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淘气的正面意义是探索世界
自从孩子能够独立行走之后,之前的“美好时光”似乎就一去不复返了。突然间,曾经的“乖宝宝”就变成了“淘气大王”:打开抽屉,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掏出来,然后又一件一件地放进去,关上抽屉后又打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乐此不疲;把锅碗瓢盆从橱柜里搜出来,然后敲得乒乒乓乓;喜欢从高处跳下来,喜欢上下楼梯,喜欢钻进桌子下面;衣柜是一个具有神奇吸引力的场所,如果孩子不见了,准能在里面把他找出来……
孩子这些看似淘气的行为,其实是在探索世界:抽屉里为什么能放这么多东西?锅碗瓢盆是什么形状的?它们为什么会发出声音?自己能不能钻进衣柜?这些问题都是在“淘气”中一一知晓。孩子这一系列的行为有一个专业一点的说法,就是“空间敏感期”,这是0~6岁的儿童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
女儿一岁多的时候,突然发现沙发左边的扶手上有一个小小的洞,比她最小的手指还要小。发现这个秘密之后,女儿每天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用手指抠这个小洞,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这个洞越来越大,连她最大的拇指都能塞进去。她兴奋极了,开始往那个小洞里面塞东西,塞进去,抠出来,抠出来,又塞进去,乐此不疲。
因为我知道“空间敏感期”这个概念,所以并没有厌烦她这个“淘气”的行为,而是引导她去思考问题,比如大的东西放不进去,可以放小一点的,硬的东西放不进去,可以放软一点的……这个简单的游戏持续了近一个月。我发现,与小区的同龄儿童相比,女儿的专注力更强,并且学会思考一些简单的问题。
孩子在会爬或者会走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是立体的,当他发现这个奥秘,就会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空间、探索世界,并建立一个空间的概念。
那么问题来了,生活中很多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空间敏感期”,他们只知道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极其危险、极其淘气。所以,当孩子开始翻抽屉的时候,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阻止;当孩子想从高处跳下来,他们会吓得大声惊呼,一把将他抱下来,并给他贴上“不听话”的标签;他们会把橱柜衣柜锁起来,让孩子再也找不到“门路”……当他们成功地阻止了孩子的“淘气”,也阻止了孩子对空间的探索,并彻底地破坏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淘气”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只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要知道,孩子并不是故意在给你制造麻烦,一切捣蛋行为都是好奇心在作祟,我们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支持他的好奇心,并帮助他探索世界。
当然,孩子的很多“淘气”行为的确会给大人制造一些麻烦,比如弄翻垃圾桶,把垃圾弄得到处都是,这也是我最不能忍受的。最开始,看到好不容易打扫干净的客厅被女儿弄得满地狼藉,我极其烦躁,我会大声呵斥她。看到我严肃的面孔,女儿雪白的小脸儿显得更白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那模样让人心疼极了,于是我心肠软了下来,将她拥入怀中。但是,我发现,自此之后,女儿的“淘气”行为并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后来,我查看了许多育儿书籍,第一次了解到正面管教这一育儿理念,我豁然开朗。当女儿再一次弄翻垃圾桶的时候,我走过去,蹲下身来,轻声告诉她:“宝贝,妈妈花了很大力气才把屋子打扫干净,现在你把垃圾弄得满屋都是,妈妈要再把地收拾干净会很辛苦哦。”“妈妈的手会痛吗?”女儿轻声问。“不但手会痛,腰也会酸。”我说着做了一个痛苦的表情。女儿见我如此,小脸皱成一团,焦急地说:“妈妈,我给你吹一吹,吹一吹就不疼了。”说完噘起小嘴在我的手上吹了吹。自此,女儿再也没有把垃圾桶弄翻了,她意识到她的行为给我带来了麻烦和痛苦。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妈妈会有疑问,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意味着就是放纵孩子,让他没有任何规矩可言,对此我想说:“正面管教的意义就在于,管教孩子的同时,修炼家长的耐心。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耐心等待,等待孩子度过这一时期。”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杜绝一切打扰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将抽屉里的东西翻出来,将物品推翻,将玩具藏起来……不要打扰他,更不要大声呵斥他。如果我们把他的行为定义为“淘气”,并斥责他们,那么他就不敢再去主动探索新事物。
记住:对于儿童自发性的活动,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预。
2.收起危险物品,营造安全的探索空间
生活中,我们习惯告诉孩子这样不能碰,那个不能动,于是孩子就习惯了不能,忘记了能。久而久之,孩子看到新事物,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动”,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动,也不知道究竟可不可以动,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的正确做法是提前将危险的物品收起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空间。
3.陪伴孩子,适当帮助
孩子在探索的时候,大人应适当地给予帮助,比如:发现孩子搬东西吃力的时候,及时地给予间接帮助,减少孩子的挫败感;发现孩子需要获得赞赏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赞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发现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回应,给他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