真实性、客观性和精确性被广泛推崇的氛围之下,显然困难重重。或许我们需要接受的现实是,来自不同方向、有着不同研究目标的成果对大数据给出了不同的界定,这些界定各有其合理性。当然,这并不妨碍从诸多定义中找到一些共性,其最明显的表现为具有“4V”特点,即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价值性(value),即数量大、种类多、处理快、价值高。无论如何,在大数据的刺激之下,诸多传统观念得以被突破,将文化、技术以及学术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均进行不同程度但又极其广泛的关联,这种“综合大数据现象”成为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风景。
二、数据下的“泛传播”
从谷歌成功预测冬季流感的传播,到亚马逊完成智能书籍推荐;从奥巴马选举获胜,到一名父亲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精确预测儿子的高考成绩,数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工具,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
数据深入生活影响了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大数据正在推动社会发生三大转变,即不再依赖于随机抽样而是处理所有数据,精确度让位于搜集更多数据的可能性,相关关系取代因果关系成为人们追求的新选择。这些转变不仅在商业、公共安全以及人们的思维模式等领域深刻践行,还在传播领域书写着新的传播变革。大数据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而且为传播的可视化提供了可能。例如,雾霾报道中使用的污染物统计图和各大城市污染度排行榜,毕业季高校各大专业就业率排行榜和趋势图等,这些可视化的数据新闻已经凭借其清晰、深刻、规律性等优势超越传统的文字、图片新闻而成为新闻传播的新样态。
当数据能够主宰传播理念、变革传播样态、优化传播效果,当数据能够独立创造价值,当其他领域越来越依赖数据判断现状、制定决策、预测未来,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是一个用数据重构思维、指引方向的时代,也是一个用数据颠覆传统、重塑新生的泛传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