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就业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参考资料

1.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1990-201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应年份.

3.田雪原,王金营,周广庆.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郭志刚.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J].中国人口科学,2011(6).

5.王宇鹏.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1).

6.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率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0(6).

7.汤向俊,任保平.劳动力有限供给、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J].南开经济研究,2010(5).

8.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

9.郭志刚.近年生育率显著“回升”的由来——对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的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2).

10.蔡昉.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中国人口科学,2009(2).

11.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09(1).

12.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7(1).

13.杨道兵,陆杰华.我国劳动力老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J].人口学刊,2006(1).

14.张继红.关于我国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甘肃科技,2006(1).

15.袁建华,于弘文.从生育水平估计到未来人口预测[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1]胡鞍钢,才利民.从六普看中国人力资源变化: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源红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

[2]对更长时间区间的人口预测表明,2033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99亿的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