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9](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19/31251719/b_31251719.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燃料电池乘用车代表燃料电池汽车最先进技术
国际上,燃料电池乘用车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为主要动力源,整车动力性、耐久性与传统能源车相当。国际燃料电池乘用车已开始产品迭代,丰田发布第二代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具有更优的性能和续驶里程,韩国现代于2018年发布了其燃料电池乘用车第二代产品Nexo。丰田、本田、现代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还可以通过接入外部充接口,为家庭或住宅提供60kW·h、最大输出功率9kW的交流电,大大丰富了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场景。而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欧洲整车企业也相继发布了燃料电池乘用车规划。如奔驰于2018年发布了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乘用车GLC F-CELL,未来将实现小规模生产;宝马规划将于2025年量产首款燃料电池汽车;奥迪将推出首款燃料电池概念车,并计划于2021年实现量产。
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主要采用燃料电池-动力蓄电池混合技术,由于目前我国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燃料电池乘用车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表2-1、表2-2)。
表2-1 国内外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与产业化对比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20664/1692381830483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8_01.jpg?sign=1739294510-YRduN7DCntaI5CAE8aROAjaVqf7HEKYh-0-46893e912b13658f44c30585ba1b6e0d)
①1mile约为1.609km。
表2-2 国内外燃料电池乘用车参数对比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20664/1692381830483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9_01.jpg?sign=1739294510-uxS4KgP6rqkJY1gZ8u1b50xVpcMXhh1J-0-4db84410da25b5d7cde97c9c6e904391)
[1] 侯明,博士,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研究工作;刘建国,博士,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李晓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产业研究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