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一起成长:麻省理工金融小子养育手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的腿折了”

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儿子从小喜欢骑车。

最早骑的是四轮车,车的后轮带有两个小轮起平衡作用,儿子在两岁时就能熟练地骑这种车。会骑没多久,儿子就要求把小轮撤掉。我想只要我小心看着,应该没太大问题,所以很爽快地把小轮卸掉了。儿子三岁时已经可以骑着两轮车满屋子跑了。

来北京不久,朋友送了一辆大一点的车。儿子非常喜欢,于是要求我们带他到学校操场上骑。因为比原来的车大了许多,儿子个子还太小,骑在新车上感觉有些不适应。爸爸扶着他上了车,我在后面使劲喊:“别紧张,把身子坐直了!”儿子调了调坐姿,一溜烟冲了出去,可是没跑多远就摔下来了,在旁边观看的我们只听儿子叫道:“我的腿折了!我的腿折了!”

爸爸赶紧跑过去,抱起儿子,一副心疼的样子。我也很紧张,但我更想知道儿子到底摔得有多严重,于是灵机一动问儿子:“儿子能再试一次吗?”儿子擦了擦眼泪,立马答应说:“能!”真的又骑上车了。孩子不会说谎,如果腿真的摔折了,真感觉到疼得厉害的话,是上不了车的。现在他不仅能上去,而且还骑得好好的,说明他的腿并没折,很可能只是被吓着了。

孩子爸爸很吃惊地看着我们母子俩,他没想到我会那样沉着冷静,更没想到儿子真的一点事也没有。儿子那天只摔了那一次,很快就骑得轻松自如了。第一次在外面骑车,而且是第一次骑那么大的车,儿子骑得很开心。

其实我的冷静是锻炼出来的。我平时观察到,孩子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咳嗽、发烧、拉肚子之类的。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家长都是手忙脚乱,不管三七二十一赶快送孩子上医院,久而久之,给孩子打针吃药就成了家常便饭。我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上医院打针输液,我就想:孩子的病真有那么严重吗?一定要打那么多针、吃那么多药吗?如果一定要打针吃药,能不能想办法让孩子少生病呢?我自己就很害怕打针,因为身体没出过什么大毛病,小病小痛我一般都自己想办法扛过去,几乎没有打针吃药的经历,所以就连给孩子打预防针我都会感觉到疼,我一定得把脸转过去,听到孩子哭我会特别难受。为了避免给孩子打针吃药,从一开始带孩子我就明确了三个原则:一是尽可能不让孩子生病;二是尽可能不让孩子上医院;三是遇到问题先不盲目下结论。

如何让孩子不生病呢?俗话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因为目标明确,我会在生活中注意好点点滴滴。比如说,我平时不会给孩子穿太多衣服,尽量让他冻着点,如果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情况,我再适当加一点衣服,一旦恢复正常我会记住什么气温该穿多少衣服,绝不把孩子捂得过严。冬天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尽管南方没有暖气,大人洗澡都会觉得冷,我绝不给儿子生火,不把衣服烤热了再给他穿,因为我要锻炼他的抵抗能力。儿子吃好饭、睡好觉是我的主要任务,饭菜不对胃口我就变换花样,睡眠不够充足我就想办法弥补,绝不让一时的小问题变成日后的大麻烦。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一直很少生病,从来没有因为生病缺过一次课,同学生病也不必紧张兮兮怕传染,我认识的孩子当中能做到这一点的非常少见。

儿子的确有过一次上医院的经历。那是孩子爸爸在英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我把儿子穿了很久的羽绒服脱下来洗了,没想到新换上的小棉袄有点薄,结果让他的胃着凉了。看到他又吐又泻,吐的水成了黄色,我知道这次问题比较严重,赶快打车送他到了医院。下车的时候他虚脱得连走路都走不稳了,医生建议留院观察,第一次给他挂上了吊瓶。奇怪的是,儿子的第一瓶水才吊到一半,就恢复了活蹦乱跳,我见状赶快求医生放我们回家了。儿子回到家时已经完全好了,真是快得难以置信。儿子的这次生病经历让我更加相信,防患于未然是多么重要,如果儿子以前就经常打吊瓶,这次情况这么严重肯定不会轻易好转。观察室的其他孩子有的已经打了好几天吊瓶,看上去依然是病恹恹的。儿子因为从没打过吊瓶,打一瓶效果就立竿见影。这就像往银行存钱一样,如果你一直往里存,要用钱时你只需取一小部分就够用,完了你还会有很多储备;如果你平时不往里存,还经常往外取,要用钱时你就可能没钱可取,甚至出现透支。

儿子对这些经历当然也有深刻印象,他知道妈妈说话做事会有分寸,他相信有妈妈在就不用害怕。所以在我建议他再试一下的时候,他会放心大胆去尝试,结果很快就会真相大白。经验告诉我:孩子出问题不一定是真有问题,家长的胆大心细、沉着冷静往往能使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