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想的小康生活
人类永远无法停止对未来生活和社会的美好向往。
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里就出现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诗句,意思是民众劳累了,期待休息,养养精神,其中的“小康”一词与“休息、安定”的意义相近。
后世人们把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的生活状态称为“小康”。比如明朝的永乐皇帝有一次在与大臣讨论治国的得失时,突然感慨地说:“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意思是说,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富庶的日子,才是我的愿望啊。
几年之后,这位皇帝在会见京城的寿星们的时候,对“斯民小康”作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农力于稼穑,毋后赋税;工专于技艺,毋作淫巧;商勤于生理,毋为游荡。贫富相睦,邻里相恤,相安相乐,有无穷之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农民勤劳耕作,不用为赋税发愁;工匠专心干活,不用靠歪门邪道发财;商人诚信经营,不用招摇撞骗。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能和睦相处,邻里间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其乐融融,幸福满满。这可以看作是一位封建皇帝的社会理想吧!
两千多年以后,“小康”一词再次被提了出来,只不过其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在这里,邓小平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用“小康之家”来表述。他指出: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候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1984年,邓小平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经济,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达到800美元,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的提出是一个更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指明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就不可能过上小康生活。
后来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一构想被写进了党的十三大报告。在讲到我国过去取得的成就时,报告指出:10亿人口的绝大多数过上了温饱生活,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生活前进。
之后,党和国家多次提到“小康社会”,并把它作为“三步走”战略目标之一。可以看出,这里的“小康”主要着眼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指标,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提前顺利完成,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0年9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被提了出来。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突出的亮点是:在大会主题中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把这一奋斗目标作为大会报告的一个部分单列出来,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具体目标。
大会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的壮丽篇章。
可以看出,这时的“小康”已经从一个单纯的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上升为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涵盖了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
这是“小康”概念在理论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党的理论创新永不停步。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报告的题目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这表明了以下丰富的信息:
第一,过去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明确规定了党在今后5~1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体现了目标的连续性,同时目标的针对性更强、要求更高、内涵也更加丰富。
可以这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升级版。
具体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包括: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