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一起成长:麻省理工金融小子养育手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免考生

儿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我很为他上哪所小学发愁。幸好,我有个同事的爱人在北大附小当老师,在她的引荐下,儿子由于是大学老师的孩子被“破格”录取了。

北大附小实行的是快乐教育。一走进学校,我们就能看到冰心老人题写的校训——“专心的学习,快乐的游玩”。由于认同北大附小的教学理念,同学大部分都是北大老师的子女,再加上孩子每天可以坐班车去上学,不用我们辛辛苦苦接送,所以我们很庆幸孩子能上北大附小。

儿子对上北大附小显然也很满意。虽然和上幼儿园相比要辛苦得多,儿子上学的积极性还是很高——每天去的时候精神抖擞,回来的时候兴高采烈。

上学没几天,儿子就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老师和同学选他当班长了。后来听姥姥说,第一天上小学回来儿子就悄悄告诉过姥姥,他知道最厉害的学生胳膊上戴着三道杠,他以后也要戴三道杠。儿子当上班长可能就是俗话所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吧。

儿子在小学的学习轻松自如,本来在幼儿园打的基础就不错,加上记忆力好,上进心强,从一开始他的成绩就在班上遥遥领先。

儿子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特别听老师的话。我所说的听话,一方面是指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不开小差、不打瞌睡,所学内容基本上不需要课后辅导,下了课他就会立马把作业写完,一般不会留到晚上再做,更不会忘了写作业;另一方面是指儿子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会不折不扣地完成,比如说有些作业需要家长配合,他即使自己能独立完成还是会要求我和他一起做。为了树立老师的威信,也为了尊重儿子的学习习惯,我一般都会认真配合,绝不敷衍了事。

到了期末复习,儿子告诉我,老师要求家长配合孩子把语文课本里的画线词语从头到尾听写一遍,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我像往常一样认真地接受了任务。我打开书正要念第一个词,儿子突然跟我说:“你等一下,我知道是什么。”接着准确地写下了那个词。后面的词他都一个一个自己先写下来,然后问我对不对。整本书里面的词他不仅都能背出来,而且顺序还不出错!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

考试那天回来,我问儿子考得怎样,他说他根本没有参加考试,老师让他坐在隔壁教室看电视呢。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学校规定平时考试成绩每次都达到98分以上的学生可以免考。他们班有两个同学达标了,他是其中一个。

后来我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北大附小低年级实行免考政策,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免考,儿子平时成绩非常好,所以就不用考试了。

在后来的学习中,儿子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连续几年都是免考生。他们班一共有两名免考生,和他同时免考的也是位男生。有一天我见到了那位同学的妈妈,我们自然聊起了各自的孩子和家庭。原来这位母亲已经是癌症晚期,她怕自己的孩子将来无人照料,遭更大的罪,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极其“残酷”的训练,让孩子自己做饭吃,自己洗衣服,自己赶班车,自己回家,一切靠自己。妈妈虽然很心疼,经常躲在被子里哭,但还是狠着心不去帮孩子,时间一长孩子真的被锻炼出来了,学习成绩好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他比同龄孩子要成熟能干得多,家长根本不需要逼着他学或者帮着他学。听完这对母子的故事,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能变得很优秀,关键是孩子是否有追求优秀的动力与行动,而孩子的动力与行动来自家长的培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