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社区研究·上海社区研究与规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性的两个研究视角

本文以下部分,分别从两个视角研究探讨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性:第一,主要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描述活动、交往、互动,以及社区安全的现状。这部分主要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和分析现有公共空间的活动状况,并在此基础进一步分析影响公共空间活力的因素。第二,从社区规划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的客观条件。包括不同居住区类型公共空间的活动、交往和互动状况;社区公共空间的位置及其功能;社区空间的界面功能以及空间中的设施问题等。为了实际分析的方便,有时候会把对不同类型居住区的分析,放在第一部分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中,同样也会把某些社会性因素分析,放到第二部分社区公共空间的客观条件中。

(一)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动、交往和互动现状

1.户外活动情况

通过对小区活动情况了解,包括活动内容对应于活动频率、活动地点,以及在小区内还是小区外活动,考察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假设一个小区大多数居民很少在所居住的小区及其附近活动,那么很显然,这个小区相对而言就缺乏活力。活动是前提,没有活动,就无所谓交往和互动,虽然有活动不一定有交往(比如一个锻炼身体的人专注于使用器械健身,不愿意与别人多交流)。但是没有活动,至少社区公共空间中绝大多数的交往不会发生。

活动内容—活动频率

就活动内容对应于活动频率交叉分析表而言(参见表1),一共列举了10项活动内容,分别对应于5种不同的活动频率。在剔除几乎从不参加的情况之外,其中户外锻炼身体和在户外散步的比例最高,在剔除几乎从不参加情况和缺失样本之后,有效百分比分别为77.7%和86.37%。在几乎每天都去的情况中,尤其以户外锻炼身体和散步为最多,分别占总样本的55.52%和67.77%。

表1 活动内容—活动频率交叉分析

续表

就总体样本而言,从事户外活动人数还是比较高的,这大约与物质生活条件改变,人们开始重视健康有关。当然不同类型的小区,由于公共空间所能提供的场地面积大小和设施水平不同,势必影响到户外活动的频率,这在后面的不同居住区类型分析中将得到进一步探讨。

其次,在户外晒太阳、纳凉和聊天的比例也比较高。晒太阳、纳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活动,并有可能为彼此间交流提供机会。因为户外锻炼和散步时,人际有可能发生互动,也可能不交流,相对而言,晒太阳、纳凉时,人们彼此发生交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再对照一下跑步,那么在跑步中发生人际交往互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发生交往的可能性是不同的,这正验证了户外活动不一定发生交往的假设。有些活动更有可能发生人际交往。笔者发现,在曲阳东体小区里,经常看见在步行道中,人们散步、遛狗、带小孩子玩耍;在一块休憩场地上,老人坐在靠背椅子上闲聊、看风景,也有老人早上打拳,还有的人带着宠物狗溜达。由此可以看出,几种活动可能同时发生在一个公共空间里。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如何在一个场地中,为不同类型的活动提供可能性,这在以后的社区规划当中要加以着重考虑,即提供一块具有多种活动可能性的场地,公共空间应该具备多样化的功能。这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公共空间的利用率,更有助于人际交流互动,增加小区的活力。

活动地点

接下来考察人们喜欢去哪些活动地点,换而言之,哪些场地更有人气。问卷调查发现,空地和绿化带是活动频率最高的地方,也就是说,使用率最高;其次是花园和公园;再次是步行道和室内场馆;商业设施附近、户外运动专用场地、广场依次为最少。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以后在社区规划时,要考虑到中国人的一些行为特点,不能一味地模仿西方。有不少社区喜欢搞面积很大的广场,但广场上缺乏有吸引力的活动设施,看上去十分美好,其实际使用情况欠佳。实地观察下来的情况也是这样,很少有人在空荡荡的小区广场上活动。

小区内公共空间中,空地、绿化带、花园和公园使用率最高。因此在今后的社区规划中,可以适当增加这些场地的面积,并提高其品质——包括空间设施和美化程度,增加对小区居民的吸引力。

小区内外比较

从调查中发现,居民更愿意在小区内进行活动(表2)。在不考虑活动的具体内容时,小区内发生活动可能性是小区外的3倍,这是就总体样本而言。该数据说明大多数活动还是发生在小区内的公共空间中,人们更偏爱在小区内部活动。因此如何搞好小区内部公共空间,包括面积、设施、品质和审美情趣等,是社区规划的首要任务。有些社区规划喜欢在小区之外公共空间耗费过多的场地,看上去十分气派,但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表2 活动频率和小区内小区外的分析

在访谈中发现,“80后”和“90后”的年轻一代对于所在小区的公共空间兴趣显然不大。从统计数据上看,在几乎所有的居住区类型当中,30岁以下和30岁—39岁两个年龄层,相比于其他年龄层,在小区外活动的频率更高。他们人际交往的对象,往往是跨居住区的,有的甚至跨越省市。如何提高小区内以及附近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增加社区的归属感,尤其是吸引年轻人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不可能指望一个居住小区能够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所有要求,但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对公共空间的基本诉求,却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2.交往互动状况

交流状况

在回答“户外活动的时候你与其他人交流吗”这一问题(表3)时,受访者回答几乎每次都交流的占19.8%(有效百分比),经常交流的为34.8%(有效百分比),两者相加为54.6%,已经超过一半。但是偶尔交流的比例也相当高,为31.3%(有效百分比),几乎与经常交流情况近似。偶尔交流、不太交流、不交流的三者比例达45.4%(有效百分比),看来小区居民交流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交流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表3 户外活动的时候你与其他人交流吗

交流话题

之所以考察在户外活动中人们交流哪些话题,是因为人际交往不仅与身份、地位相关,更与有没有共同话题相关。社会地位相同的人,假如没有共同话题,彼此之间互动的可能性就大幅度降低,调查也验证了这个情况(见表4)。回答百分比最高的依次为健康体育锻炼、共同兴趣爱好、家庭琐事,显然这是人们最有共同语言的话题。出乎意料的是,交流房子的比例,相对于谈论社区公共事务,甚至国家大事的要少,看来随着公民意识增强,人们对于与自身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事宜也越加关注。

哈贝马斯在研究交往活动中,强调话语层面的交流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所以本问卷设计的时候也考虑了这一点。当然话语层面的交流不是唯一的,交往还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在休闲场地(有椅子凳子的地方)比运动场地更容易发生人际交往;运动场地中,集体性活动(如集体舞)比个体性活动(如跑步)更容易发生交往。因此,在社区公共空间里的交往活动中,社会性因素与客观条件(物质性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互为因果关系,哈贝马斯则更多地考虑到交往的社会性层面——话语的因素。

表4 交流话题

小区之间互动

在涉及小区之间互动问题时,我们发现小区之间互动还是比较缺乏。回答不会去其他小区参加活动的比例居然占到有效百分比的70.7%(见表5)。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们的交流地点,与居住地点一般联系紧密。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尤其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前,由于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原因,一般人们总与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更多地进行交流。但是为什么今天交通和通讯那么发达,人们一般不愿意与其他小区的居民活动乃至交流呢?第一,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有关,即交流与居住地有关。第二,牵涉到认同感,对于自己居住小区的认同感要比附近的小区强,不管这个小区品质如何。第三,与邻里的熟悉程度相关,自己所居住的小区邻里之间要比邻近的小区更为熟悉,甚至同住一幢房子的邻居要比在同一个小区内但住在不同楼里的居民来的熟悉。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这与人的活动半径相关。第四,与人的活动习惯有关,一般人们不会平白无故地跑到其他邻近或者陌生的小区,除非有某种需要。在同济绿园采访中发现,在没有设立门禁之前,其他小区的居民经常来这里锻炼身体、遛狗,因为同济绿园里的环境要比周围其他小区来的好;也有其他小区的居民或者路人,穿越同济绿园到控江路上,控江路是周围的一条大马路,各类生活和商业设施相对齐全,交通发达。

表5 你会去其他小区参加活动吗

“哪些人经常参加你所在小区的活动”(表6)这道题目主要测量居民对于所居住小区人员的熟悉程度(认知度),未必真的去询问对方是不是属于这个小区。假如在自己小区居住时间久了,而且经常活动,自然对于陌生面孔比较敏感。当然这道题目是带有主观性的测试题目,与表5所询问的问题相比,虽然同样属于主观题,但是性质毕竟有所不同。回答会去其他小区参加活动,并不一定真的去;反之回答不会去的也未必真的从来不去。但是就回答问题的确定性而言,表5显然要比表6所提问题要明确的多。而且表6当中回答不知道的比例也不少,要占到有效样本的26.6%。

至于不参加活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见表7)。其中回答没有时间的比例最高(有效百分比46.2%);其次为车辆太多、设施不行,分别占17.6%和17.3%;第三个因素是环境不好(15.7%);第四是身体不行(13.3%);第五其他原因占比例为11.8%。由于这部分问卷数据缺失比较多,大约占37.1%,所以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严格的统计数据加以分析。

表6 哪些人经常参加你所在小区的活动

表7 你为什么不在小区及其附近进行户外活动

不过,从访谈中了解到,上班族的确没有时间参加活动,至少没有时间参与早锻炼。他们充其量在晚饭以后参与轻松一点的运动和锻炼,例如在同济绿园访谈的时候,比较多的人提到了散步。其次,小区以及附近的车辆过多,挤占了小区的步行道,同时也降低了道路的安全性,也是导致活动人数降低的重要原因。第三,小区设施不能适合现代人的需求,相对比较简陋,而且千篇一律,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有活动意愿的不在于少数,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导致了户外活动参与度的降低。有些部分是社区规划可以解决的,有的原因比如工作比较忙碌,导致没有时间参与活动,那就远远超出规划的范围,也不是做社区规划所能够解决的。

(二)社区公共空间的客观条件

前面主要从社会学角度,描述和分析了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动、交往和互动状况,阐释了哪些因素影响到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力。接下来要从客观条件(物质性因素)角度,考察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共空间的活力。

1.不同居住区类型分析

假如说前面的分析着重于描述活动、交往、互动总体情况,分析各种因素(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居住时间等)对活动、交往和互动,以及小区安全的影响状况。那么接下去将分析不同的居住区类型,如公房、新旧里弄、商品房、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动迁房)等,在影响活动、交往和互动因素方面有什么区别,主要从客观条件(物质性因素)角度分析这些差异,并进一步找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1)不同类型居住区的活动状况

活动频率

在相对于10种不同活动内容的活动频率中(表8),回答几乎从不参加的总体百分比占50.3%,其中以新旧里弄为最多(60.2%)。回答几乎每天都去的以保障房的居民最多(41.3%),新旧里弄为26.4%,总体百分比为33.5%。这似乎与公共空间面积有关,里弄受公共空间场地限制,面积不如保障房和商品房大,所以活动人数相对比较少。另外,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从社会性因素分析的话,可能里弄居住者年龄比较大,活动不方便,此处不再赘述。

从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比较看,几乎每天都去活动的商品房类型居住区的百分比,要小于保障房;而几乎从不参加活动的商品房小区的百分比,又要大于保障房小区。商品房的公共空间,从面积上自然不会小于保障房,实地调查的情况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商品房的活动频率反而小于保障房呢?这可能与商品房的居住者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较高相关。另外,就具体活动而言,以活动频率最高的锻炼身体和散步而言,保障房的活动频率高于其他类型的居住区。其他如跑步、在户外晒太阳纳凉、打牌打麻将下棋、遛狗的活动的比例,也是保障房要高于其他类型居住区。只有户外聊天、喝咖啡喝茶、在户外带孩子玩的比例,保障房的活动频率略微小于公房,但是都高于新旧里弄。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区公共空间所能提供的面积大小,对于公共空间的活动频率肯定是有影响的。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两者呈现出正相关;但是在公共空间面积大小相近的时候,社会性因素往往对于活动频率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然公共空间的活动设施对于活动频率也十分重要,这在下面讨论“公共空间界面的功能和设施”一节时,将进一步分析。

表8 活动频率和小区房屋类型的交叉分析

活动地点

就活动地点而言,居住区类型的作用就比较明显(表9)。一般而言,里弄的公共空间规模和设施都不如商品房和保障房,而保障房基本上都是2010年前后建造,相对于原来的里弄和公房而言,公共空间面积和设施比较齐全。在活动地点中的空地和绿化带两栏里,保障房和商品房都要高于新旧里弄和公房;空地一栏保障房要高于商品房,而在绿化带一栏里商品房要高于保障房;在花园一栏里公房要高于其他房屋类型小区。这可能与设计思路有关,现在商品房和保障房小区里看到的草坪一般不允许居民在上面活动,在本来已经稀缺的公共空间资源中,又减少活动场地。这或许是今后社区规划时要考虑的问题,要更多地提高社区公共空间的可利用率,而不是首先顾及观赏性。在公园、户外运动专用场地、商业设施附近和室内场馆等活动地点方面,公房显然比其他类型要多。究其原因,公房内部以及附近的这四种场地,要么是免费的,要么是收费较低,因此在这里活动的人就比较多。当然考虑到在实地调查中,公房只调查了一个小区,所以这个论断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小区内小区外

至于在小区内还是小区外活动,在不同居住区类型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表10),保障房、商品房和里弄有着明显的差别。保障房和商品房在小区内活动方面依次为最多,第三位是公房,里弄的小区内活动最少;反之在小区外活动中,里弄为最多,其次为公房,第三位是商品房,在小区外活动最少的是保障房小区。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公共空间面积和功能比较齐全,自然在小区内活动的人多,里弄和公房在这方面的面积和设施比较差,活动的人自然比较少,因此里弄和公房去小区外活动的人自然就多一些。保障房和商品房在小区内活动的人数相对比较多,这进一步验证了面积的改善,有助于公共空间的活动。

表9 活动地点和小区房屋类型的交叉分析

表10 小区内小区外和小区房屋类型的交叉分析

(2)交流状况均值分析

在对户外活动与其他交流状况问题中,不同类型的小区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表11)。保障房小区内的户外交流的均值为最高(3.58),商品房的最低(3.49)。

如果将户外活动时两种情况相加(几乎每次都交流和经常交流),里弄的交流情况并不比商品房、保障房小区内的情况更为频繁,这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常识相悖离。进一步分析不同的里弄也有差异,雁荡居委会辖区的情况甚至两者相加只有41.6%,明显低于平均水平(54.5%)。但同样是里弄,庆源居委辖区却有80.4%。这应该如何解释?

表11 户外活动交流状况和小区房屋类型交叉分析的均值

从客观条件上分析,可能是与里弄所能够提供的交流空间有限,没有凳子、椅子之类的原因。站着交流虽然也可以进行,但毕竟不太方便。

从社会性因素角度分析,首先可能是里弄老年人比较多,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占到51.5%,商品房60岁以上的老人为41.9%。这两类小区的户外交流频率都低,可能由于60岁以上老年人相对而言活动不便,交流意愿降低。其次可能与收入因素相关。在月收入2万和1万~1.9999万元范围里,依次以商品房和里弄人数为最多,但是他们的户外交流状况并不理想,一般而言相对最低。而在月收入3000元以下和3000—5999元两个收入段的样本中,几乎每次都交流和经常交流频率最高。最后,可能与受教育程度相关。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和大专学历这两项里,也依次是商品房和里弄人数最高,但是户外活动时与人交流程度并不高。

在是否会去其他小区参加活动这个问题上(表12),以保障房小区为最高,其次才是公房小区,商品房小区排第三,里弄最少。

从百分比角度分析的话,居住在里弄的人去其他小区参加活动的比例,相比其他类型居住区的要低。里弄居民回答不会的为77.2%,其次是商品房(74.1%)、公房(72.4%)和保障房(63%)。假如进一步考察不同里弄的话,回答“会的”除了雁荡居委辖内社区为30.6%之外,都低于29.3%,太原居委辖内社区居然只有8.7%。同济绿园虽然也是商品房,但是回答“会的”比例也比较低,只有20.4%,原因前面已经提及,同济绿园在所处的地区,属于档次相对较高的小区,环境和设施比较好,其他小区来同济绿园活动的比较多,所以后来门口设置了门禁,要持有磁卡的人才能够进入。

表12 小区之间交流状况和小区房屋类型交叉分析的均值

从以上两个问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旧里弄在小区内公共空间交流中,以及去参与其他小区活动中,不仅表现不突出,而且几乎都处于相对劣势之中,这与我们习惯上的观念有所不同。根据大多数人的儿时的集体记忆,里弄无论在户外交流,还是小区之间的互动,都更为频繁。似乎里弄应该在户外交流更占据优势,里弄里居住的人应更愿意去其他小区参加活动,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一种解释就是里弄公共空间相对比较稀缺(前面业已提及),另一种解释可能是现在里弄居住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许多人搬离了原来的里弄,纷纷在外面添置商品房。在虹口港蘭葳里(兰葳里)访谈中遇到一个老人,已经80多岁了,从他父亲一辈就居住在这个里弄中,到他儿女一辈纷纷买房子搬离这里,而且商品房就买在附近,他用手指了指所买商品房的方位,就在附近的一幢高楼里。另外,现在的里弄的住宅出租率很高,这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的一个现象:原来的邻居不复存在,原来成长期的伙伴已经移居他处。

2.社区公共空间的位置以及功能

那么,小区公共空间所处的位置是不是影响到人们的活动和交往?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假如一个小区有几处公共空间,其中一个空间所处的位置不合理,那么去那里活动的人就比较少。一般处于小区中心地带的公共空间,参与活动的人相对比较多一点,而且周围不能有阻拦物,比如有的公共空间周围光线被住宅楼阻挡,冬天不利于晒太阳。公共空间内部也不能空无一物,要有些树木之类的可以遮阴,方便夏天在那里纳凉、闲聊,尤其对于休闲、休憩场地来说更是如此。假如冬天不能晒到太阳,夏天没有树叶遮蔽阳光闲聊、看风景,那么小区居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休憩?呆上个一二小时甚至半天,还不如在家里更加舒服。

当然,未必要把公共空间都放在小区中心地带,尤其是有几处公共空间之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布于小区各处,而且要将这几处空间在功能上加以区分,定位明确:要么是活动锻炼场地,就需要配备有关的设施;要么是休闲场所,首先要比较安静,可以闲聊、看风景,场地上放置一些凳子、椅子和桌子,居民可以在那里下棋、打牌和玩耍。

在实地观察中发现,小区有几处公共空间的,在功能上区分不是很明确,有的甚至看不出什么差别来。比如鞍山四村的三处公共空间,几乎大同小异。其中两处空间设置有下棋的地方,三处空间都有几乎相同的活动锻炼设施。其中一处下棋的地方,当笔者去调查的时候,正好见到一群人在那里玩带有赌博性质的“斗地主”,桌面上放着钞票,周围一群人在围观。另外一处公共空间上在可以下棋的地方,桌椅都有所损坏,桌子下面的三角铁都暴露出来,人不小心碰到就容易擦伤;下面长条形板凳上的一条木块螺丝掉了,呈活络状态。该小区居民反映物业收费逐年增加,但是设施维护比较差。这里还被当作模范示范小区,中央领导和上海市领导经常来到这里视察。不过那里有一个顶棚很有特色,夏天温度过高可以用水喷淋地面,小孩子比较喜欢在那里玩耍。

假设小区有几处公共空间,可以在空间上采取彼此间分离的方法,也可以直接衔接,即几块不同的公共空间直接连接在一起,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公共空间活力。例如曲阳东体小区、碧云新天地,两个案例共同点在于:几块公共空间紧挨着,同时有商业设施。尤其是碧云新天地,在一块面积很大的公共活动场地旁边,紧挨着有一处商业空间,里面有琴行、武术馆、乒乓球馆、舞蹈馆、亲子生活馆,还有一处挂着上海音乐家协会浦东钢琴考试点和西安音乐学院校友协会(上海)的场所。笔者向一位小区居民询问这个小区的情况,她提到了这里有人晚上7点到9点会跳广场舞。下午3点多的时候,小孩子放学了在这里溜旱冰,显得生机勃勃。这是我所看见最有活力的社区之一。

因此,小区假如有几处不同的公共空间衔接,可以采取功能混合的方法,把活动空间与商业空间摆放在一起,彼此在空间上衔接起来,显然有助于提高小区的活力,有助于小区居民的活动、交往和沟通。另外,可以将休闲空间摆放到别处,因为休闲空间相对要求安静一些。

3.公共空间界面的功能以及在空间中设施

围合性

社区公共空间,比如一处活动场地或休憩场地,为了与其他空间(比如道路)区分开来,经常使用铁丝网、铁栅栏、树木、灌木等作为边界加以区隔。围合的方式以及使用材料差别很大,比如小区里的网球场,一般用铁丝网围合起来。运动场地的边界,则有可能使用树木、灌木、低矮不过膝盖的水泥围墙等圈起来。围合的目的为了将活动、休闲等场地空间的功能与道路之类加以区别。甚至在一块场地内,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设施加以分隔,以及在地面上使用不同的材质或图案加以铺装。

一块场地的围合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方式和材料。首先,围合不仅要起到分隔、分离的作用,在使用功能上加以区分,而且要具有审美功能,有一种视觉上的愉悦。其次,围合不等于封闭,要保持空间的敞开性,视觉上看上去比较开阔。现在围合方式大都千篇一律,每个小区之间差别不大,没有各自的特色。再次,围合的地方可以在功能上多样化,如果既可以在上面运动,又可以休憩、交流,那就是上佳选择。比如曲阳东体小区一处活动场地,就具备活动和休憩两个功能——早上人们一般在空地上跳舞,周围有器械可以锻炼;晚饭之后经常有一群人一边放歌曲、一边快走;这里还可以溜旱冰,带孩子在上面溜达;周围的矮墙体可以供居民坐在那里休憩,摆放东西。

现在许多小区有草坪,但是一般不允许居民上去活动,这种场地纯粹是为了摆样子,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另外有许多公共空间,内部差异不大,没有加以区分,整个一大块场地,都用水泥铺盖,显得比较单调。

空间中的设施

公共空间中的设施,除了前面提到的运动场地中的锻炼设施外,还有桌子、凳子和椅子。一般来说,公共空间中使用石头材质的桌子凳椅比较多,当然也有使用木质材料的。放置桌子、凳子还是椅子,使用什么材质,要结合具体使用功能,即关键看有没有人去使用。椅子要注意高度,而且要保持清洁、卫生和完好。大多数地方一开始有新设施的时候,看上去十分完好,但是时间一久就破损的厉害。尤其是那些木质的凳椅,时间一久日晒雨淋,大多数都逐渐有所损坏。而且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维护,无人打扫,这是物业公司的责任。但是一般的物业公司,只要求清洁工人打扫小区道路,没有将这些设施很好地纳入管理范围内。因此,即便有这些设施也无法实际使用,没人到上面去坐;就是要去坐,也得随身带好报纸塑料纸之类铺垫一下,否则太肮脏。另外有些设施(比如椅子)摆放的位置不对,因此很少有人使用。有些空间当中空荡荡的,中间没有什么设施,注定是失败的,比如万科朗润园一处公共空间就是这样。适当的设施,可以增加空间的活力,为人们休憩、交流提供方便。

4.围墙和门禁

一般围墙,尤其是门禁被认为是阻碍了小区之间的交往,降低了公共空间的活力。但在同济绿园访谈中发现,小区居民基本上都倾向于设置门禁,他们的回答可以概括为:出于安全性和环境的考虑。当初没有门禁的时候,其他小区的人来遛狗,狗随地大小便,遛狗的人又没有及时清理,破坏了小区的环境。据同济绿园访谈者的说法,其他小区的人素质差,还有其他小区的人来这里锻炼身体,妨碍了小区居民的正常锻炼。因此后来他们召开业主委员会大会,80%左右的人一致同意建立门禁,要凭磁卡进入。实地调查中发现,虽然有的小区有门禁,还设置了围墙,但允许其他小区的人来这里活动,那么那里公共空间的活力会比较高。调查中得出一个普遍结论就是,小区大都设有门禁,也都有摄像头,进出相对比较方便,保安不会盘问。

许多小区的围墙,建设成封闭式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这既妨碍了空间视野的开阔性,又未必真正起到安全功能。在同济绿园访谈中,有多人提及,小区围墙可以设计成半封闭式的——用石柱或者铁栅栏来隔离小区内部和外面的空间。

5.小区面积、人口规模与小区活力

在问卷访谈时,当询问道你所喜欢的小区规模时(表13),大约一半以上的人填写了少于1500人规模,填写501~1000人的最多,为23.7%,这就表明了居民并不喜欢太大规模的小区。比如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万科城市花园规模过大,截至2013年底,居住者有11247人之多。小区规模太大,不仅不利于管理,而且居民之间彼此不熟悉,会影响到公共空间的活力。因此人口规模是影响公共空间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区规模一般与公共空间活力呈负相关,规模越大,活力越低。

表13 您喜欢的小区规模

6.小区公共空间场地不足,导致活力下降

目前在小区道路上,车辆挤占人行道的情况十分严重,几乎每个小区都有这样的问题。原来散步、运动的场地都被车辆占用了,以前还可以看到有人在楼前打羽毛球、踢球,现在基本上难以见到了。现在在步行道上运动的比过去少了,尤其是小孩子在上面玩耍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建设更多的地下车库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对现有社区进行大规模改造,成本比较大。从积极方面讲,还是要提倡公共交通,尤其是绿色交通工具,比如骑自行车、电动车,可以降低小汽车对于小区道路的挤占,国外也已有成功先例。可以将地铁、公交车、自行车三者形成一个网络。可以大力发展环保新能源汽车,而不仅是电动小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目前这个阶段,允许电瓶车继续存在,也不失为一个方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朗润园是一个例外,因为那里建设时间比较晚(2006年建成),建设之初已充分考虑到了私人汽车的普及情况。看来彻底解决小区公共空间被挤占的良方,还应该更多地从积极方面去着手,发展绿色快捷的公共交通,这是一个根本思路。

7.公共空间的美感和主观体验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现有小区在美观性和审美体验上做得很不够。有的小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未必良好。比如证大家园一处公共空间,两旁是商店,中间是一块规模颇大的公共场地,设计不可谓不用心,但是中间显得空荡荡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审美趣味。根据百度百科介绍,证大家园位于上海市浦东金桥(巨峰路与五莲路交界处),小区总占地面积约800亩,综合容积率为1.2,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是由名列首届(2003年)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的证大集团旗下的上海证大置业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又一成功项目。据笔者所知,证大集团的老板戴志康以重视文化品位著称,该公司在浦东还建设有喜马拉雅中心,由日本的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主持设计。当然实事求是地说,证大家园相对于其他小区,在审美性和主观体验上还是相对比较好的。

许多小区都有景观、纪念碑和雕塑之类的公共建筑,但设计略显得粗糙。在问卷中要求填写者罗列出小区及其附近的三个独特标志,多数人都填写了大卖场、超市、百货店、公园、菜市场、医院、学校、附近的马路等,大多为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活动休憩场所方面大多数填写的是公园,几乎没有什么人填写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场所和独特标志物。这就是说,现有的小区所能够提供的审美、观赏功能方面是有根本缺陷的。在对同济绿园的居民的访谈中,询问被访者对于小区总体评价之时,基本上都回答一般;当问及小区内有什么独特之处时,被访问者回答说没有。

就问卷、访谈和观察得出的总体结论是:对现有的小区总体评价不高,雷同的比较多、有特色的比较少,能够引起美感和美好的体验的更为罕见,能够产生地方性和小区记忆的十分稀缺。开发商基本上采取夷平化的策略,将小区的历史、过去与现在完全切割了开来。这种现象不仅在调查点普遍存在,而且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各地都是极其普遍的。比如说,陆家嘴与过去的历史的关系,从现有的建筑上,基本上看不出来。与以往的地方性记忆的关联,由于原来的那些住户基本上都不存在了,所以也很难被识别出。这或许就是所谓进步的代价。