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黄巾大军来袭
第5章 黄巾大军来袭
尽管刘宠知道这场黄巾之乱是一场席卷整个大汉朝,甚至是足以动摇朝廷统治根基的一场大乱,没有谁能说从中幸免于难,但他深知自己作为君王,哪怕只是一个封王,这时候也绝不能表现出任何不堪之相,惊惧或者暴怒都是作为一个君王非常不及格的表现。
因而哪怕其实刘宠自己心中也是担忧无比,但任旧强行按耐住心中的情绪,表面上看起来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嗯,既然如此国相便先派出人手往阳夏长平方向探查一番,务要探出黄巾贼下一步的方向和大致的人数。”
见到刘宠这般反常的举措,骆俊不禁讶异的看了看他,以骆俊过去对刘宠这位陈王的影响,他总是做事不经大脑,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才导致犯下了足以杀头的大罪。
无论他说是要立即冲上去迎战黄巾军又或者是立刻弃城而逃骆俊觉得都不难想象,但像这般镇定自若的景象,可不会出现在以往他对刘宠的印象之中。
于是下意识的骆俊便问道:“大王不打算率军出战么?”
骆俊只是个文官,对于军务什么的基本是一窍不通,按照他的理解打仗基本上是两群人面对面的然后撞上去就算成了,基本上就和街头打架斗殴差不多。
这也不能怪他,这年头的人对于知识都是敝扫自珍,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基本是两眼一抹黑的一窍不通,以至于在骆俊想象中的战争和刘宠想象中的战争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虽然刘宠也知道未来的战争和古代的战争压根也就不是一回事,但最起码他还不至于把战争当成街头斗殴一般儿戏。
“目前黄巾贼位置不明,人数不明,去向不明,岂有轻谈出战之理?还是先探查清楚敌情再做打算。”
而在经过了半日的战斗之后,骆俊带来的郡兵也成功的平息了城内的动乱,而刘宠也回归到了自己的宫城之内,哪怕仅仅只是经过了半个夜晚半个白天的战斗,对他而言也宛若经过了一生。
才刚刚穿越到这个时代,便突然遭到如此巨变,一时之间几乎让刘宠感到心力俱疲,在返回了王宫之后,便在宦官的伺候之下睡下了。
这一觉几乎睡去了整整一天,直到刘宠第二天睡醒之后,一度曾怀疑是不是在做梦的他终于认清了现实,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现在的这个身处东汉末年的陈王的身份。
而这个身份也让刘宠清醒的认识到,作为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说是与国同休也不为过,而眼下又是个大厦将倾的时代,眼看就是一个群雄逐鹿,诸侯并起的时代,若是真的改朝换代了,自己这样一个前朝的王爷,注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由此刘宠深深的认识到自己在这个时代应有的定位,除了匡扶汉室,挽大厦于将倾,行一番光武中兴之举,乃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然而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刘宠心中一阵苦笑,导致这个时代的不光是那些枭雄们的野心,更重要的是那些贪官污吏,尸位素餐之人耗尽了这个王朝的国力和民心,想要效仿光武,非得要再造乾坤,将这大汉朝改天换地一番不可。
念及此处,刘宠扫视了一番朝堂上的臣子们,这些人在昨夜的动乱之中可以说是一个个跑得一干二净,只有骆俊一人站了出来率军保卫了王宫,乃至于最后的带兵平叛毫无疑问他当居首功。
然而其他的那些人呢?自己的那些“忠臣”们,一个个等到危机来临的时候,竟然不是逃了就是藏于家中闭门不出,置自己的君主于危难之中而不顾,这就是这些臣子效忠的方式,陈国有这种臣子,乃至于大汉朝有这种臣子,国又岂有不败之理?
此时正值陈县之乱后的第一场朝会,不过说是朝会,但本质上其实和刘宠这个陈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需要表达的基本上只有是和准奏这两种意见。
若是汉初之时,那些刘姓诸王手上有兵有财,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诸侯王,然而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时至汉末分封制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刘宠名虽陈王,既有封国也有王宫甚至还有自己的王府,但实际上上至国相,下至百官无一不能管辖,这才导致这些臣子一旦乱起纷纷抛弃自己而逃,也就骆俊一人还知道带兵勤王平乱。
而军政大权实则全在骆俊这个国相一人手中,刘宠身为陈王,除了王宫侍卫以外甚至不能指挥哪怕一个人,陈国名为封国,实际上和朝廷的一个郡县差不多,只不过每年要多拿出一部分钱财来供养陈王这样一个王爷而已,说起来和一个富家翁也没太大区别。
而这样的现状是刘宠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他知道在接下来的这个时代之中,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做一个有名无实的闲散王爷,而必须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诸侯王。
否则的话自己一切的期望和打算,压根就都无从谈起,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因而刘宠决意自己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取得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才行,但在那之前他知道自己还是得要当个泥塑图章才行。
所以在朝会之上,哪怕面面对着一群尸位素餐之辈,刘宠也如以往一样眼观鼻鼻观心的不发表任何意见,而这些人在大敌当前动乱未平的状态之下反而自己先吵了起来。
“陈国之内发生如此动乱,相国大人难道就没有什么交代么?”
一个官员向骆俊质疑道,刘宠看了看,貌似此人应该是卫尉,理论上属于九卿之一,有守卫宫禁之职,然而之前乱起的时候从头到尾刘宠没有见到过这位。
而且说到底刘宠这位陈王的王宫禁卫也没几个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受刘宠直接指挥的。
毕竟前身刘宠喜好游猎,手上总归掌握着一部分武力随他出猎的,所以这个卫尉说起来是比刘宠还要有名无实的人,也不知道他刻意跳出来和骆俊争权夺利是图个什么。
“本官大乱将起之时便已率军进宫救驾,随后更是亲自前往城外大营带兵平乱,不知有何需要向众同僚交代之处,倒是卫尉大人当时,身在何处啊?”
随着骆俊的反击,其余百官也纷纷争论了起来,好好的朝会倒像是个菜市场一般混乱无比,看得刘宠也是一阵皱眉。
这么一群理论上来讲的朝廷“重臣”整日里正事不干,就知道争权夺利的,这能办得了什么事情?
而且最关键的是危机尚未过去,还有数量不明的黄巾乱民在国内游荡,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攻来,这些人放着城防军务不管,居然就知道争夺一些芝麻大小的权利,不禁让刘宠心中一阵不快。
如果有可能他真想一个个把这些人从朝堂上一脚踢出去,但很可惜的是即便他身为陈王,是这些人理论上的君主,但也是无权这样做的。
而正当这些朝臣们在争论着一些在刘宠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的时候,朝堂外一个声音传来。
“报!有紧急军情。”
骆俊见是自己派出去的斥候,便没多想当即道:“有何军情?”
“禀大人,阳夏、长平二县已失,黄巾贼约三万人已往陈县而来!”
“嘶!”骆俊倒吸了口冷气,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象到的事情,他本来以为像是陈县这样的状况只是偶然发生的,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然而从现状来看阳夏、长平两县被彻底攻陷,想来当地百姓应该也是被裹挟到乱军里一齐向着陈县攻来。
三万人对于陈县,乃至于整个陈国来说都堪称是一个恐怖的兵力,出于以往的惯例,对于这些诸侯王的打压,像陈国这样的封国,哪怕郡兵其实理论上是属于朝廷管辖而非是封王管辖,但实际上朝廷也是极力的压缩封国的兵力。
毫不夸张的说以陈国这样一个富庶之地,无论是人口和土地大小其实都只是略逊于隔壁的陈留颍川两郡,但是国内郡兵的数量却远远少于同样十分富裕的陈留郡和颍川郡,在账面上都才仅仅只有三千人。
换句话说敌军竟然十倍于己方,骆俊从未听说过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竟然可以战而胜之的道理,这简直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此看来也难怪朝廷的天使迟迟赶不到陈县,看来从长安至陈国的道路,恐怕已经完全被这些黄巾贼切断了,期待朝廷短时间内能有援军抵达显然已经是不现实的了。
而见到黄巾贼军如此势大,这些之前还在和骆俊争权夺利的百官们,一下子就都没了主意,都直直的望着骆俊,就等他下决定呢。
反正无论如何,这失土弃国之责,无论如何都是由骆俊这位国相和陈王殿下承担了,和他们这些百官是没有关系的,便是平乱之后,朝廷也还是需要他们来统治地方的,这场战争成败与否在他们看来和自己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