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夜的关于旅行 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栖息地
关于旅行,当下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很多人却因为这两个原因迟迟没有出发,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而真正有钱又有时间的只是少数人,所以很多人都是敢想不敢做。关于旅行,我印象最深的是,网上疯传的某个学校的一个女老师,她递给学校的辞职信只有短短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她的这个举动确实让很多人佩服和羡慕。我们都知道的是,作为一个老师,每年都会有长达两三个月的假期,可是为什么这个老师辞职的原因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说明旅行不可以等,想去就去。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不知道,那有什么关系呢,至少她对待旅行的态度我是佩服的。
关于旅行,每个人的方式和目的都不一样。方式呢,有的人喜欢穷游,有的人喜欢自驾游,有的人喜欢自助游......目的呢,有的人是为了看看各个地方的风景,有的人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支柱,有的人是为了遇见不同的人和故事,有的人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有的人是为了美食......每个人喜欢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国外,像巴黎、伦敦、布拉格、马尔代夫等等;有的人喜欢名胜故都,像BJ、南京、西安等;有的人喜欢大自然,像昆明、桂林、LS等;有的人喜欢古镇,像凤凰、西塘、乌镇、周庄等;有的人喜欢江海河,像厦门、青岛、北海等......
每个旅行的人,总是为了自己心里的某个目的才选择了上路。每个旅行的人或许心境都不一样,有的人是逃离,有的人是寻找,有的人是解脱......
我还在大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关于旅行的书和杂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石田裕辅的《不去会死!》,他曾经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大企业的工作,突然就辞职了,怀揣着“不去会死”的悲壮,踏上了环游世界之旅。石田裕辅对于旅行的渴望是那么的热切,热切到放弃自己的人人羡慕的工作,花费七年的时间完成环游世界之旅。他的举动鼓舞了很多渴望去旅行的人,当然也包括我。大学时候的我,更多的是想通过书上别人走过的足迹找到自己想去的方向,看着书的时候幻想自己走在那一片土地的心情和感受会不会与作者笔下的感受不同。我问过自己比较喜欢旅行的朋友关于旅行的意义,无外乎就是想去看看不一样的城市和风景,遇见不同的人和故事,放松心情,在陌生的城市寻找一场艳遇......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对于我自己而言,旅行是为了遇见不同的人和故事,也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自己也做不到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太多的因素影响着,或许是工作,或许是时间,也或许是其他。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我总会选择出门走走,因为我觉得生活的全部不是工作,还应该有其他的事情等着我去发现,比如旅行。旅行,一个人和两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我记得第一次和女朋友一起出门的感受,她是那种什么都提前做好准备的人,包括提前订酒店,计划每一天的行程等,女生嘛,出门前做好准备本就无可厚非,她需要的是一种安全感。而如果我自己要出门旅行,我是比较随意的状态,酒店和行程是完全不会去想的,到了当地走累了玩累了,才会在附近找酒店住下,行程也是如此,想到哪里去哪里。对我来说,旅行本就是一个解放心情的过程,如果什么都提前准备好了,那个心情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都期待过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出门旅行,那确实是一段浪漫和难忘的旅程,和喜欢的人一路上分享自己的心情,那是很棒的体验。我很感谢曾经陪我一起旅行的你,给了我那么美好的一段关于两个人的旅程,虽然现在分开了,虽然现在我依然想念着你,虽然我们说好要一起去好多好多地方,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不是吗。
现在的我,依然很享受一个人的旅行,享受在路上的不期而遇。我们曾经说过要一起去西塘的,可是后来我自己一个人去了,没有你。去西塘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遇见了和我一样喜欢一个人旅行的女生,她叫张欣怡,是一个南京女生。我们是在去往西塘的车上认识的,她刚好坐在我的旁边,在车上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旅行的故事,她告诉我,她也是喜欢独自旅行的人,我们互相留了电话。我们度过了美好的三天两夜。白天,我们游走在临河街道的廊棚,寻着透着灵韵的小巷,乘船穿梭在河上,感受着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吃着古镇特有的美食,像清蒸白丝鱼和六月红是我的最爱;傍晚坐在小桥边,看夕阳西下,灯火阑珊,整个古镇仿佛置身画中;晚上则找一个安静的饭馆好好吃一顿,聊聊各自一天的心情和收获。我很感谢张欣怡三天的陪伴,一路分享各自的心情和收获,分别的时候我们依然期待下一次旅行的相遇。
虽然到今天,我去过的地方只有那么几个,但是每次旅行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蜕变。所以我会坚持在路上,去找到自己心灵的栖息地。我希望每一次在路上,都会发现生命的美好和感动,遇见那些足以温暖我一生的人和事。在这里,我要感谢著名演员陈坤创立的《行走的力量》这个公益项目,项目传达出来的理念:在行走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获取正面的内心能量,从而净化心灵,它给我很多的触动和启发。我也希望通过旅行,不断在路上,发现自己内心的力量,或乐观,或温暖,找到自己内心那股平和而坚定的力量。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两个关于旅行的纪录片,一个是刘畅和谷岳的《搭车去柏林》,他们从BJ的后海出发,一路上只靠陌生人的帮助,搭顺风车,经过1万6千多公里,13个国家,最后到达柏林,搭车之行完美落幕;另一个是加德满都的《沿路向西》,他是单人骑行LS,他侧重的是个人在旅行过程中的感受,详细地记录了他骑行旅行的点点滴滴。我记得当时看完这两个纪录片后的唯一感受就是,太震撼了,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我从心里佩服他们。凭心而论,换做是我,我做不到,我没有那样的勇气和胆量,或许我连从自己所在的城市搭顺风车回家都做不到,别说搭顺风车一万六千多公里了,所以我从心里佩服他们。虽然我做不到如他们那般,我却也在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力量。
关于旅行,我收获了很多,内心也慢慢地丰富而平和起来,曾经放不下的事情渐渐地看开了,我会一直在路上寻找自己内心的力量。旅行,已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一个完全让自己内心安静下来的地方,我想我会留在那里,再也不走了,我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也许,我会在路上遇见那个愿意陪着我的人,往后的每一段旅程,我们可以相互陪伴,分享一路上的心情和感悟。我们陪着对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在去过的每一个地方留下属于我们的足迹,写下来当时的心情和感受,好好珍藏着,等以后走不动了还有东西可以回忆。青春是一场无法预知没有重来的旅行,这一路上的风景和故事,多半是自己没办法选择的,我们只要学会坦然面对和接受就好。就拿我来说,下一次将去往哪里,此刻的我是不知道的。
每一段旅行,总是不断遇见,不断寻找,不断分别。我想每一个喜欢旅行的人都是习惯了分别的人,还是内心足够平和和强大的人,强大到不去害怕分别,因为每次短暂的相遇之后就是分别,也或许分别就是旅行中必然存在的状态。人生的路那么漫长,自己脚下的路应该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人们常说,人的一生应该有两次奋不顾身的时候,一次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一次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或许上路很难,但是止步不前更难。人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内心冲动不已的时候,上路就好。
关于旅行,心动了便出发。
旅行的意义,或许是充满的未知,就像我不知道下一个地方会遇见谁,谁会遇见我。我想旅行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尽可能地在一个地方停留的久一点,看看这个城市的早晨和傍晚,去感受这个地方的人情,这样我们会在旅行中收获更多。每次都行色匆匆的话,我们都会变成另一种人,过客。过客,这个词并不陌生,这是当地人对外来人的一个称呼,这其中带着的感情色彩太复杂,或褒或贬,个中滋味不了解。旅行不是一到假期就到各大景区看人头,也不是一整天堵在高速上,旅行本就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情,没必要把自己弄的疲惫不堪。
旅行的人都是他乡异客,他乡异梦,梦归故乡。
我们都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却不知将去向何方。
如果我们曾在路上相遇,请相信,那是命运的安排。
如果有天我们来不及说再见,要去相信这就是命运可爱的地方。
一座城市,一个人,一场邂逅,再念一场别离。
每一个旅行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情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旅行,趁心未泯,腿脚方便,如此,便出发。
旅行到最后的状态是,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的心和灵魂安静下来的地方,安放自己那颗漂泊不定的心,如此,便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