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当代城市空间的影像叙事与再现
城市与影像之间交互的复杂关系,成为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最简单直接的二元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被分成两种基本的思考模式,一种强调城市是影像的表现对象,是影像所描绘、刻画、反映和再现的内容和场景;另一种探讨影像如何参与现实中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构。本书所关注的重点为前者,即“影像中的城市”,思考中国当代城市所表现的城市空间。
简单来说,似乎“影像”和“城市”构成了一种“镜像”式的反映与被反映、再现与被再现的关系;然而当我们去细读这些影像中的“城市”时,我们发现这些空间不一定是真实或现实的,而很可能是虚构或幻想的;这些空间也不一定是当下的,而是过去或未来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空间或许是某种物理形式的或建筑的,但更多表现为社会或精神的。因此,这些影像作品不仅在“反映”和“再现”城市,还在“想象”和“创造”城市。然而,无论是现实性还是虚构性的空间,都需要影像的视觉或听觉语言作为叙事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因此,书名中“穿”字的第一层含义是影像“叙事”(narrative)的“穿针引线”。作为以视听语言来叙事、造型和表现的艺术形式,中国当代影像作品中的城市,首先是一种空间的叙事与再现。
从“穿针引线”的角度来说,后结构主义的学者们早已将“叙事”的概念从语言和文学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性别研究、精神分析、社会学、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甚至法学),当然也包括城市空间。美国作家阿波特(H. Porter Abbott)指出,叙事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故事和情节模式,而是“从一个封闭性的内部概念变为外延性的指涉”且“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叙事,而且是很多次叙事”(1);法国作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图像·音乐·文本》(Image,Music,Text)一书中也认为“叙事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和体现,任何物质材料都可以用来讲述和感受故事”,而且“从文学语言到静止或运动的图像,从建筑到舞蹈……甚至包括神话、传说、小说、史诗、悲剧、喜剧、历史、绘画、彩绘玻璃、电影、漫画、对话……叙事无处不在”(2)。城市作为一种空间,充斥着各种建筑性和影像性的符号,因此城市空间完全可以用符号学的方法进行叙事性研究。正如,美国电影导演罗伯特·阿尔特曼(Robert Altman)所强调的,“叙事的新定义变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可应用于日常生活所有的文本和经验”,因此“自然也包括城市空间”(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叙事便具有了“空间特征”(spatial characteristics)的可能性,尤其是将建筑和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叙事话语分析的契机(4)。与此同时,关于叙事和空间关系的研究也早已被应用于影像领域,例如斯蒂芬·希斯(Stephen Heath)提出电影的“叙事空间”(narrative space)这一概念,令电影研究具有了空间叙事的角度(5)——希斯强调“叙事”和“空间”的合二为一,认为“电影重要的叙事功能之一便是空间的营造”,而“电影制造了空间,在空间中发生和开展情节”(6);这样一种角度被认为是“现代影像空间研究的先驱性观点”(7)。正是在强调叙事性这一维度上,我们能够更好地融合城市和影像这两种空间在语言和符号上的勾连与互通。
从另一方面来说,所谓“穿针引线”,不仅仅强调影像以人物、环境、符号等元素编织出城市的“故事”与“情节”,而且也指向城市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交织与缠绕。在文化研究领域“空间转向”的论述中,最核心的观点之一便是空间的“社会关系”属性。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英国地理学家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美国批评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都市规划系教授爱德华·苏贾(Edward Soja)等学者都提醒我们空间并非是物理的,而是社会的,具有建构的、开放的、多元化的属性;都强调应当关注空间在身份认同、体感、关系性、移动性中的建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实践中的日常模式。哈维、苏贾等学者都对于现代性在时间上的二分式偏见进行了反思,这都源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对空间问题的反省——他提出“空间被认为是死亡的、固定的、非对话的、非移动的;相反,时间却被认为是富裕的、多产的、生机勃勃的、对话性的,移动的”的重要观点,并认为“如果一个人谈空间的问题,基本就会被认为他对于时间问题是敌对的”(8)。这些学者都强调空间的“生产”属性,尤其关注后现代性、全球化、多元国族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等语境下的空间如何“被生产”和“自我生产”,例如列斐伏尔强调空间通过实践、再现和混合等方式不断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且空间生产逐渐从“物的生产”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9)。因此,“穿针引线”的空间实践(例如建筑)和空间再现(例如影像),不断生产着社会关系的空间形态,并令我们逐渐从“工业社会”转变为“都市社会”(10)。
联系到中国当代的社会语境,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空间生产涌现出大量的社会问题,而本书所关注的侧重点为“底层”和“边缘”的城市空间,这在第一部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摇滚歌手的“地下酒吧”到底层居民的“贫民窟”,从外来民工的“建筑工地”到拥挤不堪的“长途客车”,从被拆成废墟的“四合院”到犯罪分子出没的“阴暗街头”,这些形形色色的底层边缘空间构成了我们反思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症候的最好契机,再现这些空间的影像作品也成为我们分析和细读的绝佳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