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家训译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寄正宪男手墨[1]

近两得汝书,知家中大小平安。且汝自言能守吾训戒,不敢违越,果如所言,吾无忧矣。凡百家事及大小童仆,皆须听魏廷豹断决而行。近闻守度颇不遵信,致牴牾廷豹。未论其间是非曲直,只是牴牾廷豹,便已大不是矣。继闻其游荡奢纵如故,想亦终难化导。试问他毕竟如何乃可,宜自思之。

┃今译┃

最近收到你的两封信,知家中老少平安。并且你还说到,自己能够遵守我的教训和告诫,不敢有所逾越。若果真如你所言,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家中所有事务、大人小孩以及众仆人,都要听从我指定的管家人魏廷豹的指挥。最近听说守度很不信从,甚至顶撞廷豹。先不论他们两人谁对谁错,仅仅顶撞管家人这一项,就已经是大错了。又听说守度仍像过去一样游手好闲、挥霍无度,看来他是很难引导和教化了。你去问问他,他究竟要怎样才能满意,让他自己好好想想。

┃简注┃

①违越:违背,背离。

②守度:王守度,阳明族弟。

③牴牾:顶撞、冒犯。

守悌叔书来,云汝欲出应试。但汝本领未备,恐成虚愿。汝近来学业所进吾不知,汝自量度而行,吾不阻汝,亦不强汝也。德洪、汝中及诸直谅高明,凡肯勉汝以德义,规汝以过失者,汝宜时时亲就。汝若能如鱼之于水,不能须臾而离,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今译┃

你守悌叔叔来信说,你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但你目前的能力还不够,中举的愿望恐怕是要落空了。我不知道你近来学业进步到什么程度,你自己要量力而行,我既不阻拦你去考试,也不勉强你去考试。德洪、汝中以及其他正直诚信的高明人士,只要是愿意在道德信义方面勉励你,在过错疏漏方面劝导你的,你就要时常亲近他们。你和他们如果能像鱼时时刻刻离不开水一样,就不必担忧品行修养不如别人了。

┃简注┃

①守悌:王守悌,阳明族弟。

②应试:参加科举考试。

③虚愿:不切实际的愿望。

④直谅高明:正直诚信,崇高明睿。

⑤亲就:亲近。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汝于此处,宜加猛省。家中凡事不暇一一细及,汝果能敬守训戒,吾亦不必一一细及也。余姚诸叔父、昆弟皆以吾言告之。

┃今译┃

我一生讲学的内容,概括起来不过“致良知”三个字。仁,是人心;良知中的真诚、友爱、悲悯、同情,就是仁;如果心中没有真诚、友爱、悲悯、同情,也就没有什么良知可致了。你应该在这个地方深刻反省。家中各项事情没时间一一细说了,如果你能够以恭敬之心遵守我的教训和告诫,我也没有必要再一一细说。记得把我这几句话传达给在余姚的你的各位叔父和兄弟。

┃简注┃

①致良知: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之一。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天理,存在于人心中。人们只要时时处处推扩实践良知,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合乎儒家的道德规范。

②诚爱恻怛:相当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即对人的同情心。阳明《再批追征钱粮呈》:“诚爱恻怛之所发,小民莫不欢欣鼓舞。”这里的“发”字表明阳明的“诚爱恻怛”与孟子所谓“四端”,都是指人心本来具有的善。所谓“四端”,见《孟子·公孙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③猛省:痛彻地自省。阳明论学,主张勇猛精进。因此好用“猛”“勇”等字。

前月曾遣舍人任锐寄书,历此时当已发回。若未发回,可将《江西巡抚时奏报批行稿簿》一册,共计十四本,封固付本舍带来。

┃今译┃

前个月曾派仆人任锐回家送信,过了这么长时间,家里应该已经打发他返程了。如果还没返程,可把江西巡抚上奏朝廷的奏疏和批准施行的行文底稿一册,总共十四本,包装牢固,交给他带来。

┃简注┃

①舍人任锐:舍人,仆从,差役。任锐,人名,生平不详。

②江西巡抚时奏报批行稿簿:指当时江西巡抚报请上级批准的行稿簿。巡抚,又称抚台、抚军。为明清两代的地方官制名称,权力大于今日仅负责行政事务之省长,统筹地方行政、军事、司法权力。一开始,巡抚由中央临时指派,处理某一地区的紧要事宜,后来才基本制度化。行稿,一种文书类型。行即运行、流转之意,行稿也就是需向有关官署行文的草稿。如巡抚在向中央请示相关事宜时,先由有关人员拟一文稿,该稿即为行稿。

③封固:原为道教内丹修炼术语,《慧命经》:“封固者,温养之义。停息而非闭息,乃用文火,将神气俱伏于气穴耳,随后火逼金行,待其有行动之机,则周天武火,自此起运也。”这里指把书籍包裹好。

④本舍:家里的仆人。

我今已至平南县,此去田州渐近。田州之事,我承姚公之后,或者可以因人成事。但他处事务似此者尚多,恐一置身其间,一时未易解脱耳。

┃今译┃

我现在已经到了平南县,离田州越来越近了。田州事件,我接姚公的班,或者可以依靠他前期的工作而顺利了结。但是别的地区类似事件还很多,一旦参与进来,恐怕不大容易脱身。

┃简注┃

①平南:今广西平南县。

②田州:今广西田东县。

汝在家凡百务宜守我戒谕,学做好人。德洪、汝中辈须时时亲近,请教求益。聪儿已托魏廷豹时常一看。廷豹忠信君子,当能不负所托。但家众或有桀警不肯遵奉其约束者,汝须相与痛加惩治。我归来日,断不轻恕。汝可早晚常以此意戒饬之。

┃今译┃

你在家办理各项事务要遵守我的告诫和教导,学做好人。德洪和汝中等人你要时常亲近,向他们请教,以求进步。聪儿我已经托付给魏廷豹照看。廷豹是个忠信君子,应该不会辜负我的嘱托。家人如果有人桀骜不驯,不愿遵奉他的约束,你要严加惩处。等我回来,对这样的人也绝不会轻饶。你应该经常这样告诫他们。

┃简注┃

①聪儿:王阳明的嗣子王正聪,后因避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讳,改名王正亿。

②戒饬:告诫。

廿二弟近来砥砺如何?守度近来修省如何?保一近来管事如何?保三近来改过如何?王祥等早晚照管如何?王祯不远出否?此等事,我方有国事在身,安能分念及此琐琐家务?汝等自宜体我之意,谨守礼法,不致累我怀抱乃可耳。十二月初五日发

┃今译┃

廿二弟最近磨炼得怎么样?守度在修身上反省得怎么样?保一最近管事的情况怎么样?保三最近改过方面做得怎么样?王祥等人早晚事情照管得怎么样?王祯是不是不再跑远路了?这些琐事,由于我身负国家重任,没办法分心去管。你们自己要体会我的心意,好好遵守礼法,不要让我操心才是。十二月初五日发出

┃简注┃

①廿二弟:即王正感,字仲诚,王守俭儿子,家族排行第廿二。

②保一:即郑邦瑞,王阳明二舅的孙子,又写作宝一。

③保三:郑邦瑞三弟。

④王祥:王门家仆,曾随阳明谪任贵州。

⑤王祯:王门家仆,曾去北京给阳明送画画用的绢布。阳明死后,陪年幼的王正亿到南京投奔黄绾。

⑥怀抱:心胸。

┃实践要点┃

此信写于嘉靖六年(1527),阳明抵达广西平南县交接军务之时。

阳明出征广西前,把家政和幼儿的护理委托给了魏廷豹,把正宪的学习委托给了钱德洪和王畿。魏廷豹此人在阳明弟子中并不出彩,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知道,为什么阳明先生会把一家之事托付给这么一位声名不彰之人。从现存资料看,魏廷豹年纪似比阳明先生还大,为人也比较稳重,是个忠信君子。这可能是阳明选中他的原因。可是,《寄正宪男手墨》这封信却显示,魏廷豹在王家受到了王氏子弟的诸多挑战。王阳明功名显赫,又是长子,很自然地成为王氏家族的大家长,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弟弟、儿子,还要照顾他的叔伯兄弟。从信中看,这些人的桀骜骄奢显然让他头疼。因此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身在岭南的阳明还不忘给钱德洪、王畿写信,一方面询问生徒学友学问的进展,一方面以家事相托:

其一:

地方事幸遂平息,相见渐可期矣。近来不审同志叙会如何?得无法堂(即讲堂)前今已草深一丈否?想卧龙(指未露头角的人才)之会,虽不能大有所益,亦不宜遂致荒落。且存饩羊(古代用为祭品的羊,后引申为礼仪),后或兴起亦未可知。余姚得应元诸友相与倡率,为益不小。近有人自家乡来,闻龙山之讲至今不废,亦殊可喜。书到,望为寄声,益相与勉之。九、十弟(守俭、守文)与正宪辈,不审早晚能来亲近否?或彼自绝(自我隔绝,指不主动联系钱德洪、王畿等人),望且诱掖接引之,谅与人为善之心,当不俟多喋也。魏廷豹决能不负所托,儿辈或不能率教,亦望相与夹持(辅助)之。人行匆匆,百不一及。诸同志不能尽列姓字,均致此意。

其二:

德洪、汝中书来,见近日工夫之有进,足为喜慰!而余姚、绍兴诸同志,又能相聚会讲切,奋发兴起,日勤不懈。吾道之昌,真有火然泉达(然,同“燃”。比喻形势快速发展)之机矣。喜幸当何如哉!喜幸当何如哉!此间地方悉已平靖,只因二三大贼巢,为两省盗贼之根株渊薮,积为民患者,心亦不忍不为一除剪,又复迟留二三月。今亦了事矣,旬月间便当就归途也。守俭、守文二弟,近承夹持启迪,想亦渐有所进。正宪尤极懒惰,若不痛加针砭,其病未易能去。父子兄弟之间,情既迫切,责善反难,其任乃在师友之间。想平日骨肉道义之爱,当不俟于多嘱也。书院规制,近闻颇加修葺,是亦可喜。寄去银二十两,稍助工费。墙垣之未坚完及一应合整备者,酌量为之。余情面话不久。

在这两封信里,阳明都提到他比较担心二弟王守俭、三弟王守文(信里称他们为“九、十弟”,是按在家族中排名来的),以及自己的儿子王正宪。守俭、守文是弟辈中让阳明操心较多的两位,而正宪此时也已年过二十,不再是《示宪儿》时期的懵懂年纪。看得出来,阳明对这个儿子的发展并不满意,因此才反复叮嘱自己的得意弟子钱德洪、王畿要主动“诱掖接引”,让他学好。这实际上是有点过分的要求,因为古代中国的师道讲究的是:“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一个真正好学的人,会主动向道德高尚、学养过人的长者请教,而非让长者主动来教他。阳明虽然责命正宪要向钱德洪、王畿学习,但估计心里也明白,这个儿子并不好学(在《寄正宪男手墨》中,他直接预言正宪科举不会成功)。与其指望他的觉悟,不如寄希望于门生们的责任感。阳明在这里还提到一个教育学上的深刻道理:“父子兄弟之间,情既迫切,责善反难,其任乃在师友之间。”父子之间,因为关系太过亲密,有些责备的话反而不好讲,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从旁协助。王阳明是教育大家,在历史上留名的门生数以百计,连他都承认家庭作为一个教育环境的先天不足,足见学校、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可惜当代的某些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对学校中老师稍微严格的批评都无法接受。孩子在一片赞誉声中长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还有什么动力去改正,去向善呢?

回到《寄正宪男手墨》,阳明在信中不断提到“守吾训戒”、“敬守训戒”、“守我戒谕”、“谨守礼法”,很明显是希望正宪和王家其他子弟能够收敛身心,遵守礼法。晚年的阳明面对的是一个逐渐被骄奢风气腐蚀的大家庭。王家自阳明的父亲王华那一辈起,就已步入高级官僚家庭之列,再加上阳明先生一生在事功、学问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情况下,骄傲的情绪、安逸的生活很容易让子弟丧失进取之心。中国老话喜欢说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都是贵族子弟在祖辈的余荫下不知勉力向学的后果。从阳明给守文、正宪等人的书信中看到,王家当时也已经隐含了这一危机。所以劝子弟要收敛低调,严守礼法,其实是非常对症下药的。

另外,此信对于我们理解阳明心学,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阳明在信中直言:“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良知”可谓阳明心学最重要的概念,《传习录》对此解释道:“良知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就是“天理”,是一个人判断是非的先天能力。那什么是“致良知”呢?阳明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有“良知”,但因为人的私欲,也因为周遭环境的影响,这个“良知”,很多时候是被遮蔽起来的。这就需要用工夫来使“良知”在人们心中再次明朗起来,而使良知复明的工夫,就是“致良知”。

阳明认为,一个人要“致良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曰“诚意”,二曰“知行合一”。“诚意”是一个态度,在修行中属于先决条件。按他说法是:“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传习录》里记有阳明门人黄直的一番体悟,比较浅显,故抄录如下:

先生尝谓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直初闻之,觉甚易,后体验得来,此个功夫着实是难。如一念虽知好善恶恶,然不知不觉,又夹杂去了。才有夹杂,便不是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的心。善能实实的好,是无念不善矣。恶能实实的恶,是无念及恶矣。如何不是圣人?故圣人之学,只是一诚而已。

所谓“诚意”,就是一心一意,排除杂念,做到对待善恶能像天然感官那样敏锐——闻到恶臭就感到厌恶,看到美好事物就心生欢喜。这和宋代理学家喜欢说的临事必敬比较,内涵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们做一件事情,首先就是要认真对待这件事,保持专注,才可能取得成功,自己的内心的道德判断,更是如此。

然后说“知行合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因为看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就毅然改名“知行”(后又改为“行知”)。可知这一学说的巨大魅力。那“知行合一”到底是指什么呢?最好的答案,还是在《传习录》中。有学生就“知行合一”请教说:“现在人都知道对父亲要孝,对兄弟要悌,但都做不到,可见‘知’和‘行’是不一样的。”阳明回答说:“这是因为他们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了。天底下没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说一个人孝悌,一定是因为他已经躬行孝悌了,才可以这么说,而不能因为他们会说一些‘做儿子的要孝’、‘作弟弟的要悌’之类的话就认为他懂得孝悌了。这好比说痛,真痛了才会说痛,说冷,真冷了才会说冷。”

在这里,阳明的重心明显是放在“行”上的,没有“行”的“知”不算“知”。用今天一句流行电影台词来说就是:“从小到大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人把“知”“行”分开了。以为一件事情、一个道理,你想明白了就可以,却不知道行动的重要性。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不去做,就永远不会知道所谓的“真理”到底是不是真理。阳明的“知行合一”蕴含着非常强大的实践精神。在他晚年,还反复强调为人为学要“事上磨炼”,可见行动永远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一生的坎坷让王阳明意识到,越大的磨难,越是一个人锻炼自己的好时机。圣人之道不远,远在不予实践,这是阳明心学的真髓。

[1] 此信收录于束景南《王阳明全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原题“寄正宪男手墨二卷”,共五通,此为第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