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里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长话短说”:首先,考察的时间较短,即1850年以来的150多年。虽然涉猎的若干发展事件可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但这150多年的时间跨度足以让我推演出相关的结论。其次,我寻思着要写的是侧重专题研究的一本书,而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鸿篇巨制。
我设想本书的读者是这么几类:第一类是经济专业的学生,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教科书中若干理论的历史和制度依据,涉猎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一些概念与模型。第二类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他们可以在这里运用他们所熟悉的历史概念与方法。还有一类人,就是那些对金融改革感兴趣,认为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的读者。我希望拙著能对他们有所裨益。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书后附有术语表,所列明的术语在本书首次出现时以黑体标出。
本书最初是作为天主教鲁汶大学加斯东·伊斯更斯讲座的讲稿使用的,在此感谢鲁汶经济学所的朋友的盛情邀请,特别是Erik Buyst、Paul De Grauwe和Herman van der Wee等。国际货币基金研究所、联邦储备系统董事会国际金融部和印度国际关系研究会非常热心地审阅了本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在书中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我所合作过的任何机构的观点。
经济学的进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以实现的,是在前人众多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现在,如果参考文献中没有几项十年前的研究成果,那就太不正常了。我用脚注的形式注明了以前学者的相关研究。我这么做并非厚古薄今,而是弥补我在书中的疏漏。感谢Michael Bordo、Charles Calimiris、Richard Cooper、Max Corden、Paul De Grauwe、Trevor Dick、Marc Flandreau、Jeffry Frieden、Giulio Gallarotti、Rechard Grossman、Randall Henning、Douglas Irwin、Harold James、Lars Jonung、Peter Kenen、Ian Mclean、Jacques Melitz、Allan Meltzer、Martha Olney、Leslie Pressnell、Angela Redish、Peter Solar、Nathan Sussman、Pierre Sicsic、Guiseppe Tattara、Peter Temin、David Vines和Mira Wikins等同人提出的中肯意见以及提供的热心帮助。不过,书中的错误是囿于作者学识的局限,责任不在他们。
本书的第2版首先扩充了1996~2007年这一时期的内容,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是亚洲金融危机,在这场后果严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汇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还有,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推进,这在货币史上前所未有。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比如,如果没有发展中国家愿意并实际为美国提供大量的资金,就很难理解美国畸高的经常账户赤字。诸如美国持续赤字、欧元区建立、新兴市场的介入等事件共同决定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路径,人们开始反思美国和美元在国际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书第3版增加了2007~2018年的事件,这些事件更为重大,并直指国际货币体系的软肋。这个阶段由2007年的次贷危机拉开帷幕,2008~2009年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资本流动在这些危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7章重点介绍了这些资本流动所起的作用。
本书接着介绍了2009年年底发生的欧元危机:这场危机不是因为汇率问题,而恰恰是因为取消了汇率。欧盟鼓励金融资本从核心区向欧元区周边国家流动,但如果资本流入机制崩溃,欧元区周边国家的政策选择就非常有限。问题在于:欧洲货币联盟是否存在致命缺陷,如果是,会导致什么后果;成员国是否能够克服区域货币制度安排的缺陷,是否只有解散欧元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欧洲央行与美联储采取降息至零利率和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来应对危机。这些措施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不利影响,造成资本流入、币值高估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新兴市场国家指责发达国家发动了“货币战争”。这些抱怨引起各国政府对国际资本流动总体情况,特别是对资本控制作用的重新评估,并重新审视现行基于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优点。与先前讨论的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这些新兴市场的地位更加突出。事实表明,未来中国的意见不容忽视。
我对本书各章节进行了细致的修订,尽可能不改变本书逻辑的内在一致性。感谢Chery Applewood、Peter Dougherty对本书第2版,Alison Rice-Swiss、Joseph Mendoza、Joe Jackson和Cyd Westmoreland对本书第3版所倾注的心血,感谢Michelle Bricker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
巴里·埃森格林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